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畅读精品

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畅读精品

十四桥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是以李明德孔颖达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十四桥”,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烧制出来的红砖,居然会是粉末砖。“公子,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薛仁贵轻轻挠着脑袋,公子带着自己忙碌好几天,就是为了做这个东西?“这一次我们失败了,应该是温度控制不当导致的。”轻声解释了一句后,将手中的粉末砖丢到一旁,而后再次向土窑那边走去。自己不是天才,失败在所难免,只要多次尝试,细心观察,他就不......

主角:李明德孔颖达   更新:2024-06-04 13: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明德孔颖达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畅读精品》,由网络作家“十四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是以李明德孔颖达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十四桥”,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烧制出来的红砖,居然会是粉末砖。“公子,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薛仁贵轻轻挠着脑袋,公子带着自己忙碌好几天,就是为了做这个东西?“这一次我们失败了,应该是温度控制不当导致的。”轻声解释了一句后,将手中的粉末砖丢到一旁,而后再次向土窑那边走去。自己不是天才,失败在所难免,只要多次尝试,细心观察,他就不......

《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畅读精品》精彩片段


“大哥哥,好好的宅子,你为何非要在这里修建这么一个土窑呢?”

薛礼抬起胳膊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很是不解的询问起来。

“仁贵,我在做些什么,那你可要认真学,以后靠它来填饱肚子,绝对是十分轻松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个小家伙的体力实在是惊人,修建这么大一个土窑,基本都是这小子一个人干的。

自己这副娇滴滴的身板,实在是承受不起这样的劳动力。

几次他都打算雇佣一些人回来干活。

但都被这小子拒绝了,他说有雇人的银子,不如多给他点饭吃,这样的小活,他能干。

结果就是,这小子说话算话,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将土窑修好了,而自己只需要让他填饱肚子就行。

此时,宅子之中就他们三人。

两人在宅子中干活,柳氏负责做饭。

自己儿子有多么大的饭量,她自然是十分清楚的,生怕引起恩公的不满,所以最近几日,她都没有做太多的饭菜。

每天干这么多的活,却填不饱肚子,这让柳氏很心疼。

所以,今日看恩公心情不错,她打算多做一些饭菜,让儿子吃顿饱饭。

“柳大娘,仁贵有这样的饭量,你为何不早说,这几天他应该没有吃饱吧!”

见到薛仁贵面前那个巨型饭碗后,沐九歌瞬间想到了一件事。

典籍中对薛仁贵的记载,那就是他少年时之所以家境贫寒,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太能吃了。

“前几天也没有干啥活,少吃点就行。”

这话一出,顿时让柳氏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儿子的饭量一个人,能够顶上十个人。

顿顿都让他吃饱的话,开销实在是太大了。

“这叫什么话,我又不差这点饭钱,以后每顿饭都要让仁贵吃饱,不吃饱哪里会有力气干活?”

沐九歌面露不悦之色,自己又不是那种小气的人,更加不会差这对母子这一口饭,实在是没有必要替自己考虑。

“可是……”

听到这样的话语,柳氏的脸色涨的更红了,实在不敢抬头去看恩公。

“没有可是,以后每顿饭,就按照今天这个标准做。”

对于那些没有用的解释,沐九歌根本就不想听,直接下达了命令。

以后就做这么多,要是吃不了,他宁愿浪费倒掉,也不能让这个跟在自己身边的小家伙饿肚子。

“多谢恩公。”

柳氏声音有些哽咽,她明白恩公这样的命令下达后,自己的儿子每天都能吃上饱饭了。

“大娘,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叫恩公,以后与仁贵叫我小九就好。”

自己没有做什么,却又让对方感动的一塌糊涂,这让沐九歌很无奈,急忙转移了话题。

“不,不,不,那怎么能行?恩公对我们有恩,万万不能这么叫!”

“那就叫……公子吧!”

娘俩犹豫片刻,点了点头,“嗯!好!”

……

三日后。

沐九歌蹲在院子中,望着刚刚烧制完成的土坯陷入了沉思。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烧制出来的红砖,居然会是粉末砖。

“公子,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薛仁贵轻轻挠着脑袋,公子带着自己忙碌好几天,就是为了做这个东西?

“这一次我们失败了,应该是温度控制不当导致的。”

轻声解释了一句后,将手中的粉末砖丢到一旁,而后再次向土窑那边走去。

自己不是天才,失败在所难免,只要多次尝试,细心观察,他就不信他成功不了。

薛仁贵虽然不明白,却一直跟在公子的身边,仔细观察学习着。

直到两人烧制的第六窑红砖,才算真正掌握到技巧。

“哈哈,我就说嘛,这样简单的事情,怎么可能会难得住我?”

提着手中分量十足,硬度十足的红砖,沐九歌终于流露出笑容。

“公子,老远就听到了你的笑声,这次成了吗?”

柳氏端着茶水走了过来,土窑的事情她知道,只是与儿子一样,不懂公子在搞什么名堂。

“这东西叫红砖,可以用来盖房子,比土坯不知道坚韧的多少倍。”

沐九歌很是兴奋的向两人解释起来。

“公子,你说的是真的?这个东西真的不怕雨淋?”

大唐时期,穷苦人家最怕的就是下雨,因为每一次下雨的时候,外面大雨,房间之中就会下小雨。

无论使用草坯修理多少次,都无法彻底避免这样的事情。

“当然了,等以后我盖了新房后,你们就会知道我不是在吹牛了,柳大娘,今天做点好吃的庆祝一下。”

“仁贵,从明天开始,我们可要加班加点的干了!”

根本就无法压制心头的激动,沐九歌美滋滋的开口道。

“好好好,都听公子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柳氏也弄清楚了恩公的为人,他是真的善良,而不是故意装出来的。

不要看他年纪轻,但是那种洒脱的性格,实在是让人敬佩。

“公子,您到底还要烧制多少块红砖?”

将土窑之中最后的一摞红砖搬运出来后,薛仁贵这才开口询问起来。

这段时间的忙碌下,他们已经成功烧制出五万多块,堆在一旁形成不小的体积。

到现在都没有使用一块,这让薛仁贵很是疑惑与不解。

“还不确定,咱们先将这里的老房子都拆了,然后使用红砖重新盖新房。”

沐九歌轻轻摆手。

烧砖只是一个开始,日后必然还要大规模的生产下去。

“没问题,包在俺身上。”

拆掉一座老房子而已,这样的小活还需要问,公子这是瞧不起谁呢。

“那行,抽空的时候将他拆掉,我出去购买材料。”

这个时候的房子构造,大部分都是由木头与土坯混合而成的,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地基,所以坚固的程度很是让人担忧。

“放心吧,等公子回来后,这个房子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公子口中的新房,薛仁贵心中充满了期盼,他真的不知道,用红砖修葺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

这小子的保证,沐九歌并没有当回事,而是在心中盘算,这个时期的工匠技术,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


“咔嚓……”

李二心中一颤,不慎将酒杯滑落在地,应声而碎。

没办法,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惊悚!

河东道一带百姓数十万,若真如这小子所说,打开春就没下过雨,这些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哎呦!你们几个这是怎么回事?一个个还真是娇生惯养,手上一点劲都没有,连个酒杯都拿不稳!”

沐九歌微微晃着身子,有些气恼的瞧着他。

“小兄弟放心,改天我一定差人送一套玉的过来!”

还没等李二开口,一旁的长孙无忌便赔着笑脸,并用酒渍未干的袖袍,帮李二擦拭洒在桌前的白酒。

“你……可不许耍赖,哈哈!”

闻听此言,沐九歌这才露出笑脸。

“放心,若是酒杯不送到,小兄弟大可到我福来酒楼去要账!”

“得嘞!算你们有诚意!”

“小兄弟,你刚刚说的事,会不会是道听途说,有什么偏差?”

孔颖达眉头紧蹙,仔细的询问。

“我这可不是什么道听途说,都是有所依据的,不过哥几个也别太担心,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呢,没咱们什么事!大旱千里,朝廷自然会去解决的!”

“哈哈,来,喝酒……!”

说完,沐九歌再次举起酒杯,一仰头,全都灌了进去,随后便醉倒在石桌之上。

他是醉倒了,可李二等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突厥发生内乱,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若是河东道真的发生了干旱,那么重心必定还是要放在救灾上!

毕竟现在国库并不算丰裕,撑不起这两头的供给!

将沐九歌抬到屋内安顿好,一行人便出了小院。

拐了几个弯后,这才缓缓走出村子。

一辆极其奢华的马车正在等着他们!

“辅机,你说这小子是不是信口胡说?”

今天的事信息量实在太大,李二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不光是他,随行的其他几人也都一样,到现在也没能从震惊中缓过神,“陛下,臣……臣也不知!”

这么大的事情,没经过调查,他们哪敢胡乱下定论?

“咬金呢?”

“俺……俺也不知,若是换作别人,敢说这样大逆不道,诅咒我大唐干旱的话,我非打的他满地找牙不可!但这小子竟然连小可汗突利派人送信这样绝密的事情都知道,只怕……!”

再往后的话,程咬金不敢再说。

“只怕是真的?”

即便他不说,李二也心知肚明。

“臣不敢妄议!”

几人纷纷低下头。

“去查!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突厥那边的情况给朕查清楚,还有河东道一带!只要有了消息,第一时间向朕汇报!”

“是!”

长孙无忌等人齐声应和。

到了长安城内,立即朝署衙方向奔驰。

……

七日后,李二正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

此时的他,心情十分烦躁。

已经这么多天过去了,两边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那小子说的是真是假!

片刻过后,下人来报,齐国公求见。

李二想都没想,立即召见!

“可是有消息了?”

还没等长孙无忌施礼,李二就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

“回陛下……!”

长孙无忌拱手一礼,略显为难的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真被那小子说中了,河东道大旱千里,百姓叫苦连天!”

“什么?”

李二心跳像是突然漏了一拍,十分难受。

“陛下,这是文书……!”

长孙无忌将调查的详细结果呈了上去,李二越看,脸色就越阴沉。

“二者已中其一,现在就看突厥那边了!”

李二跌坐在龙椅之上。

“陛下,边关急报!”

说来也巧,就在此时,内侍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将士走了进来。

将士双手抱拳,施了一礼,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封加急信件!

还不等内侍将信呈上去,便被焦急的李二一把夺了下来。

颤颤巍巍的看过以后,面色煞白的递给了立于一旁的长孙无忌。

“颉利部落发生严重倒春寒,大雪及腰,冻死牛羊无数,道路被阻,情况危急……!”

长孙无忌简单的阅读一番,脸色也是骤然大变。

全中了!

所有的一切,都被那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夫给说中了!

不!

这哪是什么乡野村夫啊,明明就是市井大贤!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

看到李二复杂的表情后,长孙无忌摆摆手,将两人打发下去。

御书房门重新被关上,两人良久无言,半晌过后,长孙无忌这才缓缓开口,“陛下,那小子不简单啊!”

“嗯!身在乡野,就知突厥内政,还能料知千里之外的天气,实在是不简单!”

李二背负双手,越想越觉得那小子的本事大的吓人。

“这小子难道是神仙不成?”

长孙无忌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样了。

除了神仙,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不光出口成章,还能想出活字印刷这样的技术,甚至还能酿出绝世佳酿!

“神仙是不可能,那小子肉体凡胎,你也不是没看到!估摸着,是有什么能掐会算的本领!”

李二蹙着眉头思索半晌,暂时将此事放下。

“赶紧去将魏征、房玄龄等人给朕叫来,河东道大旱一事刻不容缓,必须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才行,否则民心大乱!”

“是!”

长孙无忌赶紧出门,吩咐侍卫到各府去叫人。

片刻过后,一众老臣全都集结于此。

当李二将这两条重磅消息放出之时,所有大臣均是为之一愣!

尤其是程咬金,下巴直接掉在了地上,嘴里足矣塞下一个鸡蛋!

这……这不就是前几日那乡下小子所说的话吗?

竟然全都应验了?

不过震惊归震惊,他的嘴巴还是很严的,不该说的一个字都没敢透露!

“突厥那边的仗暂时先不打了,即便突利被颉利灭掉,我们失去盟友,也先不管他!河东道大旱,咱们必须先解决这一问题才行!”

随后,李二就赈灾之事做了详细的安排。

该调粮调粮,该安抚民心的去安抚民心!

甚至下了死命令,若是发现有人敢贪污赈灾粮款,先斩后奏!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