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完整篇章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完整篇章

借箭十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的小说,是作者“借箭十万”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军事历史,主人公李婉儿朱英,内容详情为:骑马离开,回到了教坊司自己的住处!就在朱英离开后不久,傅让顺着汗血宝马的脚印终于赶到此处,突然,远处来几道惨叫声,傅让赶到后却被眼前的场景惊住了!次日清晨,朱英早早起床,骑上汗血宝马来到京城城门处,却没有看到薛老那群人。朱英想着,可能自己来得太早,薛老拖家带口一行五十多人或许来得慢些,索性转身来到不远处的一间铺子吃点东西!朱英要了一碗......

主角:李婉儿朱英   更新:2024-08-17 18: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婉儿朱英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完整篇章》,由网络作家“借箭十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的小说,是作者“借箭十万”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军事历史,主人公李婉儿朱英,内容详情为:骑马离开,回到了教坊司自己的住处!就在朱英离开后不久,傅让顺着汗血宝马的脚印终于赶到此处,突然,远处来几道惨叫声,傅让赶到后却被眼前的场景惊住了!次日清晨,朱英早早起床,骑上汗血宝马来到京城城门处,却没有看到薛老那群人。朱英想着,可能自己来得太早,薛老拖家带口一行五十多人或许来得慢些,索性转身来到不远处的一间铺子吃点东西!朱英要了一碗......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完整篇章》精彩片段


“其实俺相信洪武爷是个好皇帝,俺也相信洪武爷知道后一定会给俺们做主,明天俺就进京碰碰运气,说不定就见到了呢!”

朱英笑了笑,说道:“这样吧,京城我比较熟悉,明日清晨你们在城门处等我,我带你们去找应天府尹高大人,他是个好官,不仅会给你们安排吃住,还会将此事奏报洪武爷!”

老人听到此话激动的跪在地上,大呼道:“多谢公子相助!”

“乡亲们,这位公子明日带我们进京找府尹老爷,咱们有救了,快给公子磕头!”

听到老者的话,其余人纷纷放下手中的吃食,跪了下来,不断感谢!

看到这一幕,朱英心中五味杂陈,泛起一阵心酸。

“老人家请起,乡亲们都起来吧!”

这时,偷驴的几名青年走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公子,俺偷您的驴,又要与您动手,您却不计前嫌,带俺们去告状,俺给您磕头赔罪了!”

朱英笑了笑,拉起青年,说道:“一头驴而已,既是救人所用也不便责怪,幸好你没偷我这匹马,不然我真没办法给人家交代了!”

青年听后惭愧不已!

朱英又看向老者,交代道:“天色已晚,就不叨扰了,明日别忘了到城门口,我在那等你们!”

“那就麻烦公子了!”老人再次拱手道!

随后朱英骑马离开,回到了教坊司自己的住处!

就在朱英离开后不久,傅让顺着汗血宝马的脚印终于赶到此处,突然,远处来几道惨叫声,傅让赶到后却被眼前的场景惊住了!

次日清晨,朱英早早起床,骑上汗血宝马来到京城城门处,却没有看到薛老那群人。

朱英想着,可能自己来得太早,薛老拖家带口一行五十多人或许来得慢些,索性转身来到不远处的一间铺子吃点东西!

朱英要了一碗米粥,一份咸菜,两根油条,两个大包子,又顺便打包了十张大饼准备带给傅让三人!

可左等右等,等到日上三竿也没见到薛老一行人的踪迹,朱英有些急了,决定不再继续傻等着,准备出城迎他们!

刚出城门,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满身泥垢的傅让慌忙跑来!

“傅让,你不在农田,来这干啥,早饭已经给你们买好了!”朱英又看到傅让身上还有一些血迹,忍不住问道:“你这是咋了,身上怎么回事?”

气喘吁吁的傅让,慌张道:“英哥,出事了,出大事了!”

朱英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啥大事,我的种子出事了?”

傅让连忙摆手,上气不接下气,朱英见状解下随身的水袋递了过去,又塞给他一张大饼,傅让接过后猛灌了几口,又啃了几口大饼,说道:“英哥,您昨天是不是遇见一伙灾民,有老有少,大概五十多人!”

“没错!”朱英皱眉道:“你怎么知道的?”

傅让解释道:“昨晚,您一人去追偷驴贼,我们三个担心您吃亏,便让他们两个留下看着种子,我去帮帮您,顺着马蹄印我追到那群灾民处,没多远便听到一道道惨叫声,等我过去却看到他们全死了,被人杀死了!”

听到此话,朱英瞬间石化,楞在原地,痴痴问道:“你没搞错吧,全死了?”

傅让连连说道:“但也不是全死了,我赶到的时候还剩下一个小女孩,几名凶手准备动手的时候被我救下来了,后来我带着女孩藏在了草丛中才没有被那几人发现!”


次日早朝,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怒视着群臣,群臣看到圣上如同杀人般的眼神,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

殿内站着的群臣心中一紧,圣上这个眼神代表自己要杀人了,心中纷纷祈求与自己无关。

朱元璋看着台下紧张的臣子,沉声问道:“大明开国已有二十余年,不知京城周围复耕了多少土地?”

听到此话,所有人松了口气,只有户部的官员紧张起来。

户部侍郎傅友文站出来说道:“回圣上,京城周围土地已复耕九成,除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地不宜耕种外,基本达到全部复耕,自我大明实行占田制以来,土地数量翻了一倍不止,远超伪元!”

朱元璋瞪着他继续问道:“既然全部复耕,又多了一倍,京城的农户是否都有地种?”

傅友文迟疑了一下,也没有多想,缓缓说道:“陛下圣明,承蒙天恩,京城近七成的农户名下都有土地!”

朱元璋听后,突然冷笑两声:“傅友文,你家有地吗?”

“臣受朝廷百姓供养,家中并无土地!”傅友文老实回答道。

老朱没说话,又看向傅友德:“颖国公,你堂弟说没有,那你呢?”

傅友德连忙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明鉴,臣已贵为国公,万不敢有私田啊!”

朱元璋笑了,饶有兴趣的问道:“诸位臣工,你们谁家有私田?”

群臣听后,没有一个说话,有些大臣甚至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还有一部分在窃窃私语!

只有凌汉,刘三吾,傅友文,暴昭,常茹等少数官员昂首挺胸站在原地,丝毫没有畏惧之心。

“既然没人说话,那就都没有了?”

朱元璋皱着眉,沉声道:“那咱就奇怪了,这京城的土地都在谁手上啊,谁知道,劳烦告诉咱一声?”

此话一出,心虚的官员更不敢说话!

就在朱元璋准备发火一时,一位年轻的官员走了出来,此人仪表堂堂,相貌英俊,从长相上来说,满朝文武,无人能及,只见他朗声道:“陛下,臣可以回答!”

只见所有人将目光瞄准这位年轻官员,朱元璋看到此人立马脱口而出:“卓敬!”

能让人记住一个人很难,但对于卓敬来说却很简单,他这张颜值爆表的脸想让人忘记都很难。

卓敬,此人是个奇才,也是个狠人,从小就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

十五岁时,卓敬跑去宝香善读书,晚上回来的时候不幸遇到了暴风雨,以至于迷失了回到家乡的道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卓敬突然得到一头牛,骑着它回到了家里,这时他才猛然发现,这原来不是一头牛,而是一只大老虎。

后来,卓敬参加科举,高中榜眼,被朝廷委任为户科给事中,当年还不到二十岁。

十二年的时间,卓敬凭借自己的能力,叫跨三个大坎,从给事中到工部员外郎,直到如今的户部右侍郎,而且每次升官时从来没有通过吏部的履历,都是朱元璋破格提拔。

卓敬站在群臣之中,朗声道:“傅侍郎刚才所言其实不虚,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但复耕和开荒出来的田亩多数都在各级官员以及富商手中,其中以公侯之人最多,这些人在百姓青黄不接的时候,以低价收购,再雇佃户耕种,待成熟时,会有富商前来收购,然后再以高价再卖给百姓,粮价贵,饱满的粮种更贵,百姓买不起便吃不上饭,最后只能卖地,周而复始,京城的地逐渐就落在达官显贵,富商豪绅手上,京城周边的庄稼看似每年大丰收,其实落在百姓手上的粮食却不足一成!”

卓敬很聪明,既没拍朱元璋的马屁,说一些天恩浩荡的虚话,也没有用难懂的书中语言说一些朱元璋听不懂的话,只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一件事。

卓敬说完,整个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这些话几乎将所有同僚全部得罪了。

“卓敬,咱问你,既然你都知道这些情况,为何不早些告诉咱?”

卓敬坦然回道:“臣曾经上过三次奏疏呈告圣上,但圣上并没有回应,臣以为圣上公务繁忙早把此事忘了!”

此话一出,朱元璋瞬间明白过来了,指着群臣怒吼道:“你们还要瞒咱到什么时候,啊……你们这群吃皇粮不拉黄屎的狗东西……”

“都喜欢瞒着咱是吧,好,咱这就让锦衣卫开始查,他娘的,既然你们不把百姓当回事,咱也没必要把你们当回事!”

“让家人给你们多备点过冬的衣服,咱请你们去锦衣卫的诏狱过年!”

朱元璋怒火中烧,将群臣劈头盖脸骂了一顿,骂完后心里舒服了一些。

“傅友文,咱问你,你身为户部左侍郎,这些事你知道吗?”

傅友文早已胆战心惊,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来。

朱元璋厌烦道:“咱都知道了,你也不用说了,咱看你就是个糊涂官,回家收拾东西自己去诏狱反省吧!”

朱英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几句话不仅导致户部侍郎傅友文被革职,还让整个京城卷起了一阵风暴。

“吏部尚书呢?”朱元璋大声问道。

詹徽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臣在!”

“你紧张啥?”朱元璋质问道:“你也想去诏狱住几天?”

詹徽紧张道:“臣没有此意!”

“行了!”朱元璋问道:“咱记得户部一直空缺个尚书吧?”

詹徽连忙说道:“回陛下,已空缺半年之久!”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正色道:“传旨,升户部右侍郎卓敬为户部尚书!”

卓敬惊住了,立马反应过来,跪在地上大呼道:“臣领旨谢恩!”

六部官员极少有直接在本部调动的,一般都需要在其他部门过渡一阵,比如,礼部的侍郎要升任尚书,必须要调到其他五部担任一段时间的侍郎,才能调回本部担任尚书,像卓敬这种本部直升的情况少之又少。

朱元璋看着卓敬说道:“你别高兴的太早,干不好,一样进诏狱!”

卓敬意气风发的回答道:“陛下,臣若是在尚书之位干不好,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将臣推出殿外斩首即可!”

“好!”朱元璋赞扬道:“这话听着舒服!”

随后又指着群臣说道:“你们都给咱听着,咱知道你们恨卓敬,若是让咱知道有人敢在背后诋毁,暗害他,咱不把你们全家的皮剥了,咱就不是朱元璋!”

事实证明,朱元璋不是不喜欢读书人,他喜欢的是卓敬这种有能力,有干劲,敢说实话,能干实事的读书人,而不是傅友文那种官场老油条。

……

一场朝会,有人欢喜有人愁,卓敬升了官自然高兴,但大部分官员下朝后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表情。

出了宫门,凉国公蓝玉,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等人凑在一处酒楼包间内,一个个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知所措。

“凉国公,你倒是说句话啊,圣上看样子要动真格的了!”景川侯曹震急眼了!

“卓敬这个狗东西,老子拿刀子砍靼子的时候他还尿尿和泥玩呢,娘的,竟敢找咱们爷们的麻烦!”定远侯王弼不服气的骂道。

鹤寿侯张翼瞪着他说道:“我的定远侯啊,你少说两句吧,这话可千万别被圣上听着!”

东筦伯何荣说道:“圣上已经动怒了,现在该考虑怎么解决此事,各位兄弟,你们别忘了,韩国公李善长才刚死没多久啊!”

舳舻侯朱寿点点头,看向蓝玉说道:“凉国公,咱兄弟都等着你拿主意呢?”

蓝玉却丝毫不慌张,十分淡定说道:“诸位兄弟稍安勿躁,咱们急,有人比咱们还要急,等着吧,快来了!”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几人心中一紧,谁也没敢轻举妄动。

蓝玉却说:“拿主意的人来了,快去开门!”

小说《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早朝,朱元璋压根没有心情听着群臣的上奏,瞌睡一阵后,敷衍几句后便早早退朝,起身来到皇宫后院换上那身粗布衣裳。

就在此时,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走了过来,刚要跪下行礼,朱元璋摆摆手,直言道:“行了,别跪了,直接说吧!”

毛骧沉声道:“昨晚,臣带着数十名锦衣卫夜探钟山皇陵,臣逾越打开皇太孙陵寝,进去后发现皇太孙的棺椁早已被打开,陪葬之物一件不少,唯有尸首消失不见,地宫石门也被人震碎,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和臣探案多年经验,基本可以确定,早在多年前,有人进入皇太孙陵寝,又从地宫深处带走皇太孙!”

说完,毛骧低下了头,朱元璋阴着脸沉默许久,随后问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毛骧立即回答道:“昨晚有十几位锦衣卫力士知道,现在只有臣一人知道!”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撇了一眼毛骧,似笑非笑的说道:“做的不错,去换身衣服,陪咱去看看大孙!”

“臣遵旨!”

教坊司门口,毛骧提着几个袋子,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朱元璋问道:“咱让你买的东西都买齐了吗?”

毛骧连忙说道:“回陛下,都买齐了,糖葫芦,糖炒栗子,糖豆,干果,蜜饯,还有,,,”

“行了,行了!”朱元璋赶紧打断他,不耐烦说道:“咱就是个种地的老头子,待会见了咱大孙,该怎么说,怎么做,不用咱教你吧!”

作为锦衣卫特务头子,毛骧怎会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连忙说道:“属下明白!”

走进教坊司,苏三娘注意到了身穿粗布衣服的老朱有些惊讶,上次见曹国公李景隆对此人都是毕恭毕敬的,心中已经猜到这老者不是一般人,随即又看到身后的毛骧,顿时脸色大变,两腿一软,差点没站稳!

毛骧上前向苏三娘使个眼神,开口说道:“带我们去见朱,,,朱英!”

毛骧已经知晓了朱英的身份,本不敢直呼其名,但唯恐别人怀疑,只得僭越呼了其名!

“大人请跟我来!”苏三娘连忙说道!

身后,老朱有些不悦问道:“毛骧,我看你与那老鸨认识啊,看来没少来这啊?”

毛骧一惊,连忙解释道:“臣,,,属下确实经常来教坊司,但都是为了公务,那老鸨是属下安插在教坊司监视百官的眼线!”

朱元璋面无表情,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也没有说话!

过了大堂,苏三娘带领二人来到后院,有些为难的说道:“大人,老人家,朱英昨日不知为何,受了些伤,如今正在后院养伤!”

“啥?”朱元璋听到这话顿时炸了:“你说啥,咱大,,,那孩子怎么了?”

三娘苦着脸说道:“我问了,朱英支支吾吾并没有告诉我!”

“快带咱去!”朱元璋顿时急眼了,一路小跑了过去!

毛骧瞪了她一眼,低声怒斥道:“滚!”,随后紧跟在朱元璋身后!

“大孙,大孙,你在哪呢!”

此时,李婉儿正蹲门外准备帮朱英包扎手臂上的伤口,听到熟悉的喊声连忙站起身来,向老朱招手:“老爷子,我在这呢?”

看到朱英手臂上贯穿伤和脸上被划破的伤口,老朱的心都快碎了,急切的问道:“孩子,你这是咋了,昨天不还好好的吗,怎么今天伤成这样?”

朱英看着低头抹眼泪的老朱心中温暖不已,连忙安慰道:“老爷子,你咋还哭了,没啥事,一点小伤,养几天就好了,不打紧!”

“放屁!”责骂一声,看着朱英手臂上的伤口感觉有些不对劲,又让毛骧上前查看一番。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