…” 这话让他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意。
记忆聚焦在一次具体的经历上,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那年冬天似乎格外漫长,雪下得特别大。
他经营的小铺子因为天寒地冻,生意惨淡,眼看就要交不上官府催逼的税钱,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正当他一筹莫展,甚至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变卖些什么的时候,平日里看着最抠门、总爱板着脸、说话夹枪带棒的对门老王头,(他记得老王头总穿着一件油腻腻的旧棉袄,胡子拉碴,眼神却很精明),竟然在一天傍晚,趁着巷子里没什么人,悄悄把他拉到一边,塞过来一个沉甸甸的钱袋。
“拿着应急,” 老王头语气还是硬邦邦的,眼神却有些不自然地躲闪着,低声嘟囔了一句,“谁家没个难处?
往后手头宽裕了再还。
哼,这世道,指望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
还不如指望街坊邻居搭把手!
记住了,近邻好比对门亲!”
老王头说完,不等他反应过来,就板着脸转身回屋了,留下他捧着那袋足以解燃眉之急的救命钱,在漫天风雪的寒风中站了很久,心里却热乎乎的,仿佛揣了个小火炉。
“是近邻好比对门亲。”
他带着深深的感激回答,声音里仿佛也带上了一丝暖意。
卷轴印记浮现,他感觉自己的“面容”上,那原本模糊的五官,似乎都柔和生动了许多,染上了一丝人间的暖意。
卷轴光华流转,第七问出现,这个问题似乎预示着某种重大的期盼与转折:“本朝发行的‘宝钞’(一种大额纸币)上,除了龙纹,最常印的瑞兽图案是什么?”
宝钞……瑞兽……?
关于大额钱钞的记忆再次被唤醒,这一次,记忆的场景带着一种郑重和对未来的小心翼翼。
……昏暗的房间里,只有一盏油灯在摇曳。
他和妻子(她的面容此刻无比清晰,眼中有深深的忧虑,却也强撑着一丝对未来的期盼,鬓角似乎已有了几缕银丝)正对着桌上一叠崭新的“宝钞”小心翼翼地清点。
这笔钱来之不易,是他们多年省吃俭用、起早贪黑攒下的血汗钱,甚至还向几家可靠的亲友挪借了一些。
这是为了那个在他们心中盘桓了许久、几乎是支撑他们熬过无数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