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晨陈宝船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精品》,由网络作家“卿岁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卿岁岁”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顾晨陈宝船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果是肝癌晚期的话,恐怕是真的没法子了。青田到南京,六百里路,不过这回是可以走水路的,水路要比陆运快许多,再加上是顺风。......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精品》精彩片段
他的儿子,刘链也是。
他爹死了以后,老朱就给了刘链的官做,历任考功监丞,监察御史,还有江西右参政,可见老朱是想大用他的。
他为人刚正不阿,可惜,却在当官两年后受到胡惟庸党派胁迫,他便堕井而死,享年三十二。
他还有个弟弟,叫刘璟,刘链死了以后被老朱任阁门使,后来任谷王府长史,后建文元年,随谷王回京。
给朱允炆出计策十六条,可惜朱允炆一条也没采纳,后来李景隆兵败,他就归隐乡里。
朱棣登基以后,叫他回来继续当官,然后被拒绝了。
朱老四是什么人?
你敢拒绝他,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朱老四让人把他抓到京城,把他给关了起来。
可能是想着关一关,他就可以想通然后给自己办事了。
可惜,他选择自缢而死。
到了刘链的亲儿子长大以后,便学乖了很多。
他开始收敛锋芒,死活也不肯踏入官场半步。
可以说,这刘家满门,是成也个性,败也个性。
若不是这身清高的个性,他们也不会被朱元璋看上。
可若不是太清高的个性,也不会死的那么快。
过刚易折啊!
韩国公府。
“老师,您说上位这是什么意思,看刘伯温就看刘伯温吧,怎么还让一个跟屁虫看着呢?”
难不成,陛下是不放心自己,觉得自己会对刘伯温下手。
李善长是洪武四年退休的,虽然人已经在家听曲钓鱼搂美人,可他耳朵眼睛确实灵得很。
朝堂上的一举一动,他全部都心里门儿清。
“上位这是怕你对刘基动手,你心里是不是这么想的。”
老李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嫉妒有才华的人。
像刘伯温这种人,他一向就不怎么喜欢。
况且两人还因为杨宪结了仇,他自然巴不得他不好过。
“不敢欺瞒老师。”胡惟庸倒是坦诚,后又笑道:“只是上位这个态度,学生便在想……”
要不然再等等?
别被御史台咬着了,到时候可不好脱身呐。
“你可是堂堂的相爷。”李善长看着湖里的鱼,笑着道:“若是想麻痹一个御史的眼睛,那还不简单么?”
跟着陛下那么多年征战,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只要是对着敌人,下手越狠,才对自己越好。
两人对视一眼,心口不宣地笑了起来。
可他们不知道的却是,他们如今每一步的行为,都是在为日后,锦衣卫的成立而铺垫。
“跟着胡相,你要万分上心。”
韩宜可拉着他的袖子,左右看了看后嘱咐道。
“你最好想法子偷偷告诉刘先生,太医开的药能不喝就不喝。”
“别到时候喝了药,加重了病情,胡相会不会被追究不知道,你可是从中脱不了干系的。”
若是可以,他都想代替徒弟去,可御史台也忙着呢。
“先生放心吧。”顾晨拱手,规规矩矩对他行了个礼:“下官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做的。”
史书上的记载是,刘伯温偶感风寒,太祖令胡相携太医前去医治,结果越医越严重。
然后死了。
导师大胆猜测,刘伯温可能不是被老胡害死的。
而是肝癌晚期,药石无灵,所以才死的。
如果胡惟庸想弄死他,还有一点点可能性阻止。
可是如果是肝癌晚期的话,恐怕是真的没法子了。
青田到南京,六百里路,不过这回是可以走水路的,水路要比陆运快许多,再加上是顺风。
大哥顾淮也笑道:“我和你嫂子明天就去找蔡媒婆,苏姑娘今年都十九了,再拖也不像话。”
“我昨日还和你嫂子说呢,实在不行就把这房子卖了。”
“另外租赁个屋子,也不好耽误了你的终生大事。”
爹娘走的时候,这个弟弟才七岁,一转眼都二十三岁了,却还迟迟没有成亲,他都没有脸去给爹娘上坟……
“哥,你别这样。”顾晨忙道:“这房子是爹娘给你的,我的事,让我自己努力就成了。”
虽然父母肯定是给两个儿子的,可这几年哥哥嫂嫂供他读书,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
他脸皮再厚,也不可能再惦记家里的房子。
这时候,八岁的小侄子,顾灏看着那堆钱问道。
“二叔,当官能挣那么多钱,我以后长大了能当官么?”
他看苏家的小孩子,都能读书,说是读书就能当官。
可是自己,却只能在家里帮着娘亲干杂事。
“当然可以啊。”顾晨轻轻地,摸了摸侄子的头,看向哥嫂道:“哥,嫂嫂,送灏哥儿去读书吧。”
“不管当不当官,能识几个字总是好的。”
“束脩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法子就成了。”
顾淮夫妻是卖包子的,其实每天也能挣些钱。
只不过,三年前,为了让他进京赶考日子好过些,又借了不少,去年才还完,所以亏了自己的亲生孩子。
“成,哥就不和你客气了。”顾淮笑呵呵地说:“灏灏,听见没,还不快谢谢你二叔。”
兄弟之间就是这样,我帮你一把,你帮我一把,这样齐心协力,就不愁这个家族不好。
说到娶亲,你以为就现代人娶媳妇很困难吗?
古人也是一样的,苏家看重的是顾晨的才华和官职,只要面子上还过得去,也就行了。
可就算是这样,那也不是普通人能承担的。
比如他和苏姑娘苏婉盈成婚,顾晨最后的花费总共是。
礼银二十六贯,迎送彩银四钱,叩门彩银六钱。
给掌翰礼的人两贯钱,然后再给迎书彩银八钱,迎书就是成婚用的文书,相当于结婚证的意思,还有瓜果、布匹物品若干八贯。
租马车,马匹别的七七八八,包括办酒宴最少得十贯钱。
最后总计,花费四十七贯八钱。
当然,身份不同,花费不同,如果他娶的村里的普通姑娘,那自然就不用花费这么多。
驴车也能,走路也能。
这四十七贯钱,差不多需要顾晨不吃不喝两年,才能挣回来。
要不是太子殿下接济,只怕是他还得再努力几年。
办完婚礼,他就只剩下十两,还好到时候还有随礼。
应该能回点血,起码走的时候能给哥嫂留十两。
“打工人的日子真苦,最要命的还是给老朱打工。”
你说他命怎么这么苦,怎么不穿到宋仁宗时期,人宋仁宗时期,正七品官员年俸整整四百二十贯钱。
就这,还没算上提成呢,人家算上提成有一千多贯。
再看看老朱。
啧,铁公鸡,一毛不拔的。
可惜他也就是只敢想着,可不敢真的说出来。
苏县丞最近挺得意的,别看自己只是个八品官。
可他女婿却是个七品官,最关键人家还是京官。
能上朝面圣的那种。
虽然人家是站在犄角旮旯的,但胜在能沾惹龙气。
要知道,县令大人都见不到皇帝。
自己就更不用说了,恐怕连皇帝的衣角都摸不到呢。
因为定了这门亲,县令大人都得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就连知府大人下来视察,也不敢得罪他。
就怕他和女婿说点什么,到时候被参上一本。
苏县丞越想越得意,看女婿的目光就越看越喜欢。
张口闭口就是贤婿、贤婿的,看的旁的女婿十分眼热。
他老婆张氏看不下去,忍不住轻声警告道。
“老爷,你是老丈人,怎么能对女婿如此殷勤,差不多得了,你对另外四个女婿可没这么热情。”
苏县丞家底厚,家族从宋朝起,就已经是地主了。
他能当这个八品官,也是因为当年的洪都之战时出了粮食。
所以,得了这个县丞来做。
“他们能见皇帝?”苏县丞反驳道:“他们要是能见皇帝,我也像对顾贤婿一样,把他供起来。”
“对了,嫁妆准备好没,明天闺女就要出阁了。”
“你要不要再去对一遍嫁妆,看看要不要再添点儿。”
这挑女婿,他还是很有一套的,首先不能太上赶着。
厚厚的陪嫁他是可以给的,可这个聘礼的诚意。
他必须得让女婿挣来给自己,这是规矩只是其一。
而且太容易得到的,他也不会去珍惜不是?
“还添,不添了。”张氏嗔道:“已经比别的女儿多了,再添,回头另外几个知道了的话,姊妹间会起嫌隙的。”
“大不了,以后他们两过的拮据,咱们再帮衬就是了。”
反正家里五百多亩地呢,不愁供不起女儿女婿。
“成,也成。”
苏县丞脸上带着满@足的笑,仿佛已经看到女婿拜相提携全家。
而自己,也成了相国老丈人的美好场景了。
成亲当日,县令登门贺喜,因为顾家的院子有点小,所以酒席也摆到了长街上头去。
而顾晨每接待一位宾客,都会嘱咐一句。
“来吃席就好,不必送礼,实在要送也别超过一贯钱。”
顾家老族长亲自收礼,登记造册,也是不收超过一贯钱的礼,所以很多人只随了九百九十九文钱。
反正也不麻烦,钱都是一贯钱一吊,直接取下一枚就行。
县令大人见了都不得不感叹,御史台的人就是不一样。
瞧瞧,成婚收礼都这么严谨,真是值得学习。
晚上顾晨挑了盖头,见到媳妇美艳动人那张脸后就有些结巴。
“你……你饿不饿,要不要给你拿着吃的来?”
这四年,虽然没怎么见到她,可平时却有书信来往。
少女字迹娟秀,说话得体,倒是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大嫂已给我煮过面了。”
苏婉盈见夫君这副害羞的模样,不由地玩笑道。
“顾郎这一去就是四年之久,实在叫我好等。”
见他态度良好,李谨倒是没有继续说教些什么。
只不过是把太子给的,二十两银子给拿了出来。
“顾大人,太子殿下见你,已经这么大年岁,还没能成亲,这是叫我特意给你拿来准备聘礼的。”
“不仅如此,还许了你百日的假期,让你即刻启辰回家,早日洞房花烛,延绵子嗣呐。”
太子殿下就是太好说话,连小官的亲事都要操心几句。
顾晨自然千恩万谢,他接过银子想分点给这个太监,可银子却是银锭,分也是分不开的。
“天使大人,请您稍稍等一等。”
他转身就跑到床边,拿出一个匣子,狠了狠心,从里头捧出一大把铜钱,准备送给李谨。
“不必了,不必了,顾大人的心意,咱家领了。”
“这钱,咱家就不要了,告辞。”
人家都过的这么穷了,他要是还拿,那还叫人么?
“要的,要的。”
顾晨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像过年时长辈一样,疯狂地给别人塞红包。
只不过,这钱李谨还是没要,只说等他回来记得给带喜糖,让他沾沾喜气就可以了。
简直太美了!
又省下了一大笔钱。
太子都发话了,那还等什么,赶紧收拾收拾回家吧。
出门时,遇到了同样要回家陈宝船,他才知道太子给他们都放了假,只不过陈宝船没银子而已。
想起三日后,朱元璋就会巡幸完地方回京。
两人纷纷忍不住,异口同声地朝皇宫方向鞠了一礼。
“太子殿下仁慈啊!”
从金陵到南昌,走官道大概是得有七百里的路程左右。
然而租个马车,走长途的起步价是总共是两百文。
马负重一百斤,每走一百公里加收费一百文。
而马车一日最多走四十五公里,中间还要休息吃饭。
回家一趟共八百公里,算上休息时间得花十五天左右,得花个一千多文,也就是一吊钱左右。
顾晨心疼得滴血,可想着好不容易能回家歇息歇息,娶个媳妇,也还是咬着牙给了。
算上太子殿下给的钱,再加上自己这几年攒的钱。
抛开路费还剩五十多贯钱,娶媳妇应该没问题。
嗯,还得给哥哥嫂嫂一些钱,得让他们送小侄子去读书。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才刚刚上路没有多久。
在外面辛苦许久的老朱就回来了,他一回来就往坤宁宫跑,人还没到呢,声音就先到了。
“妹子,妹子,咱给你说,咱这回又砍了三个贪……”
他话还没有说完,待看到挺着孕肚的儿媳妇时住了口。
“哦,常家丫头也在啊,肚子这么大就好好在自己屋里歇着,不必过来请安,你母后不会在意的。”
妹子说孕妇听了打打杀杀的不好,他一直记着呢。
此人正是常遇春的女儿,她此时才刚刚嫁进东宫三年。
肚子里怀着的,正是朱标的第一个孩子朱雄英。
“回父皇,作为媳妇,给婆母请安本就是应该,而且太医也嘱咐过了,说是要多走动才好呢。”
见朱元璋了然地点头,常氏这才知趣地告退。
等儿媳妇走了,马皇后才笑盈盈地打趣他。
“重八啊,重八,你说说你,都当了皇帝怎么还如此大呼小叫的,哪里有皇家的体面。”
不知道这次又是哪几个倒霉蛋,触到这位爷的霉头。
一命呜呼了!
可怜,却也不可怜,谁让他们贪的呢?
“咱在妹子面前,还要什么皇家体面?”
老朱才不在乎什么体面,一屁股坐下来就拿起茶壶往嘴里灌。
“咱不在家的这些日子,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这个工作狂才刚回来,饭都没有吃上一口就问事了。
“没事,有儿子在,能有什么事,你就放宽心吧。”
马皇后自然不会告状,哄着他洗了澡吃了饭才放他去处理政事。
等老朱回了乾清宫,就叫来毛骧仔细问话。
得知两个御史打架以后,当场就忍不住拍了桌子。
“反了天了……”
当场,就要派人去把两人捉来。大打一百廷仗,再罚一年俸禄,好叫这两人长长教训。
可得知好大儿已经处理过,还让人回家探亲之后,便知道儿子这是怕自己再多加责难。
当即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冷哼了一声。
“标儿也太仁慈了一些,也太浪费了一些。”
你说罚俸就罚俸,还给人家银子做什么?
还给她娶媳妇?
又不是自己的家人,浪费这钱干啥嘞?
这么多钱,都够做多少个白面馍馍了?
毛骧又说了太子殿下,元宵时遇到顾晨做好事的事。
老朱这才不说话了,过得那么苦,还不忘施舍他人。
这么说来,那小子倒是个好的。
想当年,但凡有个人,像那小子一样拉自己一把。
他也不会被逼的走投无路,来造反啊。
“你去,把胡惟庸给我叫来。”
胡惟庸这个狗东西,手未免也伸得太长了一些吧?
御史台是什么地方?
那是纠察百官的,自己时不时也得被御史台的人喷。
他说过什么吗?
难不成,他胡惟庸小妾的哥哥,都比自己这个皇帝金贵?
还好那个小御史不畏强权,就算是宰相的人也不怕。
唉,你说要是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如顾御史一样尽忠职守。
那得有多美啊!
像这样的官,当小御史有点可惜,应该提拔一番。
顾晨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老朱给注意到了。
他回到南昌以后,先回家,然后去把太子殿下给的银子,兑换成了散钱交给嫂子严氏。
“嫂子,我也不懂这些,只好麻烦嫂子帮我操办。”
古人结婚的规矩很多,他自己办肯定是不行的。
看见这么多钱,严氏很高兴:“可算是能成亲了,苏县丞托人来问了好几回,可咱们家……”
“如今,一切都好了……”
只要自家,能把聘礼准备好,别人姑娘嫁过来自会带嫁妆,苏家富裕,不怕两口子日子过不好。
而自己长嫂如母的责任,也算是都尽到了。
到时候死了,对公公婆婆,也能有个交代。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桓气的胸口疼,可更加害怕被查出什么让皇帝知道,到时候自己的好日子可过不下去。
不但过不下去,说不定到时候连个县令都混不上了。
“怎么办?平日里养着你们,如今该你们想法子才是,你们怎么一个个的都哑巴了?”
他一拳头砸在书案上,狠心地咬牙切齿道。
“不如,把他们两个杀了算了,一了百了最好。”
反正,这两人也就带了几个人,好收拾得很。
“不可啊大人。”县丞胡可忙道:“御史代表的是陛下,若是死在咱们的地盘,陛下肯定会大怒彻查的。”
“若是被陛下给查出来,可是抄家灭族的罪过,下官觉得,还是收买为上,和气生财最好不过。”
他觉得县令是不是有点傻,怎么连这么蠢的主意都能想出来?
你把查案的御史杀了,那不就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么?
“哎,那要怎么收买?”
朱桓想起连茶缸子都要自带的两人,觉得自己脑瓜子青痛。
“你是胡大人的义侄,还是要拿个主意才好啊。”
胡可和胡惟庸本没有关系,就连祖籍也不在一个地方。
可因为朱桓是皇亲国戚的原因,再加上胡可有心攀附。
所以胡惟庸便顺水推舟认了个义侄。
结个善缘,也卖个好脸。
对定远不对劲的地方睁只眼闭只眼,顺便给了个御史去查案的消息。
胡可也挺头疼的,他也不想自己好容易得来的富贵没了。
还得脑袋搬家,冥思苦想后才道。
“那个姓郑的是个硬骨头,年纪也大什么都见过。”
“知县大人,我觉得咱们最好,还是从那个年轻的顾大人下手。”
年轻人心性不定的,最是受不得诱惑。
朱桓问道:“成么?”
那个家伙连好茶也不敢喝一口,真的可以收买么?
“应该成。”胡可分析道:“大人您今天没注意,他听说那茶是雨前龙井的时候,那眼睛都直了。”
“我觉着,肯定是因为郑大人在,所以他这才不敢收。”
“表面上虽然不敢收,可那心底怕是巴不得咱们找上他,给他些好处。”
“这天下谁不知道,当京官苦啊?”
天子脚下得时刻警醒,过的又不好,谁不乐意到地方上享受享受?
“有道理,有道理啊。”
朱桓乐想越觉得行得通,便让人去拿了一百两银子。
放在一盒茶叶里头,然后上边儿铺满了茶叶,以此来作为掩饰。
“拿去,悄悄地,放到顾大人屋子里去。”
这送礼可不能太明显,藏着掖着送才是最好呢。
胡可拿了匣子,看着两个雪白的银锭,忍不住流下了贪婪的口水。
“一百两?”
“县令大人也太大方了,万一对方贪得无厌怎么办?”
这么想着,他便理直气壮地拿了个银锭出来。
可只送一个银锭又不好看,他便又换了两个二十多两的小银锭。
然后交给自己的随从,让他亲自把匣子送去顾晨下榻的客栈。
那随从也是个坑货,而且贪财,想着这种东西,又不可能当面对质给了多少好处。
所以呢,又给拿了一枚银锭,只剩下一枚给送了过去。
等顾晨查了一晚上账,和老郑回到客栈,就发现自己屋子里多了个东西。
待看清里头是茶叶,还有一枚银锭以后他当场就开骂了。
“这看不起谁呢?”
“这东西到底谁放我屋子里的,我是这种人么?”
“简直岂有此理,居然侮辱朝廷命官。”
别欺负他不懂行情,上个受贿赂被砍头的御史,人家可是给了五十两。
整整五十两,一个大大的银锭。
凭什么到了自己这里,就要少这么多啊?
公平吗?
隔壁的郑士元听到动静以后,连忙来到他的屋子里。
“顾大人,发生了何事?”
虽然说一般的贪官,都不敢杀来查案的御史。
可朱桓是皇亲国戚,这事谁又说的准呢?
自己一把老骨头无所谓,可这顾大人还年轻呢……
“郑大人。”顾晨连忙走了过去,指着那匣子道:“贿……贿赂……您可得给我作证。”
“我只摸了一下,当场就喊出来了,可一文钱都没拿,更加没有花一文钱。”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了一句。
“茶也没喝一口。”
为了二十多两银子不要命的,他可是做不出来的。
他缺钱也没错,可他的玻璃坊马上就要开业,不知能赚多少个二十两呢。
最关键的是,这点钱,你看不起谁呢?
“我知道了。”
郑士元拿过匣子,直接往门外走去。
“咱们现在,就去把这匣子还给知县大人。”
“哦,对了,把咱们的文书先生带上。”
御史台也是有文书先生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记录。
嗯,有点像法庭上的书记员。
官不大,事挺多,但是非常重要。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县衙。
朱桓看着面前的匣子,扭头看向胡可,用眼神询问。
“不是一百两吗?”
胡可也非常懵,看向身旁的小厮,用眼神询问。
“不是五十两么?”
后者脸上写满了心虚,死死地低了下去。
完了,完了,差事保不住了。
而顾晨居然奇迹般地,读懂了他们的眼神交流,心情稍微好了点儿。
很好,不是看不起自己。
原来是有中间商赚差价。
嗯,中间商真可恶。
“两位大人……”
朱桓拱手,正要解释什么,却被郑士元抬手给阻止了。
“知县大人,希望从今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发生,我们先告辞了。”
不顾他的阻拦,郑士远和顾晨离开。
待出来以后,老郑才低声道:“定远县的税收账簿,有非常大的问题。”
顾晨肯定地点点头,这不是废话么?
没有一点证据,老朱怎么可能让人下来查自家侄子?
“可朱桓干的坏事,却不止一条。”
自然不止一条,还有私自加税,各种名目,数不胜数。
见到漂亮的良家妇女,还喜欢仗势欺人,奸淫掳掠。
“今儿晚上三更,你去一趟凉亭村。”
“找一位卢姓女子,找她要一份口供,再偷偷把人送到京城交给韩大人。”
“不可姑息,臣以为,还是要尽早铲除才好。”
虽然现在国朝初立,打仗肯定会有些力不从心,可耽误大明挣钱的事,可万万不能拖。
想到这里,顾晨又道:“早日把余孽给铲干净了,咱们大明也好早日致富,更上一层楼。”
他说得起劲,可老朱的脸色却越发地黑了起来。
“你给咱闭嘴,你一个御史,如今还管到户部的脑袋上去了,信不信咱立刻治你的罪?”
这个竖子懂什么?
张方二人的水师本就厉害,到时候海禁一旦开放,互市繁荣,江浙一带的张方旧部会干看着吗?
到时候和海外的残部互相勾结,再一起来造大明的反。
到那时候,岂不是天下又要大乱?
而且这家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在说自己是怕张方的残部,所以才海禁的,这叫什么话。
他会怕吗?
只不过,是不想打起来,百姓受苦而已。
顾晨:“……”
您这时候想起我是御史台的人,那你还把我留下干啥。
把人留下,不就是让人说话的么?
说了你又要骂人,怪不得人家刘伯温动不动就要辞官。
“父皇,你别和他计较。”朱标见自己父亲生气,连忙说好话:“顾晨还年轻,想法天真了些也是有的。”
“儿臣这就把他带下去,狠狠斥责,叫他以后再不敢乱说话。”
好大儿明着袒护顾晨,老朱虽然想教训这个小子一顿,可想着卖儿子一个情面倒是也好。
于是,他默认儿子把顾晨拉走了。
从奉天殿出来,顾晨随着朱标回了文华殿说话。
“顾晨,孤觉得,你不该在御史台,应该去户部任职才对,你怎么能满脑子都是钱呢?”
“前些日子,你给父皇上了奏疏,说蜂窝煤除了大灾之年,都不能免费给百姓发放,要收取银两。”
“孤和父皇自然清楚,可不该由你来说这话,听说,你还动不动就问同僚,是不是要涨俸禄了。”
“你是御史,理应两袖清风,怎的这一身的……”
铜钱味儿呢?
朱标觉得看不懂这个顾御史,你说他是个好官吧,可他日日在钱上头费心思费功夫。
可你要说他不是个好官儿,人家上谏又不避讳权贵。
而且从来不会贪财,多一个铜板都不要别人的。
这样的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两袖清风?
这是说的好听一点儿的。
说的难听一点儿的就是视金钱如粪土,他可做不到如此高尚。
“殿下,御史也是要吃饭的,饭是需要花银子买的,圣人书能使境界高尚,却也不能饱腹。”
“臣今日的建议,还请殿下得空之时思量一番,若是商贾只在大明做生意,那挣的就是自家的钱。”
“说白了,一家是小家,而国家则是大家,一家子兄弟姐妹有百金,不管互相买卖做的再厉害也只有百金。”
“国家也是一样,挣自己人的钱又算是什么本事,只有把别人的钱,挣到自己腰包才算是有本事。”
自家的钱就只有那么多,不管你怎么流通还是只有那么多,想要国家好,海禁绝对不能实行。
免得人家通古斯自己闭关锁国,又栽赃是洪武大帝开的头,隔了几百年的锅也能甩。
冤不冤?
“此事暂时莫提。”朱标知道,顾晨说的确实有道理:“你说话也要三思,有事先上个奏疏来。”
“有些话,明知道不该说,就不该说出来才是,需知祸从口出,没事你就先下去吧。”
他也就看顾晨是个能人,才会对他说这么好些话。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卿岁岁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佚名,《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这本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 的标签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并且是穿越、历史、历史古代、类型连载中,最新章节第 578 章 放开限制,写了1333406字!
书友评价
好看爱看,从小顾到老顾,看他娶妻生子有看他死老婆,可惜作者说这个月就要完结了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算是体会到曹老板那会儿的感受了
自古忠孝两难全,但是如果标不告诉,那必定离心走的君臣想疑的地步,可是说了,压力给到老顾,已经到这一步,不继续功亏一篑,不知道老顾怎么选。确实军政财都让他占了,不身居高位,最后很难保全家人。有时候不是你想退出就能退出的,错一步万劫不复。
热门章节
第 197 章 老朱家的熊孩子
第 198 章 这大哥当的
第 199 章 世上本没有路
第 200 章 妹子,你又不让咱进门?
第 201 章 倒霉蛋老七
作品试读
“旁的官员,贪六十贯就得死,他朱桓贪了十五万贯啊,够杀他多少几次头了,砍他满门都不为过。”
“若陛下此次还要包庇,我郑士元就是豁出去性命,豁出去全家的性命,也要死谏到底!!!”
什么皇亲国戚!
什么皇子皇侄!
只要与百姓为敌,伤害了百姓,他就要和他对抗到底,就要把他正法,让他知道法字从何而来。
“郑大人,下官佩服。”
顾晨拱拱手,忍不住星星眼,这就是御史的魅力啊。
“顾大人,一起吧,为了朝政清明,为了我大明的百姓……”
郑士说的很是起劲,却没有发现顾晨若有所思的眼神。
等消息传进京城,大概胡惟庸就会去给老朱出主意吧。
应天府,奉天殿。
“啪!”
老朱把桌上的奏疏全扫到地上,一脚就把书案给踢翻了。
就连前些日子的时候,儿媳妇生下皇长孙的喜气,也在这一刻,被气得荡然无存了。
“这个不争气的烂墙,上回的屁股咱给他擦了,给了他机会,可是他呢,又干出这么多腌臜事。”
“十五万贯钱,他还真敢贪啊,朕要杀了他,朕一定要杀了他,来人,去把右相给朕叫来。”
熟悉老朱的都知道,这家伙心情好的时候就自称咱,称朕的时候,那就是生气要杀人了,你可得小心点。
太监一听就知道大事不好,连忙连滚带爬地去请人去了,顺道再让人去给太子说声。
胡惟庸和太子来的很快,两人都还没来的及开口呢,就听到老朱先在那,噼里啪啦诉苦。
“咱小的时候,饥荒,瘟疫,战乱,全家几乎都死绝了,咱爹娘死了,都没地儿下葬去。”
“全靠咱堂哥帮衬,才下葬了爹娘,堂哥的大恩情,咱一直记在心里,咱拿朱桓当咱的儿子,咱让他叫咱父皇,给了他官当着。”
“可是这个小王八蛋,他辜负了咱的信任呐,咱要是不杀了他,该如何向天下交代啊?”
“咱决定了,立马砍头,只是可怜了我家的老哥哥,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说的狠,可胡惟庸却飞快地抓住了关键词。
大恩情。
拿他当儿子。
他叫我父皇。
不杀下不了台。
这是陛下恩人的独生子。
总结:陛下不想杀自己的皇侄,但是不好意思说,叫他过来,是来出主意,怎么放侄子一条生路,又要让别人说不出一句话来。
朱标立刻站了出来:“爹,堂叔的恩情是堂叔的,朱桓作恶多端,罪不可恕,还是杀了好。”
“至于堂叔,可以从族中过继一个给堂叔就是,爹,您万不可心软,给天下人留下话柄啊。”
他本来就不喜欢朱桓,那孩子长得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还是打杀了好。
老朱当然知道不能心软,如今打贪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要是心软了,那不就功亏一篑了。
可是,他毕竟姓朱,是朱家的孩子啊。
他擦了擦根本不存在的眼泪,然后看了胡惟庸一眼,后者立刻接收到信号,站出来道。
“陛下,臣认为,朱桓是皇侄,与天子有亲,自然也是天家人,天家人怎能能同常人一般定罪。”
“臣认为,应该由天来定罪,不如就把朱桓绑起来用箭射,生还是死,都由天来定论,陛下觉得如何?”
他这番话,说到了老朱的心坎上,老朱真心觉得这个右相没白立,关键时候这脑瓜子就是灵。
朱标见他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气了个够呛,心里对胡惟庸这个家伙越发讨厌。
干脆直接拱手告退,招呼也不耐烦打一个。
“这孩子,脾气还挺大的。”老朱见儿子生气,也不怎么在意,只是道:“这事就按你说的办。”
他朱家可没什么人了,能保下一个就保下一个吧。
至于会不会让别的官员侥幸,这个倒是也简单。
大不了,他治别的贪官时,更残暴一点就行。
别的贪官:“……”
你个老六,就你朱家人是人,别人都不是人是吧?
奉天殿外,文武百官林立。
皇帝高高地坐在上首,诸位成年的皇子也在,而朱桓则被五花大绑在不远处。
他那头发花白的老爹爹,正看着儿子着急地落泪。
儿子不争气,连累老父,看得老朱有些心酸。
当朝右相,胡惟庸手持弓箭,对准瑟瑟发抖的朱桓,头一箭,射中了脖子旁,分毫未伤。
第二箭,射中了小腿,痛的朱桓嗷嗷叫却不致命,第三箭,射中了他的手,还是不致命。
郑士元气得脸色发红,要上去抢箭自己来。
却被韩宜可和顾晨给牢牢摁住:“还有两箭呢,别着急。”
嗯,剩下的两箭射完,朱桓也还是好好地活着了。
只听胡惟庸道:“启禀陛下,臣的箭术陛下也是知道的,不敢说有多好,绝对也不会差。”
“想来是老天或者祖宗显灵,觉得皇侄会改正,再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还请陛下再给皇侄一次机会。”
他话音才刚落,陈宁就带着右御史台的人出列。
赞同了胡惟庸的观点,而左御史台的人可绷不住了。
“奸相,奸相!!!”
郑士元怒气冲冲地站出来,指着胡惟庸大骂。
“胡惟庸,你包庇皇亲,怎配为相,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定远的百姓被祸害成什么样了?”
“你说是祖宗显灵,不让你射杀他,那么好,你让我来,我倒要看看,祖宗到底有没有显灵。”
他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陛下和胡惟庸两人,居然想出这么拙劣的借口,来堵天下人的嘴。
若是真让陛下这么干了,那今后的天下还能了得?
“可笑。”胡惟庸自然不肯:“你和朱大人乃是同级,哪儿有同级射杀同级的道理呢?”
奸相又怎么了?
他就是再奸,只要皇帝需要,那就是好相。
“你……”
郑士元气得脸色发紫,正要上前死谏便听见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启禀陛下,臣,御史台,监察御史顾晨有本启奏。”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棠梨读物》回复书号【7690】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