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农女嫁到:我家夫君是首辅精修版

农女嫁到:我家夫君是首辅精修版

枕犹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农女嫁到:我家夫君是首辅》是由作者“枕犹浅”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温大牛温阮,其中内容简介:布庄在的位置有些偏僻,生意不温不火。温阮特意的观察了下,这店里陈列的布匹花样有些旧了,颜色瞧着有些黯淡,所以价格比其他布庄里卖的便宜了许多。其实布庄里也有卖成衣的,价格却比布匹高出了几倍。温阮已经想好,等买了布回村里,再花点铜板请会做衣裳的妇人帮忙裁一下,估摸着也能给她们姐弟妹三人,一人做一件衣裳。虽然样式比不上店里卖的,但是价格却会......

主角:温大牛温阮   更新:2024-05-07 19: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温大牛温阮的现代都市小说《农女嫁到:我家夫君是首辅精修版》,由网络作家“枕犹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农女嫁到:我家夫君是首辅》是由作者“枕犹浅”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温大牛温阮,其中内容简介:布庄在的位置有些偏僻,生意不温不火。温阮特意的观察了下,这店里陈列的布匹花样有些旧了,颜色瞧着有些黯淡,所以价格比其他布庄里卖的便宜了许多。其实布庄里也有卖成衣的,价格却比布匹高出了几倍。温阮已经想好,等买了布回村里,再花点铜板请会做衣裳的妇人帮忙裁一下,估摸着也能给她们姐弟妹三人,一人做一件衣裳。虽然样式比不上店里卖的,但是价格却会......

《农女嫁到:我家夫君是首辅精修版》精彩片段


此时的温阮,已经在市集上买好了六只小鸡崽。

买一只大公鸡花了三十文,可买六只小鸡崽,也花了三十文。

温阮想,这花钱还真是如流水。

可是没办法,家里缺的东西太多了。

温阮捏着破旧的钱袋子去了一家布庄。

这家布庄在的位置有些偏僻,生意不温不火。

温阮特意的观察了下,这店里陈列的布匹花样有些旧了,颜色瞧着有些黯淡,所以价格比其他布庄里卖的便宜了许多。

其实布庄里也有卖成衣的,价格却比布匹高出了几倍。

温阮已经想好,等买了布回村里,再花点铜板请会做衣裳的妇人帮忙裁一下,估摸着也能给她们姐弟妹三人,一人做一件衣裳。

虽然样式比不上店里卖的,但是价格却会便宜很多。

“大堂姐?”

一个少女惊讶的声音响起,“哎哟,娘你看,真是大堂姐啊!”

温阮转头,便瞧见一个穿着碧绿色衣衫的少女,正牢牢的盯着自己。

温阮从记忆里找寻半天,终于确定了站在不远处的少女,正是二叔的女儿——温月牙。

温家三兄弟当年分家分的早,温大牛和兄弟们起初也有联系,可在李氏生病后,二叔和三叔不止不借钱给温大牛,还断了和他的来往。

尤其是二叔家,在背地里没少说温大牛的坏话,两家不像是亲戚、兄弟,更像是仇人。

“你怎么在这里?”温月牙瞧了瞧温阮手里的布匹,和母亲柳氏一起走进店里,她压低了声音,“堂姐,这些布你买不起的?”

她的声音再小,可卖布的掌柜却听了个清清楚楚。

“堂姐实在要买布,不如买成衣吧!你去西市的福寿巷里找找,那边的衣服可比这些布还便宜!”

她话音一落,柳氏就‘噗嗤’一声的笑了出来。

卖布的掌柜听着不高兴了,“去去去,你会不会说话,我家的东西好着呢!”

也不怪掌柜的会如此的生气,因为福寿巷这一条巷子,都是做死人生意的。而福寿巷卖的成衣,也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虽然便宜,可实在是晦气。

如今他店里的生意本来就一般了,若是再沾上晦气的东西,他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温阮没有搭理温月牙和柳氏,她的目光在布匹上穿梭着,最后给自己选了深黛蓝色的粗布,这种颜色虽然很暗,可是却很耐脏和耐穿。

她给弟妹选的则是鹅黄色的细棉布。

“这粗布一尺八文钱,细棉布一尺十五文钱,一共是一百八十二文,我给姑娘你算便宜些,你给个一百七十文就好了!”掌柜的拨动着算盘,又道,“姑娘,若你一定要给一百八十二文,我就送你六双袜子!”

反正这些袜子也旧了,卖也不好卖,不如半卖半送。

温阮在市集走了一圈,对物价多少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这价格的确不算贵,还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她点了点头,“多谢掌柜的,就一百八十二文吧!”

温阮从袋子里掏出铜板,爽快的付了钱。

掌柜的见她动作利索,心里也很高兴,本来要送六双袜子,最后还多送了她一包针线。

两个人一来一往,把站在店里的温月牙和柳氏都当成了空气。

“堂姐,你发财了?”温月牙瞧了瞧温阮的钱袋子,眼里的贪婪显而易见,“是林大娘又给你钱了吗?”

她伸出手就去抓温阮的钱袋子,“也让我瞧瞧呀!”


温阮刚回到家,温小笙就急匆匆的走了上来。

他的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放了一些玉米碎、粗粮、青菜和六个鸡蛋。

“郁家大哥哥送来的!”

温小笙口中的‘大哥哥’便是郁危的大哥郁阳。

温阮看着篮子里的东西,微微失神。

其实在她的身契和家里的借据落入林大娘的手里后,村里便有人说,林大娘出手阔绰,无非是想买下她给郁危结阴亲。

等郁危一死,郁家没准就得把她给活埋了给郁危陪葬。

可温阮心里也不是不会盘算,她如今的容貌还真的不值这三十两银子。

郁家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帮她,可帮了就是帮了,这个恩情她是记得的。

温阮抚摸着温小笙的头道,“你和大哥哥说谢谢了吗?”

温小笙点了点头,“说了,我还让郁家大哥哥拿鱼,不过他没要!”

温阮见温小笙小脸鼓鼓的,有些无奈的模样,又安慰道,“没关系,咱们下次再给他!”

温小笙立即点了点头,“嗯!”

人都该学会知恩图报,温阮想着来日方长,她总有机会去感谢郁家人的。

……

夜渐渐深了,整个村庄都十分的安静,时不时能听见蛙和蝈蝈的叫声。

温小笙和温小琴已经闭上眼,躺在摇摇欲坠的木床上睡着了。

木床上放了一些干稻草,床单更是补丁套着补丁,没一块好地方。

盖在他们身上的薄被,已经烂的不能再缝补了,闻着还有些腐朽的气味。

如今是夏天,夜里还能凑合着过,等入冬后,这屋里的全部东西都要彻底的换了,不然只能活活的冻死!

温阮没有闭眼,她借着月光瞧了一眼床头的破旧的矮木柜,又继续做手里的活。

前世的温阮是个赫赫有名的手工匠人,做出来的东西在市场上常常是有市无价。

她从空间里摘了不少青草出来,翠绿的草梗在温阮的手里像是活了一样。

她先是编出笼子的草底,再慢慢的往上,不过片刻,一个精致的蝈蝈笼子就出现在她的掌心里。

温阮在蝈蝈笼子的上面还串了一根细小的草梗,方便人提着赏玩。

一夜的功夫,她就编了十个蝈蝈笼子和几只草蜻蜓、草蚂蚱。

天色还未亮,村里鸡鸣声也还未响起。

温阮轻手轻脚的起了身,在灶房里拿出家里唯一一个烂了半个豁口水瓢,栓在了上她编的绳子上,出了屋门。

温家小院里有一口塌方了一大半的井,因为家里没有一个完好无损的水桶,温阮根本不能去村口的水井打水,只能靠着水瓢打上来的水,把家里唯一的小石缸用丝瓜瓤清洗了一遍后,再重新弄了些清水,毕竟家里总不能一直喝灵泉水。

她正忙着,正屋内就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不过片刻,温小笙就出现在了厨房里。

“姐姐!”他走到灶屋里,揉了揉眼睛后,就问,“你怎么不叫醒我!”

“我已经长大了,我能帮你!”

温小笙虽然已经有九岁了,但是因为这些年营养没有跟上,身形比同龄的孩子更显瘦小,干瘪的像个小猴。

他穿着一件大人的旧衫,袖子和裤腿都是空荡荡的。

温小笙很聪明,他用一根草绳把衣服扎起来,方便行动。

只是穿在他身上的衣服既破又旧,是昨日那些要债的人刮地三尺也瞧不上的破烂东西,当柴火都嫌点不燃。

“好,姐姐知道了。”温阮点头答应了弟弟,“你去帮姐姐烧火,我们把昨儿剩下的鱼汤热了!”

温小笙人小却很聪明,他走到灶前熟练的开始烧火,架势很是娴熟,平日里一看就没少干活。

他一边烧火一边问,“姐姐,这火候够吗?”

此时的温小笙眼里很是有光彩,熠熠生辉。

温阮不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毕竟这热汤还真不需要在乎火候,“就这样,正好!”

温小笙一听,咧嘴就笑了起来。

等小水缸清理好了,温阮才又把其他的鱼肉剁碎做成了滑润柔嫩的鱼丸,放进了锅里。昨日剩下了一些螃蟹和虾,一会都可以吃了。

温阮瞧着弟弟烧了会火,脸蛋都变成了小花猫,便笑着说,“小笙你先去洗把脸,再去叫小琴起来,差不多可以吃早饭了。”

温小笙点了点头,他起身洗了脸又去屋里叫醒温小琴。

此时天色还未亮,温小笙借着灶膛里的火光,用极其不熟练的手法给温小琴扎了个麻花辫。

他扎的辫子歪歪斜斜的,可温小琴也不在乎,只是笑着看向温阮,那双黑白分明的杏眼里全是满满的信赖,简直又可爱又乖巧。

有些颜控的温阮,顿时心里美滋滋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弟弟妹妹虽然年幼,可温阮压根不需要分太多的心思去照顾他们,而且她们还时不时的能帮温阮一些小忙。

“等会姐姐要去镇上,你们要在家里乖乖的知道吗?锅里还有一些窝头,中午热一热再吃!”温阮看着眼前穿着破烂的孩子说,“过几天等姐姐赚了银子,给你们都买一身新衣裳。”

倒不是温阮不愿意带着弟妹去镇上,而是蓬溪镇离下河村足足有一个时辰的脚程,单程。

去县里就更麻烦了,一来一回需要一日,一般没什么大事,村里的人都不去城里,费钱。

倒是有牛车去镇上,只是得需要缴纳两文钱的车费。

可如今家里别说两文钱了,就是半文都掏不出来。

一个时辰可就是两个小时,这一来一回就得四个小时,如今孩子们还小,身子又单薄,温阮怕孩子们在路上折腾出什么毛病。

等她把昨夜做的东西卖了换钱后,倒是可以领着弟妹坐牛车去镇里看看。

“姐姐,我陪你吧!”温小笙看了看妹妹,又说,“我可以保护你的!”

说着,他把胸脯拍的‘砰砰’响。

温阮抬起手捏了捏温小笙的脸蛋,只觉得这张脸瘦的只有皮包骨了,压根没什么肉。

得把孩子养胖一些才行。

她笑着说,“好,不过你是哥哥,你更要保护好妹妹。”

“你们今天哪里都不要去,把门关好,就在家里乖乖等姐姐回来,知道吗?”

温小笙点头,“姐姐,我知道了!”

温阮把昨夜编好的东西和放在空间里的鱼拿出来两条一并放进了背篓,才朝着记忆里的方向走到了村口。

她运气好,在村口遇见了周家父子。

“小阮妹妹!”周大山一瞧见她,就笑着和她打招呼,“你这是要去哪里呀?”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