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完整文集

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完整文集

南方有佳人绝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是作者“南方有佳人绝世”笔下的一部​奇幻玄幻,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李牧周庭,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如此这般,发生在各个坊市的青楼歌坊,酒肆茶楼中。“狗日的南晋国。”“狗日的武国。”“陛下如此隆重的举办鹤鸣宴招待他们,却还遭到他们的奚落,简直是不知好歹。”……此时的大周京都城内,市井百姓听着各地传来的消息怒骂着。但带给他们给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力感,看向大周的才子们又多了一丝怨念。......

主角:李牧周庭   更新:2024-06-04 17: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牧周庭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完整文集》,由网络作家“南方有佳人绝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是作者“南方有佳人绝世”笔下的一部​奇幻玄幻,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李牧周庭,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如此这般,发生在各个坊市的青楼歌坊,酒肆茶楼中。“狗日的南晋国。”“狗日的武国。”“陛下如此隆重的举办鹤鸣宴招待他们,却还遭到他们的奚落,简直是不知好歹。”……此时的大周京都城内,市井百姓听着各地传来的消息怒骂着。但带给他们给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力感,看向大周的才子们又多了一丝怨念。......

《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完整文集》精彩片段


万民殿的宫门外,附近的百姓支起了一个个小摊,各个酒楼歌坊的伙计们围坐在摊前喝着茶,眼神不时的飘向宫门。

在看到有士子从宫门内走出后,伙计们纷纷上前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银两,塞进士子的手中,然后拿走一张张字条,四散而去。

他们要把万民殿内发生的最新消息送回自家酒楼,歌坊讲给客人们听。

……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京都内安定坊太白居酒楼内一名才子听着万民殿内传出的消息拍案而起。

“这南晋国人真是可恶,竟然如此欺我大周。”文渊河上玉春楼画舫内大周才子大怒。

如此这般,发生在各个坊市的青楼歌坊,酒肆茶楼中。

“狗日的南晋国。”

“狗日的武国。”

“陛下如此隆重的举办鹤鸣宴招待他们,却还遭到他们的奚落,简直是不知好歹。”

……

此时的大周京都城内,市井百姓听着各地传来的消息怒骂着。

但带给他们给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力感,看向大周的才子们又多了一丝怨念。

……你们要是争气一些,也不至于让我大周如此受辱。

大周的才子们崩溃……我们也想争气啊,实力不允许啊。

……

大殿内,独孤义,金宏一两人扫了一圈激愤的大周群臣,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大周几位大佬,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天武大帝身上。

好像在等着天武大帝恼羞成怒。

南晋,武国一直跟大周就不友好,之前的几十年几国之间来来回回的打了几场,都没有占到便宜,最近几年才比较平静。

现在一有机会就会跟大周过不去。

天武大帝没有开口,礼部尚书徐平西,却是笑盈盈的站了起来。

“两位使臣说的不错,我大周留在京都才子也确实是不争气,不得不说南晋的才子确实是文采斐然。”

徐平西一开口,殿内一片哗然。

南晋一众才子得意洋洋,方旭一脸高傲的仰着头,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耳朵却是竖了起来。

各国使臣……这么痛快承认?

大周群臣却是听出了……留在京都的才子……

“徐老大,你家老爷子怎么向着南晋国的人说话?”有大周才子开口。

“别说话,静静的听着。”徐迁了解自己老爹,事情没那么简单。

“南晋虽然在七国诗会脱颖而出,但也不能太过骄傲,要知道大周儒道可是历经千年,可不是你南晋能比的。”徐平西微笑着,看着南晋众人说道。

“哈,我南晋儒道历史确实比不得大周,也只是文会得了第一而已。”独孤义还没开口,南晋的一位才子出声讥讽。

“哼,你算什么东西,大人们说话可有你插嘴的份?”徐迁冷哼一声对着南晋国才子开口道。

徐迁看南晋国才子开口,自然不能让老爹掉身份,去跟南晋才子争辩。

南晋才子听到徐迁出口不逊也是毫不示弱:“我不算什么东西,那也比你们倒数第二强?”

南晋才子意思……我们不算什么东西,那你们大周倒数第二就更不算什么东西了。

“不错,你大周才子也就牙尖嘴利,诗词却是毫无建树,还是回去好好读读圣贤书吧。”武国的一众才子也不甘寂寞,纷纷发言。

大周一众才子瞬间炸开,也都纷纷出言还击。

一时间大殿中火药味十足,两国使臣也不出言阻止,就想着让大周颜面扫地,徐平西站在上首也不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你武国也不过第三而已,大家都是儒道一脉的读书人,何必如此咄咄逼人。”说话的是文会第二的唐国才子,此言明显是向着大周一方。

“等你唐国拿了魁首再说这话不迟。”南晋的方旭开口了。

“……”唐国才子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话,人家第一,不管说什么都没用,只会显得自己无能。

大周一众官员,宿老顾及身份也不能下场只能干看着。

方旭一开口,众人停了下来,不在说话,人家说的对啊,有本事你拿第一再说,不然说再多也只是徒增笑话而已。

看着众人哑口无言,方旭如得胜将军一般,得意的仰着头,一副高处不胜寒的样子,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南晋,武国的众人也是一阵得意。

站在上首的徐平西看着垂头丧气的大周才子,又看了看得意洋洋的方旭和两国使团才子……就要这样,你们越是得意,一会就让你们知道什么是绝望。

不得不说大周的君臣心真的是……黑。

见两边人都不说话了,徐平西才慢悠悠的走出来接着道:“日前内阁收到了一封,来自北境边城的战报,我大周边城的靖北县县令带领着一千县兵和百姓,抵挡住了荻人的三万大军,坚守了六天六夜。”

徐平西顿了顿看向众人。

各国使团才子第一反应就是……吹牛吧,一千县兵和百姓,抵挡荻人三万大军?

还坚守了六天六夜?

就连大周文武百官也都张着嘴,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七国在地图上正好是并列在一条直线之上,北边边境都是荒原,南边都是海域。

百年前,北境蛮人联合妖族诡异入侵中原大地,各国纷纷派出大军,联合中原大地上的仙门,道家,佛门组成联军在北境的荒原和蛮人,妖族诡异打了整整十年,才堪堪守住。

北境是七国的边境,各国都有派重兵镇守,但北境实在太大,虽然有大军镇守,蛮人没有大规模的侵略,但时不时的还是会有北境各部南下掠夺各国边境,因此各国都有在和北边的蛮人作战。

他们自然知道北境的蛮人有多厉害,所以才会如此震惊,不可置信。

好吧……就算你说的是真的,那跟七国文会有什么关系?

南晋使臣独孤义心中虽然不信,但还是开口道:“徐大人,这个好像跟文会没有有什么关系吧?”

殿中众人也是疑惑的看着徐平西。

徐平西也不在卖关子,直接说道:“我大周的这位靖北县县令,惊才艳艳,才华横溢,在城墙之上,写出了传千古的诗词,引发天地异像,震退荻人。”

“什么?”

“诗传千古?”

“引发天地异象?”

夸张了吧?

有如此才华能在边境做小县令?

这下就连大周众人心中也是有些不相信了……我大周还有人有这样的诗才?

整个万民殿一时间如菜市场般议论纷纷。

天武大帝坐在高台之上,嘴角含笑的看着众人,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

皇城外的京都内,各个酒楼歌坊中的才子佳人们,听着万民殿内传来的消息越加愤怒了,可听着听着……

北境战报。

诗传千古?

天地异象,坚守六天六夜?

震退三万荻人?

“此言可当真?”有才子直接跳了起来,抢过伙计手中的字条,快速看了起来。

“诗词可出了?”才子们迫切的问道。

“还没……”伙计答道。

“快去守着,出了第一时间送来。”说完一定五两的银子塞进了伙计手中。

“哎……”

话音未落,跑腿的伙计已经出现在了楼下的街口。

整个京都内,各个酒楼歌坊,青楼茶馆的伙计们,捏了捏怀中足够他们辛苦一年工钱的银两,飞速的朝着万民殿宫门奔去。

……


李牧站在山顶的一块大石上,望着山脚下波涛汹涌的大川河,对面就是北境的十万大山,听说妖族就生活在这十万大山之中。

妖族啊……

李牧很好奇,妖族到底长啥样。

前身李的记忆中,根本没有任何关于妖族的记忆。

“县尊大人,可……可有什么发现。”陈老汉哆嗦声打断了李牧的思绪。

李牧转过身,看着瑟瑟发抖的陈老汉,两个陈家庄的年轻人也比陈老汉好不到哪去,李牧有才气在身,可以勾动天地元气隔绝严寒,到不觉得冷,可陈老汉三人是普通人根本受不了山顶的寒风,此时正哆嗦着看着李牧。

“有很大发现,哈哈哈。”李牧跳下大石开口道。

“走吧,下山去。”李牧心情大好。

陈家庄三人虽然不明白这位县尊大人为何如此高兴,但也没有多问,他们只想快点下山,这山顶寒风太大,实在太冷了。

一行人回到陈家庄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周庭,范春元一行人已经在陈家庄等着了。

看到李牧众人从山上下来,周庭,范春元快步走了过来。

“大人,你再不下来我就准备上前寻你了”周庭闷声开口道。

李牧摆摆手,问道:“怎么样了?”

“嗯,还算好,我不冷,倒是范主薄抖得厉害。”

李牧:“……

我是问你冷不冷么??

“大人,先进屋再说。”范春元一把推开挡在前面的周庭。

范春元,周庭两人收到快手送来消息,就往陈家庄赶来,看着天空飘着的雪花,知道今晚怕是回不去了,又吩咐众人搭建了一个临时的营地。

一群人进了新搭建的石屋,石屋中已经生好了一堆火,倒也不觉寒冷,李牧没有运才气隔绝寒冷,相比之下他还是喜欢这样自然的感受温度。

屋内李牧坐在上首的石凳上,凳子上铺着一个软垫,很暖和。

虽然李牧不在意,但是这种被惦记,被尊重的感觉他很喜欢,这应该是范春元准备的,周庭……就算了吧,大老粗一个。

范春元,周庭两人坐在了两边,三人围着火堆,陈老汉看几位上官今晚不打算走了,就跑去张罗饭食去了。

李牧看着周庭,周庭也在看着李牧,两人谁也没说话。

……李牧

“大人问你事办的怎么样了?”范春元看不下去了。

“哦哦,下官回到城里,把工部所有的人都带来了,已经派去各村帮着村民们搭建房屋去了,城里愿意来的铁匠不多,只有三个,一个就留在了大王村,一个带了过来……。”周庭这才恍然大悟的开始汇报。

“其他的物资筹集到了多少。”李牧手里握着一根木棍,扒拉着火堆。

“城里愿意赊欠被褥只有两家,一家是西城的万绣坊,一家是锦绣楼,时间紧就没有去别的地方,一共拉来了二百多床棉被褥……柴刀,斧头……”

李牧静静的听着。

“愿意赊欠的店铺都记录好了,以后加倍还回去。”直到周庭说完,李牧才开口。

这些愿意赊欠的店铺,虽然并不多,但暂时也够用了,这个时代能在危难时刻仗义出手的商人并不多见,无论在那个时代,商人讲究的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大人放心,下官带了文书的,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周庭拍着胸脯。

“嗯,老周这事办的不错。”李牧笑着道。

“嘿嘿。”周庭有些不好意思,这还是头一次听到李牧夸奖他,有些不知所措的挠了挠头。


“咚咚咚。”

就在靖被县士卒,百姓绝望的时候。

大地传来一阵震动。

西北方向的地平线上冒出了一个黑点,大地的震动越来越大,一面黑色大旗出现在了白茫茫的地平线上。

那是大周的黑金龙旗,在黑金龙旗的后方,一支黑骑队伍在一片雪白的大地上格外的显眼。

北境守军,镇北军中的黑骑卫,他们穿着厚重的皮甲,背着长矛,手中握着长枪。

“杀!“

为首的黑骑挥舞着长枪。

不动如山,其徐如林。

他们如一道黑色利刃划过天空,朝着荻人营地扎去。

……

“黑骑卫,是大周的黑骑卫。”

荻人的中军大帐中,一位千夫长大声来报。

“将军,大周的援军来了。”

拔拓延吉心里一惊,这么快?

“快,通知其余的骑兵队去阻击。”

看着西北方向,朝着中军大帐急驰而来的大周黑骑卫,拔拓延快速的吩咐道。

“是。“

一名千夫长离开大帐,带领自己的骑兵前往拦截。

“三王子,看黑骑卫的数量大概在三千人左右。“桑格已经包扎完了左臂,站在拔拓延吉的身后说道。

“人数如果被拖住,但大周这么北军一到,就走不了,我们现在必须撤退,以我现在的实力,已经无法保证三王子全身而退。”

黑骑卫是镇北军中最强悍的一支骑兵,人数一直保持在了在五千人,个个骁勇善战,常年与北境各部的骑兵作战。

拔拓延吉心里清楚,这一次自己是彻底的没机会了。

虽然荻人铁骑在北境一样有着赫赫威名,不惧大周黑骑卫,但如果被拖住,大周的大部援军一到,自己怕是就走不了了。

……

城墙上空的李牧是第一个看到黑骑卫的,心中大喜,果然老天爷不会让自己那么容易的就挂了。

转头对着城下的大周士卒,百姓大声喊道。

“大周的儿郎们,父老乡亲们,我们的援军到了,荻人的狗崽子们撑不了多久了,一个都不要放过,狠狠的宰了。”

“援军!!”

“我们的援军到了嘛?”

“太好了,真的是援军到了。”

“杀啊。”

大周的援军来了,让他们准备赴死的心又燃起了活下去希望,如果能活着,没有人愿意去死,一个个重新紧握钢刀,奋起反击。

周庭,李三,王腾,陈广,大周百姓士卒在城墙之上看着城外越来越近的大周黑金龙旗。

绝望的时候,又看到了希望,一时间欢呼雀跃起来,大悲大喜之下,有的百姓直接哭了出来。

……

“呜”

“呜”

“呜……”

两短一长的荻人撤退的号角声响起。

拔拓延吉不甘的看了一眼靖北城,转身带着一部人马朝着荒原退去。

城墙之上的三位万夫长,看到黑骑卫的时候就知道要撤退了,听到号角声之后掩护着士卒们纷纷撤下城墙。

当最后一个荻人士卒撤下的时候,三人毫不犹豫的转身便跳下了城墙。

虽然一流高手无法腾空,但靖北城墙的高度对他们来说却不算什么。

城下荻人的铁骑掩护着大军,向着荒原极速的撤离,黑骑军也不冲杀,只是远远的跟着不断的骚扰着。

……

“荻人撤军了,我们守住了。”

“呜,呜。”

大周的士卒,百姓这一次没有欢呼,都发出了悲痛的嚎啕。

守住了,但代价太大了,城上活着的士卒,百姓不到三百人。

有的士卒不顾严寒,直接就躺在了地上,彻底放松了下来,这一刻,他们一动都不想动。

……

大周天武32年冬。

荻人五位王子各领军三万,南下侵略大周。

大周边境五个县城,其中安北县,华丰县,安南县被荻人在短短的一天内攻破,荻人铁骑长驱直入,在大周北岭郡内肆虐,屠戮大周百姓。

随后兵合一处,共计九万大军围攻北岭郡。

边境五座县城,仅剩下一个华南县,一个靖北县一直坚守,等到了镇北军的支援。

华南县,当时正好有一位出使边境的顶级大儒在城内,而华南县又是离镇北军驻地最近的一个县,三天援军便赶到了华南县,因此城池未丢。

而离镇北军驻地最远的靖北县,县令李牧带领着靖北县上下苦苦坚守了六天。

镇北军,军帅屠千里,得知荻人大规模的南下袭击大周边境,得到消息赶到的时候三县已经被攻破。

大怒,立即派遣两千黑骑卫支援华南县,三千黑骑卫奔赴靖北县,其实他也对两县并不抱太大希望。

但不管如何,还是派出黑骑卫前去增援。

自己亲自带着十万镇北军与北岭境内的荻人大军厮杀。

如果不是两县的荻人大军未能进入大周境内,恐怕北岭郡在镇北军前来增援之前,已经被荻人的铁蹄踏平了。

北岭郡境内的荻人大军,与镇北军在北岭郡城外的平原上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激战,两军的尸体遍野,血流成河。

连续打了三天,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主要是镇北军最强悍的骑兵已经派了出去。

荻人的三位王子,还在等着其他两位王子的大军到来,那怕来一个,他们都有把握击溃大周的镇北军。

没有等来其他两位王子的大军,大周的黑骑卫却是回来了,屠千里在得知其他两县并未被攻破,心中大喜。

也不在着急出战,只是派出了黑骑卫不断的骚扰着,只要拖着就能把荻人这支九万人的队伍拖垮。

荻人三位王子看着迟迟未来的其他两位王子,也知道他们是来不了了,也无心在战,慢慢的往荒原撤军。

军帅屠千里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放走他们,派出了两万大军埋伏在了荻人大军撤退的必经之路雪松岭。

……

天武32年冬,侵入大周境内的荻人大军在雪松岭遭遇大周镇北军埋伏,一场大战下来被镇北军打的丢盔弃甲,黑骑卫五千人马追击而去。

黑骑卫兵强马壮,也不和荻人大军正面硬刚,荻人大军摆开阵势他们便远远跑开,只要荻人一撤黑骑卫又立马扑了上去。

荻人大军无奈,只能加快速度的朝着荒原深处撤军,黑骑卫追着荻人大军深入荒原八百里才返回。

这一战,镇北军斩杀了荻人三万大军,北岭郡除了华南县,靖北县,其他三个县城被荻人大军攻陷,数万百姓被杀。

……

靖北县,虽然挡住了荻人大军,守住了城,但一样损失惨重,荻人南下,城外的村镇不知道多少百姓被杀,多少财产被抢。

光守城的士卒,百姓就战死了两千余人。

靖北城内,当知道荻人大军撤了之后,百姓们喜极而泣,这么多天的提心吊胆,终于放下心来了,一时之间城内一片欢声。

有欢喜就有哀愁,守城战死的百姓两千多人,鲜血染红了整个靖北城墙,两千多个家庭承受着丧失亲人的痛苦。

李牧看着城下悲痛的百姓,城墙上一具具大周士卒,百姓的尸体。

吩咐周庭,所有参与守城,对守城做出贡献的一定都要记录在册,一个都不许漏掉。

吩咐完了之后,转身走进城上的阁楼,倒在木板之上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从穿越过来,李牧已经三天都没有合眼了。

……


龙颜大悦的天武大帝扫了一圈承文殿,起身往外走去,他觉得乱糟糟的承文殿配不上他此时的心情。

殊不知造成这副景象的罪魁祸首就是他。

好吧,你是皇帝怎么都对。

赵默紧跟着天武大帝朝着殿外走去。

走出殿外的天武大帝突然停下了脚步,开口说道:“去查一下。”

“遵旨,老奴这就去。”

赵默心领神会的弓着腰朝着天武大帝施了一礼,退了下去。

心情大好的天武大帝朝着御书房走去,他准备一会要把大臣们叫来,好好商量一下如何把这个鹤鸣宴办好。

……

北境,夜。

刚晴了一天的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寒冷的夜色下,县衙后院,县尊居住的院落,侧厅,屋子里烧着一盆碳火,橘红色的火光微闪,不时传来“噼啪”的煤炭炸裂声。

李牧坐在了圆桌前,一边烤着火,一边小口小口的就着咸菜喝着粥。

两碗粥下肚,腹中的饥饿感才消失。

“呼……”

喝完粥的李牧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靠在了椅子上,一动不动。

“少爷睡了三天,腹中空不能吃油腻的饭食,明天小蝶给您做您最爱吃的狮子头。”

看着一脸满足躺在椅子上的李牧,小丫鬟快速的递了一杯茶在李牧手中。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李牧喝了一口茶,看着正在收拾碗筷的小丫鬟心里想着。

万恶的旧社会。

不过,我喜欢……

记忆中,李牧出生在江南郡平安县的一个大户人家,老爹李百万是开酒楼的,一听名字就有钱。

老妈穆云是书香门第家的大小姐,长得非常漂亮,因为家里遭了难,才下嫁给了老爹。

李百万一介商贾,能娶到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按他的话讲,那是八辈子积来的福,家里祖坟冒了青烟,所以对自家媳妇一直很好。

事实也是如此,李牧能考上进士及第,跟穆云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商贾家出了李牧这么一个当官的,李百万对自家媳妇就更好了。

小丫鬟叫小蝶,从小在家就伺候着李牧。

李牧来北境上任的时候就带了小丫鬟小蝶,照顾起居。

这妥妥的富二代啊,而且还是个有实力的富二代。

躺平。

必须躺平。

李牧本身就是一个小人物,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经让他觉得无所追求了。

要钱有钱,要权自己大小是个县令,放现代那就是县长。

但是别忘了这是古代的县令啊,基本这一片自己说的就算。

而且这个年代嫖娼……呸,不是。

读书人的事能叫嫖娼吗?

那是以文会友,看歌舞表演。

可以三妻四妾。

李牧一边喝着茶,一边对未来憧憬着。

“大人你醒了。”

门外传来了周庭的声音。

李牧:“……”

……

京都,夜。

皇城内漆黑一片,唯有文华殿还灯火通明,文华殿是阁老们上班处理公务的地方。

内阁有四位阁老,乃是朝中最有威望的几位大臣担任,帮着皇帝处理政务。

每天都会有一位阁老在文华殿值班,今天值班的正是右相张礼。

“张阁老,陛下在御书房,让您过去一趟。”

一个青衣小太监,来到文华殿朝着正在伏案的张礼开口道。

闻言张礼站了起来说道:“这么晚了,陛下有何事召见?”

张礼身材不高,是一个面容清瘦,留着山羊胡子的小老头,也是大周顶级大儒之一,唯一一位有着七斗才气,还在朝中为官的大儒,虽年过半百却是精神十足。

“陛下没说,您去了就知道了。”青衣小太监低眉提着手中的灯笼侧身说道。

张礼也不在多问,走出文华殿,跟着青衣小太监朝着皇城内走去。

……

皇宫,内城。

御书房内,天武大帝端坐在案几后,手里拿着暗影司传来的秘报,赵默站在一旁侯着。

暗影司,是天武大帝安插在各州县监察百官的特殊衙门,主要是监察百官,刺探情报,由大太监赵默统领着。

“陛下,两位阁老,尚书到了,就在外面侯着呢。”门口传来小太监的声音。

“宣。”

“遵旨。”小太监应声退了出去。

不多时。

御书房外便传来了脚步声。

“老臣,参见陛下。”

“臣,参见陛下。”

四位大臣向着天武大帝拱手行礼。

首辅,高长青,须发皆白,一身官服不怒而威。

右相,张礼。

礼部尚书,徐西平,是一位五十多岁,身材微胖,看起来给人感觉很和气,又很不好接近的样子。

吏部尚书,孙平凡,人如其名,长得并无特点,一脸严肃,四十多岁是大周最年轻官拜尚书的官员。

大周,二品以上官员见皇帝是不用下跪的,只需要拱手施礼就可以。

“哈哈哈,深夜打扰各位爱卿,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跟众爱卿商议。”

天武大帝看着四位大臣笑着说道。

“来人,给四位大人搬凳子来。”

四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什么情况,最近咱这位天武大帝不是一直为七国诗会烦心嘛?怎么还这么高兴,还有凳子坐。”首辅高长青。

礼部尚书回了一个眼神“我还在家睡觉呢,就把我叫来了。”

“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左相张礼老神在在,目不斜视的站在一边。

“别看我,你们都不知道,那我就更不知道了。”吏部尚书面瘫脸上毫无表情,摊摊手。

几人眼神快速的交换了一下。

“诸位爱卿看下,这是北岭郡传来的战报。”

天武大帝的声音传来,四位大臣收起眼神,坐了下来。

一旁的大太监赵默拿着奏折递给了左上首的高长青。

这就是一封很正常的战报,荻人犯边,陛下怎么还这么高兴,高长青耐着性子往下看。

“啊,天纵奇才,简直是天纵奇才。”

看到靖北县战报的时候,高长青高呼。

高长青意识到不对,立马起身拱手道。

“陛下赎罪,老臣失礼了。”

天武大帝摆摆手,示意无妨。

几人看着高长青,心中排腹,啥事啊大惊小怪的,年纪大了遇见点事就一惊一乍的。

高长青扫了几人一眼,就知道几人心里想啥,把手中的奏折又递给了张礼。

哼,还嘲笑老夫,一会别惊掉你们的大牙。

张礼接过奏折。

半响。

惊呼。

“才华横溢,哈哈,儒道多久没见过如此才华横溢的文人了,大周儒道有望了,这是谁的学生,如此天纵之才。”

张礼打开奏折,前面看着平平无奇,可看到靖北县战报也不禁站了起来。

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两人对视了一眼,感觉事情不对,一个人失礼还说的过去,连张礼这老头都惊呼。

不同寻常。

两人接过奏折,一起看了起来。

靖北县……

“咝……”

两人咝了一口凉气,看着对方。

这世间竟有如此惊才艳艳之辈。

大周的儒道要雄起啊。

天武大帝一直观察着众人的神色,悠哉的喝着茶,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样子。

四人又对视了一眼,“难怪陛下如此高兴。”

“恭贺陛下。”

四人朝着天武大帝拱手道贺。

“哈哈哈,朕也没想到,在朕的治下有如此能臣,这是大周的福气。”

天武大帝站起身来,示意众人不用多礼。

“朕,深夜召各位爱卿前来就是想商量一下,明晚的鹤鸣宴如何安排。”

天武大帝说出了今晚开会的主题。

“陛下,臣为礼部尚书,这个鹤鸣宴的事就交给臣来办,保证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

不待众人开口,礼部尚书一脸献媚的站起身对着天武大帝拱手说道。

“哼,怎么也轮不到你礼部操办吧。”

吏部尚书一脸正气的对着天武大帝施礼道。

“臣愿为陛下分忧。”

“老夫还在,何时轮到你两小儿为陛下分忧。”张礼睥睨的看着两人。

两位尚书:“……”

要知道张礼可是两人的直属上司,两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你们都当老夫不存在么?陛下御书房内,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两位尚书不敢说话,却有不惧张礼的,高长青怒喝一声,站了起来。

“陛下,老臣今年八十有二了,不知道还能辅佐陛下多久,鹤鸣宴的事就交给老臣,让老臣也为陛下,为大周发挥最后一丝余热。”

“呔,高老匹夫,倚老卖老,年纪大了就回家歇着,给年轻人多留一些机会。”

张礼虽为左相论官位比高长青低半级,但张礼却是丝毫不给高长青面子。

“你,你……贵为左相,还是大儒,如此出口不逊,如何做读书人的表率,如何主持鹤鸣宴,真是岂有此理?”

高长青见张礼如此不给面子,也是大怒。

两位尚书小老弟相互瞅了一眼:“……”

知道有两位大佬在,没他们什么事,就静静的坐下来做一个吃瓜群众。

张礼:“你个老匹夫……”

高长青“你……”

御书房内两位大佬吵的是不可开交。

众人何时见过这种场景,都惊奇的吃着瓜。

最后实在听不下去的天武大帝,才站出来分解劝说,才以两人共同主持鹤鸣宴,礼部,吏部两位小老弟为辅的方案,劝下了两人。

不然两人都快开始彼其娘之了

一直到深夜,两位大佬带着两位小老弟才喜滋滋的出了宫。

……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