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连秋萍的现代都市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是作者“梅东南北”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连晓敏连秋萍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新衣服了,还穿了新衣服就知道姐姐好。她带着小福去当院儿洗漱后,拿出来几个包子吃了,还每人喝了一杯牛奶。看着小福喝的甜嘴巴舌的小样儿,心理年龄33的老阿姨连晓敏琢磨,自己这具身体也才13啊,她一边吨吨吨地喝着牛奶一边想,谁还不是个宝宝啊,也要补充营养!她现在身高才一米五,不行不行,她要长大个儿!小丫早上六点多就醒过一次,已经喂过了奶。临出门又给她换了一......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起床后,连晓敏快速的穿好衣服,这东北的秋天真冷啊,出了被窝就感受到一股冷气袭来。记得前世,东北十月底就开始陆续供暖了。
她把小福也叫起来了,小福听说今天出门,很高兴的让姐姐给快点穿衣服。连晓敏从空间翻出一套稍微有点厚度的小衣服,给小福套上。
深蓝色的薄棉小外套,黑色绒布的小裤子,小福见到自己也有新衣服穿了,开心的咧嘴笑:“结结,结结好~”
连晓敏也乐了,这小娃子,这么一点儿的小人儿,就喜欢新衣服了,还穿了新衣服就知道姐姐好。
她带着小福去当院儿洗漱后,拿出来几个包子吃了,还每人喝了一杯牛奶。
看着小福喝的甜嘴巴舌的小样儿,心理年龄33的老阿姨连晓敏琢磨,自己这具身体也才13啊,她一边吨吨吨地喝着牛奶一边想,谁还不是个宝宝啊,也要补充营养!她现在身高才一米五,不行不行,她要长大个儿!
小丫早上六点多就醒过一次,已经喂过了奶。临出门又给她换了一次纸尿裤,把她裹上小包被放在竹篓里,让她继续睡。其实背上竹篓的时候,就把小丫送到了空间里的卧室大床上稳稳的躺着了。
小福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连晓敏抱起小福往外走,她刻意避着点儿人出门,这时候大家都在上工,外面本来也没什么人。
她家在山脚边儿,离村口比较远,但有另个好处,正好能走后边靠山的一条林间小路,直接出村去公社,这样走,直线距离还更近便不少。
这条小路更碰不上啥人了,这几天她没事就出来溜达,地形都掌握了。
连晓敏吃了大力丸,现在力气大的很,抱着小福走的健步如飞。从村里到公社,大约20里地。
她走了一段路,见根本没有人,就从空间拿出一辆黑色的最小型电动车,还带踏板的,骑上去更稳当。
她给小福又套了一件厚斗篷挡风,斗篷上的连帽也扣上他的小脑袋,让小福的小身体坐在自己两腿上,再拿出一根布带把自己的身体和小福的小身子给系上。
连晓敏伸左臂也微微搂着点儿怀中的小娃儿,右手单手扶车把,骑上电动车走起,这操作一顿666,愉快的骑向公社。
听说村里是有牛车的,这20里地,牛车估计要走很久吧,反正她的小电动开起来,也就半小时就到了。
一路上小福都很开心,他从来没坐过车,以为姐姐带着她玩儿,看到一路的风景,真开心呐!
连晓敏也很开心,路过一片金黄的农田,她骑着小电动缓缓驶过,心中还涌现出一点儿豪迈之情来。
想她一个2023年的人,业界精英,现在就咔嚓一下子,毫无准备的混村儿里了。她不知道自己的一身本事,是不是就这样浪费了。不过咸鱼的本心,劝慰住了自己个儿的灵魂——这北国田园风光,这不也老美了么!这个时代有这么时代的美好,是现代人根本感受不到的。
怀里还搂着个贼可爱的小娃子,挥舞着小手手,小奶音儿一个劲儿的吖吖诉说着兴奋,连晓敏更是心情舒畅!
快到公社的时候,连晓敏停了下来,把车收进空间。小福第一次坐车,觉得新鲜极了,一路上小嘴儿就没停下,短短的词儿一顿往外冒。
连晓敏收好他的斗篷,抱着小娃子,往公社走了最后的一里地,一边对他说:“小福,姐姐跟你说,姐姐带小福坐车车不要告诉别人哦,姐姐只带小福玩儿。”
也不知道小娃听不听得懂,反正看他很认真的点点小脑袋,咧着嘴说:“结结,不说。”还用小手指头在嘴上比划着嘘嘘。
真是被可爱的小娃子又戳到了老阿姨的心,连晓敏又在小福的小脸上啾啾了两下。
很快走到了公社,连晓敏一路打听着走到了供销社,站在门口仔细端详了一下,心想,原来60年代的供销社是这个样子的。门脸不小,四扇开的木门,上端挂着一块大牌子写着:人民供销社。
走进去,里面很宽敞,一共两层楼,一楼一进门就是一溜儿的玻璃柜台,食品类除了有一处卖散装糖块,和水果罐头的,其他一律没有。就连传说中的糕点那些现在也根本看不见,可真是饥荒年啊。
连晓敏本来还想看看这年代的糕点啥样呢,记得自己小时候吃过九十年代的点心匣子,啥味儿忘了。
供销社里日用杂货倒是都有,可是连晓敏根本就没有票,她只是来这里看一看的,做到心里有数,了解一下这个时代供销社都有些什么,什么价格。
柜台后面有两个售货员,都是女同志,一个20岁上下、长脸儿的年轻姑娘,另一个是看着有35岁以上的妇女,大饼脸,浓眉大眼。
这俩人坐在一块儿唠嗑,柜台边有两三个顾客,都在自己看。连晓敏快速地看了看货品,其中注意到那种搪瓷盆和暖水瓶,就跟她空间里之前囤货的那一批,特别类似,图案都是一个风格的。
连晓敏又上了二楼看了一圈,二楼主要是布匹,也就只有两三种颜色的机织棉布,黑色、白色、灰色的。
棉布柜台旁边,是成衣柜台,墙上挂着成衣,但只有两三款。衣服一款是冬装,藏蓝色的棉袄棉裤,好像还有黑色的同款,另一款成衣就是长袖白衬衫,黑色的单裤,军绿色的单裤,其他啥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基本没人买成衣。
卖鞋的柜台倒是货不少,有厚棉鞋、胶鞋、雨鞋。黑色的绿色的,也就这些。
二楼也是两个女售货员,一个40多岁的妇女,梳着胡兰头,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一点的姑娘,有点黑,梳着一条大辫子。另外还有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八九的小伙子,还带个眼镜,像是一个算账的会计,正从后边办公室走出来,往楼下去。
连晓敏问了一下女售货员,这个棉布怎么卖,对方也没有传说中的态度有多不好,回答说要布票加6毛钱一尺。连晓敏算了下,三尺是1米,也就是1米布一块八。
连晓敏在破庙这边,又继续准备下一批给棉纺厂王德的货。
5袋大米,5袋白面,都是一百斤一袋的。
玉米粒一共三千斤,这是她空间种的,直接意念收获成为玉米粒,她也省得再费劲巴力地用磨面机再磨成粉,就直接卖玉米粒了。不过可以少磨点儿玉米面自己家吃。
地瓜也是三千斤,跟玉米粒一样都用最大号的麻袋装的,一袋能有二百斤。
又拿出来南瓜200个,就堆在地上,还有200斤猪肉,用三个麻袋子装着。这些一共能收入2950块钱整。
看了下表,马上快10:30了,连晓敏走到破庙前面,又过了几分钟,就听见一阵车声响,王德和一个司机开着一辆货车来的。
看到连晓敏站在那儿,王德让司机停车,他俩下了车,后面车斗里又跳下来两个人,带下来几大捆麻袋。
在王德的指挥下,跟着连晓敏去后边点货、搬货。
他们带来的麻袋直接给了连晓敏,然后就直接把货都往车上搬,几个人干活也快,不一会儿就装好了车。
王德看着他们干活,自己掏出钱递给连晓敏,还有一摞票儿,也都给了她,一边嘴上连连感谢。
他知道,对方卖给他的价格一点不高,而且这是什么时候了?根本就没地方买去。
连晓敏收下钱,又看了一下票,大概二十多张粮票,五张肉票,每张一斤。还有其他各种票啥都有,但数量都不多。
她把这些都装好,钱货两清,转身就要走,王德又殷勤地嘱咐了一句:“小兄弟呀,以后要还有粮食,一定要记得卖给我呀,你也可以直接去我家找我,我就住棉纺厂职工院1号楼,一楼的最里面一间屋子。”
连晓敏点点头答应了,跟他说过段时间再看看,有了会找他。
王德满口答应,说行行,谢谢小兄弟了。
连晓敏今天一共挣了5800来块钱,心里美滋滋的。
时间还早,现在还不到上午11点。她看人都走了,自己转到墙根底下,闪身进了空间,来到别墅里。
先吃下一颗解药,恢复了容貌,然后上楼走进卧室里面,大床上的两个小娃儿还在呼呼的睡。连晓敏轻轻走过去,坐到床边。
小福先醒了,看到姐姐来了,一骨碌坐起来,揉了揉眼睛,还睡眼朦朦胧胧的就叫着:“结结,吃果果。”真是个小吃货。
连晓敏听着这小奶音,笑着rua了一把小福头上的小呆毛,知道他是想吃水果了,于是下楼去,洗两个苹果,削了皮切成块,用一个碗装着给小福吃。
又冲了一瓶奶,把小丫抱在怀里,轻轻摇了摇,小婴儿得按时喝奶。
小丫眼睛还没睁开,嘴就开始动起来,把奶嘴靠近她的小嘴边,小丫一口含上奶嘴,喝了起来。
喝饱了以后,连晓敏给她拍了嗝,抱着她玩了一会儿,逗得她咯咯的笑。又给小福找出来几个木头小玩具,让他坐在床上玩。
连晓敏用意念找了一下,从物流港的货仓,找到一辆婴儿用的小睡床,放在卧室里,把小丫放进去,这辆婴儿车真是功能齐全,顶上还有转动的风铃,放着音乐,小丫躺在小床里面,眼睛不错眼珠的盯着上面的蓝色风铃,开心极了。
连晓敏又在小福坐着的床边,摞了几个枕头,又嘱咐了他不要爬下床,他还不会走路,怕他摔着,然后就没再管他让他自己玩。
(滴~宝子们,穿越异时空的年代架空文,请还没有来得及寄存脑子的旅客,先来此处寄存一下哈~架空文呦~)
连晓敏拎着背篓,刚想走出胡同,又想到自己现在是吃了易容丹后的容貌,反正凭自己的大力气和身手,现在也是真的谁也不怕,于是干脆脚步停在胡同口,跟那个细高挑儿说:“这位大哥,我想见一下你们老大,有点好货想出给你们。”
“啥好货呀?”细高挑刚才看见这小兄弟卖货了,还真不错,所以也感兴趣地问。
连晓敏从背篓里拿出一个白布袋子打开,实则从空间里掏出两块手表,一块黑色皮带儿的男表,还有一块红色皮带的小巧的女表。
这些都是她从批发市场那家要黄了的年代店铺买的,总共有八千多块呢。
细高挑儿盯着两块手表,眼神儿刷亮,“行啊,你跟我来吧!”他冲三五米外另一个人打声招呼,让他来这边看着胡同口,然后转身带着连晓敏往旁边一条胡同深处走去。
这条胡同挺深,拐了三次弯儿才到地方。连晓敏跟着他进了一个院子,细高挑儿回身把院门拴上了。
院子不小,有一百来平,院里此时有四个人,三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在那堂屋门口进进出出搬东西干着活,另外还有一个看年龄有五十左右岁的黑瘦老头,坐在当院儿的一棵大槐树底下喝茶水。
细高挑一进来就冲他走过去了。
“钱爷,这个小兄弟手里货不错,问咱们收不收,是手表。”
那个钱爷穿着灰布开衫,黑色裤子,穿的很整齐干净,坐在那,连晓敏看这小老头也是干瘦的身板,身高也就1米65那样,看着到很精神,长得也算周正,没什么凶像。
他看了看连晓敏,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客气的说了声请坐。
细高挑儿站在旁边,顺势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连晓敏倒了杯茶水,他给自己也倒了杯,一口喝了,然后介绍说:“小兄弟,我叫顺喜,这位是钱爷,钱爷在这儿说了算,你看着跟他谈就行。”
钱爷让顺喜也坐下,然后看着连晓敏说:“小兄弟怎么称呼?手表什么价出?”口气很和气。
连晓敏又掏出两块手表放在桌上,给钱爷看:“钱爷,叫我林子就行。就是这样的手表,你看看怎么样,这是从港市那边过来的新样式,咱这边没有,一块表我60块钱出。”
钱爷伸手拿起两块表仔细看,真不错,心里也有点激动,说:“听小兄弟这话的意思是,你还有?有多少块?”他心里琢磨,现在市面上手表凭票买的话70到80左右,不带票得100往上了,这价格可以拿。
连晓敏说:“表可以给你20块,另外我还有军大衣,棉花,看你要不要。军大衣40一件,有20件,棉花2块5毛一斤,有三百斤。”
钱爷点点头,直接爽快的说:“可以,我都要了。”
旁边的顺喜也很高兴,跟连晓敏说:“林子兄弟,我刚才看见你卖猪肉粮食来着?你还有吗?”
连晓敏回答:“顺喜哥,猪肉现在不多了,粮食我可以给你们一批,大米白面,没磨的玉米粒,你们要多少?不过这个要明天晚上取货交易。至于手表和军大衣是现成的,现在就能跟我去拿。”
顺喜高兴的看着钱爷,钱爷沉思了一下,说:“林子,我们这边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一口拿下太多粮食,能不能先付一部分钱,卖了再结?”
顺喜也跟着说:“是啊林子小兄弟,合作长了你就知道,钱爷带着咱几个办事讲究,咱们这规模不大,但都是敞亮人,肯定可靠。”
连晓敏想了想,觉得也行,短短的接触她对钱爷和顺喜的感觉还不坏,她也想找人帮她卖粮食,干脆按他们说的方式合作,也省了自己零卖的力气。
于是也点头说:“可以,白面、大米各1000斤、玉米粒5000斤,先给你们这些,米面6毛一斤,玉米粒3毛5一斤,还有地瓜5000斤,1毛钱一斤,按这个结给我如何?”
钱爷说没问题。于是他们又商定了,由钱爷这边准备一个院子,把地址给了连晓敏,又给她一副钥匙,今晚上连晓敏会把货送过去,明早钱爷他们直接去取货。连晓敏以后会隔些天就过来结账。
很快谈好了这些,连晓敏带着钱爷他们去取手表和军大衣、棉花,顺喜还是回去了黑市管事,钱爷又叫了院子里的二荣、小四。
二荣二十来岁,是个圆脸儿眯眯眼,小四长的瘦得跟猴子似的,年龄在这里看着最小,十六七的样子,看上去聪明灵活。两人拉着一个板车,都跟着钱爷去了。
院子里还留下一个叫顾大壮的青年,看着有二十五六岁,个子很高,比顺喜还高,顺喜有1米78,大壮得有1米82,看着就很壮实,留在院子里看家。
边走边唠嗑,连晓敏了解到,钱爷带着手下五个人,就管着公社这小黑市。
平时顺喜和另外一个叫小毛的,他们俩负责在胡同看着望风儿,收钱。卖货交3毛,买家交1毛。
另外的小四和二荣,顾大壮,平时主要负责卖货,找路子交易。
钱爷有一些人脉,在这边也吃得开,一直就带着他们几个混口饭吃。
连晓敏带着钱爷三个人去了之前想好的那个破庙,她觉着时间够,正好一勺烩了,干脆都在这边交易。
走了不到十五分钟就到了破庙外面,连晓敏让他们等着,自己假装进去那个院子,溜到在后边看不见的地方,快速拿出5个麻袋装的棉花,每个袋子里是60斤。另外将20件军大衣拿出,下面地上铺块大黑布,直接放在布上摞好。
又往手上的袋子里多装了18块手表,其中有五块是女表,13块男表。之前的两块,钱爷已经拿去了。
放完东西,连晓敏马上走出来,再带他们三人进里面去。
三人看到货,很高兴,他们很久没有这么好的货了,尤其那军大衣,拿出去就得疯抢,这可是这时代最时髦的了。
还有麻袋里那雪白的棉花,这也是最紧俏的,眼看冬天就来了,大家都想要。
很快就点清楚了20件军大衣,小四和二龙把军大衣用黑布一包,直接放在板车上,又把5个麻袋放上去,正好满满一车。
连晓敏把手里拎着的装表的袋子,直接交到钱爷手中,钱爷每一块表都查看仔细,确定没问题,也把自己手里装钱的袋子交给连晓敏。
连晓敏数了一下,2750块钱没错。于是钱货两清,钱爷他们就走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