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篇章阅读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

精选篇章阅读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

山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由大神作者“山泽”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善长都在努力回忆,自己究竟何时与朱标交恶。朱标竟然如此急切想要让他辞官还乡。还是让他卸任丞相一职,是朱元璋的意思。而看着李善长渐行渐远的背影,朱标不由轻叹出声。尽管他也知道此时的李善长定然满新疑惑。可这老小子不知道的是,自己让他卸任丞相之职,乃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因为朱标很清楚,刚强独断如老朱这样的人,......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4-11 05:2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篇章阅读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由大神作者“山泽”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善长都在努力回忆,自己究竟何时与朱标交恶。朱标竟然如此急切想要让他辞官还乡。还是让他卸任丞相一职,是朱元璋的意思。而看着李善长渐行渐远的背影,朱标不由轻叹出声。尽管他也知道此时的李善长定然满新疑惑。可这老小子不知道的是,自己让他卸任丞相之职,乃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因为朱标很清楚,刚强独断如老朱这样的人,......

《精选篇章阅读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彩片段


“哦?”

李善长直接承认是胡惟庸构陷的刘伯温。

这还真让朱标有些没有想到。

不过下一秒。

朱标收敛心头诧异,朱标看向李善长,故作诧异问道:

“李先生,胡惟庸可是你的学生。而且他已是中书右相,何故构陷刘伯温啊?”

“太子明察,正因为胡惟庸只是右丞相,所以他才会构陷刘伯温。”

“左丞相看似比右丞相只高出半级,可二者的分量,却是天差地别。”

“而在老臣之后,刘伯温更有可能担任左丞相之职。”

“毕竟与刘伯温相比,胡惟庸无论是资历、人品、声望亦或是谋略都相差甚远。”

“所以胡惟庸想要更进一步,这才构陷刘伯温。”

“竟是如此?”

朱标摆出一副大为震怒的样子,紧接着冲李善长继续问道:

“那李先生以为,谁更适合接替你的左丞相之职?”

“还是胡惟庸。”

李善长目光凛然,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表情郑重回答:

“左丞相乃我朝主相,百官之首。”

“所以不应频繁变更。”

“刘伯温无论是才能还是威望,都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比老臣更加合适。”

“只不过他年事已高,恐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天不假年。”

“胡惟庸虽然擅妒,可他确有丞相之才,所以老臣认为以胡惟庸为相最为合适。”

看着摆出一副中正体国的李善长。

朱标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这李善长、胡惟庸师徒俩当真个个都是人精。

胡惟庸素有急智,才能也算出众。

李善长故作愚钝,可心里的算盘却是精明的很。

以退为进的法子,被他用的几乎毫无破绽。

“举贤不避亲,李先生果然有古人之风。”

“不过孤想问,左丞相之职,为何不能由先生你继续担任。”

李善长微微一愣,有些诧异的看向太子朱标。

谁说他不能继续担任左丞相了。

虽然他刚才口口声声举荐胡惟庸为中书左丞相。

可他刚才也说了,中书丞相不能变更过于频繁。

他可没说现在就把左丞相之职交给胡惟庸啊!

而且他也没说自己有告老还乡的打算啊!

可一想到刚才自己说得话,李善长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为我大明,老臣自当死而后已。”

“只不过臣刚刚说刘伯温年事已高,然而老臣比他还要年长一些呢。”

“若不是一心想继续为我大明效力,老臣这把岁数早该告老还乡了....”

李善长这话本是自嘲。

他还等着朱标规劝,让他继续留任中书。

只不过李善长没想到的是。

他刚一说完,朱标竟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的确,李先生劳苦功高,朝廷应该给先生一个富贵晚年。”

“等过些日子先生告老还乡,到时本宫一定亲自相送。”

“太子,臣......”

就在李善长准备直接坦白,自己并无还乡之志的时候。

只见朱标表情猛的冷厉起来,直勾勾的盯着他。

也是这一瞬间,李善长竟从朱标身上看到了老朱的影子。

那眼神中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简直和朱元璋一般无二。

努力平复心头悸动后,李善长忙跪地叩谢。

“太子大恩,老臣只能愧受。”

“嗯。”朱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先生请回吧。”

就在李善长准备告退之时。

皇六子楚王朱桢径直走到朱标跟前。

“大....大哥.....”

心神未定的李善长刚要离开,却发现素来以胡闹闻名的楚王朱桢,在朱标面前竟乖巧的可怕。

他清楚的发现,此时朱桢看向朱标的眼神竟然满是敬畏。

“你可知错!”

此话一出。

李善长清楚看见朱桢身体猛然一颤。

随即竟直接跪在了朱标跟前。

“大哥,臣弟知错,臣弟不该对宜伦妹妹胡说。”

“既然知错,自己拟个惩罚。”

“是.....”

朱桢跪在地上沉思片刻,随即看向朱标小心说道:

“臣弟口无遮拦,应抄写皇明祖训五十遍,以正心性。”

见朱标依旧没有开口。

朱桢无奈,只好继续说道:

“还....还有,臣弟妄议,应.....应该打手板二...二十下.....”

“二十下?”

“五十下!”

听到朱标反问,朱桢连忙改口。

也是如此,朱标这才满意。

“现在去母后宫中领罚,明日晚间将五十遍皇明祖训交给你皇嫂。”

“是....是.....”

语罢,朱桢起身便要离开。

路过李善长时,朱桢还很是客气的冲李善长拱手问好。

也是朱桢如此,李善长愈发诧异了起来。

要知道,楚王朱桢是除燕王朱棣外,闯祸最多的皇子。

鲁莽、胡闹、不服管教,这些对楚王朱桢的评价,哪怕朝堂大臣也多有耳闻。

可李善长没想到的是。

就是这么一位混世魔王,在朱标跟前竟乖顺的似学堂稚子。

没有顶撞、没有狡辩,甚至还自己给自己拟了个惩罚。

而且李善长也能看的出来。

朱桢对朱标绝非恐惧,更多的则是敬重。

“孤这些弟弟缺乏管教,让先生见笑了。”

“不敢不敢。”李善长连忙摇头,“太子不仅协助陛下处理国事,还帮皇后管教诸位皇子,太子才是我大明柱石。”

“先生说笑了, 若是先生确定还乡之期,记得告知本宫。”

“届时本宫好命人准备些心意。”

“是....老臣告退。”

语罢,李善长缓步朝朱元璋所在的谨身殿走去。

一路上。

李善长都在努力回忆,自己究竟何时与朱标交恶。

朱标竟然如此急切想要让他辞官还乡。

还是让他卸任丞相一职,是朱元璋的意思。

而看着李善长渐行渐远的背影,朱标不由轻叹出声。

尽管他也知道此时的李善长定然满新疑惑。

可这老小子不知道的是,自己让他卸任丞相之职,乃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

因为朱标很清楚,刚强独断如老朱这样的人,自然不允许丞相来分割他来之不易的皇权。

身为穿越者,朱标更清楚老朱很快便要彻底取消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而那时候,谁在丞相的位置上,谁就必将成为丞相制度的殉道者。

正如朱标先前所说的那样。

李善长更像是朱家的家臣,与老朱相伴戎马,无论功劳、苦劳,他都不该为丞相制度陪葬。

让李善长尽早辞官还乡,也是朱标对这个洪武头号谋臣最后的恩赐。

“兄长.....”

见朱标看着李善长离开的方向愣愣出神。

太子妃常氏低声开口。

也是听到常氏的声音,朱标收敛情绪,转头看去。

“宜伦呢?”

“公主或许是哭累了,刚刚睡着了。”

似乎想到宜伦那可怜模样,常氏表情动容,看向朱标小心说道:

“三日后孙贵妃的丧礼,殿下当真不让诸皇子出面吗?”


“父皇息怒,儿子方才说.....”

“什么都不必说了!”

“子不知父,纵然大明坐拥万里河山又有何意!”

“你小子不是也觉得咱会屠戮功臣吗?”

“你就跟那个臭腐儒睁大眼睛好好看看,看看咱会不会屠戮功臣!”

也不给朱标解释的机会。

老朱说完便朝门外走去。

若只是寻常小错,朱元璋自然会抄起个什么物件,了不起把朱标胖揍一顿。

可这一次,朱标的话着实让他失望透顶。

他本不是什么缺乏认同感的人,也从未奢望过全天下的人都理解他。

可纵然千夫所指,万民唾弃,老朱绝不允许两个人对他有半分误解。

其一是坤宁宫的马皇后。

其二便是眼前的太子朱标。

所以当听到朱标竟然跟刘伯温一样误解他。

也认为他会屠戮功臣。

老朱虽然震怒,可更多的则是心寒。

他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悉心培养多年,视为下一任接班人的朱标,竟然会如此看他。

走到门口,老朱背对着朱标沉声说道:

“既然你不明白咱,那从今日起,你便不需理政了。”

“留在宫里仔细想想,想想你老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明白老朱正在气头上,不管自己说什么他都不会听。

朱标也不再解释,而是冲着朱元璋的背影冷声问道:

“父皇这是要废了儿臣的太子之位?”

“咱没说过!”

听到这话,老朱当即转过身子,怒声吼道。

“你别拿这事儿要挟咱,咱不废你太子之位,咱就是让你在宫里好好想想!”

“既然如此,那还请父皇准我返回凤阳祖地吧!”

见朱标竟要返回凤阳祖地。

老朱怒火上涌之下,竟抄起手边茶盏直接朝朱标砸去。

可刚一出手他便开始后悔。

看着茶盏直直冲朱标飞去,老朱甚至想要冲上去阻拦。

“砰~”

茶盏直接砸在朱标头上,顿时之间血流如注。

见此情形,饶是老朱一时也有些慌神。

不过他还是继续朝门外走去。

“咱不废你的太子之位,可你也要想明白,你老子到底是不是屠戮功臣的人。”

语罢,老朱强忍心疼,大步朝门外走去。

当看到站在门口战战兢兢的常氏后,老朱轻叹一声连忙说道:

“丫头,快去请御医来给老大包扎。”

“是....”

等老朱一走,常氏连忙跑到朱标跟前。

用丝帕捂住朱标额上的伤口后,满眼心疼道:

“兄长,方才你为何不与父皇说清楚啊。”

“你明明都是为了父皇,为何不与父皇解释...”

见朱标看着朱元璋离去的方向愣愣出神,也不言语。

常氏当即便要追赶老朱,给他解释清楚。

可不等她走出两步,朱标却突然开口说道:

“算了,父皇正在气头上,说什么都不会听的。”

“可是....”

“无妨,父皇想废了我的太子之位,我还想外出当个藩王呢。”

听到朱标这话,常氏心中也是一阵无奈。

朱标、朱元璋这对父子当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两人的执拗,骨子里的倨傲简直是如出一辙。

坤宁宫。

当看到朱元璋满脸怒气坐在位置上,盛怒之下,胸膛也跟着剧烈起伏。

马皇后见状忙上前询问。

“怎么?你都给老大赔不是了,这小子还不识趣?”

“不是!”

朱元璋喘着粗气的同时,将方才一切尽数告知给了马皇后。

“重八,你这是要废太子啊。”

“咱没有!”

“咱何时说过要废太子了!”

马皇后狠狠瞪了朱元璋一眼,纵然知道此时老朱正在气头上,却依旧没好气道:

“洪武二年起老大便帮你处理朝政。”

“如今你突然停了老大监国理政之权,你让百官怎么看!”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

朱元璋似乎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他当真是被朱标的那番话气到不行。

特别是想到朱标最后竟请命,返回凤阳祖地。

老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可是这小子竟然和刘伯温一样,都觉得咱是会屠戮功臣的无情帝王!”

没有理会震怒之下的朱元璋。

马皇后转身便朝门外走去。

“妹子,你不准去!咱就是要管教管教这小子!”

“你管教太子,我心疼我儿子,咱俩谁都不管谁!”

“妹子!”

见马皇后执意离开,朱元璋忙起身挡在马皇后跟前。

“咱是生老大的气,可老大不该像刘伯温那样想咱!”

“咱是打算裁撤丞相制度,可咱当真没想过杀了那帮跟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

“妹子,老大不懂, 你还能不懂吗!”

看着已经贵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在自己面前还渴望能被理解,马皇后心中也是倍感心疼。

只不过她还是看向老朱说道:

“重八,你什么心思,我自然明白,可我觉得老大也应该明白。”

“那我不去找老大,你让人把常家丫头叫来。”

“你总要把事情问清楚之后再发火吧!”

“咱不叫,咱现在叫常氏过来,不就是明摆着服软了吗?咱不叫!”

看着面前固执的跟个孩子一样的朱元璋,马皇后苦笑一声,随即便命人传召太子妃常氏。

不多时。

当常氏走进坤宁宫。

老朱当即背过身子,压根不去看她。

“臣妾拜见父皇、母后。”

“好孩子快起来。”

马皇后拉着常氏的手坐下,关切问道:

“老大头上的伤如何?”

闻言,老朱虽然依旧不去看常氏,可两个耳朵去立时支棱了起来。

“回母后,太医来包扎了,只是皮外伤。”

“嗯,老大为何会觉得你父皇可能屠戮功臣。”

听到马皇后这话,常氏看向旁边背着身子的朱元璋。

随即默然起身,走到朱元璋跟前竟直接跪了下来。

“父皇.....”

见常氏跪下,老朱当即将头转过来,很是疼爱说道:

“快起来,老大那小子混蛋,和你有什么关系?”

“都是一家人,不必行礼!”

对待常氏,朱元璋的态度自然不同。

一方面是爱屋及乌。

朱标是他最器重的太子,常氏身为朱标的发妻,而且他们夫妻恩爱,大有他与马皇后的伉俪情深,所以朱元璋对常氏的态度自然有所不同。

再者。

常氏还是朱元璋已故兄弟,大明战神常遇春的长女。

与徐达、汤和不同。

常遇春打仗勇猛异常,但因为性子直,经常惹出祸端,加上他是四人中年纪最小,老朱也始终将常遇春当做不懂事的弟弟看待。

如今常遇春薨逝,老朱对他的长女常氏自然关照有加。

见常氏还跪在地上,老朱冲马皇后微微示意。

马皇后也跟着说道:

“你父皇说的没错,老大惹怒了你父皇,和你没关系,快起来。”

“是。”

常氏微微躬身后便站起身子。

只不过看着面前怒气未消的朱元璋,常氏贝齿轻咬,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父皇,兄长并非将您视为屠戮功臣的无义帝王。”

“兄长是认为,那些勋贵武将多有不法,逼得您不得不去严惩他们!”

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将朱标所有谋划串联起来后,老朱眼前一亮,心头愈发振奋了起来。

朱标礼遇刘伯温,无非是为了收拢天下士子之心。

而收拢天下士子之心,则是为了恩科之时,那些读书人都能前来应试。

如此一来。

得中恩科的士子便成为大明的储备官员。

也是因此。

在裁撤丞相,追究胡惟庸罪过的时候,老朱才能放开手脚,大杀四方。

一步一步,朱标目的都十分明确。

这帝王心术,饶是老朱也不由心中感慨。

“标儿。”

“也是咱做的不甚周到,才让你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咱.....”

“爹!”

见老朱眼神悲凄,看向自己的眼神满是亏欠。

朱标忙出声打断道:

“爹您驱逐北元,再造华夏,此番功绩已经足可媲美唐宗宋祖。”

“至于朝政之事,儿子自然要多费心一些。”

“再者说了,将来这大明您还不是要交到儿子手上,儿子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您,同样也是为了自己,为了即将出生的雄英!”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倍感欣慰之下,走到朱标身旁默默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孩子,大明交到你手上,咱放心。”

在路过常氏的时候。

老朱脚步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说道:

“常家丫头,常茂袭了遇春的国公之位,那常升现居何职?”

“父皇,臣妾弟弟常升在魏国公徐达帐下,官职副将军。”

“只是从三品吗?太小了!”

老朱微微摇头后,朗声说道:

“等这次他们北伐归来,常茂加荣禄大夫,增禄一千石。”

“常升擢升为龙虎将军,增禄五百石。”

“父皇!”

常氏当然知道老朱突然给她两个弟弟升官,不是因为常茂、常升有什么功劳。

乃是因为朱标是太子,老朱赏无可赏,这才将荣宠下放到他的两个弟弟身上。

“父皇,臣妾这两个弟弟年纪尚浅,不足以担此重任,还请父皇收回成命。”

见常氏如此知礼明进退,老朱心中愈发欣慰了几分。

不过他还是故作威严说道:

“你父亲定国安疆,你辅佐太子,赏赐常茂两兄弟不为过。”

“就这么说定了。”

“父皇......”

“常妹,你就替两个弟弟谢恩吧。”

见常氏还准备拒绝,朱标平静说声道:

“常茂兄弟毕竟是孤的妻弟,拔擢他们两个,也是想让他们二人有所作为,将来成为孤的得力臂助。”

被朱标这么一说。

常氏这才不再坚持,冲着老朱跪下谢恩。

而此时的老朱却回头,意味深长的看了朱标一眼。

眼神复杂,有欣慰,也有感动。

或许还带着几分不明缘由的感谢。

“麒麟儿,麒麟儿啊。”

老朱一边低声呢喃,一边快步朝坤宁宫的方向走去。

今日朱标所展现出的才能,已经足可以担起大明的重任来了。

甚至说,朱标这个储君,几乎满z足了他对古之明君的所有幻想。

宽容、仁慈,却又不软弱。

手段心智更是不落于人。

帝王心术,更是上乘。

更让老朱觉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朱标能提出在处置胡惟庸时,对其同党绝不姑息。

这便足以证明朱标骨子里的果决、狠辣和他一般无二。

这点,正是老朱认为一个皇帝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妹子!妹子!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刚踏进坤宁宫,老朱扯着嗓子,迫不及待要跟马皇后分享喜悦。

而此时的太子东宫。

常氏却看向朱标开口道:

“兄长,常茂刚刚二十便世袭了父亲的国公之位,常升则还不到二十,便已经是从三品的将军。”

“他们两个在军中的官职甚至比一些老将都要高,如今父皇还要提拔他们,恐怕会引起一些老将军的不满吧。”

常氏并不是不想让提拔自己两个弟弟。

只不过如今淮西子弟中,魏国公徐达的长子在军中只不过只是个七品的参将。

汤和、冯胜、李文忠、陆仲亨的人的长子,最高也不过五品。

然而她的两个弟弟,常茂袭了自己父亲的爵位,常升乃是从三品的将军。

常氏很清楚,他们二人官居要职,并非这两个弟弟本领出类拔萃,也绝不是他们立下了什么了不得的战功。

他们能有如今的殊荣,都是承继了他们父亲的荣光。

如今老朱因无法赏赐朱标,便将对朱标的恩赏下放到他们二人身上。

这就更让常氏担心,他们两人树大招风,给常家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看着一脸担忧的常氏,朱标轻轻牵起她的手,温声安慰道:

“说起来常茂常升也是孤的妻弟,赏赐他们也不为过。”

“可是兄长,父皇赏赐常茂二人,并非因为他们二人有军功在身。”

“只是因为他们是臣妾的弟弟,而臣妾是兄长的妃子!”

“臣妾是担心,这样的赏赐会让常茂二人在军中抬不起头,会有人说他们是靠着姐姐的身份,一路畅通无阻。”

看着秀眉微蹙,很是担忧的常氏。

朱标坦然一笑,随意说道:

“你放心吧,那些功勋老将不会有半点非议,军中其他的勋贵子弟更是不敢妄言。”

“嗯?”

见常氏依旧不解,朱标耐着性子为其解释道:

“常遇春大将军,与父皇、徐叔、汤伯四人情同手足。”

“常大将军先前在军中更是一军统帅,无人不服。”

“再加上你是孤的太子妃,孤又是大明的储君。”

“所以无论出于对已故的常大将军的敬重,还是对孤的敬畏,那些沙场老将还是他们的子弟,都不会对常茂、常升有半点异议。”

“不仅没人敢说小话,而且见父皇如此重用已故的功臣之后,这些勋贵武将心中只会为之动容,感念父皇体恤已故将帅的遗孤。”

常氏仔细琢磨着朱标的话。

很快便也回过味儿来,认真的点了点头。

只不过还有一点,朱标没有明说。

朱标让常氏接受老朱的赏赐,也是为了照顾老朱的情绪。

正如常氏刚刚说得那样。

自己身为太子,老朱除了皇位根本没什么能赏赐给自己的。

所以老朱才会想到,用赏赐常茂、常升二人来表达对自己的爱子之情。

若是朱标辞而不受,反倒是伤了老朱一片爱子之心。

因为全天下的父亲都很矛盾。

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会强过他们。

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家儿子能成长的稍微慢一些。”

他们好继续像只大鸟一样张开双翼,护佑住自己的孩子。

一旦有天他们发现自己一直保护着的儿子,已然成长的比他们更加优秀。

他们欣慰的同时,心中必然会产生巨大的落差。

甚至在看到自家儿子长大成人的那一瞬间,他们会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经年老的事实。

所以朱标同意老朱赏赐常茂常升两兄弟。

一方面是成全老朱那稍显笨拙的父爱。

另一方面,这是他想要告诉老朱。

眼下的大明依旧离不开老朱。

无论自己筹划的多么详尽,实施起来,依旧需要老爷子坐镇皇位。

更重要的是,一直把老朱绑在皇位上。

也是朱标想着等裁撤丞相之后,自己御驾亲征,亲自征讨北元、高丽还有倭国。

所以现在,绝不是老朱能退居二线,安享晚年的时候。

“兄长,还有一事。”

就在朱标感慨之时,常氏温声说道:

“勋贵不法,臣妾以为常茂、常升恐怕也牵涉其中。”

“这二人虽从未与我说过,可他们少人管教,很容易被那些叔伯诓骗,成为勋贵老将的手中刀。”

“兄长先前也说过,惩治勋贵也是势在必行。”

“可如今父皇对常茂、常升二人又加赏赐,那他们二人便成为众人焦点。”

“一旦兄长打算惩治勋贵不法,恐怕那些勋贵老将们会将他们二人推出来,好让兄长投鼠忌器,让惩治勋贵不法的事不了了之。”

不得不说,常氏作为常家的长女,想的的确要深远许多。

只不过对于她的担忧,朱标却是一点都不在意。

“常茂、常升毕竟年纪还小,等这次北伐回来,好好敲打敲打他们即可。”

“而且!”

想到历史上这次北伐蓝玉会闯下大祸。

朱标脸色一沉,冷声说道:

“等这次北伐回来,让他们两个找个由头自污即可。”

“在孤准备整治勋贵不法之前,让他们二人同蓝玉一并消失在众人视线中就行。”

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