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载着一行人马在颠簸的山路上疾行,几个时辰后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停了下来。
慕林兮一夜未眠,托着宫女的手下了马车,抬眼一看原来车队到达了距离京城几十里路外的太庙祠堂外。
“娘娘你先进后殿歇会吧,公公说我们要在这里稍作歇息。”宫女一边扶着慕林兮一边往大殿内走去。
进入后殿,慕林兮在宫女给她收拾出来的一个软榻上坐下,周围已有一行宫女太监在整理收拾,但却没有看到其他宫中的妃嫔。
看到慕林兮进来,皇帝近身的太监高公公连忙走近弯身作揖,“给慕贵妃请安了,连夜出城沿途劳累了,还请娘娘在此先休息片刻。”
慕林兮抬眼问道:“现在皇上情况怎样?”
“启禀娘娘,皇上和太后正在中殿与众大臣商议要事呢。”
慕林兮点头,继而有点疑惑问道:“为何没有看到其他宫里的娘娘呢。”
高公公一怔,继而脸色恢复如常,低声说道“娘娘有所不知,此次出行因为事发突然,护送人马有限,娘娘甚得圣上恩宠,皇上特别吩咐奴仆派人保护您一并出城的。”
慕林兮立即面露微笑:“有劳高公公了。”
“奴才这都是应该的,还请娘娘安心休息,勿要担心,老奴就先先告辞了。”高公公作揖离身。
看着高公公离开的身影,慕林兮低头沉思了起来,皇帝为什么只带她一个妃子出城的原因她自然了然于心。这还不是因为她还是皇帝唯一一个尚未宠幸的新欢,都说喜新厌旧是男人的天性而已,只是没想到皇帝在当下自身难保的情形下也没有想放过她。
也不知在皇帝仓皇出逃之际,遗留在宫中的那些妃嫔下场如何,会不会在叛军攻城后被沦为阶下囚而百般羞辱。
“呵呵,真是无情。”慕林兮苦笑的摇了摇头,曾经受宠的这些后宫佳丽们,在帝王大难临头的时候也就是如敝履一般被弃之不顾。而自己又何尝不是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后面的命运如何也不可知。
此时,正在中殿的皇帝一行人却是乱做了一团,御林军首领齐都尉刚刚获得了从后方传来的最新消息,立马赶往中殿汇报。
“启禀皇上,根据线报左国公带领的军队已经攻下了京城,并且一支精兵轻骑队正在向我们太庙这边攻来。”齐都尉拱手说道。
“京城…”皇上有些颓然,御林军的主要军力即部署在守护京城,而京城一旦失守,则意味形势岌岌可危,皇权摇摇欲坠。
“对方来的有多少人?”皇帝支起身来问道。
“禀告皇上,对方轻骑队预计将有二千人左右。”齐都尉答道。
“那我们随行的人呢?”皇帝强打精神的继续追问。
“我们御林军有八百余人。”齐都尉有些迟疑的回道。“另外我们的御林军平日多是守卫皇城的侍卫,恐…恐怕难敌左国公的轻骑军。”
话毕,皇帝周围的随行大臣也都纷纷慌乱起来,殿内一阵喧哗。
皇上一脸苍白,半天无语,身后的太后也坐不住了。
“说些什么胡话!那现在难道就让皇上和哀家在此等死么?你们为人臣子的现在怎么什么主意都没有?白养了你们这一批废臣!”七十多岁的太后巍巍站起身,怒目骂道。
一众大臣听闻太后的训斥,纷纷沉默了起来,
过了许久,一位头花须白的老臣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和太后,臣有一策,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有什么话赶紧说。”太后催道。
“嗯,左国公这次起事也是蓄谋已久,目前京城已经沦陷,我朝根基已经难保,臣恐怕这次对方派军将会有损皇上生命安危。”大臣神色惶恐的说道。
“此前皇上纳臣子之妻慕林兮为妃,民间百姓一直颇有微言,说圣上此举有违伦常,有失人心啊。”
“放肆!”皇上此时脸色一片红一片白。
“臣惶恐。”大臣眼皮也不敢抬,立马双膝跪地。
“听他讲完!”太后按住皇帝的手。
“臣听闻皇上也带了慕贵妃一并出行,臣谏议皇上处死慕贵妃,慕贵妃妖艳祸国,用美色蛊惑圣心,现圣上主动处决妖姬谢罪天下,以此理由以平民怨,并可否考虑让贤,禅让皇位给左国公。”
“让朕禅让?不可能!”皇上站起身震怒道。
“皇上,老臣这也是不得已之策啊,如左国公执意革朝换代,必然要赶尽杀绝,皇族上下难免性命不保,而如若左国公愿意接受皇上让贤,则必然为了人心向背,为了他贤人的名节,保全皇族性命不虞。臣这么说,都是为了皇上好啊。”
“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一群大臣也纷纷双膝跪地磕头道。
皇后顿时瘫软在地,一群人围上去搀扶。
皇帝此时也只能瘫坐下来。他清楚的知道现在已是庄朝的末日,大势已去,无论他有再多的不甘,现在也只能认命。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皇权要在他手里拱手让人,在这供奉着庄朝历代帝王排位的太庙内,他何以颜面来面对列祖列宗,这些征战四方打下天下,传袭给他帝位的先帝们。
至于那个慕贵妃,也许是他还有些迷恋,他带着她一起出逃,或许是他没有得到的一种执念,但现在的他自顾不暇,更别提还能保全她,他已经没有美人在怀,未来也只能将是苟延残喘的度过余生。
这位末路的帝王眼神黯然失色,他绝望的摊了摊手“罢了,就按你们说的去办吧。”
“谢主隆恩!”大臣们此起彼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