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启明周亚夫的现代都市小说《西汉小亭侯完整文本阅读》,由网络作家“喝口小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西汉小亭侯》这部军事历史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喝口小酒”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西汉小亭侯》内容概括:说只是借去两天,立马松了口气,你装出大方的样子给谁看?”赵启明有点脸红,毕竟被当面拆穿,实在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所以怪不好意思的说:“其实也不是我装大方,主要是那扇子弄起来很花时间,而且我只有那么一把,才有点舍不得。”“如此说来,幸好我只是借几天,不然真成了夺人所爱了。”赵启明讪笑,不过忽然想起什么,弱弱的问一句:“不过公主打算什么时候把扇子还我......
《西汉小亭侯完整文本阅读》精彩片段
赵启明自信的笑了笑:“能学去,但并不容易,而且就算学了去,他们也没原料。”
“原料?”静安公主似乎很感兴趣。
赵启明就喜欢美女向他请教的样子,有些飘飘然的解释说:“原料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白瓷区别于青瓷的原因,所以没有这原料,别人有了技术也学不去,而这原料目前只有我有。”
静安公主看着赵启明,忽然灿烂的笑了起来:“还说和你没关系?”
“啊?”
“原料你有,技术你也如此清楚,这白瓷真的与你无关?”
“这个。”赵启明这才知道被套话了,于是眼珠乱转,赶紧解释说:“这个,我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那个作坊老板是我的远亲,没有对我有任何隐瞒,全部都跟我说了一遍。”
静安公主似笑非笑:“这可是发财的秘方,也能轻易说出来?”
赵启明张了张嘴,忽然不知道怎么辩解了。
“挺老实的一个人,就别学人家瞒天过海了。”静安公主瞥了眼赵启明说:“撒起慌来就眼珠乱转,这么大个人连点城府都没有,心里的想法全都写在脸上,这可不像深宅大院里里出来的。”
赵启明有点惭愧,干笑了两声,看着静安公主不说话了。
“上次在魏其侯府就看你看了个通透。”静安公主说到这里,好气又好笑:“嘴上说着要把檀香扇送给我,一听我说只是借去两天,立马松了口气,你装出大方的样子给谁看?”
赵启明有点脸红,毕竟被当面拆穿,实在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所以怪不好意思的说:“其实也不是我装大方,主要是那扇子弄起来很花时间,而且我只有那么一把,才有点舍不得。”
“如此说来,幸好我只是借几天,不然真成了夺人所爱了。”
赵启明讪笑,不过忽然想起什么,弱弱的问一句:“不过公主打算什么时候把扇子还我。”
“还在仿着呢,别催。”静安公主气笑了,瞪了赵启明一眼。
正说着,老管家端着个托盘,弯着腰进来,还行了个礼。
静安公主恢复仪态,示意老管家平身,然后看着托盘里的小碗,问了句:“这是什么?”
“天气炎热,厨房准备了些碎冰,替长公主解暑。”钱管家果然是见过大阵仗的人,已经适应了静安公主的皇家威仪,这时恭敬的把小碗放到静安公主面前,还伸手示意:“请长公主品尝。”
静安公主点了点头,往小碗中看了一眼,然后说:“这碎冰倒是别致。”
“回长公主,这叫刨冰。”
静安公主回忆了下,确认没有听过,才抬起头,笑着朝钱管家说:“您老费心了。”
钱管家赶紧行礼:“长公主客气。”
静安公主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拿起勺子准备品尝。
但忽然间,她想起什么,趁老管家低着头的时候,歪着头看向赵启明。
赵启明正鄙视拿刨冰出来显摆的钱管家呢,忽然发现静安公主的表情,稍微一愣。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这个歪头的动作,似乎有请示的意思。
是在问,舍不舍得给她吃这碗刨冰吗?
这让赵启明感觉受到了侮辱。
因为他就算再抠门,也没抠门到一碗两块五的刨冰都舍不得的地步啊。
损人呢这是?
太过分了。
在钱管家的目光注视下,静安公主用勺子盛起一勺刨冰,用另外一只手遮住嘴,让人看不到她张嘴进食的动作,甚至不知道她是否咀嚼。就好像看到她的吃相就等于看到她的胸部一样。
于是其中几人回到家中之后,让工匠做出了几把,学着老管家轻摇羽扇,看赤壁火海,在某日出现在某纨绔聚会上,结果不仅引来纨绔们的围观,还一举赢得了好几位侯府小姐的青睐。就这样,其余纨绔纷纷效仿,使羽扇很快就在长安城中流行起来。
事情的大概经过,在下人们的讨论中逐渐完整。他们觉得前因后果就是这样。
但对扇子的流行,下人们们却很是不屑。
因为在别人眼中十分帅气的羽扇,在他们眼中,都是小侯爷玩剩下的东西。
所以偶尔有人去长安办事,看到那些来来往往羽扇轻摇的贵公子后,都会翻着眼睛,默默的骂一句:“傻/逼”。
“不傻/逼我们还怎么赚钱?”听到这个消息的赵启明,此时坐在书房中,一脸奸商。
没错,他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因为就像白瓷一样,羽扇这种东西,能欣赏它艺术美感的并没有几个,真正拿来扇风的其实也不多,而它之所以风靡,无疑是因为京城纨绔们追逐风潮的热情。而风潮这种东西,无疑是赚钱的利器。
老实说,赵启明并没有想到扇子会如此受欢迎。
但扇子的意外流行,他却不打算坐视不理。
他想做扇子的生意。
哪怕现在羽扇已经流行起来,很多工匠都会做了,但就像他之前夜以继日的研究一样,扇子的种类其实有很多。
就好比现在的羽扇,正流行于嫖客,哦不,是流行于众纨绔之间,那么众小姐呢?
怜香惜玉的小侯爷怎么忍心让小姐们因为无法追赶潮流,而在摇着羽扇的公子们面前自卑呢?
于是,赵启明打起了团扇的主意。
因为团扇这东西,目前只有细柳手上有一把,还并没有被外人看到过。即使那一把团扇只是将绫罗绸缎固定在一个圆框之中,扇柄挂上了扇坠,只是团扇的简易版本,却一样能让细柳视若珍宝,让其余丫鬟羡慕的眼红。
那么,现在为什么不推出真正的团扇呢?
试想,圆润小巧的扇子,鲜红的牡丹图案,加上扇坠轻轻摇晃,汉朝淑女们提前进入到林黛玉模式,我见犹怜。
这样的东西,淑女们可能不喜欢吗?
尤其是臭男人们都有了羽扇,满大街显摆的情况下,淑女们也有相互攀比的需求啊。
“来人!”赵启明凄厉的一声大叫。
很快,钱管家就被细柳请到了书房。
听完赵启明的讲述,老头捋了捋胡须,沉思一阵,然后说:“若小侯爷觉得可行,老臣没有意见,只是这团扇不比白瓷,有专门的匠人,要做着买卖,团扇该由谁来做?”
“这也是我找您来商量的原因。”赵启明若有所思的说:“我刚想着可以让家里的下人们来做,但家里的所有丫鬟和老妈子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个,而团扇要绣图案,起码两天才能做出一柄,这速度太慢了。”
钱管家点了点头,然后说:“若是如此,小侯爷倒不必忧虑,可以由府中的丫鬟先行掌握,然后将方法和材料带去东乡亭。村子里有很多妇女和待字闺中的姑娘,若能给些赏赐,速度要比府中这些丫鬟要来得快。”
听到这话,赵启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可以让她们就在自己家里,一有空了就做,但是咱们要提前商量好价钱,比如做出一柄给五十个钱,每三天去村子里收一次,拿到扇子就付现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