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蔺相如赵括的现代都市小说《一统乱世:从击溃白起开始畅读精品》,由网络作家“石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一统乱世:从击溃白起开始》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石坚”,主要人物有蔺相如赵括,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聚集的是像平阳君赵豹、马服君赵奢这样的王族大臣,属于公室(宗室)一脉,和蔺相如廉颇这些出自底层的大臣正好是两个极端,格格不入。人们通常将平原君这一脉称为“公室派”,将蔺相如这一派称为“士人派”,这两派也是如今赵国政坛中最大的两派势力。赵括替代廉颇做主将,就是公室派对士人派的一次政治打击。所以,公室派的首脑平原君当然不允许士人派的首脑蔺相如对赵括这个自......
《一统乱世:从击溃白起开始畅读精品》精彩片段
赵国都城,邯郸。
王宫之中,一场议事正在举行,参加会议的都是赵国的重要人物。
年轻的赵王坐在上首,满面愁容,忧心忡忡的说道:“前两天的时候赵括让人传回消息,说是准备发起决战,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了。”
赵王的压力真的很大,今年是他即位的第六年,亲政的第四年时间,然而他要面对的却是和他祖父赵武灵王同一时代的人物,整整在位四十六年的秦王嬴稷!
四年的经验对四十六年经验,想一想都知道这是一场多么不公平的对决。
好在,赵王还有一班贤明的大臣。
首先就是赵王的亲叔叔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赵胜是如今的赵国相邦,和已经去世的孟尝君田文,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以及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史书流芳的贤臣。
平原君闻言便开口安慰道:“大王请放心吧,赵括能力极强,定然能够击败秦军,给大王和赵国带回一场胜利!”
听了平原君的话之后,赵王的脸色也是略微放松了一些,点头道:“也是。那赵括的兵法寡人素来是有所听闻的,此战应当能胜。”
但就在此时,另外一名赵国重臣,上卿蔺相如却道:“大王,老臣觉得还是不能过于乐观。赵括虽有名声,但秦军主将白起也是声威赫赫经验老到,就怕赵括上了白起的当啊。”
论到名声,蔺相如其实和平原君也不相上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传诵千古,耳熟能详。
赵王闻言脸色又是一变,平原君和蔺相如都是他的左膀右臂,如今两人突然唱起了反调,让赵王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
平原君皱起眉头,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蔺卿这话说的就没有意思了,都知道你和廉颇大将军交好,但你也不能因为你二人之间的私交而影响我们赵国的大事!”
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那是众所皆知的事情,这两人都是来自底层的士人阶级,因此从那之后便牢牢的抱团成为盟友。
有盟友就有政敌,政敌是谁?便是面前的平原君了。
平原君作为赵王的叔叔,他的身边聚集的是像平阳君赵豹、马服君赵奢这样的王族大臣,属于公室(宗室)一脉,和蔺相如廉颇这些出自底层的大臣正好是两个极端,格格不入。
人们通常将平原君这一脉称为“公室派”,将蔺相如这一派称为“士人派”,这两派也是如今赵国政坛中最大的两派势力。
赵括替代廉颇做主将,就是公室派对士人派的一次政治打击。
所以,公室派的首脑平原君当然不允许士人派的首脑蔺相如对赵括这个自己人说三道四。
蔺相如摇了摇头,道:“平原君,蔺某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说的事实。以廉颇大将军之能尚且无法应对秦军,赵括根本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就仓促上阵,这不是拿我们赵国四十万士兵的性命当儿戏吗?”
平原君重重的哼了一声,道:“这件事情大王已经做出裁决,难道蔺卿想要质疑大王的意见吗?”
蔺相如正色道:“大王固然已经下了命令,但我蔺相如作为赵国之臣,受先王大恩,即便是触怒大王也一定要说出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赵括或许十年后足以成为主将,但现在用赵括去当主将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冒险!”
蔺相如的身边,另外一名赵国重臣,上卿虞信也悠悠的说道:“蔺卿所言极是,虞某也认为赵括只会夸夸其谈毫无经验,确实没有那个才能作为主将。”
在平原君的身旁,平阳君赵豹摇了摇头,道:“虞卿此言差矣,廉颇大将军虽然经验丰富,但在上了年纪之后过于保守,连主动出击都不敢,难道要我们赵国白白的把上党郡送给秦国吗?”
蔺相如道:“秦国如今势大,上党郡送给秦国又有何妨?总比让赵括去领兵,送了我们四十万将士的性命要好!”
平原君怒道:“简直是胡说八道,秦国若是占据了上党郡的话以后随时都能够从上党出兵威胁我们的都城邯郸,我们怎么能随随便便将上党郡让给秦国,那不是等于让秦国人把刀子架在了我们头上?廉颇既然不敢打,那就让敢打的赵括上去,有何不可!”
几人一番争论让赵王头痛不已,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诸卿都不要争了!”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赵王咳嗽一声,道:“蔺卿和虞卿的顾虑寡人也是懂的,但现在的局势如此,上党郡退让是万万不行的,再说决战都已经开始了,说这些又有何益处呢?还是静候战争结果吧。”
赵王这番话说出来,大家也顿时就没有了争吵的兴致,各自沉默。
赵王看着面前这副两派针锋相对的情形,脑袋也是十分头痛。
赵括,你到底行不行啊?
赵王其实对赵括也不是很信任,只是因为平原君大力推荐所以才用赵括取代廉颇当主将的。
就在这一片沉默之间,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众人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发现是一名身着宦官服装,两鬓斑白的老者。
可别小看这位老者,他的名字叫做繆贤,乃是赵国宦者令(相当于大内总管),当年向赵惠文王举荐了蔺相如的存在。
繆贤语气急促的说道:“大王,上党郡长平战场的战报已经传回来了!”
这一句话说出来,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心神。
赵王迫不及待的问道:“结果如何了?”
繆贤环顾在场众人一圈,就在气氛无比紧张之时,这位老宦者竟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大王,我们赢了!赵括将军在长平战场之中歼灭秦军超过三十万人,取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这个消息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瞬间在大殿之中炸开,让所有人头晕目眩,不能自己。
赵括赢了?
赵括——赢了!
十万钱其实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以赵国现在的物价,换算起来和后世的十万块钱差不太多。
赵括原本只是想要随便喊一个高价让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一边凉快去,没想到这老医者闻言眼睛一亮,道:“十万钱一株?而且还能不限量供应?赵卿,老夫可以买!”
赵括咦了一声,有些惊讶的看着老医者:“你有这么多钱?”
老医者擦了一下汗水,道:“不瞒赵卿说,老夫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商贾郭纵为妾,那郭纵素来多金,只要老夫和他说一声这人参的功效,郭纵定然能出钱购买。”
“郭纵?”赵括想起一个人的名字,有些惊讶的说道:“就是那个号称‘于王者埒富’,富甲天下的邯郸第一炼铁大商贾?”
老医者连连点头:“不瞒赵卿,正是这个郭纵!”
赵括站住了脚步,若有所思的看了一脸期待的老医者一会,然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你且在府中等着,等我从宫中回来,有一桩大生意和你商量。”
俗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但钱不钱的可以稍后再说,赵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进宫去参与赵王特地召开的只有赵国重臣才能参与的小型廷议。
报仇这种东西,当然不能太久!
蔺相如从马车上下来,正好看到了同时抵达的虞信和廉颇。
三人并肩走上台阶。
蔺相如看看左右无人,低声对虞信道:“简直是胡闹!我等和平原君赵括之间虽然政见不同,但大家都是为了赵国和大王效力,初衷也算是一致的,你怎么能让人刺杀赵括呢?”
廉颇救了赵括的消息蔺相如是知道的,所以他当然不会怀疑廉颇。
虞信苦笑一声,道:“蔺卿你这就是误会我了,昨天晚上的事情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蔺相如狐疑的看着虞信:“真的没有关系?”
虞信断然摇头:“蔺卿你想想,我若是想要针对赵括的话有的是杀人不见血的手段,何必要如此直来直去派出刺客,而且还是一次派出这么多?如此多人的行迹是很难掩饰的,一旦行迹败露那不是直接葬送了我全家性命?”
蔺相如想了想,点头对虞信的说法表示认同,但还是低声道:“官场的事,咱们还是用官场的手段来,不要搞得那么直接!”
虞信叹了一口气:“真不是我,蔺卿。”
一旁的廉颇面无表情,全程没有说话。
虞信看了一眼廉颇,心中暗自叹息。
昨天晚上遇刺的情形可没有瞒过虞信,所以虞信很清楚如果廉颇再出手晚一些的话,赵括说不定就被刺客们追上杀死了。
可惜……
片刻之后,三人来到殿中。
赵王坐在上首,脸色阴沉。
平原君和平阳君也已经就座,看着士人派三巨头,目光不善。
蔺相如朝着平原君笑了笑,坐了下来。
虞信和平原君对视一眼,空气之中似乎有火花闪现,几秒钟后也坐下。
廉颇面无表情,看也不看其他人,直接坐下。
除了这些人之外,在场的还有御史楼昌,大行人郑朱等等,所有赵国重臣齐聚。
不,其实还少一个。
一阵脚步声响起,手臂上还打着绷带的赵括大步走了进来。
“见过大王!”赵括朝着赵王行礼。
赵王脸色动容,忙道:“赵卿不必多礼。赵卿昨夜被贼人所刺杀,寡人听了之后也是十分担心,今日见到赵卿无恙,寡人也就放心了。来来,坐吧。”
司马靳并没有听过赵括的声音,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明白自己的处境。
中计了。
如今两万五千名秦军都身处尧山大营之中,一旦火势起来,所有人都要在火海之中被活活烧死!
司马靳几乎是立刻就做出了决定:“快,让所有人开始突围!从南边走,撤回去!”
接连的火箭还在不停落下,这些火箭都是涂了火油的,落在营帐的布幔上就会迅速燃烧起来,再加上营帐之中随处可见的木头更是大大的加快了火势的蔓延速度。
周围开始变得十分灼热,浓烟滚滚,热气扑面而来。
司马靳的命令下达之后,秦军将士们纷纷撤退,司马靳自己也不敢怠慢,带着身边的两千亲卫朝着南边的营门而去。
突然,道路旁边的一处熊熊燃烧的营帐倒塌下来,将司马靳面前的几名秦国士兵直接压倒盖住。
司马靳听着里面的连连惨叫,一咬牙:“不要管他们,我们继续走!”
逃生时刻一分一秒都无比宝贵,司马靳不能因为区区几名普通士兵而误了大局!
眼看营门就在面前,司马靳一边奋力奔跑,一边心中暗自给自己加油。
只要冲出大营之外,就还有重整旗鼓的机会!
又过了几秒钟时间,司马靳终于冲出了同样也已经熊熊燃烧起来的大营南门。
此刻整座大营之中已经是火光冲天,连天空都被完全映红。
逃出南门之后,司马靳站住脚步环视一圈,发现如今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只有不到两千人了。
不过还好,身后的南门之中还不停有秦国士兵涌出。
司马靳松了一口气,沉声道:“二三子,我们……不好!”
夜空中突然传来了嗖嗖的破风声,司马靳心中警兆大起,直接卧倒在地。
密集的箭矢从黑暗之中射了出来,这一次不再是燃烧的火箭,而是由青铜和铁所制成的、要人命的箭矢!
箭矢犹如雨点一般落在秦军之中,不少秦军士兵瞬间被射倒在地,一些当场身亡,剩下的则是惨叫连连。
赵括的声音再度响起:“既然都已经来到了我的地盘,想要这么容易走,是不是太不把我赵括放在眼里了?”
刚刚狼狈爬起来的司马靳听到这句话之后脸色大变,心中顿时剧震:“赵括?他怎么会在这里,他怎么可能在这里?”
在司马靳想来,此时的赵括应该还在二三十里之外的赵国韩王山大营之中,盘算着明天怎么继续进攻秦军防线(踏入白起陷阱)才对!
然而司马靳已经没有时间继续思考下去了,黑夜之中不断有密密麻麻的箭矢射出来,司马靳麾下的秦军士兵不停的被射翻,死伤惨重。
司马靳看着这一幕,饶是他身经百战,此刻也不免手足无措。
身后是择人而噬的火海,面前却是无穷无尽的赵国弓箭手,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
就在司马靳身前大约三百步的一处小山坡上,赵括全身戎装,英武之气勃勃,注视着远处的司马靳,嘴角露出笑容。
这一切当然都是赵括的设计,包括关隘处和大营之中的韩国人全是如此。
韩国虽然向赵国献出上党,但是却又暗中支持秦国,让秦国的军队可以随意在韩国境内通行,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让赵括对于用韩国人来当替死鬼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赵括身旁,一名赵国中年大将心悦诚服,对着赵括道:“大将军料敌机先,事先设下埋伏让司马靳浑然不觉而入瓮,乐乘实在佩服!”
乐乘是燕国大将乐毅的弟弟,在历史上也是赵国有名的大将,在这一战之中原本出任廉颇的副将,如今则是赵国军中的第三号人物。
赵括微笑道:“白起以为他能够算计到我们,但是我偏偏将计就计把他的骑兵反过来包围,然后歼灭!今夜过后,我军后方再无任何忧虑,可以全力在正面和秦国人分一次胜负了!”
两人说话间,秦国将军司马靳终于咬牙做出了决定:“二三子,都跟本将军一起上,冲过去杀死那些赵军弓箭手!”
已经变成火海的大营是不可能回去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锋了。
在司马靳的命令下,这支秦军挥舞着武器朝着赵括所在的方位发起了决死冲击。
赵括看着面前这一幕,不由发出了微微冷笑:“垂死之人,还想做困兽之斗!”
为了消灭司马靳这支兵马,赵括可是调动了五万精锐,是司马靳所部的整整两倍!
两倍的兵力还是这种以逸待劳瓮中捉鳖的情况,如果还能让司马靳逃出生天,赵括和他麾下的这五万赵军干脆弄块豆腐撞死算了!
当司马靳冲到赵军阵地面前的时候,这位秦国大将悲哀的发现,能够跟随在身边的秦国士兵已经不到五百人了。
赵军的弓箭手实在是太多,太猛!
司马靳身边的两千多将士已经大部分阵亡,而剩下那些刚刚从营门之中逃出来的秦军见状直接就分散逃命,根本没有跟上司马靳的脚步。
“给我死!!”司马靳奋力挥舞着兵器,拼死继续前冲。
就算是死,他也要杀几个赵国人垫背!
一场短促而激烈的战斗之后,司马靳右手拄剑单膝跪地,大口大口的呼吸,身上多了几十道伤口,许多地方已经是血肉模糊,鲜血不断从身上流出。
在司马靳的身边,最后一名秦军士兵也刚刚倒在了地上。
无数的赵军将士犹如潮水一般将司马靳重重叠叠的包围,刀剑矛戈锋利兵刃的光亮在火把的照耀下反射过来,让司马靳有些睁不开眼睛。
司马靳惨然一笑,知道今日已无幸理。
突然,面前的赵军士兵让开道路,一辆战车驶到司马靳。
司马靳下意识的抬起了头,看到了战车之上一名年轻而英武的赵国将军。
司马靳明白了:“你是赵括?”
赵括缓缓点头,道:“你也是个勇士,自裁吧,我可以留你全尸。”
司马靳剧烈的咳嗽起来,血沫从口中喷出。
过了好一会之后,司马靳勉力平复呼吸,问道:“今日之事是被你料中的,还是我们大秦之中出了叛徒?”
赵括眯起眼睛,道:“如果我们赵国能够安插叛徒在白起身边,你觉得邯郸之中还会有那么多离间我们君臣的流言吗?”
司马靳放声大笑:“也是,是我司马靳无知,小看了天下英雄,更小看了你赵括将军。我死于你手,心服口服!”
说完,司马靳不再犹豫,挥剑往脖子用力一抹。
鲜血喷溅,这位白起极为倚重的秦国大将当场阵亡。
而司马靳所率领的两万五千名秦军除了极少数幸运儿能够逃出生天之外,其他全部被赵军歼灭!
这场在尧山爆发的大战虽然十分激烈,但尧山和秦军大营之间相隔数十里,又有尧山、丹朱岭、仙公山和韩王山四座大山阻隔,秦军大营方面根本无从察觉。
这也是古代作战信息和沟通落后的所带来的弊端,在没有电台出现之前都是无法解决的。
退一步说,就算有所警觉,在不能够确认战况的情况下白起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计划。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翌日。
天色刚刚亮起,赵军就再次发动了潮水般的攻势。
这一次由于秦垒壁的失守,赵国大军直接渡过了丹河,以秦垒壁为出击点,朝着秦垒壁之后的光狼城秦军大营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红旗漫卷杀声震天,汹涌的赵军士兵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声势无比惊人。
白起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这一幕,平静的下达命令:“让前线的将士们拼命抵抗,吸引赵括投入更多兵力!”
根据白起的下一步计划,两路秦军奇兵将会分别杀入到大小东仓河谷之中将赵军切成两段,然后各个击破。
但赵军主将又不是傻瓜,无论廉颇还是赵括都在这两个地方布置了大量兵力,正常情况下秦军是不可能攻破的。
所以必须要将这些兵力都吸引到正面来攻击秦军光狼城防线,才能让大小东仓河谷的防守变得薄弱,白起的奇兵才有一举突破的机会。
飞矢如蝗,箭簇如雨从秦军的寨墙之上射出,将许多赵军士卒射倒在了冲锋路上。
然而赵军方面也并非没有准备,几辆冲车轰隆隆的在众多赵军的助推下冲过秦垒壁,轰然撞在了秦军大营的寨墙之上,许多在寨墙上作战的秦军士兵被直接震倒落地,发出惊叫。
更后面一点的地方,大批赵军弓箭手也冲过丹水,以南岸的秦垒壁作为支点,开始对光狼城大营之中的秦军弓弩手们进行远程压制。
众多秦军弓箭手纷纷中箭,从寨墙上手舞足蹈落在地面,砰一声激起烟尘。
激战极其惨烈,每时每刻都有众多将士倒下,伤亡数字急速攀升。
长平决战的第二天,血腥程度比起第一天而言越发猛烈。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正午时分。
廉颇站在大粮山的指挥高台之上,心神多少有些不宁:“依照之前的计划,秦军的诱敌深入之计已经开始,但赵括将军迟迟未归,究竟要不要按照他的计策继续下去呢?”
说实在的廉颇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赵括提出来的这个“白起的计划”,还是相当大胆而出人意料的。
精妙确实是精妙,但这种一旦行差踏错就直接崩盘的计划,白起真的敢在这种大战之中用吗?反正廉颇自认为自己是不敢的。
廉颇毕竟已经老了,他不再是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廉颇,虽然身体依旧健壮,但勇气是远远不如以往了。
不然的话,赵王也不至于派上赵括来达成主动出击的目标。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廉颇将军,怎么还不开始集中兵力进攻?万一白起觉得我们不上当,那就不好了。”
廉颇又惊又喜的抬头,果然看到了赵括。
赵括也是忙碌一夜歼灭了司马靳所部,稍微睡了一会之后就在天亮起身,迅速的赶了回来。
廉颇问道:“大将军,尧山大营那边的战况如何了?”
赵括哈哈一笑,道:“敌将司马靳和两万五千名秦军尽数败亡!”
廉颇身体一震,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拍案叫绝:“大将军实在是高,老夫佩服!”
赵括脸色一正,道:“好了廉颇将军,按我的命令去做吧,让白起觉得我们已经中了他的计谋!”
廉颇正色道:“喏,末将这就照办!”
众多传令兵开始从高台之上奔下,迅速将赵括的命令传达下去。
秦军光狼城大营之中,王龁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忍不住道:“君候,赵军现在怎么还没有任何动静,看上去似乎根本没有要主动进攻的迹象,是不是司马靳将军那边出了问题被他们察觉?”
白起眉头一皱,淡淡说道:“稍安勿躁。”
说是如此,但白起其实也有些不淡定。
根据白起之前的估算,赵军至少在一个时辰之前就应该全军压上以求一举突破秦军大营才对。
如果再慢一点的话,司马靳切断赵军后路的消息可能就要传到赵军指挥部耳中,那时候赵军就不肯出击了。
当然就算赵军不肯出击白起也有备用方案,只不过备用方案就必须要用到强攻,不但秦军的伤亡会更高,而且胜利的可能性相对也要低了一些。
就在白起有些心急的时候,一阵如雷的鼓声突然传来。
王龁定睛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君候,赵军开始集中兵力了!”
白起同样也放眼看去,果然发现大批赵军开始集中到了大粮山一线,无数旌旗招展,数不清的赵军士兵蜂拥过河。
在战线上的其他地方,原本密密麻麻的赵军明显少了许多。
白起长出了一口气,重新露出微笑。
赵括小儿,你上当了。
就让老夫来好好教一教你,让你认清楚战争的残酷吧。
下一刻,白起沉声道:“立刻传令下去,让王陵、司马梗两部迅速出击,分别渡河,进攻大小东仓河谷!”
此刻赵军的主力已经集中在了大粮山这边的丹河上游,而位于丹河下游的大小东仓河谷自然就成为了兵力薄弱的地带,正是白起一直等待的制胜机会!
韩王山高台之上,廉颇凝神注视着秦军大营,有些紧张:“大将军,如果秦军不上当的话,我们正面聚集兵力太多反而会导致伤亡太大啊。”
赵括气定神闲,微笑道:“放心吧,别人可能不会,但白起……一定会的!”
赵括话音刚落,光狼城之中同样也响起了震天的擂鼓之声。
在秦军的战线最右侧有一座山,名叫牛山,这里平日是战场不引人注目的边缘地带,也是白起用来埋伏奇兵的绝佳地带。
就在光狼城鼓声响起的这一刻,两支秦军队伍同时从牛山的左右两侧杀出。
如果不是一开始早有准备的话,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到在这样的战场边缘竟然还隐藏着两支生力军!
秦国将军王陵站在战车之上,身着青铜重甲,手中拉弓射箭,一箭嗖的将一名正在赵垒壁之中指挥的赵军军官射落。
听着泫氏城之中的惊叫,这位王氏家族的大将沉声道:“快,全力渡河!”
无数拉车的骏马嘶鸣,三百辆战车抢滩争渡,巨大的车轮溅起无数水花。
而在更加下游一些的数里地之外,另外一支两万五千人的大军也正在秦国大将司马梗的率领下争渡。
长平战场出现了十分奇异的景象,上游赵军渡河进攻,下游秦军渡河反攻,你来我往之间都想着要把对方一举击溃,拿下这场大战的胜利!
看着这一幕,白起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浓郁。
“赵括……果然还是上了本侯的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