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小说推荐妃谋:从秀女到宠妃

精选小说推荐妃谋:从秀女到宠妃

梁夜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陈文心康熙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梁夜白”,喜欢穿越重生文的网友闭眼入:纸放在书案远远的一角,自己面前只放了一张。皇上走到他身后,看了他的摆放,没有说什么,又走回了两人之间的位置。“先开笔,把兼毫在笔洗里泡泡软。”陈文心二人依言做好,皇上又道:“字要写正,人就首先要坐正。”她忙抬头挺胸,四阿哥在椅子上挪挪屁股,使劲把自己的小身子摆正。接着是教他们握笔的姿势。拇指和食指捏笔,......

主角:陈文心康熙   更新:2024-08-16 23: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文心康熙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推荐妃谋:从秀女到宠妃》,由网络作家“梁夜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陈文心康熙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梁夜白”,喜欢穿越重生文的网友闭眼入:纸放在书案远远的一角,自己面前只放了一张。皇上走到他身后,看了他的摆放,没有说什么,又走回了两人之间的位置。“先开笔,把兼毫在笔洗里泡泡软。”陈文心二人依言做好,皇上又道:“字要写正,人就首先要坐正。”她忙抬头挺胸,四阿哥在椅子上挪挪屁股,使劲把自己的小身子摆正。接着是教他们握笔的姿势。拇指和食指捏笔,......

《精选小说推荐妃谋:从秀女到宠妃》精彩片段


四阿哥惊讶地抬头看着皇上,小嘴张着,一脸不可思议。

皇阿玛最疼爱的是二哥,因为二哥是先皇后留下的嫡子。

这是四阿哥偷听到奴才们说的,他相信这话是真的。因为佟额娘也更偏爱二哥,对他却是淡淡的。

二哥明明已经搬到了阿哥所,佟额娘还要隔三差五派人去送东西。

他就在承乾宫里,佟额娘也不经常见他。

他刚刚听说自己还有一个亲生的额娘时,高兴坏了。

原来佟额娘不是他真的额娘,所以不疼他。

他要去找他亲生的额娘,亲生的额娘一定疼他。

只是年幼的他每次偷偷跑去永和宫,都只会被赶出去。

为了避嫌,德嫔甚至不会派人送他回承乾宫,就让他自己在宫里跑。

有时候跑累了,他就在树底下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有时已经被宫人抱到了他的床上,也有的时候,好像连宫人都忘了他的存在。

没有人来抱他,他就在树下从天亮待到天黑。

那种被全世界遗忘和抛弃的滋味,在他幼小的心中埋下了刺。

可是今天,皇阿玛宣召了他,还要给他开笔,让他在乾清宫习字。

他眼中的皇阿玛,一直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他敬畏皇阿玛,也濡慕皇阿玛。

那个天天做皇帝的人,今天真正要做他的阿玛了。

皇上放下折子,走到陈文心和四阿哥的两张书案中间,示意他们把文房四宝摆放好。

陈文心明明已经摆好了。

可皇上既然这样说了,那肯定是没摆好。

她看不出自己哪里摆放错了,只好转头去看四阿哥。四阿哥盯着自己案上,那套和陈文心一模一样的文房四宝,也是一脸茫然。

两人大眼瞪小眼。

“嗯?”

皇上见二人都不动,发出了一声催促似的声音。

二人移开目光,摆弄起了文房四宝。

说是文房四宝,其实不止笔墨纸砚四样东西。还有一个青花小翁形状的笔洗,里头装着清水。

外有两方长形的镇纸,一方山形的笔架。

陈文心没有写过毛笔字,四阿哥也是刚刚开笔,他们都按照直觉摆放东西。

陈文心自觉应该比四阿哥强一些。

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

“笔洗搁到左边来。宣纸一次只铺一张就成了,怎么一摞都放在面前?”

皇上先看了陈文心的书案,用折扇敲敲她的后脑勺。

陈文心吐吐舌头,看向四阿哥那边。

四阿哥把整摞纸放在书案远远的一角,自己面前只放了一张。

皇上走到他身后,看了他的摆放,没有说什么,又走回了两人之间的位置。

“先开笔,把兼毫在笔洗里泡泡软。”

陈文心二人依言做好,皇上又道:“字要写正,人就首先要坐正。”

她忙抬头挺胸,四阿哥在椅子上挪挪屁股,使劲把自己的小身子摆正。

接着是教他们握笔的姿势。

拇指和食指捏笔,中指要往内钩,无名指和小指又要往外推。

陈文心的右手像被煮熟的鸡爪一样,仿佛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偷偷看一眼四阿哥,他的小手捏得似模似样。因为过于认真,额上已经沁出了汗水。

皇上的折扇在她脑后又轻轻一敲,没有说什么话。

她只好收回视线,认真地注意自己的握笔姿势。

皇上从来不用折扇的,今儿这扇子就是特意拿来当教鞭的吧?


德嫔她们位分高,自己又是一宫主位,佟贵妃鞭长莫及。

自己就在佟贵妃眼皮子底下,又是没封号的贵人,正是好捏的软柿子。

怀胎终归是藏不住,不如当着众人都在的时候大大方方说出来,若有人对她的龙胎起什么心思,反而要忌惮。

没想到皇上还特意指了佟贵妃照顾她的龙胎,这下她的龙胎若是有事,佟贵妃自然逃不了干系。

宜贵人自得之余,不免又想到。

也许皇上并非无意,而是和自己一样,也担心佟贵妃动什么手脚……

联想到皇上刚才对佟贵妃的态度,她更加觉得离佟贵妃太近,着实不是好事。

她要尽快想办法,让皇上晋她为嫔。

众人又说些恭喜皇上、恭喜宜贵人的话,只有陈文心依然站在人群的外围,笑而不言。

她只能配合地笑着,不能说那些违心话。

这些众口一词的恭喜里,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假意呢?

她一直将自己视为局外人,冷眼旁观分析着这些女人之间的纷争。

但她从未真的在这局之外。

宜贵人方才的话显然是在拉她下水,她自然不快。现在宜贵人有孕的消息一出,她却半点不快的情绪都不能露出来。

否则一旦宜贵人的胎有问题,就有可能让人说,是她心怀愤恨报复宜贵人。

“朕还要回去批折子,你们乐吧。陈常在年纪小,宜贵人又有孕了,酒可别多上。”

皇上说话间看了陈文心一眼,陈文心微微点头,示意他放心。

皇上走后,众人继续宴饮,听戏。

今日定氏被罚,佟贵妃也几乎没脸,又有宜贵人有孕的事情。

每个人都暗藏着心事,气氛也欢乐不起来。

不多时,佟贵妃就推说累了,众人也散了各自回宫。

陈文心觉得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皇上的每一句话都有可推敲之处。她很想和白露讨论讨论,可是德嫔还在她前头。

她还是要和来的时候一样,跟着德嫔一起回永和宫。

所以那些话,还是先憋在肚子里,等到了自己屋子再说吧。

“给德嫔娘娘请安,陈常在吉祥。”

众人都离了漱芳斋,李德全候在外头,见着了她和德嫔,忙上来请安。

“李公公好。怎么在这日头底下等着?”

德嫔对李德全是相当客气的,除了皇上的旨意,也没有什么事能劳动李德全亲自出马了。

“娘娘体恤,这是奴才应该的。”

李德全打着千儿,又道:“皇上吩咐奴才在这候着,请陈常在去乾清宫伺候笔墨。”

德嫔回身看她,见她面上的神情也有些惊讶,不动声色道:“既然皇上吩咐,你就快些去吧。”

“是。”

陈文心微微福身行礼,便跟着李德全走了另一条道。

皇上这事儿,办的真是怪啊。

如果是想避着人传她,为什么让李德全就这样明目张胆地,站在漱芳斋大门外?

所有嫔妃都是从大门出去的,看见李德全这块皇上的“金字招牌”,岂有不疑心的?

事后随便一打听就知道,皇上传了她。

如果是不想避人,又为什么不让李德全进去,大大方方地通传?

如果说女人心海底针,那皇上的心,就是海底的针眼子--比针还难寻摸。

她觉得自己好像重新认识了皇上,这个在众位嫔妃面前令人畏惧,又令人敬爱的,一个真正的帝王。

在她面前,皇上好像一直是包容的,从未对她有任何敲打。

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陈文心不由得赞赏,在她吃了半盘子油焖凤尾虾后,还是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把这规矩废了呢。每顿只上几道皇上喜欢的菜,爱吃多少吃多少。这样皇上痛快了,还能省下许多银子。”

她觉得皇上的御膳,实在是太浪费了。

史书上的康熙,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传闻他的龙袍,都有带补丁的。

陈文心倒不信皇上会勤俭到这个份上,但他起码不是喜欢铺张浪费的人。

皇上愣了愣,李德全也傻了,气氛一下子凝固了。

从来没有人敢对皇上说,废除某项祖宗的规矩。

还是用这样轻松自在的语气。

陈文心敏感地觉得气氛不对,心内惨叫:

完了完了,果然多说多错,她犯错了!

她膝盖一软,顺势就跪倒在皇上脚边,低头盯着他明黄色的金龙盘云靴子。

她错了,她一个小小的常在,才得了几天的宠啊,就敢变大清朝的祖宗规矩……

她真是昏了头!

良久,皇上在她头上轻轻叹了一口气。

“以后,还敢不敢了?”

语气听起来不是很严厉。

陈文心点头似鸡啄米,抱着皇上的小腿抬头看着他。

“再也不敢了。”

皇上无奈地摸摸她的脑袋,一手有力地将她搀起。

“多吃点。”

他往陈文心的小碟子里又夹了一块醋鱼。

那是刚才他们俩交换情报时,陈文心大力推荐的一道菜。

因为不知道这道菜叫什么,只知道是鱼,所以还连说带比划的。

看陈文心还有些小心翼翼的,皇上知道她是害怕了,便转移话题宽慰她。

“朕还没有细细问过你,家里一共几口人,是个什么境况?”

“家里祖父祖母已去,父母健在。父亲袭了祖父的二等侍卫职,臣妾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

陈文心老老实实地回答,心想,趁着皇上提这个话头,不如求皇上让自己送些银钱出去给家里。

前两日她就收拾了一些银子,碎的整的加起来足有十两。

想叫小桌子找人带出去,小桌子也无计可施。

--后宫中私相传递是大罪,最忌讳的是把宫里的东西送到外头。

当然,有地位的嫔妃和母家传递东西,甚至互通消息,那在宫里也不算什么稀罕事情。

所以小桌子劝她:“主子如今风头正盛,但地位还不稳固。不妨再忍耐些时日,才好做这件事情。”

她刚才说要皇上改变御膳的制度,已经是犯了忌讳,这会子好不好提这茬呢?

她心中万分纠结。

“若是满人,不拘有个什么职位都能过得富足。你家是汉人,二等侍卫的禄米,恐怕不足以养活你们兄弟五人吧?”

所有从关外圈进来的满人,都有朝廷的银粮供奉。就算整天遛鸟浇花,摸鱼斗狗,也照样饿不死。

“是。臣妾的两个弟弟尚幼,哥哥也不过二十上下的年纪,也未成什么事。”陈文心尽量说得详细些,好叫皇上兴起恻隐之心。

那时她再提出想送些银子回家,就容易多了。

“幸而娘亲贤惠,常常做些针线贴补家用。哥哥虽然不才,倒也勤快,常常去做些差事挣钱。”

皇上听罢点点头,又继续问她。

“你说你父亲的二等侍卫,是袭自你祖父?”

其实二等侍卫这个官职吧,听起来就是个小喽啰,实际上还是颇有体面的。

她在家时候听父亲说过,他在太和殿当差,其实是挺清闲的。二等侍卫大小还算个领导,只要坐在屋里喝茶就是了,时不时出去巡视一番。

那些顶着日头站在外面守着的,都是三等乃至四等侍卫。

所以陈希亥看起来不但不黑壮,反而白净斯文,倒和陈文心想象的文人差不多。

其实陈希亥本就是个文人,只是考不上科举,只好袭了自己爹的侍卫官职。

好歹也算有个身份,就是俸禄低了点。

“是,听父亲说,祖父陈克秀是随太宗皇帝进的紫禁城,这是陈家最大的荣耀。”

最后那句话是陈文心自己加上去的,其实有点文人迂腐毛病的陈希亥,十分不屑于自己父亲的这个行为。

他作为一个正统的汉人,认为陈克秀是卖国贼。

陈克秀一个小小的侍卫能卖什么国啊。

他本来是驻守函谷关的一个士兵,函谷关被清太宗皇太极攻破进入的时候,大明这边的士兵死的死,逃的逃。

剩下的不过数百人,陈克秀就在其中。

面对大金的铁蹄,几百个人能成什么事啊,所有人都选择了投降。

于是皇太极带着这几百个人到了北京,大肆宣扬投降不杀的政策。并且给这些人授以低等官职,来显示自己对汉人的宽大。

于是当大明降兵的陈克秀,莫名其妙成了大清的二等侍卫。

“既然有从龙之功,怎可委屈了功臣之后。”

皇上听到了这一茬十分满意,他正愁不知道怎么给陈家施恩,有了这个理由,谁也不敢多话。

“李德全,明儿一早传朕旨意。”

皇上几乎不用思考措辞,张口就是规范的“圣旨体”:

“二等侍卫陈希亥,其家祖陈克秀拥护太宗皇帝入关,乃大清功臣之后。特赐黄金五十两,着晋为正三品一等侍卫。”

一两黄金,约等于十两白银。五十两黄金,约等于……

白银五百两。

陈文心咽了一口唾沫,把自己的小心思收了起来。

跟这五十两黄金比起来,她那十两银子的私房钱--

就是个屁。

一等侍卫具体是什么,那她就不知道了。但她听得懂,正三品。

正三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么说吧,奉天府府尹、通政司通政使这种省长级别的,也就是正三品。

当然,一等侍卫是没有这么大的权力的。只是因为离皇帝近,所以品级有一些虚高的成分。

那个什么从龙之功,根本就是生拉硬拽吧?皇上一定是爱护她,所以才爱屋及乌施恩于陈家。

陈文心眼眶湿润起来,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父母。

那个陈文心,在不在现代?她有没有照顾好自己的父母。

她离了座,端端正正地跪下,朝着皇上拜下去。

“臣妾替父亲,谢皇上隆恩。”

她忽然觉得欢喜,又十分悲哀。

欢喜皇上这样宠爱她,施恩陈家解决了她心头的大事。

悲哀于皇上三言两语,就能解决她最担心的事情。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她在皇上面前,不过蝼蚁。

要碾死,也许连一句话都用不着。

“好好的,怎么掉金豆了?”

皇上温柔地捧着她的脸,直接用袖口擦拭她面上的泪水,以为她是感动坏了。

感动自然也有,更多的是对皇权的畏惧。

看着皇上这样温言软语,满眼尽是关怀,她又觉得自己是多心了。

好好的一个暖男,怎么会动不动就要杀人。

就算哪天她年老色衰他不要了,也不过是像宫里其他妃嫔一样,安安静静待在自己宫里罢了。

她想明白了,破涕为笑道:

“皇上大恩大德,臣妾这是欢喜得,让皇上见笑了。”

她面色淡淡的时候,总让人觉得捉摸不透。她笑的时候,又让他觉得单纯如稚子。

她这样眼中带泪,又惹得他心里无限柔软……

“那你要怎么答谢朕?”

皇上凑到她耳边,微微沙哑的嗓音在她耳边喷着热气。

嗯。她懂了。

这是要她以身相许的意思。

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比如这个玫瑰圆子。

陈文心不知怎么的,有一日就想吃紫薯圆。

她把孙太监叫来,凭着自己的记忆给他描述了一下,是用紫薯煮熟压成泥,和糯米粉混在一起,然后搓成个小球可以保存好几天的那种。

要吃的时候就取出来一煮熟,倒上点牛奶,撒上红豆葡萄干什么的。

孙太监问她:“紫薯是个什么东西?”

她:“……”

虽然不知道紫薯是什么,但根据陈文心的描述,他已经有些明白了她要的是什么东西。

用番薯代替陈文心说的紫薯,孙太监成功地做出了番薯圆。觉得口味单一了些,他又弄来其他甜味的东西,做出了芋头圆,葡萄圆,牛奶圆,玫瑰圆……

煮出来后给陈文心一尝,反而是芋头圆和玫瑰圆最合她胃口。

皇上说,到了清华园是可以去打猎的。京郊不仅有林子,还有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这样美妙的环境里……

烤一只羊,该多香啊。

三日之后,御驾浩浩荡荡地出了紫禁城,向西行往京郊而去。

一路上所经过的街道,都用明黄色的帷布遮挡起来。好奇的百姓在侍卫的阻拦下不敢造次,只在下跪行礼时偷偷看一眼。

我的乖乖,皇上的御轿大得跟个房子似的!

皇上的明黄色御轿在前,后面紧跟的是后宫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

太皇太后因年迈而不出宫门已有许多年了,起先几年皇上还要劝太皇太后去散散心。

后来连皇上都觉得,太皇太后确实老迈到不宜走动了。每年再有出宫避暑、狩猎之时,他便只禀报出行之事,不再请太皇太后同游了。

陈文心的轿子紧跟在荣嫔之后,轿中却只有贴身服侍的白露和白霜,大眼瞪小眼。

而陈文心自己,正舒舒服服地半卧在皇上的膝上。皇上在宽敞的御轿之中翻阅书籍,陈文心则剥着葡萄,十个里有八个喂进了自己嘴里。

在陈文心又一次要往自己嘴里送葡萄时,皇上不满地瞧了她一眼。

陈文心沾着葡萄汁水的手就凑上来,皇上忙把自己的书移开,生怕陈文心把葡萄汁儿滴上去。

她不好意思地缩回手,还是把剥了皮儿的葡萄送进自己口中。

皇上的嘴凑了上来。局势胶着不下,双方交战如火如荼。

她输了。

陈文心嘟着小嘴不满地瞧着皇上,直到皇上擦了手,亲自给她剥了葡萄才罢。

“啊--”她夸张地张着嘴。

“喂我!”

队伍从紫禁城出发,行了一个时辰才到京郊清华园。

下车的时候,皇上得意地对陈文心道:“这御驾队伍啰嗦,后头跟着那么些车啊轿啊的。要是朕自己个儿骑马来,半个时辰足矣!”

陈文心越发觉得,皇上其实还是很爱嘚瑟的。

一众妃嫔和皇子公主先下了轿,在御轿之外迎候皇上。

王公大臣则在园门外头候着,只有皇上亲信的部分大臣,被赐予清华园周边小园的住处。

其余的臣子是白天要在清华园外头伺候,晚上再回到京城的家中。

这样奔波劳碌着实是惨,但更惨的,是压根没机会来伺候的那些人。

“皇上下次带臣妾骑马,我自己不会骑……”

她说着,自掀开轿帘,李德全在外面端着手接着。她扶住李德全的手,下了御轿。

众人只见皇上的轿帘内,伸出一只光洁如玉的手,待那人探身出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