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精品文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精品文

恋小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中的人物齐妙刘文彧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穿越重生,“恋小爱”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内容概括:可是这次,曹氏没有惯她,直接上手抽了一巴掌。梁汉森早就气的不行,如今见娘亲动手,就差没拍巴掌叫好。梁敏霞捂着脸,瞬间被打蒙了。平日里她在家说一不二,就是爹都宠她,没想到……王氏第一个缓过劲儿来,快步来到跟前,上手就怼了曹氏一拳头,说:“反了你啊老三媳妇儿,你想怎么的?你打谁呢?来来来,你朝这儿打,这儿打。”王氏边说,边把自己的脸凑过去......

主角:齐妙刘文彧   更新:2024-03-31 19: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精品文》,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中的人物齐妙刘文彧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穿越重生,“恋小爱”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内容概括:可是这次,曹氏没有惯她,直接上手抽了一巴掌。梁汉森早就气的不行,如今见娘亲动手,就差没拍巴掌叫好。梁敏霞捂着脸,瞬间被打蒙了。平日里她在家说一不二,就是爹都宠她,没想到……王氏第一个缓过劲儿来,快步来到跟前,上手就怼了曹氏一拳头,说:“反了你啊老三媳妇儿,你想怎么的?你打谁呢?来来来,你朝这儿打,这儿打。”王氏边说,边把自己的脸凑过去......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精品文》精彩片段


齐妙这边平静如水,梁家老宅却鸡鸣狗跳。曹氏带着梁汉森回家时,梁敏霞正跟王氏在院子里骂。至于骂谁不用说,肯定是曹氏母女。

老爷子发话了,今天的晚饭让梁敏霞来做。平日从来不干活儿的主儿,再加上今儿又被打了,肯定态度不好。正骂着呢,曹氏母子进屋,梁敏霞瞬间炸庙的说——

“曹秀梅你要不要脸,今儿是你做饭,凭什么你跟爹说让我做?自己懒也就算了,还找那么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你怎么那么不要脸,又不是明媒正娶,你也好意思拿三嫂的架子……”

梁敏霞巴拉巴拉的说着陈年旧事。曹氏气的不行,站在原地盯盯的瞅着。她跟梁安不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是主家看他们合适,便说了一嘴。

梁安那会儿是个穷小子,曹氏见他本分便也就答应了。这一答应不要紧,等从主家回来之后,就……

“……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妮儿。看看那个梁桂香,一脸狐媚子样,你也好意思说她委屈。我呸——”

“啪——”

梁敏霞气急,越骂越来劲。可是这次,曹氏没有惯她,直接上手抽了一巴掌。

梁汉森早就气的不行,如今见娘亲动手,就差没拍巴掌叫好。

梁敏霞捂着脸,瞬间被打蒙了。平日里她在家说一不二,就是爹都宠她,没想到……

王氏第一个缓过劲儿来,快步来到跟前,上手就怼了曹氏一拳头,说:“反了你啊老三媳妇儿,你想怎么的?你打谁呢?来来来,你朝这儿打,这儿打。”

王氏边说,边把自己的脸凑过去让曹氏打。

冯氏、蒋氏还有梁家其他的孩子,听声都出来一看究竟。曹氏站在那里,不退、不让。

王氏捏着曹氏的手,打着王氏的脸。曹氏不仅没有抽回手,反而特别配合。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王氏坐在院子里拍腿嚎叫。曹氏就那么看着,一脸不屑。

冯氏跟蒋氏互看一眼,瞬间统一战线的走过去,一边拉王氏起来,一边说曹氏的不对。

梁汉森气急,嘶吼着嗓子,说:

“那是我爷当着族长爷爷、里正三大爷的面儿亲口说的,以后轮到我们家做饭,就让老姑做。全村儿人都听到了,老姑你说谁懒、谁不要脸——”

梁汉森这一嗓子吼完,梁宿友急忙从上房出来,看着坐在地上撒泼的王氏,还有捂着脸的老闺女,厉声呵斥的说——

“闹什么闹,再闹都给我滚犊子。霞儿,赶紧去做饭,别他娘的一天天找事儿。那是你三嫂,有你这么说你三嫂的吗?啊?”

“爹,我……”梁敏霞想辩解,可看到父亲的样子,忙缩了缩脖子不在吱声。

梁宿友看着王氏,食指虚点着又说:“你别给脸不要脸,不知道自己咋回事儿?给你他娘的平事儿,老子跟那梁春林低声下气,你欠揍吱声。给我滚屋来——”

冯氏跟蒋氏互看一眼,两个人谁都没敢说话。王氏虽然平时很霸道,谁都不怕,可老头子真要发火,她也怵得慌。缩了下脖子,扭头看着两个儿媳妇,奈何谁也没有吱声。

梁宿友站在上房门口,用自己的烟袋杆子敲了敲屋门又说:“赶紧滚屋来,杵着干啥?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们俩别没事儿呱啦,再呱啦小心连你们一块罚。”

“三媳妇儿啊,你回屋吧。吃饭的时候过来吃就是了。以后只要到你做饭,就让你小姑子做。什么时候她出嫁了,什么时候你再接手。”


梁汉森这个想法还挺别致,真的让她有些……跟不上思想。停下脚步,认真的看着他,说:

“哥,你忘了,你去当兵家里不分家,到时候……你就算有大房子,老姑也得跟着去住。”

“嘁,傻了吧。”梁汉森听到这话,伸手捏了她鼻子一记,说,“只要哥去当军营,前脚走、后脚族长就得过来给分家。”

“啊?为什么?”齐妙一脸懵,不是很懂的看着他。

梁汉森搂着她的肩膀,一路往家走。边走边说:“咱们东陵有个传统,只要儿子当兵,爹没有分家,族长会立刻过来主持分家。”

“主要是怕儿子在战场出事儿,爹再没分家,那抚恤津贴不就进了爷爷、奶奶的手里。要说咱们这还挺好,谁的孩子养谁的老,分的可清了。”

说话间回到家,齐妙拿着钥匙把门打开。进院之后,将门关上,齐妙看着往屋里走的梁汉森,说:

“哥,我觉得娘不一定能让如愿。昨天已经明令禁止你提当兵的事儿。你看……要不然就……”

“不管会不会,我必须要去。”梁汉森上来犟劲儿,跟头驴一般。

齐妙站在原地,瞅着哥哥的样子,好笑的叹口气。等爹从镇上回来,估计娘就该过来了。到时候怕是又要……

唉!

进屋先看面,已经发好了。齐妙把棉袄脱下,洗了洗手开始二次和面。梁汉森烧火,锅里添水,帮忙。

看的出来,他是真的很想去当兵,而且特别的想去。齐妙无奈,劝肯定劝不住了,真要是曹氏抢在征兵之前分家,估计到时候也白扯。

她这个哥哥,肯定会从暗上报名,偷摸溜走。

老话总说儿大不由娘,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呢!

和好的面、分剂子,梁汉森擀皮,她包包子。兄妹俩分工明确,干活很快。梁汉森没有说话,眉头深锁的低头擀面皮。

齐妙心里清楚,梁汉森肯定琢磨当兵的事儿呢。要说这梁汉森真是谁都不像。爹爹梁安一心寻求安稳、母亲曹氏也是不争名夺利。

怎么到了哥哥这里,竟然就……

锅开了,放上篦子、在把笼屉布子放上,接着就是放包子。这活儿她前世就做,原主也做,所以相当熟络。

两个包子之间留些缝隙,防止粘连。一锅蒸了十八个,盖上锅盖继续包包子。

梁汉森擀一些面皮,蹲在灶膛处烧火。见齐妙包的差不多,再洗手重新擀面皮。

第一锅包子出锅,梁汉森用个碗装了凉水,一个一个往外捡。太烫的时候,用手蘸下凉水继续。本来齐妙要做的,他非不让,说男人比女人的手要糙。

看着梁汉森熟练的样子,齐妙笑呵呵地说:“真不知道日后我嫂子会是谁。谁要是嫁给我哥,那可是上辈子拯救人民了。”

本来要说拯救银河系,不过怕解释太麻烦,直接说拯救人民。

梁汉森看着她的样子,伸手轻点她的额头,说:“拿你哥开涮呢?欠揍。”

“嘿嘿……”齐妙不在意,拿了个包子给他,让他先吃。

梁汉森也没有客气,吹了吹,咬一口,忙不迭的点头。瘦肉跟油梭子一起,有肥有瘦不油腻,再加上白菜发甜,佐料放的足,这包子自然也就好吃了。

十八个包子捡出来,齐妙又往锅里放。目测能蒸三锅半。把所有包子包完之后,用小盆装了八个蒸好的,看着梁汉森,说:

“哥,我去一趟隔壁睿达哥家,给他们送点儿。昨天睿达嫂子没少替咱们说话。”


王五很有分寸,一路上没有再多问一句。齐妙坐在车里,余光瞥见那副避子汤药之后,往前凑了凑,说:

“王五小哥儿,问你个事儿呗。咱们广益斋,开春的时候卖种子吗?”

“卖啊,苞米种、高粱种、小米种……还有地瓜秧、茄子秧、辣椒秧……基本常见的都能买得到。不过得比官府贵一些,这也是上面要求的。”

王五一边说一边赶车,两不耽误。

东陵国的种子都是官府统一配发,然后交税粮时再扣除。杂货铺这些地方要卖可以,但是价格必须高于官府,买不买就是老百姓的事儿了。

齐妙听了,趁机追问着:“那药材种子有吗?像什么白芍、黄芪这类的。”

“药材?”王五惊讶,重复了一下没有马上回答。马车“吱哟……吱哟……”走在官道上,速度还挺快。

好一会儿,王五回头看她,说:“姐儿要种药材吗?咱们这儿没看谁家种过啊。药材的种子倒是能弄到,不过今年不行,得来年。”

“为什么啊?”齐妙不解。既然他们有地方能寻到,为什么还要等来年呢。

“今年广益斋的种子都已经开始入库了。药材的种子得提前订,今年是不赶趟了。如果来年你想种,入秋那会儿去说,不然还是没有。”王五说完,再次扬鞭子。

齐妙暗暗记下他说的,内心又开始犯难了。来年种药材,那今年怎么办啊!她打算买地、种药为生,可是如今……

唉,真是考验人啊!

一路无话,王五赶车进了七家屯。齐妙给他指路,告诉他该如何走。

农家路不平,坑坑洼洼。骡子车颠簸,齐妙担心她的那些坛子、罐子、盆,别再颠簸碎了。好不容易到家门口,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

下车将门打开,王五帮着把东西搬进院里。齐妙先把被子、布匹拿进屋,这东西一看就不是便宜货,万一邻居过来再看见,说不清楚。

用新买的葫芦瓢舀水,拿出来递给王五,略有不好意思的说:“没有热水,这水是早起锅里温着的。还行,不凉,小哥儿对付喝。”

王五也没嫌弃,接过来“咕咚……咕咚……”喝尽之后,道,“都是农家出身,哪就那么多讲究。这就很不错,姐儿的东西都给你搬院里了,我还有事儿就走了。”

“行,那你回去慢点儿,有劳了。”齐妙接过葫芦瓢,把人送出了院子。等他赶着骡子走后,这才进院,把门关上。

刚才进村的时候还挺担心,生怕梁家老宅那边有人看到。虽说她不怕面对老宅那些人吧,可在外人面矶咯,总归是不好看、要注意影响。

矶咯,七家屯土话,闹矛盾的意思。

将东西一一搬进屋,小妮子开始彻底收拾。罐子、坛子稍微清洗一下,擦一擦就可以用。走之前锅里留的水,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茶具清洗一番,然后拿去屋里。齐妙一边干活,一边琢磨被子跟锦缎的问题。以曹氏跟梁安的眼力,不可能看不出那是好东西。

一副耳环当了多少钱是有数的。那十两银子她也没有动,该怎么解释呢?齐妙犯难,一时之间没了主意。

若实话实说给人看病,人家送的。估计便宜爹娘得以为她脑子有毛病,闹不好还不可收拾呢。

该怎么办呢!

把擦好的坛子放在一旁晾干,继续擦下一个。嘴角一直撇着,脑子里没了头绪。坛子、罐子擦好,把胡椒面、盐巴等调料放里。

广益斋的账房很贴心,特意在每一个坛子上贴了小标签来区别。有的字齐妙认识,有的则不然。放好之后,又把杯盘碗筷洗了,院子里传来了开门声。

不一会儿,外屋地的门推开,曹氏进屋笑呵呵地说:“回来了。我估摸着你也该回来了,怎么样?药抓了吗?”

到底是亲娘,首先问的还是药的事儿。

齐妙心里暖和,美滋滋的点头,说:“放心吧娘,买回来,在屋里呢。药罐子我都买了,就是家里……缺个小炉子。回来我才……”

妈呀,坏了!

齐妙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急急忙忙的进到里屋。曹氏正在那里用手摸着被子跟锦缎,眉头深锁。

大爷的,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

小妮子抿唇,略微有些紧张的走上前,然后小心翼翼的喊了声“娘”。

曹氏闻言转头,看着闺女惊恐的样子,摇摇头说:“没事儿没事儿,银子都花了也没事儿,娘还有,娘下次给你。”

呃……

齐妙听她这么说,顿时明白了曹氏的意思。可眼下这事儿是瞒不住的。轻叹口气走上前,挽着她的胳膊,小声的说:

“娘,你信鬼神之说吗?”

曹氏茫然,一脸懵的看着她,不明白她要说的是什么。

齐妙拉着她坐在炕上,故作紧张的开口说:“娘,我不瞒您,我上吊之后梦里遇到了一个白胡子的老人,等我醒来以后脑子里全是药方、病理。那天娘昏过去,我给娘诊脉了。”

“啊!”曹氏只是一个语气词,其他的没有再说。

齐妙见状,也不知道这么说可行不可行。一就开头了,便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说。咽了下口水,拉着她的手,说:

“娘,我没骗你,我说的都是真的。这被子就是我今儿给一个姓李的夫人看病,她女儿送我的,说是诊费。”

曹氏目不转睛的盯着齐妙,长相无疑是女儿,可这性格、说话,真的不是。从昨天分家之后再到今天早上她亲的那一口……

难道说,闺女讲的是实情?安哥的确跟她提过,那天女儿给她诊脉的事情。重重叹了口气,看着齐妙想了一下,说:

“闺女,这事儿别跟外人提。就是看病……也能不看就不给看。别给自己找麻烦,知道吗?”

“嗯,娘放心,我知道的。”齐妙乖巧的点头,生怕她再有什么怀疑。

曹氏整理下心情,伸手摸着她的脸儿,说:

“好了,这事儿你记得就行。走吧,娘陪你好好把家归置归置,你爹给你箍炉子去了,你哥去后山打柴,一会儿就都能回来。”

“娘,不用总这么帮我,我自己能行的。”齐妙过意不去,满脸愧疚。

曹氏轻弹她额头,拉着她去到外屋地,边做事儿边说:“你要不是我闺女,我就不管你。一家人,不该这么客气的,知道吗?”

“可是娘,今儿是轮到咱家做饭呐!”齐妙说完,把买回来的板油放在盆里,用温水清洗。

曹氏将罐子放好,又把葱姜蒜都搁好后,说:“做饭也不耽误你这边。其实娘来你这也顺心,在家看着他们就烦。尤其是你二大娘跟你大大娘,天天吵吵,磨磨唧唧的。”

梁家大儿媳跟二儿媳不对付,齐妙听了撇了下嘴,理解的点头。曹氏不怕事儿,但也不愿意听吵吵。冯氏跟蒋氏的战争要从蒋氏生了儿子开始。

蒋氏仗着自己有俩儿子撑腰,所以处处想压着大嫂。冯氏自然不甘示弱,所以二人每次吵架都会让曹氏来评理。

老太太王氏自然不管,他们俩打的越厉害越好,到时候一声吼,还能显得她有威信。

别看是农村,勾心斗角也不少。

齐妙把洗干净的板油放在菜板上,叹口气,说:“娘,你跟我爹要是能分出来就好了。咱们一家四口不分开,好好过日子。再也不用去给他们断官司。”

“是啊。”曹氏憧憬着,随后自嘲的摇摇头,道,“白扯啊。你奶那个人,比猴都精。常年翻我衣柜,虽然翻不出啥玩意儿,肯定也不可能放我跟你爹走。还有你二大爷……”

齐妙听了砸了下舌,很赞同曹氏说的。梁家老宅虽然不算富裕,但也是中上等水平。王氏人心不足,一门心思的想要三房钱财,唉!

“妙儿,把刀给娘,娘来切。”曹氏起身,从她手里把菜刀拿过来,一块一块的切着板油。

齐妙开始点火,经过两天的时间,原主的记忆已经融会贯通。火点好之后,小火烧着锅。看着曹氏,笑眯眯的说:

“娘,那对耳环一共当了六两银子。买完这些东西,还剩了差不多五钱。药太贵,那一副药就是近二两银子。”

曹氏听了点头,虽然不经常去镇上,但是对物价还是很了解。把切好的板油块放入锅中,然后看着她说:

“没听说过这句话嘛:‘有啥别有病’。咱们辽东这边药材稀缺,大多都是从南方那边运来,药贵是正常的。别说你这药了,就是要一个普普通通山楂丸,都可贵了。”

齐妙听到这话,更加坚定她要种药材的决心。仰头瞅着曹氏,眨巴了两下眼睛,说:“娘,那咱们有地可以种药材啊,有很多都是可以种的。”

“拉倒吧。”曹氏摇头,把菜刀洗干净放在一旁,拿着勺子搅合锅,又说,“三年前那会儿的前进村有种药材的,血本无归啊。谁还敢!”

娘俩正聊着,院子里传来了开门声。齐妙兴奋,笑眯眯的以为是自家亲爹回来了,没想到——

“丫崽子这房不错啊。霞啊,那山子真把这房儿给丫崽子了?”

“谁知道呢。也有可能是我三哥从暗上买的呗。”梁敏霞不怕事儿大的说着。

王氏听到闺女这话,顿时炸毛的吼着——

“喘气儿的呢?给我滚出来。在里面装什么装,不知道我来了?”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朝阳听到这个名字,眉头瞬间拧紧。李夫人虽然没有说话,可也是一脸严肃。

齐妙懵了,没想到会这样。

这……什么情况?

李夫人先缓过神来,轻咳两下看着她,问:“这个名字……可有什么寓意吗?”

“没有。就是胡乱想,奇思妙想呗。”齐妙打趣说着。说话的过程中,不停地打量着李朝阳。她敢断定,这个名字一定有问题。

因为经过她的解释,李朝阳拧紧的眉头,缓缓松开了。

“奇妙,奇思妙想!行啊,这名不错,那本官就去安排了。夫人,你陪梁姑娘……哦不,是奇姑娘吃早饭吧。”扔下这话,李朝阳出去了。

齐妙起身,恭顺的行礼将人送出去。

明明是“齐妙”,非要给弄成“奇妙”,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事情吗?

跟着李夫人来到饭厅,桌上清粥、小菜都已经摆放好。李嬷嬷走过来,手里端了一碗黑乎乎的药汤。

当归,白芍,党参,黄芪,鸡血藤……

补气调血的方子。

齐妙看着“咕咚……咕咚……”喝药的李夫人。等她喝完,大着胆子,说:“夫人可是月事不调?”

李夫人闻言愣了一下,随后摆摆手,让李嬷嬷出去之后,道:“不是。我与夫君成亲多年,一直未有子嗣。离京之前看了御医,说是我体寒缘故。给了这方子让喝着,说是会有效果。但……唉!”

最后一个“唉”声,说明了所有。也让齐妙无语的摇摇头,不解的看着李夫人,说:“御医给看的?”

“嗯。”李夫人颔首。瞅着齐妙的样子,微微蹙眉的说,“可有什么不对吗?难道说梁……奇姑娘懂医术?”

齐妙进退不得。如果说懂,原主是村姑没法解释。如果说不懂,任其这么喝,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孩子啊!这哪是什么暖宫的药方,这是调节月经不调、活血化瘀的方子。

一旦怀孕,就喝这个也会导致流产啊!

李夫人见她不说话,隐约察觉到了什么。握着她的手,一脸凝重的看着她,道:“姑娘,屋里只有我们两个,你可跟我说实话。我这药……是不是有问题?”

齐妙瞅着她渴盼的样子,重重点头。咽了下口水,道:“不瞒夫人,我略懂皮毛。您刚才喝的汤药,我闻到了些许东西。所以当时才问您,是不是月事不调。”

李夫人闻言,身子踉跄一下,喃喃地说:“偶尔……我一个月来两次月事,可跟这药……有关吗?”

齐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沉默点头。

“那事都过去十几年了,难道他们还要防……”后面的话没有说完,李夫人缓过神来,看着齐妙起身要跪。小妮子自然要拦,一脸同情的看着她,说,

“若是夫人信得过民女,民女给您把脉,可好?”

“好。”李夫人点头,重新坐在椅子上,伸出手。

齐妙精心切脉,身体完全没有问题。只要不喝这个药,男方在给力一些,肯定会有孩子。看起来对方,不是真正想要下阴招。

毕竟真要不想让他们有孩子,招数有的是。

想到这儿,齐妙看着她,附在耳畔轻声地说:“夫人,这药您可以这么做……”

说完,重新坐回椅子。李夫人感激的点头,道:“多谢奇姑娘。你说的我一定照做。”

齐妙摇头,接过她给盛的粥,低头开始吃饭。

女方没问题,每天三颗枣、一只鸡熬汤。男方下一副八子固精汤,半年之内,不难没有孩子。她看了李朝阳的面向,面色微红,印堂色正,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就是这李夫人那句没说完的话,到底又是何意思呢……

吃过早饭,按照先前说的,齐妙该走了。李朝阳那边派人过来告知一切都已经办好,玉碟、名帖全部分离出来。李夫人起身相送,来到后门时拉着她的手,道:

“奇姑娘切记要记得,不管什么时候你都只是奇思妙想的奇妙。”

“夫人,有何不一样吗?”齐妙不解,一个名字、一个姓氏罢了,为何他们要这么再三强调。

李夫人轻叹口气,拉着她去到一旁,又说:“我朝曾经有位定北将军姓齐。北境一带全部由他镇守,他所带的天狼军队更是战无不胜。但被奸人所害,至今成了冤案。”

“放眼东陵国境,凡事姓‘齐’便会被歧视、看不起,更有可能惹来麻烦。所以你切莫记得,人前人后,签字画押,都要用奇妙,而非齐妙。”

这席话,正常不该说。尤其还是官宦夫人的身份。齐妙明白,之所以她会这么告知,完全是因为刚才自己给她看病的缘故。感激的侧身行礼,重重点头,道:

“夫人放心,齐妙谨记。齐妙多谢夫人告知详情。”

“去吧,车里给你准备了东西,算作诊费。他日我若真的得尝所愿,定去七家屯看你。”李夫人说完,拉着她的手来到马车前,看着赶车的刘成嘱咐说,

“路上赶车慢点儿。孙师爷,好生照顾奇姑娘。跟七家屯的里正好好说,我不希望日后她被欺负。”

“是,夫人。文才明白,文才定不让奇姑娘受委屈。”孙文才抱拳行礼,一脸尊重。

齐妙再次对李夫人侧身行礼,恬静的说:“夫人对齐妙的好,齐妙感激不尽。上苍待人是公平的,夫人一定能得偿所愿,多子多福。”

“借你吉言。”李夫人说完,轻拍她的肩头。

待齐妙上车走后,李夫人仍旧站在那里。李朝阳走过来,不解的道:“夫人,不冷吗?”

“夫君,身体的冷跟心里上的,根本不足一提。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还是不放心我们。”李夫人喃喃自语,李朝阳再旁,一脸吃惊地看着她……

马车内,齐妙独自一人坐着。车里有一袋子白面、一袋子粳米。据那个孙师爷所说,这东西是李夫人给准备的。正好从现在开始吃,能吃到秋天粮食下来。

布包、粮食、银子。

这应该算是助攻吧。看起来穿越人士都能有点儿特权,不至于掉在地上。

自嘲的笑了一下,随后伸手打开布包。里面有三套棉质中衣、两套外衣襦裙,一个丝线绣制的荷包。打开,里面是两块银子,那会儿李夫人说了,县太爷给她十两银子买地用。

十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她不知道。原主除了干活就是干活,金钱概念完全没有。日后的生活,怕是要摸索着走了。至于身子被破一事,万万不能说。

不然,就没法在村里立足了!

从县里到七家屯,整整走了三个时辰。齐妙在车里睡了好几觉,零零散散的记忆片段,折腾的她有些头疼。小说里承袭记忆,基本上都是一次性。到了她这儿,竟是阶段性。

无力吐槽!

大大的抻了个懒腰,没等她掀开车帘,马车停了。车门打开,孙师爷面色通红。看起来在外面坐着,冻得不清。孙师爷嘶嘶哈哈的说:

“奇姑娘,咱们到了。里正家怎么走,还请姑娘给带个路。”

齐妙起身下车,侧身行礼一下,说:“让孙师爷您为了我的事儿,大冷天跑这一遭,齐妙真是过意不去。”

“奇姑娘客气了。”孙师爷摆手,不过的确在外坐着很冷。春冻骨头冬冻肉。故特穿了那么多,可还是冻透了。揉搓了好几下手,这才又说,

“怎么走咱去吧。赶着天黑之前把事儿落定,我也好回去交差。刘成啊,你就在这儿等着。一会儿知道住的地方,你再把东西拉过去。”

“知道了,师爷。”刘成规矩的点头应着。

齐妙冲刘成侧身行礼,无声的表示感谢。然后,凭原主的记忆,带孙师爷朝村里走去。七家屯的里正名叫梁金山,今年四十有五。

为人圆滑,事事不关心,只顾着自己。但人缘不错,也算是他的本事。家住村把头第七家,路程并不远。齐妙指着木门,看着孙师爷,说:

“就是这了。”

“好。”孙师爷走上前,伸手拍门,拍了几下停止,看着她,又说,“奇姑娘,一会儿不管我说什么,您都不要吱声,只管听着就好。我一定帮你把事儿办圆全了,放心。”

齐妙点头,再次侧身行礼一下,说:“麻烦师爷了。一切全凭师爷做主。”

话音刚落,里面传来一个稚嫩的孩童声音——

“谁啊?门没锁,进来吧。”说话的是梁金山的孙子,小名铁蛋。四十五就做了爷爷,虽然明白古人成亲早,不过这也……

太早了吧。

孙师爷将门推开、走到院内,来到孩童面前,弯下腰、笑呵呵的道:“小娃娃啊,你家大人在吗?”

“你找谁?找我爷爷吗?”铁蛋歪头看他,眨巴着眼睛还有点萌。

孙师爷点点头,直起腰。齐妙站在一旁,仔细的打量着里正家的这个宝贝疙瘩。身上的衣服是粗布,即便是里正家,穿戴也很普通。

这个地方的物价什么样她不清楚。原主在家就是个干杂活的姑娘,不问世事。喂鸡、喂鸭、喂猪,还要帮着母亲洗衣、做饭。

看着素手不禁自嘲的摇摇头。这么粗,怕是日后也很难养回来了吧。

“姑娘,走吧,跟我进屋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