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颜荀盛子戎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由网络作家“八字过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颜荀盛子戎,由作者“八字过硬”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放她出宫才有鬼,你一辈子不求人,今日也不该求,大白天在这里说胡话”我捏了茶壶倒茶给自己,就这么一会儿功夫,颜问慈额间已经出了一层密汗,看样子是真着急了。......
《畅销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精彩片段
我是从何时开始疑心他的,又是从何时布下防备,我记不大清了。
私心里,我一直盼着他不要如我所料,一切皆是我枉费心机。
然而......然而......
我熄了火烛,起身上了二楼,也懒得脱衣裳,由着自己歪在榻间,看着小窗里的下弦月。
无声掉了两滴眼泪。
这一夜极难入眠,即便浅浅睡去了,也始终不得深眠。
我知道今夜若睡去,必会在梦中见到那冷面菩萨,果不其然,莲花台又在梦中落定。
菩萨还是那个菩萨,笑的一点也不慈悲:“盛子戎,一个匈奴儿便将你引的意乱情迷,众人说你色z欲熏心,实是不冤”
我乏的抬不起头,将脑袋抵在莲台上:“我自问情真,只想求一个贴心的人,却屡屡被辜负,我有什么错?”
......
入梦时突然,梦醒时亦混沌。
自阿尔野离去后,我的日子便回到了往常,早起练兵,午后看些兵书杂记,夜里便坐在小土堡的望台上看月亮。
这个人,这段情,好似长风过了一境。
来时将人衣袂卷起,丝丝缠绕,走时无踪无影,流沙一般,叫人抓握不住。
这一日练完兵,盛凯便乐呵呵的跑了过来:“王爷,末将已从嘉峪关将粮草借回了”
我蹲在练兵台子上点了个头,抬眼见营外有马蹄声纷至而来,打头的那位白袍将军,倒很面熟。
我看向盛凯问道:“怎么借个粮草,还顺手把颜将军借来了?”
盛凯挠头一笑:“颜将军说王爷离关时日已长,想来路上多有劳顿,他便亲自走一趟,来跟王爷报一报嘉峪关的军情”
我看着颜问慈策马而来,在离我十来米处下了马,又向前走了几步,抱拳半跪,同我行了个军中礼。
我抬手免了礼,也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给他,只道:“劳你跑一趟”
颜问慈起身:“末将不敢”
我进了军帐,坐在书案之后,颜问慈将随身带的先将军报念了一遍,说此番战役我方将士并未折损几许。
我静静听着,忽然发觉他这个声音和少年时不大一样了,多了些沙哑的味道。
待他报完,我打了个哈欠:“合燕他爹,被本王杀了”
颜问慈一僵,愣在堂下,显见不知云南王和肃王联手谋反的事。
我看着他这个模样,便晓得他爷爷并没有将朝中局势说给他知道。
罢了,老东西不说,本王来说吧。
“云南王和肃王筹谋造反,是以皇上派本王前去截杀将领,如今祸事已平,川滇一带大抵能风平浪静个一阵子,可皇上多疑,即便合燕自幼居于深宫,只怕也会被疑心,若合燕因此被问罪,你还需想个法子替她周全,或托你爷爷递个折子上去,或本王写份家书回宫替她分辩分辩,你看怎么办好些?”
颜问慈静默在堂下,半晌说不出话。
待他脑子转过了弯,扑通一声便跪了下来。
“问慈一生不曾求过什么人,今日但求王爷念在幼时情分,将合燕接出宫外”
我叹气,早料到他有这话。
“能接出来本王也不同你费这些话了,云南王旧部七万有余,若合燕有心为父报仇,联合这些旧部再起祸乱怎么办?就凭这一点,皇上能放她出宫才有鬼,你一辈子不求人,今日也不该求,大白天在这里说胡话”
我捏了茶壶倒茶给自己,就这么一会儿功夫,颜问慈额间已经出了一层密汗,看样子是真着急了。
我同阿尔野虚情假意这一段,耗去我许多心神,如今他走了一月有余。
每逢晨起,我却好像还能在小土堡里看见他的身影。
我晓得自己没出息,时至今日还念着他,可我却并不觉得自己错了,情爱里本没有对错可讲。
大抵就如哥哥所说,我天生是个痴情的种子。
可痴情不是错事,感情本不该有那么多磨难。
我走进信使帐中,亲自泡了一壶茶送到他老人家案前,信使摘了乌纱帽,起身对我一连说了许多句不敢。
我将他按在椅子上坐好,自己也坐了下来。
“玉公公为传陛下旨意,千里迢迢跑到这边关来,真是辛苦”
玉点儿是自小伺候在陛下身边的公公,太后娘娘亲指的首领太监,今日他来宣旨,本就有奇怪。
按说御前伺候的人,不该离宫过三日的。
方才宣完了旨,玉公公却没急着走,想来是有话要点我。
这让我觉得合燕嫁进璞王府的事,或许还有些转机。
若我同合燕这桩婚事真的成了,那可真就太作孽了。
本王一个断袖,被逼无奈娶了王妃也就罢了,若再添个侧妃,想来是真的会被雷劈。
玉公公毕恭毕敬接了我递过去的茶,面上笑容颇慈祥。
“殿下比之往昔,更显老成了”
我干笑了两声:“边关不比京城养人,操心的事情也多,自然见老了”
“咱家晓得王爷对陛下的旨意有些微词,早年在宫里,殿下是难得的好心肠,承蒙殿下当年在老奴重病时,将先皇赏的山宝芝给了老奴续命,才有老奴活到今日的体面,是以老奴特在这里侯一侯殿下,为的是有一句话,要说给殿下听”
我听了这话,心里默默松了口气,玉点儿今年也有四十岁了,可面上看着却比一般大的太监老些。
就是因为他早年间,染过一场嗽疾,那年我才十几岁,见往日陪伴在哥哥身边的太监不在,一时有些好奇,便去太监所看望了他一眼。
果不其然,就是病了。
太监染疾只能问些宫外的赤脚大夫,有根基的才能托关系看看御医,玉公公算是有根基的。
可御医来瞧了一眼,当场就说不中用了,提着药箱就走了。
彼时我扒在门边儿看着玉公公,见他躺在简陋的小炕上,喉咙里出气多进气少,心里难免不落忍。
往日都是他伺候哥哥用膳,穿衣,读书的,如今要是他死了,不就没有人照顾哥哥了吗?
哥哥在皇后娘娘宫里,平日也见不到母妃和我,已经很可怜了,他不能再失去玉公公了。
于是我跑回了凝香殿,趁着母妃宫里的掌事姑姑不注意,便从库房里将那山宝芝偷了出来。
这是父皇赏给母妃的,说母妃身子本就不好,待到冬日天气寒冷时,用小火煨了当补汤喝。
我晓得这是个好东西,却不知道它能不能让玉公公好起来,只得偷偷将它塞给了玉公公的干儿子,让他给玉公公吃了。
后来玉公公好了,来给我行了一个大礼,道谢间落了眼泪,我将他扶了起来,只说让他日后好好照顾哥哥就好,不必谢我的。
而今时过境迁,时移世易,当年的玉公公,成了御前的首领太监。
我这不得宠的皇子,也成了戍边的守将。
玉公公清了清嗓子,同我讲了那句需要避人的话:“殿下若想保下合燕郡主,只怕需抗旨回京一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