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穿到山沟沟,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阅读全集

穿到山沟沟,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阅读全集

橙思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到山沟沟,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橙思源”,主要人物有刘立夏大妞,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才能看见顶,他们就坐卧在这山坳里。听他们说,离这里最近的集镇都要走上两个半个时辰,路还不好走,不是上山就是下山,折腾的很,板车都进不来。村里有点好东西都运不出去,家里好不容易攒下几个鸡蛋,运出去都要碎上两个,更别提其它的了,每年交税的时候运粮食出去能让人掉一层皮。刘立夏叹了一口气,难怪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这要是不修路,这山里就是有金山......

主角:刘立夏大妞   更新:2024-02-18 19: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立夏大妞的现代都市小说《穿到山沟沟,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阅读全集》,由网络作家“橙思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到山沟沟,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橙思源”,主要人物有刘立夏大妞,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才能看见顶,他们就坐卧在这山坳里。听他们说,离这里最近的集镇都要走上两个半个时辰,路还不好走,不是上山就是下山,折腾的很,板车都进不来。村里有点好东西都运不出去,家里好不容易攒下几个鸡蛋,运出去都要碎上两个,更别提其它的了,每年交税的时候运粮食出去能让人掉一层皮。刘立夏叹了一口气,难怪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这要是不修路,这山里就是有金山......

《穿到山沟沟,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阅读全集》精彩片段


周氏听到声音走出来,见走的相近的人家都来了,一个个的都伸长脖子往里瞧。

笑着说道:“好了,好了,我家大妞托了大家伙的福,都好了。”

“哎哟,那可好,烧了那么多天,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什么有难,后面就有大福啥的,你们家大妞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是啊,是啊,不过你开始为什么哭啊,吓了我们一跳,还以为大妞怎么着了呢。”

周氏就开始跟大家讲述大妞的遗忘症。

倒不是她揭自家闺女的短,实在是这孩子一个人都不认得,她怕她以后闹笑话,惹出事来就不好了,还是给大家伙提个醒先。

刘立夏听着外面的动静,嘴角渐渐翘起来。

没想到,她一句话都没说,她那个娘就把理由给她找好了,还在众人面前过了明路。

这以后她还怕什么,刘立夏放下心来,也来不及想别的,又睡了过去。

没一天,整个村的人都知道了,刘大柱家的闺女发高烧烧坏了脑子,都不认得人了,连爹娘都不认得了,就是她自己叫什么也都忘了。

听到这个消息,都对这丫头很是同情,这怎么烧坏了脑子,这不是傻了吗?这一辈子不是就毁了么,还怎么嫁人啊?

人们议论纷纷。

被人议论的刘立夏正苦的不行,三天了,一天到晚全喝粥,嘴巴都淡出鸟味来了。

她想念红烧肉,大烧鸡,烤鸭啊,想着这些,刘立夏不由自主的咽口水。

她此时还不知道,能喝上白花花的没有一丝杂质的大米粥是有多么难得,自然也就没有看见两个小弟弟眼巴巴的神色。

又被勒令躺了好几天,刘立夏才被允许下床。

此时,对于这个家,这个村的信息她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

没办法,为了能让她快点记起来,全家人,除了那个话还说不利索的,每天没事了就往她床边凑,给她念叨家里的人,家里的事,村里的人,村里的事,村里的情况。

也就知道了,她现在依然叫刘立夏,生她的时候刚好是立夏,就叫了这个名字,刘立夏表示很满意。

家里现在有爹娘,两个弟弟,还有她,爷爷奶奶早就不在了。

他们现在所在的村叫刘家村,大约有八十几户人家,村里大多姓刘,因此叫了这个名字。

刘立夏环顾四周,刘家村四面环山,那山要抬头才能看见顶,他们就坐卧在这山坳里。

听他们说,离这里最近的集镇都要走上两个半个时辰,路还不好走,不是上山就是下山,折腾的很,板车都进不来。

村里有点好东西都运不出去,家里好不容易攒下几个鸡蛋,运出去都要碎上两个,更别提其它的了,每年交税的时候运粮食出去能让人掉一层皮。

刘立夏叹了一口气,难怪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这要是不修路,这山里就是有金山银山运不出去也是白搭啊。

哎,这该死的鬼地方,听说是什么大云朝,好像是才建朝不久。

反正依她那微末的学识,翻遍了整个记忆,也没在中国的任何历史上找到这个朝代,不知道这是哪里,她不会落到哪个平行空间了吧?

这古代应该都一个样,那要怎么挣钱呢?

她现在已经不抱怨饭菜不好吃了,只要能让她吃饱就行,她什么都不挑,即便是刺嗓子的一锅乱炖的颜色可疑的糊糊她也不嫌弃。

长在红旗下下的她,万万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饿肚子,这饿肚子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现在她也明白,为什么两个小弟弟看起来比实际年纪小那么多了,这常年吃不饱饭,能长个才怪。

说着肚子里又传来一阵咕噜噜的声音,刘立夏捂着肚子又叹了一口气,这贼老天,就不能给挑个好点的人家吗,至少能让人吃饱饭啊。

再不济像小说里那样,给个空间有个灵泉,种点东西就哗啦啦长啊,种下去立马就能收了吃,这多好啊。

可惜,啥都没有,没有空间,没有系统,啥金手指都没有,这让她这个四体不勤的人怎么在这里生活啊。

“姐姐,饿!”

刘立夏低头,刘青河咬着手指头在拉扯她的衣角,脸上瘦的就只剩下一双大眼睛了。

她又叹气,这个家都这样的情况了,他们夫妻俩还愿意去请大夫来给这个小姑娘治病。

还为此花了卖鸡蛋攒下来的钱,那是留着换盐、针头线脑的钱。

好不容易攒了这么点,一下子去了两文,哎~

刘立夏摸摸小弟的头,正寻思着给他找点什么吃的,就听见刘青山喜滋滋的叫喊声。

“姐,姐,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刘青山气喘吁吁的从外面回来,衣服下摆还小心的兜着一兜什么,献宝似的递给刘立夏看。

刘立夏低头,看清是一兜二三十个鸟蛋,个个鹌鹑蛋大小,口水立马就上来了,惊喜的问道:“你上哪弄这么多鸟蛋啊?”

刘青山得意洋洋的道:“上树掏的呗,掏了十几个鸟窝,按照你教的,每个鸟窝只拿两三个,就有这么多了,姐,这些都给你吃,吃了你就好得快了。”

刘青河拍着手道:

刘立夏也不嫌弃,破了修修就是,要是好的她还舍不得呢。

周氏见状道:“那行,我晚点去村里借点种蛋去,再看看哪家有没有抱窝的母鸡,先孵点小鸡出来。”

刘立夏听到她娘什么都靠借,简直是空手套白狼啊,不由得佩服不已,她就不行。

地龙可以晚一点再养,毕竟小鸡仔还没影呢。

目下最要紧的是上山找野菌去,尤其是伞把菇,十五文一斤呢,得卖多少个鸡蛋才赚的回来啊。

吃了饭一家人都上山了,夫妻俩也不下地了,赚钱要紧啊。

一家五口人的效率自然要比两个人的高的多,一个时辰不到,周氏背来的背篓就满了。

她背的背篓就她和刘大柱两个人负责,两人也不嫌弃,哪怕是卖不上价的菌,也是看见一朵捡一朵,一来二去的,背篓很快就满了。

刘立夏跟刘青山两人就不同了,这两人心比较大。

现在一般的杂菌都看不上眼了,卖不上价不说,最重要的是还占地方。

本来就带不了多少去,结果杂菌还占了一大半。

真是怎么对得起她这么辛辛苦苦的走那么远的山路,怎么对得起她脚上的几个泡?

刘立夏说什么这次也要多带一点伞把菇去,鸡油菌也可以,一斤能抵得上三斤杂菌了,多划算啊。

刘青山听他姐这么一念叨,觉得很有道理,这样一趟就能多赚点了。

两人卯足了劲在林子里各处转悠,看见了别的也不捡。

周氏都捡了两背篓了,两人一背篓还没捡满。

刘立夏也不着急,反正也只能带得去两背篓,今天一天她能把这个背篓装满她就满足了。

结果是装满一背篓不用一天,半天就满了,另还有一大篮子的鸡油菌,黄澄澄的煞是喜人。

周氏和刘大柱一人背着一满背篓野菌走在前面,刘立夏和刘青山人手提着一篮子的野菌牵着刘青河跟在后面。

天色也不早了,林子里暗的比外面快,再过一会儿,就不太看得清楚了。

刘立夏催了几次,要不是两个篮子都装满了,实在没有东西装了,他们还不想回家呢。

回到家,刘青山烧火,周氏做饭,刘立夏和他爹则负责将那些品相好的野菌捡出来,明天要带去县城卖的。

小心翼翼的将一朵还没开花的伞把菇挑出来放在一边,开花的又放在一边,快烂了的就不带走了,留着自家吃。

晚上周氏把那根搭的大骨砍做几节,熬了一大锅骨头汤,里面放了野菌,还放了些白萝卜,萝卜现在还没长大,她忍痛拔了好几个,连萝卜叶子也没丢,切碎了丢在锅里一起熬。

还别说,味还挺香,熬到最后一股浓郁的骨头汤的味道弥漫至整个院子都是,这哪还有心情干活啊,大家都时不时的往厨房探脑袋,等着叫吃饭呢,好在也选的差不多了,不耽误吃饭。

随着周氏的一声“吃饭了”,大大小小的都往厨房挤,迫不及待的帮忙摆桌子,拿碗筷。

桌子中间摆着一大钵骨头汤,里面还有几节骨头,旁边放着半篓黑面和豆面揉成一块的杂面馒头。

刘立夏拿起一个啃了一口,细细的嚼了又嚼,最后还是喝了一口汤才咽下去,嗓子刺的生疼。

这么多天了,她还是吃不惯这粗面馒头,刘立夏一边吃一边在心里默默流泪,她想念米饭了,不掺稻壳的大米饭,还有不掺麦麸的白面馒头。

其他人却吃的津津有味,有的吃就不错了,何况今天还有骨头汤呢。

刘青山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美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好喝,太好喝了,这肉就是不一样哈。

刘青河吃的小脚都翘了起来。

周氏见孩子们吃的香甜比自己吃了都高兴,笑着捞起里面的骨头,一人碗里放了一根,刚好三根。

“来,吃吧,这个骨头上啊虽说都剔过了,但还是有一些肉的,摊主也不是真能剔得一丝肉也不剩不是。”

刘立夏夹起碗里的那根骨头,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无从下嘴,不太认同她娘的话,这跟剔光也没什么区别了,这点肉还不够塞牙缝的。

抬头见两个弟弟啃得正香,也不好说什么。

见她娘盯着她,她也只得跟着大流一起加入啃骨头的大军了。

嗯,怎么说呢,明知道没有多少肉,所以每吃到一口,哪怕只有一丢丢心里也是高兴的,像捡到了宝,刘立夏啃得不亦乐乎。

最后还教弟弟们怎么吃,“来,你们两看我,看姐姐是怎么吃的,其实这吃骨头啊,最好吃的不是肉,而是骨头里面的东西,这东西叫骨髓,比肉还香呢,这样凑近去一吸,哇,香的舌头都要吞进去了。”

一番表演只把两个小的馋的直咽口水,急忙拿起自己的骨头像姐姐那样吸了吸,这一吸两个孩子都疯了,这真是比肉还好吃啊,小的那个更是抱着就不肯放手了。

逗得几人哈哈大笑。

第二天,刘立夏依然是那个时候被周氏叫醒,不过她这次没有赖床,眼一睁就立起来了,穿衣换鞋洗脸刷牙吃早饭,两刻钟的功夫就全部搞定了。

刘大柱一脸的诧异,闺女这是转性了啊,竟然不赖床了。

刘立夏也想赖床啊,但奈何县城实在太远了,多赖一会晚上就会回来的晚一些,还是早点回来的好。

鉴于上次两人的干粮准备的不够,这次周氏特意多做了几个杂粮馒头,让他们带着午饭晚饭也都够了的。

刘立夏背着背篓出门,凌晨的风刮的树叶刷刷作响,刮的刘立夏不由自主的紧了紧身上的衣衫。

已经走过一遍的路再走起来就顺利多了,知道哪个地方有水,哪个地方可以歇息,哪里是平路,哪里是终点。

这次用的时间也比上次用的少。

他们到的时候还找到了一个比上次来说好了不少的位置,刘立夏开心不已,想着今天位置好,应该能早点卖完,哎,要是回家的路上天不黑就好了,自家怎么住的那么远呢,要是住的近一点就好了。


刘立夏眉开眼笑的给大家称称,笑的见牙不见眼。

这秦管事好啊,真是个财神爷,瞧瞧,他一来自己的货都不用吆喝,一会就卖空了。

就冲他这带货能力,自己怎么着也得给他优惠。

嗯,那就给他抹个零,四百一十四文,抹掉四文,就给四百一十文好了,瞧瞧她多大方!

刘大柱则目瞪口呆,心里感叹不已,这野菌是真好卖啊,一日比一日好卖,这才多大会啊,今天带来的两背篓都卖完了,比上次还好卖呢。

手脚麻利的收拾好地上的稻杆,捆成一团,这个要带走,带到外面藏起来,下次还可以用。

喜滋滋的暗道:这样好卖,看来今年能在入冬之前大赚一笔了。

刘立夏收拾好东西,背了一个空背篓,让他爹把另一个背篓背上,“走,爹,我们把这菌给县令家送去,然后我们买点东西就回去了。”

刘立夏也不知道城北在哪个方向,她分不清东南西北,他爹也不知道,两个人一路问着走,别人见他们背上背着背篓,了然的给两人指路,知道这肯定又是给县令家送菜的。

跟着人指引两人一路来到了县令家的后角门,守门小厮一见他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无他,这一上午已经来了六波了,前面那波才刚走。

刘立夏还没来得及开口打招呼,守门小厮留下一句,“等着。”就走了。

刘立夏要出口的话就硬生生的咽下去了,算了,能不开口她还巴不得呢。

刘大柱忍不住好奇左右打量,心生敬畏,这官老爷的家就是不一样啊,高大、干净、好看。

很快里面就出来人了,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一个膀大腰圆的妇人,看见父女两人穿的衣服打满补丁,也没嫌弃,笑着对刘大柱说道:“ 东西在哪呢,给我瞧瞧,我让人抬进去。”

刘大柱急忙卸下背篓,第一次被官老爷家的大人物问话,有些激动,“在······这呢,都在这,这野菌我们在家都摘干净了的,大人要吃就过下水就行。”

妇人笑了笑,没回答,翻检了一番野菌,见品相都好,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多少钱?”

刘立夏生怕她爹又要说出什么只过下水就行的话,连忙一一将野菌的重量和价钱说给那妇人听,妇人听了点点头,让人将背篓背进去,对着刘立夏说道:“你们在这等一会,背篓很快就给你们送出来。”

拿出钱袋子,递给刘立夏四串串号的铜钱,又数出十文递给她。

刘立夏接过,又接过小厮递过来的背篓,抬手跟两人打了一个招呼,就带着她爹走了。

那妇人一愣,多看了两眼刘立夏的背影就回府了,也没当回事,只觉得这丫头还挺特别的,好像跟大多数的平民百姓都不一样,还是穷苦人家,也是难得。

这边父女俩如愿的得到了这笔钱,也没出什么幺蛾子,心下都是松了一口气,转头又高兴起来,今天赚了好大一笔呢。

刘立夏将钱袋给了他爹,自己揣着怀里热乎乎的四百一十文,找她爹商量,“爹,今天挣了这么多钱,我们去买点粮食吧,家里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回头要是下雪了,路上不好走,到时候运粮回去才是受罪呢。”

刘大柱原本想说不用,粮食家里不是有么,省点再掺点糠、麦麸就过去了,但立马就惊觉,自从闺女生病了之后,家里好像······就没有怎么省粮食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