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昆的现代都市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短篇小说》,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超级好看的古代言情,主角是李昭李昆,是著名作者“大千飞雪”打造的,故事梗概::“我知诸位这几日不容易,但独孤凌为人狡诈。搞不好还会返回来。我等如今位置比较隐蔽,适合藏身,也适合向各个方向逃去,最好继续待在原地。等一、两个时辰后,独孤凌如不回来,我等再出去。”没想到竟被李昭猜中,独孤凌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又原路返回。查看周围没有动静,终于彻底放弃。李昭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众人何去何从?见众人齐齐望向他,李......
《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短篇小说》精彩片段
看着剩下的一百多号人,李昭长松口气,不算太糟糕,总比没有强。
李昭很清楚,这些留下的人,并非都是愿意效忠于他。其中部分人,是担心回去后有性命之危;因没好的去处,故暂时留在李昭身边。
这些留下的人里面,家将刘轩、周文等人擅长战场冲锋;王子辰善于谋划。
王子辰曾多次劝说李齐父子,不要急着谋反,当尽可能保持低调,眼下时机未到。可惜李齐没听他的话。
最后,李昭向母亲白氏,父亲李齐,磕了一个响头。这次,逃离长安的人群里面,还有李昭的几个兄弟姐妹,也不知以后能不能再活着相见。
李昭对刘轩等人道:“独孤凌为人机敏,不会轻易放松警惕。我等虽骑快马,仍有可能会被追上,还需等待时机。”
指向离开的人群,又道:“等这些人全部离开。对方会暂时误以为我等全部投降,心中有所松懈。同时,分散开的人群,也可暂时挡住对方骑兵。机会只有一次,尔等若看见我翻身上马,立刻随我狂奔,不要回头。哪怕背后是万箭齐发,也要鞭打坐骑,加速离去。”
众人觉得此计不错,眼下也没更好办法。
半刻钟的时间快要到了,独孤凌看见很多人,垂头丧气向这边走来。这里面也有雍王李齐的身影。
独孤凌松了口气,主谋李齐既然放弃了抵抗,说明这次的追击已经结束。麾下士卒多以为任务已经完成。独孤凌完全没想过,李昭敢独自离去。
李齐毕竟是皇长子,李昆暂时没废除他的王爵。独孤凌下马,迎接李齐等人。
李齐像是霜打了的茄子,声音无力,问道:“父皇打算怎么处置我?”
独孤凌淡淡道:“末将尚未收到圣谕,请雍王殿下先随我回长安。”
正在这时,麾下一员校尉突然道:“启禀将军,前方有百余骑突然南逃。”
独孤凌神色一紧,忽然想到什么,急道:“雍王殿下,敢问世子人在哪里?”
李齐道:“昭儿不在这里,他不愿回长安。”
独孤凌听完,立刻翻身上马。带麾下骑兵朝李昭的方向追去。
刚追不到百步,因前方还有不少投降的人群。独孤凌不想撞到他们,被迫放慢速度。穿过人群后,再次加速追赶。
李昭隐约能听到,身后铁蹄不停踩踏大地的声音。即使如此,他不会回头看。李昭甚至脱掉了盔甲,只为了速度能更快些。幸亏前世学过骑马,不然真的死定了。
追了一炷香时间,距离始终没有拉进,眼看李昭等人即将进入大山,独孤凌果断下令射箭。因为距离不够,只有不到十人被射落马下。
前面道路越来越坎坷,已不适合骑马。李昭下令众人弃马,向深山中跑去。
独孤凌追到此处,见前方深山层峦交错,树木茂盛。同样命令下马,跑步继续追赶李昭。
大山里的道路,坑坑洼洼,异常难走。独孤凌为加急赶路,没注意脚下,一不留神摔了一脚,嘴里吃了一把土。心中恼火,命令麾下,无论如何都要捉到李昭,死活无论。
雍王李齐毕竟是皇长子,独孤凌不敢杀他。而李昭是皇孙,且深度参与逼宫,皇帝二十多个皇孙,即使杀了李昭,也不会严惩独孤凌,顶多训斥一番。
李昭心里也苦,山里的路竟然这么难走。刚才摔倒了几次,导致膝盖和手臂有轻微摔伤。为了加快速度,身上只留下一柄长剑,包括钱粮在内,该扔的都扔了。以后吃饭都是问题。
想想穿越过来这两天的经历,不是在逃命,就是在逃命的路上。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他被雍王和原身这对奇葩父子坑惨了。
近来仔细梳理原身的记忆,发现雍王果真是志大才疏之人。只一味谋取太子之位,殊不知他人也在算计雍王府。李昭严重怀疑,府邸内早有人被收买。要不然的话,雍王兵马刚一杀到东宫,皇帝李昆怎会已提前做好周密布置。
李昭摇了摇脑袋,当前不宜多想,要想法尽快摆脱身后独孤凌的追击。
忍着疲惫,李昭加速前行。随行部众,其中年长者,累的实在跑不动,躺在地上,被身后的独孤凌抓住。
李昭担心其他人坚持不住,安慰众人道:“诸位莫慌,我等已轻装前进,但独孤凌及其麾下皆身着盔甲,速度上肯定比不上我们。且其不熟悉山路,待天黑后,我等即可摆脱身后追击。”
李昭说的没错,天黑以后,大山中一片漆黑。茂密的树木,挡住了一些月光。独孤凌即使点起火把,视野仍然有限。
等到第二天天亮,独孤凌完全失去李昭等人的踪迹。茫茫深山中,想要找到李昭,是非常困难的事。
身旁副将劝道:“将军,我军已追回雍王等人,任务基本已经完成。前方是汉中地界,继续追下去的话,难保不会遇到齐军。”
独孤凌心中实在不甘,但身上带的干粮也撑不了多久,无奈道:“回长安。”
独孤凌不知道的是,李昭等人就在他右侧的一个山坡上。距离不到两百步,众人大气不敢喘,唯恐被发现。
李昭心里郁闷,本想利用黑夜的掩护,彻底摆脱掉独孤凌。万万没想到,竟然会走错路。他在深山里转了几圈,本以为已经成功摆脱追兵,正暗自欣喜的时候,抬头一看,独孤凌竟在不远处。好在对方没有继续搜寻,带人退了回去。
周文道:“世子,独孤凌已离开。我等也要尽快离开此地。”
李昭迟疑了下,道:“我知诸位这几日不容易,但独孤凌为人狡诈。搞不好还会返回来。我等如今位置比较隐蔽,适合藏身,也适合向各个方向逃去,最好继续待在原地。等一、两个时辰后,独孤凌如不回来,我等再出去。”
没想到竟被李昭猜中,独孤凌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又原路返回。查看周围没有动静,终于彻底放弃。
李昭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众人何去何从?
见众人齐齐望向他,李昭表现出一副淡定的模样,嘴角含有一丝笑意,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其实他内心紧张的要死,这个队伍仅剩下一百余人,且众人心思各异。他目前是众人主心骨,若脸上露出些许慌张之色,这个队伍立刻就垮了,众人极有可能离他而去。雍王世子这个身份,已无多大用处,他可不想当一个光杆司令。
杨辛胸中涌起万丈豪情,拔刀指向柳城,吼道:“攻城!”
万山军刚刚大胜,眼下士气高涨。士卒点起火把,扛起云梯,杀向柳城。
这一次,所有人都清楚,此战已无悬念。
城墙上,秦峰和王文开皆不在,没人指挥战斗。且城中士卒仅有数百人,如何能抵挡得了城外的数万大军。
万山军轻松杀上城墙,柳城士卒迅速溃败。有万山军士卒从城内杀到城门处,从里面打开城门。城外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杨辛和各寨主皆面色大喜,心中激动,正要进城。卢柏良拦住众人,说道:“万山军因官兵压迫太甚,被迫起兵。进城后,当善待百姓。不可滥杀无辜,不可纵兵抢掠。”
杨辛点了点头,道:“柏良兄说的对,我等若和官兵一样,欺压平民百姓,必会失去人心。”
柳城大胜,已确立杨辛在众人心中的威信,故无人敢当面反驳。纷纷表示,必会约束手下。
朱威心中不爽,他对城内的财富,早已垂涎已久。这次攻打柳城,他损失了将近一千名士卒。若不抢掠,如何能恢复实力,心中不由嫉恨起杨辛。
入城后,杨辛亲自带人控制城内武库、粮仓等处。
朱威趁其不备,悄悄脱离队伍,唤来手下。让其去抢掠城内大户钱粮,然后将抢来的东西带回山寨。
除了朱威,齐景云也趁乱带人混入城内,冒充其他山寨的士卒,直奔城内豪强而去。
李昭前几天几乎花光所有钱财,购置大批军械、生铁、粮食等物,所以齐景云此次行动极为重要。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得罪杨辛,李昭倒并不担心。哪怕被发现了,又能怎样?真打起来,还不一定谁灭了谁。
况且,杨辛攻打柳城,已彻底得罪了官兵,那还有精力应对昭武军。
..........................................
万山军控制武库后,取出里面的兵器,进行大规模换装。来自秦牛岭的士卒,先行装备,然后才轮到其他山寨的士卒,李昭也分到了一百柄长刀。
杨辛取出库房的钱粮,分发给所有参战将士。此举,再次拔高了杨辛在军中的威信。
在众人高兴的同时,宋民元和张氏兄弟,利用城内混乱和黑夜的掩护,化妆后悄然逃离柳城。当杨辛想找他们算账的时候,已找不到人。
三人出了柳城,不敢耽搁,连夜逃往南郑。
柳城被攻破,与汉中而言,无疑是一场地震。
宋民元清楚,眼下能帮到他的,只有王景。如王景能够派兵,尽快收复柳城,并且愿意帮他说话,他或许能免于一死。
瞟了一眼一旁的张氏兄弟,宋民元心中恨极了二人。
张氏兄弟,同样灰头土脸。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柳城有一天会被攻破。夜晚的山路不好走,两兄弟刚才摔了几下,膝盖隐隐作痛。
天微微亮的时候,三人看见前方有十几人,估计是附近的村民,正席地而坐,喝着茶,吃着东西。
三人一直在赶路,又累又渴,决定先在此处休息下。
张行茂傲慢道:“你们几个,把身上吃的喝的都拿出来。这些钱,赏你们的。”
说完,随意往地上扔了几枚铜钱。
但没人去捡地上的铜钱,几个村民没搭理宋民元三人,神色悠闲,不急不慢吃着手中的东西。
张行茂大怒:“你们几个是瞎子吗,是不是嫌钱少。”又往地上扔了几文钱。
其中一个村民站了起来,淡淡道:“这些是死人的钱,我可不能要。”
一批又一批的长枪,长途跋涉,顺利运抵黑虎岭,士兵终于换掉了手中的棍棒。
练兵的事情,则交给刘轩、周文来负责。
杨智经常向李昭谈及,柳城外的张家是如何的富有,府内白银不下百万两;一旦将其攻下,昭武军可大肆扩军,实力剧增。
李昭听的颇为心动,敦促刘轩加快练兵,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心中也产生一丝疑惑,杨智好像过分关注张家。
黑虎岭上大部分的时间,李昭都在专心搞钱搞粮,基本上能想到的各种办法,全部试过了。
前几日听说汉中深山老林里,有数座古墓; 他专门派人去找过,期望能挖出些值钱的东西。找了几天几夜,可惜什么都没找到。虽然他还没放弃,但山上没有摸金校尉,估计希望渺茫。
为扩展财路,昭武军经常在黑虎岭周围一些小路,埋伏下来,劫掠过路行人。如其中有青壮,则直接将其编入昭武军。可惜,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收获并不大。
偶尔有百姓因生活穷困,主动来投,黑虎岭也全部接纳。
一个月后,刘轩告诉李昭,只要对手不是训练有素的官兵,人数相等的条件下,昭武军勉强可以一战。
为增强实战能力,杨智带路,周文领兵,吞并了附近两个规模较小的山寨。
此战后,昭武军扩兵到了八百余人,使用长刀仅有一百多人,其他皆是长枪兵。
人是多了,粮食却不够吃了。上次从南郑城外抢来的钱财,基本已经花光了。
王子辰大概统计了下,目前山上粮食最多只能坚持一月左右。
李昭心情沉重,一时也想不到去哪里搞粮。
杨智再次怂恿李昭,“张家府邸内家兵不到千人,人数目前和昭武军差不多。大帅既然没有粮食,何不攻下张府。其府邸内钱粮众多,一旦取胜,大帅不仅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也可招兵买马,壮大昭武军。”
“我军大部分是新卒,张府内不少家兵却身着精锐盔甲,如何能打赢?且其府邸修建如同一座碉堡,墙头上甚至有十几台床弩。血肉之躯,很难抵挡强弓劲弩。”周文提出异议。
“即使此战艰难,也要咬牙打下去。大帅来到黑虎岭已将近两月,仅仅扩兵两三百人。大帅不是说要成就一番大业吗?照当前进度,恐怕永远都做不到。况且军中粮食已经不多了,与其饿死,不如放手一搏。”杨智道。
李昭心中陷入沉思,他先前一直觉得昭武军不够强大,不具备攻打张家府邸的能力。但杨智的话点醒了他,昭武军进展过于缓慢。李昭能等得了,但其他人呢?尤其是那些雍王府的家兵,之前在王府里不愁吃不愁穿。现在来到了穷苦的黑虎岭,他们真的甘心一直过这种苦日子。
他决定打这一仗,即使此举有些激进,但若再不打开局面,人心恐怕就散了。
李昭沉声道:“传我军令,勤加练兵。一个月后,全军出击,攻打张家府邸。”
杨智面色一喜,“大帅英明,此战必胜。”
王子辰还是有些犹豫,“此战风险不小,若是败了,我等恐将死无丧身之地。”
“我意已决,不必再议。”李昭态度坚决,无论如何也要打这一仗。
众人见劝不了,也不再说什么。
......................................................
黑虎岭迅速进入了备战模式,之后的每一天,天蒙蒙亮李昭就穿衣起床,观看士卒训练。如发现有人偷懒,立刻当众严惩。直到天色变黑,才停止训练。
或许是因为训练强度过大,山寨里粮食吃的很快。本以为能坚持一个多月,最新统计了下,顶多二十多天,山寨就会断粮。
在士卒刻苦训练的同时,刘轩带人,花了好几天时间,将行军路线,及张家府邸周边地形摸了个清楚。甚至其府邸大门什么时候会打开,墙头上站有多少士卒,也基本搞清。
这一战,事关李昭身家性命,不能不用心。
众人商议战术时,皆认同绝不可强攻,否则伤亡太大。必须设法骗开府邸大门,然后迅速冲入府内,速战速决。
王子辰心生一计,每隔几天会有数辆马车为府邸运送木柴,士卒可藏有木柴中,借此混入张府。
“大人只考虑胜,万一败了怎么办。若局面崩塌,后果不是你我能承担了的。”
“我说过,不会败。凭汉中守军的实力,足以消灭那所谓的万山军。”
见杨明升还要再说话,王景失去耐心,让人将他赶走。
.............................................................................................
沈宁出自南郑沈家,曾有沈氏子弟在朝中当官,对齐国政局多有了解。
于是被李昭叫来,为他详细讲述朝中局势。
当今齐国皇帝姜宁贤,在十五年前登基称帝。
姜宁贤之所以能顺利登上皇位,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到金陵名门陈氏的支持。姜宁贤迎娶了陈氏嫡女陈华倾为正妻,陈氏不遗余力的支持姜宁贤。
姜宁贤登上皇位后,立刻封陈华倾为皇后,其长子姜成为太子,陈氏嫡子陈晋为中书令。在齐国,中书令是文官之首。姜宁贤即位之初,朝政不稳,陈晋全力相助,逐渐坐稳皇位。
但随着姜宁贤逐渐掌握大权,他对陈家日渐不满。陈家的门生故旧,遍布朝廷和地方,这让姜宁贤对陈晋有了忌惮。
二皇子姜岩,母家同样是金陵名门周家。他舅舅周召鹏是现在的户部尚书,同样位高权重。在夺嫡中,姜岩有个优势,他的长相和姜宁贤年轻时,极为相似,因此受到姜宁贤的重视。
三皇子姜宇,母家地位虽比不上陈、周两家,王氏也是书香门第。王景的亲姐,是现在王贵妃。王贵妃长相貌美,虽比不上年轻那会,依旧艳色绝世,甚得齐帝宠爱。在齐帝姜宁贤的默许下,姜宇四处网络朝臣,许下重诺,收为己用。如今,姜宇身边,已有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四皇子姜威,其外祖父是现在的齐国柱国大将军柳知捷。柳知捷在军方威望甚高,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姜威的主要助力皆来自军方。
沈宁继续说道:“但也恰恰因为柳知捷是姜威的外祖父,姜宁贤不喜姜威。”
“齐帝忌惮柳知捷?”李昭猜测道。
“是的,包括先帝。柳知捷是真正的战神,无论是对魏国的战争,还是镇压国内叛乱,皆是屡战屡胜。二十年前,柳知捷率大军十万,攻打魏国淮南。齐军一路势如破竹,斩杀淮南军不下六万。眼看着就要全据淮南,当时的先帝,却强行令他退军,导致功亏一篑。”
“我想起来了,也是因为此战,后来淮南节度使向大魏朝廷服软,还把他最爱的小儿子送去了长安,表示愿誓死效忠魏帝。因为以淮南的实力,根本无力同时对抗魏、齐两国。”李昭道。
“民间有传言,齐帝姜宁贤年轻时,为争夺帝位。暗中向柳知捷许诺,等他继位后,必会全力支持攻打淮南,柳知捷相信了。但没想到的是,姜宁贤不仅没遵守承诺,反而对柳家势力暗中打压。要不是顾忌柳知捷在军中极高的威望,估计早对他下了死手。”
李昭不由感慨:“夺嫡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和父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导致现在流落深山中。我那几个皇叔,虽表面看上去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但我心里清楚,他们做梦都惦记着皇位。”
“大帅是天资英才,以大帅之能,必能扭转乾坤。这偌大的天下,定然有大帅一份。”沈宁不失时机,拍了一个马屁。
李昭笑了笑,道:“你觉得,哪位齐国皇子,有机会登上齐国皇位?”
“这个嘛,末将暂不清楚,目前局势还很乱。论雄才大略,姜宁贤虽比不上魏帝李昆,但帝王之术,早已玩的炉火纯青。他不会允许朝中力量失去平衡。”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