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畅读佳作推荐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畅读佳作推荐

朝云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以程弯弯赵大山为主角的穿越重生《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是由网文大神“朝云紫”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四蛋哭的更凶了,娘喜欢吃就吃吧,反正他是不会吃的!程弯弯只当他是被张大刚那伙人吓到了,打算早点回去红烧兔子犒劳一下这小子。一行三人打道回府。吴慧娘的菜篮子里满是野蕨菜,赵四蛋的背篓里装满了鸡菌菇,只有程弯弯的背篓里啥都没有。吴慧娘默默地想,婆婆果然是来盯着他们干活的……一路下山,碰到了不少村里人,原身在村里名声很差,人......

主角:程弯弯赵大山   更新:2024-05-08 07: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畅读佳作推荐》,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程弯弯赵大山为主角的穿越重生《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是由网文大神“朝云紫”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四蛋哭的更凶了,娘喜欢吃就吃吧,反正他是不会吃的!程弯弯只当他是被张大刚那伙人吓到了,打算早点回去红烧兔子犒劳一下这小子。一行三人打道回府。吴慧娘的菜篮子里满是野蕨菜,赵四蛋的背篓里装满了鸡菌菇,只有程弯弯的背篓里啥都没有。吴慧娘默默地想,婆婆果然是来盯着他们干活的……一路下山,碰到了不少村里人,原身在村里名声很差,人......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畅读佳作推荐》精彩片段


程弯弯又不是傻子。

赵四蛋一个十岁的小孩,怎么可能主动去抢这一群人手里的兔子。

这伙人以为四蛋是一个人上山,所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

程弯弯脸上的笑容变冷:“照理说,我一个当长辈的不该跟你们一群孩子计较,但你们欺负了我家四蛋,我是要讨个说法的。别兔子不兔子的了,先把医药费给赔了吧!”

她卷起赵四蛋的袖子,那细细的手腕上全是红色的痕迹,连衣袖子都被拽破了。

她冷冷道,“找郑郎中拿点药差不多三四十文钱,还有这件衣服也没法穿了,你们必须得赔我们家四蛋一身衣服!”

张大刚目瞪口呆。

赵四蛋手上就红了一点,没破皮没流血,凭啥要三四十文钱医药费?

还有,这兔崽子身上的衣服早就破破烂烂不能穿了,凭啥让他赔一身,这不是讹人吗?

张大刚身后的小弟低声道:“去年赵大婶去年为了两文钱,在我家门口撒泼,把我娘气的够呛。”

现在可是三四十文钱再加一身衣服,赵大婶这个奇葩极品怕是要拿一根绳子,在他们家门口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

程弯弯又开口:“这只兔子就是证据,想来里正也会站在我这边……”

张大刚立马将手里的兔子扔了:“不关我们的事,赶紧走!”

一大群小子呼啦啦就跑了。

“我的兔子!”

赵四蛋生扑过去,将正准备逃走的兔子紧抱在怀中。

程弯弯点开虚浮的面板,花两文钱买了一小盒红花膏,她开口:“手伸出来。”

赵四蛋乖乖伸出手,他看到娘拿着一个小盒子,涂了一点什么东西在他的手腕上,清清凉凉的,手腕顿时一点都不疼了。

他呆呆的看着程弯弯涂药的样子,以前觉得很凶的娘,这时候好温柔啊。

他从前最羡慕的就是铁柱哥的娘,温柔喜欢笑,什么好吃的都留给铁柱哥,铁柱哥老喜欢在他面前炫耀。

现在他的娘也变成这样啦,他真的好开心。

可万一这只是梦该咋办……

赵四蛋开心又忧愁,小脸蛋耷拉下来。

程弯弯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哪来的那么多小心思,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愁的。

她没生过也没带过孩子,但这个年代,只要能有吃的就能让孩子高兴吧。

她开口问:“四蛋,你喜欢吃清蒸兔子还是红烧兔子?”

赵四蛋的眼睛惊恐的睁大,兔子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子?

他想把兔子带回家养起来,他都已经想好了在屋后头搭一个草窝,给兔子当家,以后他可以天天和兔子一起玩,这只兔子一定会成为他最好的伙伴……

程弯弯哪知道他想养兔子,这灾年,人都没粮食吃,哪养得起小动物。

她将兔子拎起来,这灰毛兔子也是瘦的可怜,估计两斤都没有,家里六口人,一人一口都不够吃。

【叮!发现纯野生放养粗毛兔,一斤八两,价值54文钱,是否售卖?】

程弯弯看了一眼商城的兔肉,现代养殖场的兔子才六文钱一斤,这只不到两斤的野生兔子可以换成一只八九斤的家兔……其实养殖的兔肉更嫩更可口,但现代社会的人却喜欢追求纯天然的野味,所以这里的野生食物在商场卖的都比较贵。

不过四蛋这小子两眼直勾勾的盯着兔肉,现在不太适合卖掉。

“娘,发生啥事了?”

吴慧娘拎着菜篮着急忙慌跑来,她脚下一滑,差点摔跤。

程弯弯连忙扶了她一把,大儿媳是孕妇,有一点显怀,原身不舍得找郎中给大儿媳诊脉,也不知道具体多大月份了。

但不管怀孕多久,都不该再上山,万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肚子里的孩子可能保不住。

“四蛋抓到了一只兔子。”程弯弯将灰兔拎起来,“今天我们吃兔肉。”

吴慧娘满脸喜色,家里至少一年没吃过肉了,不过这么小的兔子,肯定没有她的份,但只要能闻着兔肉香味喝一口早上剩下的粟米粥,她也很满足了……以前可是连一口粥都喝不到,野菜糊糊也只能喝个一分饱,这两天像是做梦一样……

她忍不住开口道:“娘,我会剥兔子皮,完整的皮毛剥下来可以给娘做一个围脖。”

一听这话,赵四蛋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血淋淋的场景。

他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哗啦啦流下来。

吴慧娘吓了一跳:“四蛋,出啥事了?”

赵四蛋用手背擦眼泪,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娘喜欢吃兔子肉,还要用兔子毛做围脖,他要是不同意,娘会不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他喜欢吃饱饭,喜欢现在温柔的娘,他怕不让娘吃兔子,娘一生气就把家里好吃的都拿大舅那边去了……

程弯弯安抚道:“四蛋,这兔子是你抓的,等会你比他们都多两块兔肉。”

赵四蛋哭的更凶了,娘喜欢吃就吃吧,反正他是不会吃的!

程弯弯只当他是被张大刚那伙人吓到了,打算早点回去红烧兔子犒劳一下这小子。

一行三人打道回府。

吴慧娘的菜篮子里满是野蕨菜,赵四蛋的背篓里装满了鸡菌菇,只有程弯弯的背篓里啥都没有。

吴慧娘默默地想,婆婆果然是来盯着他们干活的……

一路下山,碰到了不少村里人,原身在村里名声很差,人缘也不好,倒省去了许多攀扯。

回到家中,日头正高,差不多到了中午。

家中院子里放着一桶水,应该是老二挑回来放下后又去挑水了。

“娘,我先把兔子皮剥了。”吴慧娘麻利的走过来。

程弯弯正儿八经道:“怀孕的人不能见血光,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你先去烧热水。”

笑话,她可是要去商城里换一只大兔子的,让大儿媳剥皮就没法暗度陈仓了。

吴慧娘有些受宠若惊。

她怀孕后,什么重活累活都干过,半个月前家里最后一只鸡也是她杀的,婆婆从未想过她肚子里的孩子……她感觉婆婆真的不一样了,看她的眼神也隐隐透着温和……

程弯弯拎着兔子走到后院,迅速麻利的换了一只七斤重的大肥兔子,这一卖一买,还净赚12文钱。

趁吴慧娘还在生火,程弯弯一刀结果了兔子的小命,然后开始剥皮。

她做生意有一手,可剥皮真不会,搞来搞去一张皮也没褪下来,兔子灰色的皮毛上全是血……


“娘,我回来了!”

赵大山的声音就像是救星,程弯弯连忙将他叫到了后院。

她将死透了的兔子塞进大儿子怀里:“老四抓到一只兔子,你先把皮剥了。”

赵大山去捡了几根枯草回来,然后搓成绳子,将兔子脖子吊起来,紧接着从兔嘴开始往下剥皮……

这血腥的场面程弯弯不忍再看,她转头去准备其它食物。

一家六口人,光吃一只兔子肯定不行,兔肉炖土豆味道一绝,但这个时代好像还没有土豆,菜园里具体有哪些菜程弯弯也搞不清楚。

“四蛋!”

她喊了一声。

哭的一抽一抽的赵四蛋走过来,满脸都是泪痕,小手一抹,一张脸脏兮兮的。

程弯弯舀了一点清水给他洗脸,无奈的道:“张大刚那伙人不会再来抢兔子了,你哭什么?”

赵四蛋吸了吸鼻子,将眼泪憋回去,抽噎着道:“我不哭了……”

反正兔子已经死掉了,怎么哭都不会再有兔子了。

“这是五文钱,你去老屋那边换点菜。”程弯弯从腰包里摸出铜板放在他手上,“最好带一根萝卜回来,兔肉炖萝卜可香了,想吃吗?”

赵四蛋想象了一下,口水滋溜就流出来了,他赶紧咽回去。

兔子是他的好伙伴,他坚决抵制兔肉。

他揣着五文钱往老宅那边走。

赵家老宅在村子正中心,赵家三个儿子,房子建的挺大,一共五间房,方方正正的屹立在大槐树下,屋前屋后还有菜地,在这干旱的季节,也就赵家人口多,可以安排好几个人去排队挑水,才能保住菜地没干死。

赵四蛋推开院门就走进去,大喊一声:“阿奶!”

这大白天的,也不是饭点,赵家老宅这边只有赵老太太和赵老三媳妇在家里。

赵老太太正在晒野菜干,年成不好,趁山上野菜多,她必须得提前多晒一点存起来,免得到时候家里十几口人喝西北风。

“四蛋,你咋来了?”

赵四蛋开口道:“娘让我来带一根萝卜回去。”

一听这话,赵三媳妇的脸就垮了下来,大嫂当初带着二十两银子和十几亩田单分出去过日子,说好了与老赵家再无干系,还立了字据,现在竟然堂而皇之让小儿子来老宅伸手要吃的,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脸皮子这么厚的人!

赵老太太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你娘就是个懒货,开春的时候大家都种萝卜,就她不种,天天翘着个腿到处说闲话,现在好了,谁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存粮,就你们家还要挖小鹅菜吃,山上又不是没有蕨菜,她偏要搞这一出让人看笑话!”

赵老太太骂骂咧咧去地里扯出一根萝卜。

水分不足,萝卜个头很小,老太太又拔出来两根,塞到了赵四蛋的手里。

赵三媳妇的心在滴血,大嫂都那样过分了,婆婆竟然还偏心大嫂那一家人,不就是大嫂能生儿子吗?

想到这里,赵三媳妇嘴角苦涩,她只生了两个闺女,是老赵家的罪人,在整个大河村也抬不起头来,无论婆婆有多偏心,她都不能吭声,谁让她不如大嫂会生儿子……

赵四蛋将带着泥土的萝卜抱在怀里,在袖子里摸了摸,终于摸出五个铜板:“谢谢阿奶。”

赵老太太愣了一下:“哪来的铜板?”

赵四蛋嗓音清澈:“娘说要用铜板换萝卜。”

赵老太太总觉得是自己耳朵听错了,老大媳妇那个小娼妇没脸没皮,去年蝗灾的时候,在老宅门口哭闹撒泼,硬是从地窖里拖走了二十斤粟米和荞麦粉,反正是一个铜板都没给。

就是怕这个小娼妇又来老宅闹事,所以昨天夜里她才偷摸摸送了三斤粟米过去。

“阿奶,我先走了。”

赵四蛋往外走,却被叫住。

赵老太太就不是个爱占便宜的人,一文钱起码能买三斤萝卜,她才给了三根也不够,而且,她总觉得老大媳妇在憋什么坏招。

她将四枚铜钱退回去,赵四蛋死都不肯要:“娘知道我没给钱,会打死我的。”

赵老太太知道老大媳妇经常打孩子,她转身去院子里摘了一把长豆角,又在鸡窝里摸了一个蛋塞过去:“行了,赶紧走吧,看着碍眼!”

赵四蛋看到鸡蛋,眼珠子都瞪圆了。

以前家里的鸡蛋都进了娘的肚子里,他会趁娘不注意,将地上的蛋壳捡起来舔一下,蛋壳上有香香的味道,他会一直舔一直舔……现在娘变好了,不知道这个鸡蛋会不会让他吃一小口……

赵四蛋抱着一大堆东西回去。

程弯弯看到他手上一大堆东西,赶紧接过来:“你奶给的?”

“阿奶说不能让娘吃亏。”赵四蛋笑嘻嘻的,从衣兜摸出圆圆的鸡蛋,“娘,鸡蛋!”

这个时代的鸡蛋可是好东西,村里人舍不得吃,存下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换点油盐回来。

程弯弯搜寻了一下原身的记忆,顿时有些黑脸。

半个月前家里还有鸡的时候,每天一个鸡蛋都进了原身的肚子,家里有孕妇有孩子,她不明白原身怎么就能心安理得的把鸡蛋吃下去……

“娘……”赵四蛋斗胆开口,“我能不能吃一小口鸡蛋,就小小的一口……”

他真不是贪吃,他就想尝尝鸡蛋是什么味道。

“当然能。”程弯弯点头,“你出去玩吧,等会做好了叫你。”

吴慧娘忙着切兔子,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这只兔子变大了,在山上的时候小小一只,这会儿剥皮后都感觉至少还有五六斤,她切好兔肉放在灶台上,小心翼翼问道:“娘,这兔肉要怎么做?”

程弯弯的厨艺仅限于蛋炒饭,不会做并不代表不会吃,而且她的理论知识相当丰富。

但这个家里没有调料,连油盐都没有。

兔子很肥,能榨油出来,盐只能在商城里买一包,然后悄悄倒一点点在以前放盐的罐子里,紧接着,她又迅速在商城里买了一些桂皮八角香叶,随手放在灶台上。

程弯弯站在边上指挥:“先榨油,然后把这些叶子什么的放进去炒香……这是我刚刚在山上捡的,闻起来很香,做菜应该也很好吃,别问那么多,按照我说的做。”

吴慧娘哪敢多问。

不一会儿,灶房里就传出肉香味……


南府书院有学子大约两百余人,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出头,都是翩翩少年。

这些翩翩少年手上自然是有钱的,用来买笔墨纸砚,一个砚台的价格在五百文左右,一支最差的毛笔也至少得一百文以上,在这些摊位之中,冰粉显得格外便宜。

“免费试吃,酸甜两种口味可选。”程弯弯笑盈盈的道,“便宜卖了啊,三文钱一碗。”

正在盛冰粉的赵三牛手抖了一下,之前不是卖两文的吗,咋换个地方就涨价了,本来两文钱就没多少人买,涨价后怕是要全砸手上了……

赵三牛愁眉苦脸时,只听到哗啦啦一声响,一大堆铜钱被扔在桌子上。

一个玉树临风的少年大手一挥:“承蒙各位不弃,愿与在下结为君子之交,在下囊中羞涩,请不起诸位喝酒,只能用这劳什子冰粉代替,还请各位不要嫌弃。”

“兄台这是说哪里话。”

“不敢叫兄台破费……”

一群书生互相奉承谦让起来。

程弯弯在边上数钱,她大声道:“一共是三十个铜钱,三牛,上十碗冰粉!”

赵三牛瞬间打了鸡血,飞快盛出来十碗,十个翩翩少年拿着白瓷梅花碗,就这样站在摊位前喝起来。

这个朝代有没有冰粉程弯弯不知道,但绝对是河口镇独一份。

“这清凉的口感竟丝毫不输于湖州的冰饮。”

“本来还觉得衣衫汗湿黏腻,一口冰粉下去,顿觉暑气消散。”

“一碗冰粉解热暑,两勺红糖可忘忧!”

“这首打油诗甚好!”

书生随口一句打油诗,在南府书院蔓延开,不多时,又有不少学子闻风而来。

程弯弯负责收钱接单,赵三牛负责盛冰粉,赵大山负责在冰粉里加红糖或山楂碎,并及时清洗餐具……母子三人第一次合作,却十分有默契,还不到半个时辰,七八十碗冰粉就卖完了。

旁边卖笔墨纸砚的摊贩,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在这里摆摊有许多年了,一天能卖出去一份都谢天谢地了,可这大婶,半个时辰全卖光。

是他们太矜持了呢,还是这劳什子冰粉真有那么解暑?

几个摊贩的脑袋凑过去,木桶里干干净净的,啥都没了。

程弯弯笑眯眯的对后赶来的学子道:“今儿已售空,大家明天早点来。”

母子三人将家当收拾好,还了木桌之后,然后挑着担子往大街上走,准备再买点东西带回去。

赵大山没忍住开口问道:“娘,为啥在这里要卖三文钱一碗?”

赵三牛猜测道:“可能是因为那些书生看起来挺有钱?”

程弯弯摇头:“若是见书生有钱就开高价,这不是故意骗钱吗,和一些奸商又有什么区别?我之所以提高一文钱,是因为这里是河口镇,我们是靠双脚把冰粉挑过来的,无形之中增加了劳动成本。若是把冰粉运到省城去卖,就得卖五文钱一碗,因为耗费在路上的时间更长。”

赵大山和赵三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走到一个巷子里,程弯弯将所有钱倒出来,一共是两百七十七文钱,今天的收入全在这里。

“大山,你拿二十文钱去买花生,这是做冰粉的辅料,能买多少是多少。”她顿了顿,又推出去三十文,“家里红糖也没有了,你再买点红糖回来。”

程弯弯数出三十个铜钱给赵三牛:“你去肉铺看看,三十文能买多少是多少。”

赵三牛还没看到肉呢,那口水滋溜一下就流出来。

“买完后你们可以在河口镇逛一逛,半个时辰后,我们在这里汇合。”

程弯弯和两个儿子分头行事,她手上还有接近两百文钱,足够她浑水摸鱼买很多东西了。

她走出巷子,径直走进布庄。

家里六口人每人只有两身换洗的衣服,补丁上面是补丁,衣服早就破的不成样子了,她穿了半个月的破衣服,真的忍无可忍,尤其是,古代还没有内衣,她必须得给自己搞一套内衣。

布庄走进去,放在门口两侧的都是土布,用麻料制成的,也是最便宜的一种布,在粮价飞涨的时候,布价格外平稳,两文钱就能买一尺。

她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一个成年男人做一身衣服,大概需要六七尺布,女人五尺左右,她买了灰色土布十尺,青色土布十尺,藏蓝色十尺,黑色十尺,以及土黄色和淡粉色各十尺,一共花了一百二十文文。

走出布庄后,她花二十文在商城里购买了棉质女士内裤四条,她和吴慧娘一人两条,就当是在布庄买的。

她在镇上逛了一圈,可算是看到卖小鸡仔的了,几十只鸡在笼子里焉巴巴的,看起来就像活不了多久,另一个笼子里是小鸭子,鸭子嫩黄色,看着精神头稍微好一点。

“大婶,买鸡仔吗,六文钱一只!”卖鸡的男人唾沫横飞,“我们家这鸡仔个顶个的壮实,都是能生蛋的母鸡,长大了是公鸡拿来退钱,要是养死了我可以给你退十倍的钱……”

这男人话还没说完,笼子里一只鸡仔啪叽一声就倒下了。

程弯弯:“……”

天气太热,小鸡的生命太脆弱了。

好在现在大河村不缺水,可以买小鸭子回去养起来。

小鸭子也是六文钱一只,程弯弯选了二十只精神头不错的鸭子放进背篓,小鸭子嘎嘎叫,她的心情莫名就愉悦起来。

才买了布和鸭子,她手上的两百个铜板就已经快花光了。

程弯弯提前回到小巷子,在商城采购主食。

上回谎称卖银簪赚的钱买回家的粮食,早就吃光了,若不是她时不时填补一些进去,一大家子人怕是早去喝西北风了,吴慧娘问过几次家里咋还拿得出粮食,都被她搪塞过去了。

幸好今儿赚了点钱,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哄骗她单纯的大儿媳。

最常见的粟米买了三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面二十斤,还有黑面荞面玉米面什么的,各买了十斤。

她还买了一些点心,几块洗澡用的香皂,一个木梳子,还有一双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布鞋……

程弯弯见不得光的钱被这么挥霍后,还剩一百一十八两有多。

等赵大山和赵三牛回来的时候,就见地上有粮食,有布匹,竟然还有二十只嘎嘎叫的小鸭子。


河口镇距离平安镇半个时辰。

平安镇距离大河村一个多时辰。

母子三人没搭上牛车,走了快两个时辰,才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大山。

而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山,暮色笼罩着大河村,橘色的夕阳倒映在稻田里,宁静而唯美。

“大山娘,咋这么晚才回来?”

“赵大嫂子,听说你今儿去镇上卖吃食了,生意咋样?”

在大槐树下闲聊的妇人们看到母子三人走来,凑过去问东问西。

程弯弯示意两个儿子挑着东西先回去,她笑着道:“是做了点吃食,好险总算是卖出去了,赚了几个铜板,给孩子们割了半斤多点肉尝点荤腥。”

“镇上的粮价涨起来之后,那肉价也是嗖嗖飞涨,我上回去问,二十五文钱一斤呢,贵得要死。”

“二十五文一斤的肉大山娘都买得起,看来是真赚得不少。”

“给我们说说,到底赚了多少钱?”

妇人们天生八卦,一个个睁着大眼睛寻求答案。

“今天肉价三十五了。”程弯弯叹气,“花三十文,才割了这么一点点,家里六口人,一人吃一口尝点味儿就算了。剩下的铜板就全拿来买鸭子了,这不是有水吗,养点鸭子到时候卖鸭蛋,可比辛辛苦苦做吃食强多了。”

有会算账的妇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猪肉三十文,二十只鸭子起码一百文钱,也就是说,大山娘忙活一天竟然赚了一百多文钱!

无数妇人眼热至极:“大山娘,你做的啥吃食?”

程弯弯继续叹气:“就前几天让孩子们帮忙采的灯笼草,看起来不费什么成本,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麻烦,主要是得放糖,糖有多贵大家都知道吧,一斤四五十文,一天就要买一大袋子糖熬成水放进去,还得放花生,吃起来酥脆……”

在场的妇人满脸复杂,一碗没什么味道的水,放了红糖就能让人哈喇子直流。

随便什么吃食,只要放红糖那味道就不会太差。

可红糖太贵了,让她们用红糖做点心带到镇上去卖,她们是真不敢赌,万一卖不出去咋办?

“今天赊了杂货铺半斤红糖,明天还得继续卖吃食把账给清了。”程弯弯开口道,“山上的灯笼草上的灯笼,我继续收,两文钱一斤,还请各位嫂子帮帮忙。”

王婶子一拍大腿:“这敢情好,趁天色没有黑透,我带着大麦再上山搞点回来。”

另一妇人道:“我让我家小子也去摘点回来,要是有个七八斤,大山娘不会不要了吧?”

程弯弯笑着开口:“当然要,这东西消耗大,有多少要多少。”

原本在闲扯的妇人瞬间散了,生怕上山晚了被别人把灯笼草扯光了。

程弯弯慢悠悠的走回家。

在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让村里这些嘴碎的妇人有事可做,那就不会眼红到她身上来。

她走进院子,吴慧娘正在处理猪肉,准备按照之前的方法再做个红烧肉,她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将肉炖在灶上了。

赵大山在搓洗石花籽,忙的不亦乐乎,程弯弯让他去堂屋里忙活,不管哪个时代,核心技术都不能透露出去,以后和冰粉有关的操作步骤,都要去里屋忙活。

赵二狗在翻整家里的菜地,他在家里忙活了一天,屋前屋后的地差不多整完了,几分地分成小块,每块种上不同的蔬菜,然后浇水施农家肥。

赵三牛则在院子的空地里劈柴,这是他每天都必须做的事。

赵四蛋正在逗弄新来的小鸭子,给小鸭子喂野菜根。

“娘,我好喜欢小鸭子!”他满眼放光,“小鸭子喜欢水,我们给小鸭子挖个水塘吧。”

程弯弯在院子里划了一块地:“鸭子还小,先在这里将就一下,等以后我们搞个大水塘。”

她想买大山下的那块地,就是为了挖水塘,养鸭子是其次,她计划专门种植莲藕,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玉笋。

玉笋是南方品种,在大河村生长出来没那么清脆可口,颜色也是偏淡黄,但她有商城里的改良品种,种植的莲藕及莲子品质不会太差,但又不能太出挑,被选为贡品就亏大了。

这东西一直以来都是贡品,南方当地人不难吃到,但其他区域,只有宫里的上位者,和一些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吃上一口。

她若是种出来,专门卖给当朝的权贵,这可是一笔发财的生意。

前世她去过西湖,专门生长观赏性荷花,那么一大片的荷塘,大概是六七万亩,荷花盛开的季节,多美的风景。

她要是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荷塘,一辈子住在村里都行,赏花喝茶听雨声,人生一大乐事。

可她现在,连三十亩的地都买不起。

任重、道远,任重而道远啊!

最后一点日光还没消散时,红烧肉终于出锅了,不到一斤肉,装了大半碗,闻起来香甜可口,吃起来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下去。

红烧肉瞬间吃光,汤汁每人分一勺,搅拌着白米饭粒,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吃饱喝足之后,程弯弯从背篓里拿出一包点心:“四蛋,这是给你带的,拿去吃吧。”

赵四蛋高兴的要命:“娘,你对我太好了,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娘!”

他小心的揭开包装纸,酥香扑鼻,还没吃上一口,就听到身边咕噜咕噜咽口水的声音。

他生怕三个哥哥饿狼捕食,连忙将点心藏进袖子。

程弯弯有些失笑,从背篓里继续往外掏:“每个人都有一包,慧娘也有,自己吃自己的,不许抢别人的。”

赵大山挠了挠后脑勺:“娘,我都这么大了,不吃点心。”

程弯弯将他手里的点心拿过来,塞进了吴慧娘手里:“你男人不吃,就都给你吃,不许剩。”

吴慧娘从小到大就没吃过这种在镇上买回来的点心,她的手微微颤抖着将东西接过去,郑重哽咽的道:“谢谢娘……”

她一定要好好孝顺婆婆,给婆婆养老送终。

程弯弯继续掏背篓,家里这几个人都是没拿过铜板的人,对铜钱的购买力毫无概念,所以她浑水摸鱼起来也没什么压力,背篓里的东西像是掏不完一样的。

“这些粮食都拿进去锁起来,别被人看到了,还有这些布匹,一人可以做一身新衣服,剩下些边角布料什么的,做点穿在里面的衣裳。”

别以为她不知道,家里除了大儿媳以外,另外四个小子是不穿里衣的,就一条外裤穿着,裤子要是破了就会露出屁股,简直没眼看。

“你们四个小子自己选颜色。”程弯弯拿起粉色和土黄色的布料,她更喜欢粉色,不过到底年纪在这里,也不太好意思厚着脸皮装嫩,“我要土黄色,粉色慧娘你给自己做一身吧,穿着水嫩……”

吴慧娘的眼睛倏然瞪圆。

粉色的衣服是五六岁小姑娘穿的,她一个妇人穿着成什么样子,但婆婆的话,她不敢反驳……

一家人正分配布料时,院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荆棘丛林后。

赵春花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她转身就往山下跑。

孙氏挖了半篮子野菜,正准备换地方,就见大闺女慌里慌张的跑来了。

“干啥,后头有鬼在追你不成?”

赵春花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大、大伯娘,她、她挖到了好东西!”

孙氏忙起身:“啥好东西?”

赵春花也不知道那是啥,但白白净净的,看着就想咬一口,肯定能吃。

她带着自己娘赶紧过去。

而程弯弯挖了两根莲藕就离开了,主要是她的手经不住这么遭,再挖下去怕是要起水泡。

“就、就在这里!”

赵春花跳下荷塘,指着刚刚挖开的泥巴,拿起小铲子就顺着继续挖,不一会儿挖到了一根长长的细细的东西。

孙氏用力掰开藕节,闻了闻,然后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她眼眸一亮,这东西粉粉的,比地瓜吃起来清甜,感觉能吃,但她不敢瞎吃,咬了一口就吐了。

“走,回去问问你阿爷。”

孙氏扯了两片阔大树叶盖住挖过的泥土,这可是她闺女发现的东西,只能属于他们赵家。

孙氏带着赵春花着急忙慌的就下山。

这会儿是辰时末,正是上午用餐的时候,赵老头子刚下地回来,坐在大槐树下纳凉,抽旱烟。

赵老太太在灶房里煮野菜糊糊,一回头看到孙氏就拎着半篮子野菜回来,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两个人上山,才挖这么点野菜,一个个的就知道偷懒,天天吃白饭……”

“阿奶,我和娘发现了能吃的东西!”赵春花连忙将背篓里的藕拿出来,“阿爷,阿奶,你们看看,这是啥?”

赵老太太看了一眼,裹着泥巴的东西,黑不溜秋的,洗干净泥巴,这东西显出原本的淡黄色,用刀切开,里头竟然白白净净的。

她将东西递到了赵老头子眼前:“这是啥东西?”

赵老头子叼着旱烟,皱眉将藕节拿起来,他放在鼻尖闻了闻,咬了一口尝了下,浑浊的双眼露出光亮:“这是、是玉笋!”

早些年间,赵老头子走南闯北,在南方当过学徒,那地方就有玉笋。

玉笋是好东西,每年挖出来之后要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就算是当地人,也只能吃到那些挖烂了的玉笋。

他有幸吃过几次,大骨头炖玉笋,雪天里喝一口,那滋味啊,终生难忘。

玉笋不比野菜,它能果腹,南方遇到荒灾时,许多人就是靠这个填肚子,跟地瓜差不多。

赵老头子目光灼热的问:“春花,这东西哪里挖的?”

赵春花手舞足蹈:“就在山上,很深很深的山里,一大片全都是,好多好多……”

赵老头子当机立断:“春花,把你爹二伯都喊回来,还有大旺二旺都叫回来,赶紧填填肚子,一家人都上山去。”

赵老太太听明白了,这玉笋是能救命的东西。

她转身进屋将煮好的野菜糊糊分装成十二碗端出来,家里壮年劳动力是一满碗,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一人半碗,几个孩子都是小半碗,就这么点吃食,也用了两斤荞麦粉和三四斤野菜。

用完餐后,赵老太太留在家里守屋子,实则是守着屋子里藏着的粮食,其他人全都上山。

这年头,天不降雨,地里其实也没什么活干,许多人家里的男人也一起上山砍柴挖野菜什么的,赵家这么多人一起上山也不稀奇。

一直往深山里走,一直走一直走,然后穿过一片阔叶林和荆棘地,就看到了一片山谷。

干涸的池塘里满是干枯的阔叶。

“这是荷叶!”赵老头子笃定道,“这东西会开花,会长莲子,莲子比玉笋更精贵,只有京城的达官贵人才能吃得上。”

赵大旺敬佩的道:“阿爷,你懂的真多。”

“人啊,只要走的地方多,知道的自然就多了。”赵老头子摸了摸胡须,“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是阿爷不让你们读书的原因。”

赵二的嘴角抽了抽:“爹,你确定不是因为咱家没钱读书吗?”

赵大旺和赵二旺嘻嘻笑起来。

赵老头子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扶着边上的大树跳下荷塘,他从荷塘这一边,走到了另一边,看似是在走路,实则是丈量这里到底有多少亩。

一圈走完,赵老头子心里也有数了,四亩半的水塘,因为雨水不够,产量肯定不丰,一亩大概也能产出七八百斤斤,那就是大约接近两三千斤。

池塘湿软的淤泥变成了硬泥巴,挖玉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家十几个人来挖,起码也得挖个半年。

赵老头子站在岸边,许久才缓缓道:“大旺,你去叫里正来一趟。”

“爹,你不会是想让全村人都来挖玉笋吧?”赵三皱眉说道,“这是我们家先发现的,那就是我们老赵家的东西,凭啥告诉其他人!”

“这么大一片塘,几千斤粮食,我们家十几口人吃不完,也挖不完。”赵老头子不赞同的道,“再一个,春花能找到这里,其他人也能,这边山往西面下去,就是桂花村,如果桂花村的人发现这片塘,就没大河村什么事了。”

赵三一脸不服气,孙氏没说话,但抿着的唇也泄露了内心的情绪。

赵老头子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就先挖着,明早我再带里正过来。”

孙氏松了口气。

她还想藏一点给娘家送去,她娘家就是桂花村的,若是提前透点信,她娘家的人就不会饿肚子了。

赵家十一口人开始挖玉笋。

这边程弯弯带着四个孩子下山了。

正好是午时,她将两根莲藕交给吴慧娘,洗干净后切下来一小块,带着小块莲藕朝里正家走去。

一路走过去,都是干涸的田地,那些壮年的庄稼汉子无力的坐在田头,不断叹气。

程弯弯也叹气,不过干旱这种事是天灾,非人力能扭转。

她只能尽量忽略这些事,迈步往前走。

“大山娘,你咋来了?”

里正老伴正在院子里缝补,看到程弯弯过来,眼皮子狠狠跳了一下。

去年赵程氏过来,是为了让里正出面主持分家的事宜,当时闹得鸡飞狗跳,这会过来,不知道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程弯弯笑着走进去:“婶儿,里正叔在吗?”

“去镇上了。”里正老伴叹气,“一两个月没下雨,镇上的县令头发都愁白了,今儿召集所有里正议事,主要是问问地里的事儿,你里正叔愁的大半个月没睡好了。”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里正很忙,而且烦心事超多,你赵程氏那点小破事就别拿出来说了。

“那我晚点再来。”

程弯弯没说是什么事,转身就走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