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我在大明造航母精品

我在大明造航母精品

梦回古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我在大明造航母》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梦回古代”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吴长庆李成栋,小说中具体讲述了:身处嘉定这个地方,吴长庆非常没有安全感。在他的西北面有刘良佐驻扎在常州,东南面有李成栋驻扎在松江,整个苏南地区都已经处于清廷的统治,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苏南这一带属于平原地区,只要城池一破,连钻大山打游击的机会都没有。可以说,他现在是一场失败都承受不起,每一场战斗都是倾国之战。为了保住小命,为了实现结束乱世,称霸世界的梦想,吴长庆这几天......

主角:吴长庆李成栋   更新:2024-01-30 21: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长庆李成栋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精品》,由网络作家“梦回古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我在大明造航母》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梦回古代”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吴长庆李成栋,小说中具体讲述了:身处嘉定这个地方,吴长庆非常没有安全感。在他的西北面有刘良佐驻扎在常州,东南面有李成栋驻扎在松江,整个苏南地区都已经处于清廷的统治,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苏南这一带属于平原地区,只要城池一破,连钻大山打游击的机会都没有。可以说,他现在是一场失败都承受不起,每一场战斗都是倾国之战。为了保住小命,为了实现结束乱世,称霸世界的梦想,吴长庆这几天......

《我在大明造航母精品》精彩片段


九月五日,吴长庆一大早就来到校场训练那些新招募的乡勇。

身处嘉定这个地方,吴长庆非常没有安全感。

在他的西北面有刘良佐驻扎在常州,东南面有李成栋驻扎在松江,整个苏南地区都已经处于清廷的统治,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苏南这一带属于平原地区,只要城池一破,连钻大山打游击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说,他现在是一场失败都承受不起,每一场战斗都是倾国之战。

为了保住小命,为了实现结束乱世,称霸世界的梦想,吴长庆这几天都特别的勤快,每日都是亲自训练士兵。

他训练士兵的方式和李绍斌、刘汉三的不一样,在别人眼里非常怪异。

新招募的三百乡勇,第一天训练的居然只是左转、右转和齐步走。

这个时代的人,自然是看不出这种训练的精妙之处。

吴长庆虽然不是军事专家,但好歹也算是半个军迷,知道军队最重要的就是纪律性,个人的勇武反倒是其次。

电视里那种双方纠缠在一起的大混战其实是极其罕见的,那种连左右和身后都有敌人的大混战,没有几个士兵能够淡定杀敌,想到的第一个念头绝对是逃跑。

真要是进行那种混战,不用十分钟就得死伤一半的人以上,哪有意志力这么顽强的军队,根本不可能。

真实战场,其实是双方摆好阵形,然后靠着阵形对刺对砍,砍累了就换下一批。

在这种对砍中,其实双方的伤亡都很小,有时候砍上一两个小时,也就死伤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

士兵的折损,基本上都是发生在阵形崩溃,士兵溃败的时候。

溃败的士兵在逃跑的时候无法保持阵形,就会失去反抗的能力,然后被敌军屠杀。

所以,军队的纪律性非常重要。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不容易被击溃,战斗力就强。

“齐步走。”

吴长庆喊道。

如何训练一支军队的纪律性,这个方法有很多,核心就是磨灭士兵的独立思想,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向集体看齐。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士兵的被子一定要叠成方块的原因,绝不是为了好看,只是为了让士兵形成集体统一的意识。

这种齐步走也是这种作用,为的就是每时每刻都让士兵保持统一。

长期坚持这种训练,将来上了战场就能做到令行禁止。士兵在遇到危险时,哪怕心里害怕,但是习惯了服从命令,习惯了和集体保持一致,他们逃跑的概率也会大大的下降。

而没有经历过这种训练的军队,一到打仗时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怕死的滑头裹足不前,一旦出现较大的伤亡就带头逃跑。

古代军队里一旦出现有士兵逃跑,哪怕是原本占据上风的军队,也都有可能直接溃败。

原因也很简单,其他人都跑了,难道自己留下送死?

战斗胜负这种事,只有将军才会关心,士兵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小命。

“报,吴总兵,城西出现大量清军,估计有一千多人。”

吴长庆这正训练着,忽然有传令兵过来禀报军情。

妈的,来的也太快了,就不能多给我点喘息的时间?

吴长庆心里骂了一句,他现在最缺的是时间。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训练出一支强军,那么他就可以正式向周围扩张。

地盘和人口对他来说都非常重要,若不是手下的兵力太少,他现在就想把周围的昆山、太仓等地给占领。

“王大福,立即去把手榴弹搬到城西。”

吴长庆做好安排,随后带人亲自来到城西。

“大人。”

李绍斌和刘汉三行礼,吴长庆示意免礼,然后拿着望远镜开始查看敌军。

一千五百多人聚在一起,其实看起来也没多大的阵势,至少吴长庆在高中做课间操的时候,场面都要比这大很多。

不过,当这一千五百人手里拿着明晃晃的武器后,那声势就截然不同,可以给人一种极大的心理压力。

“还好,比我预计的要少,只要我们发挥血战到死的精神,完全可以守住。更何况,我们现在还多了那么多先进武器。”

吴长庆鼓舞了一下士气,而且他这话并不是忽悠。

除了那一百四十杆燧发枪外,如今他们又多了近五十杆火绳枪。这些都是在县衙库房中搜出来的老旧货,被工匠维修过后也勉强能用。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还多了一百多枚手榴弹。

仅制造了一百多枚主要还是因为城中缺乏硝石,收集困难。这个时代获取硝石的方式还极其落后,主要靠收集老房子,厕所墙角的那些天然形成的硝石,没有化学制造技术。

吴长庆已经派人去其他地方购买,不过目前还没有回来。

而且,单靠购买也不是办法,目前嘉定城中缺钱缺粮缺人缺武器,什么都缺。

“大人,据探子报告,敌人全部集中在这一面,我们是否把另外两面城墙的新式火铳调过来。”

刘汉三建议道,他看到敌军的数量有些担心,所以希望能够集中力量防守。

目前城西只有80杆燧发枪,另外两面城墙各30杆,把另两面的燧发枪调过来,守住的概率就可以增加很多。

“暂时不用,另外两面城墙也需要防备,不过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进行支援。”

吴长庆当然也知道把力量集中起来可以减少损失,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考虑的更长远一些。

这些乡勇,终归还是要经历一些恶战才能成长,一味的光靠火器也行不通。

所以,在守住城池的前提下,吴长庆把这次战斗当成是练兵的机会。

刘汉三闻言又是一阵郁闷,他感觉到了吴长庆似乎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但凡他的建议,吴长庆都不会采纳。

而李绍斌,王大勇的一些建议,吴长庆却很听的进去。

我不就是当初提议了撤退嘛,用得着这样对我?

心里虽然有诸多的不满,但是刘汉三也只能埋在心里。现在吴长庆已经得到了李绍斌和王大勇的效忠,而吴长庆本人又掌握了新训练的三百乡勇。

就连刘汉三手下的士兵,对吴长庆也是非常崇拜。

可以说,吴长庆现在是大权在握,整个嘉定都是他说了算。


弘光元年(1645)九月一日,嘉定。

吴长庆站在城墙上,看着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的嘉定城,他心中燃起一团怒火。

他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喜欢历史小说的宅男,在看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桥段时义愤填膺。结果就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代的大明朝,成为了抗清名将,南明总兵吴之番的儿子吴长庆。

他穿越的这个时间点非常糟糕,嘉定已经被投降了清军的李成栋屠了两次城池,即将发生第三次。

此时吴之番已经在城外战死,城里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用不了多久李成栋就将率兵达到并屠城。

难道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历史重演?看着李成栋这个畜生肆意屠杀无辜百姓?

一想到李成栋,吴长庆就恨的咬牙切齿。

虽然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跟李成栋原本无冤无仇,但是每当他看到李成栋的所作所为,他就恨不得将之千刀万剐。

李成栋最先是跟随李自成的部下高杰进行农民起义,后来看到李自成不行了就投降了大明,再后来看到大明一路溃败,又投降了大清。

这罪过其实也不算特别大,乱世为了生存嘛。但是,他喜欢屠城和奸淫妇女这一点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他屠过嘉定,南雄,广州等数座城池,死在他刀下冤魂数十万。他还亲手斩杀了南明的隆武帝,活捉了绍武帝,为清军立下赫赫战功。

再后来不满清廷偏心满臣,他又反清复明,一生反复无常,比吴三桂之流还要狡猾奸诈。

对这种人,吴长庆非常憎恨,更何况他现在接收了原身的记忆,勉强可以算是吴之番的儿子,和李成栋也有了杀父之仇。

即便是没有杀父之仇,为了拯救城里那两万百姓,他都必须和李成栋对着干。

可是,拿什么去跟对方斗呢?

吴长庆叹了口气,李成栋身为吴淞总兵,手下足足有上万兵马,而他现在手下只有一百多个乡勇。

所谓乡勇,其实就是普通的成年男子,根本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和李成栋手下的正规军完全没法比。

想要用这一百乡勇保住这嘉定城,纯属痴人说梦。

“吴将军,我们快撤吧。”

百户刘汉三在一旁劝说道,事到如今,局势已经无法挽救。再不逃跑,必死无疑。

“撤,我们撤了这些百姓怎么办?”

吴长庆其实也怕死,但是,一想到城里的百姓会被杀光,他就无法狠心下来独自逃跑。他们现在轻装逃跑倒是来得及,可是带上百姓就走不掉了。

“对,我们坚决不撤,和那些清狗拼了。”

另外两个百户嚷嚷着要为国尽忠,誓死不退,看的吴长庆好生感慨。

明明还有那么多百姓和将士心系大明,可南明却犹如朽木一样,朝堂上内斗不断,军事上和清军一触即溃,屡战屡败。

这当中的原因,相当复杂。后世研究这一段历史的人很多,但却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说清楚。

不过这对吴长庆来说不重要,他现在只想着保住城里的百姓。当然,如果能够拯救大明朝,一统天下结束这个乱世更好。

他可不愿意让满清执掌九州,然后在后世被洋人打的嗷嗷叫,签下那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

老天,难道你让我穿越到这个时代就只是让我来亲眼目睹一下惨剧,这有什么意义呢?

吴长庆心中呐喊了一句,他倒是想带领华夏民族崛起,称霸全球。可是他前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呀,实在是有心无力。

【盛世系统绑定中.......】

忽然,脑海中的一个声音让吴长庆大喜过望。作为一个经常看小说的人,他当然知道系统是什么。

系统绑定的很快,片刻后他便了解了这系统的功能。

在该系统中,宿主每掌握1个人口就能获得1科技点,控制1平方千米领地就能获得30资源点。

科技点可以在系统商场中兑换先进科技,比如火绳枪、燧发枪、后膛枪的制造方法和原理,红衣大炮、蒸汽机,内燃机的锻造参数等等一系列的科技。

只要有足够多的技能点,宿主就能够立即掌握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高科技。

而资源点则可以直接兑换资源,比如耐高温高压的特种钢,各式武器装备,杂交水稻种子以及各种原材料等等。

吴长庆愣住了,这个系统太逆天,简直可以说是无敌。有这系统帮助,还用怕他李成栋?害怕无法结束这乱世?还怕成不了九五至尊?

这一刻,他的野心被点燃了。

目前吴之番战死,他接手了嘉定城460平方千米的领地和2.1万人口,所以一共拥有2.1万科技点和1.38万资源点。

科技点是用来长远发展的,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没什么帮助。不过资源点倒是可以直接兑换先进武器,是他破局的关键。

吴长庆的神念进入了系统商城,来到了武器分栏。

火绳枪,10点/支,弹药1点/100发。燧发枪,50点/支,弹药1点/50发。后膛枪200/支......

都是些贵的要死的东西,要知道资源点可是有限的,哪怕统一了全球的陆地,资源点总共也就40多亿。

不过吴长庆此时顾不了那么多,解决眼下的危机,保住小命才有将来。

“拼命,就靠我们这点人,哪里是清狗的对手。朝廷的大军都抵挡不住李成栋的部队,更何况是我们。留在这,只能枉死。”

刘汉三是坚定的逃跑派,他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大家不用慌,前段时间我曾购置了一批先进的鸟铳,待我取来,定能叫清狗有来无回。刘百户带十个人随我去取火器,王百户李百户去城里招募民众协助守城。”

系统商店里的东西,他一个意念就可以取出来,但这样也太惊世骇俗了些。所以,他找了一个借口。

“遵命。”

王大勇和李绍斌立即领命,事实上他们其实对吴长庆的话并未抱什么希望,不过他们不会表现出来。

他们做好了死战的准备,李成栋连续两次的屠城吓破了很多人的胆子,但也彻底的激怒了一批死士。

当然,他们差不多也是最后一批硬骨头了。吴长庆知道,当嘉庆第三次被屠城之后,就再也没有多少百姓敢反抗留发不留头的政令。

据史书记载,嘉定三屠之后,江南之地,百姓纷纷剃发留辫,成了大清顺民。

唉!

刘汉三叹了口气,守城可不能只靠一腔热血,实力才是关键。他不相信吴长庆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能够带领一群乡勇创造奇迹。

要不是因为吴长庆是吴之番的儿子,在义军当中颇有威信,他现在都直接带着部下逃跑了。

“刘百户你不用担心,李成栋虽然有数万兵马,但他不可能全部派来攻打嘉定,我估计敌军最多也就两三千人,我们完全有机会守住。”

吴长庆看出了刘汉三的担忧,出言安抚了一句。他可不想战斗还没开始,手下的人就跑了个精光。

“话虽如此,可即便是两三千人,我们也不是对手呀。留下来除了白白送命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先退到山区,静观其变。”

刘汉三还在试图说服吴长庆,他不想留下等死。

对于刘汉三的心情,吴长庆可以理解,但是无法接受。换作其他时候,刘汉三这样屡次质疑自己,他肯定会撤了刘汉三的职。

但是眼下大敌当前,他实在不想弄出其他乱七八糟的意外。

“刘百户要不我们来打个赌,若是这次我们守住,那么以后我的命令你必须无条件服从。若是待会守不住,我允许你先撤退,我亲自垫后。”

虽然吴长庆这是第一次当领导,但是他也清楚,手下如果不服从命令,对领导的威信是很大的损害。

“将军言重了,将军的命令,汉三自当服从。”

刘汉三连忙认错,毕竟现在吴长庆还是他的上官。在战场上,上官要斩下官借口多的是,他可不想枉死。

至于吴长庆说的赌约,他心里只是冷笑。

众人纷纷行动了起来,吴长庆带着人来到县衙,让刘汉三等人现在外面等候。

他一个人进了库房,用意念兑换了140把燧发枪,10万发定装子弹。

他没有兑换更便宜的火绳枪,因为清军当中就装备了不少火绳枪。用火绳枪与之对抗,没有任何优势。

而燧发枪就不同了,虽然外表看似和火绳枪差不多,但因为改良了发射装置和使用定装子弹,所以射速要比火绳枪快上几倍。

一个熟练的火枪兵,用火绳枪一分钟最多也就打一枪。而使用燧发枪,操作熟练一分钟可以打五枪。

在射程上,燧发枪也是占尽了优势。

燧发枪在1547年就已经在欧洲被发明了出来,不过华夏这边还没有,用的都是火绳枪。

而且清军当中,火绳枪部队都还不受重视,不是军队主力,主力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用燧发枪对战冷兵器,吴长庆觉得应该可以打的李成栋嗷嗷叫,让这孙子尝尝穿越者的厉害。


“爹,娘,孩儿终于给您报仇了。”

城墙上响起一片又喜又悲的哀嚎,有的甚至哭的直流鼻涕。

目前还留在嘉定城的人,大部分都和李成栋有仇。

吴长庆看着这一幕,心里只能叹气,骂一句‘这他娘的乱世’。

“大胜,这是大胜呀。”

李绍斌激动的双手都在颤抖,打死他都想不到,竟然能够取得如此大胜。杀敌近三百,己方只有两个倒霉蛋被弓箭射中,其中一个还只是轻伤,就阵亡一人。

这种战损比,简直是不可思议。

刘汉三躲在吴长庆的身后,看着吴长庆的后背有些瑟瑟发抖。他发现自己完全看不透吴长庆,回想起自己刚刚对吴长庆的各种挑衅,他就感到一阵后怕。

“虽然是大胜,但我们也不能大意,李成栋的主力还没过来呢。他手下有数万人马,能够抽调来攻打嘉定的起码有四五千。而我们,只有这一百多支火铳,远远不够。”

吴长庆没有像李绍斌那么高兴,他想的更多一些。他不只是要一场胜利,他要一直胜下去。

李绍斌闻言也冷静了下来,说道:“总兵能否再购买些这种新式鸟铳?”

吴长庆摇了摇头,他现在只剩下4800多点资源点,短时间他难以扩充地盘,所以这些资源点必须省着用。

吴长庆的举动让原本还很高兴的众人又沉默了,没了武器的优势,他们如何抵挡数千大军。

“大人,我们可以派人去求见鲁王,尊鲁王为正统,请求鲁王派兵增援。若是鲁王知道我们取得如此大胜,定然会大力支持。”

刘汉三想要将功补过,所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献策。

站在这个时代的角度来看,刘汉三这条计策还算不错。但是吴长庆却是继续摇头,说道:“鲁王此时正忙着和隆武帝争正统,我们就不要指望了,凡事还得靠我们自己。”

说着说着,吴长庆就叹了口气,越发感觉南明没救。

国难当头,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硬是弄出个鲁王来争正统,加剧南明的分裂。

此时的隆武帝已经得到了南方所有地方的认可,偏偏地处抗清前线的浙东地区被鲁王掌控,他却不认可隆武政权。

双方互不承认,互杀使者,差点就兵戎相见。可以说,鲁王政权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内斗上,根本没想过要怎么抗清。

以至于,当李成栋南下的时候,一路摧枯拉朽。

当然,南明历史上比这更荒唐的事都有,比如南明政权还试图和清军联合,先把李自成先灭了。

刘汉三没有吴长庆的那种先知,自然不知道鲁王政权的尿性。所以,对于吴长庆的说服,他心里颇为不服。

“武器我来想办法,李百户你先从百姓中挑出一部分身体比较健壮的勇士出来训练,我们的士兵太少了。”

吴长庆打算造点火绳枪出来,虽然火绳枪的制造已经属于落后技术,点亮这种别人也会的科技属于浪费行为,但是吴长庆顾不了那么多。

只有先渡过眼前的难关,才有机会发展。要是城破了,那便万事休矣,留着那科技点也没用。

他倒是也想点亮燧发枪的技术,可是燧发枪需要5万科技点,而火绳枪只需要5千科技点。

安排了刘汉三警戒,李绍斌训练士兵,吴长庆带着王大福来到了城中,准备召集城中的铁匠。

走在大街上,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百姓,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跪在地上高喊。

“感谢吴总兵的救命之恩,感谢吴总兵护住了我们两万百姓。”

“吴大人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吴总兵真乃韩信再世,以少胜多,天下无敌。”

嘉定人在这几个月里实在是太苦了,第一次被屠了上万人。可是百姓依旧是故土难离,等清军主力退走后又再次回到了城里。

结果第二次屠城更狠,足足四五万人被屠杀。

此时的嘉定人,恨李成栋要比恨八旗兵更甚。

看着这些百姓,吴长庆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这些可都是他一手救下来的,若不是因为他,这城里的两万百姓可都被屠了。

两万还不够,我要救下更多的百姓,我要逆改乾坤,把这乱世变成盛世。

吴长庆攥紧了拳头。

“诸位父老乡亲请起,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也是嘉定人,我的父亲也是死于李成栋之手。我对天发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坚决不让李成栋那个畜生再踏进嘉定一步。”

吴长庆顺势博取民心,紧接着说道:“清狗此时退去只是暂时的,他们肯定还会聚集重兵再来,我需要大家的协助,我需要勇士和铁匠.......”

街道旁的一栋大宅子里,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女正侧耳听着吴长庆的演讲。

一个丫鬟在旁边说道:“这个吴大人真是我们嘉定的大英雄,据说他今年才十六岁,真了不起。”

“若是大明多几个像吴总兵这样的能人,我们嘉定何至于此。”少女叹气道,她虽然没有至亲在这次混乱中丧命,但家中的资产已经被劫掠一空。

没过多久,十三名铁匠和二十多个打下手的人就聚集到了城中的铁匠铺。

随后吴长庆点亮了火绳枪的制造科技,一段知识随之涌入他的脑海,甚至,还有一些打造火绳枪的画面。

不过,接收了这些知识后,吴长庆却有种想要骂娘的冲动。

因为,这火绳枪的制造工艺也太麻烦了。

首先要用一根圆柱体的钢棍作为冷骨,之后将熟铁烧红至火热,再用锤子锤熟铁,将软化的熟铁不断的包裹着钢棍。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将熟铁里的钢棍抽出来,防止熟铁和钢棍粘连在一起。

而这些锻造出来的空心钢管一般都很短,还需要一节节焊接为一个整体才能形成枪管。

焊接严密后,由于枪管内部粗糙不平,还必须用镗钻钻枪管,将其内部镗光滑。

最后就是将扳机,龙头,火绳,火门盖等机构组装起来。

整个过程极其繁琐耗时,估计一个铁匠一个月最多也就只能打造一两支火绳枪,对吴长庆眼下几乎没有太大的帮助。

不过,学都已经学了,吴长庆也不会浪费,手把手的指导那些铁匠锻造方法。

这也算是为了长远发展,他以后不太可能花费宝贵的资源点去兑换武器。想要一统天下,需要装备的士兵少说也得十几万几十万,用资源兑换是绝对不行的,只能先掌握其技术,然后慢慢打造。

这十几个铁匠都是熟手,一听吴长庆的讲述基本上就懂了七七八八,撸起了袖子开始干活。

事实上这锻造方法也的确不难,就是过程繁琐耗时间。

火绳枪指望不上了,吴长庆只能把主意打到手榴弹上面。

手榴弹也是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武器,弄个铁盒子装点火药,装些钉子碎铁片进去,然后弄根火线就行。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火药,火药的威力大,手榴弹的威力也就大。

目前大明的火药还是黑火药,威力小的甚至不如后世的烟花爆竹。

想要增大威力,只有增加火药的剂量。但是,增大了剂量手榴弹又会太重,士兵扔不远。

无奈之下,吴长庆只能再花费了10000点的科技点,点亮了火药的制造技术。

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黑火药,是精炼过的黑火药,配方达到了最优。这种配方制作出来的黑火药,威力要比目前市面上的黑火药大好几倍。

手榴弹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使用简单。

站在城墙上,百姓都能使用,点燃然后扔到城下,绝对比扔石头倒滚油好使的多。

那玩意一炸就是一大片,就算是炸不死人,也能够把对方炸伤,使其失去战斗力。

“按照这个配方比例来制造火药。”

吴长庆找来一个专业制造火药的工匠,递给他一份火药配方。

“将军,这配方不对呀,应该是一硝二磺三木炭。”

李行八看着纸上的火药比例,连连摇头。吴长庆给出的配方中,硝石占了大概六成,硫磺和木炭约各占两成。

“大胆,你什么身份,也配质疑将军?”

王大福怒喝道。

“小人不敢。”

李行八连忙跪下认错,但是心里却是不服。他作为一个专业制造火药的工匠,从小就开始折腾火药,自认为比那些官老爷要懂的多。

“你先起来,对与不对,你先试试便知。若是不对就按你原来的配方继续制造,若是我这个配方的威力更大,那就立即改进。”

对于李行八的质疑,吴长庆其实是非常理解的。

换做是他,一个非专业人士对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指指点点也不可能服气。

“谢将军宽宏大量。”

李行八松了口气,同时对吴长庆也多了一份尊敬。像吴长庆这样心胸宽阔的将军,这个时代可不多。


认清了自己身份的李行八开始按照吴长庆的配方来制作火药,吴长庆等人退出了作坊。

制造火药有一定的危险性,吴长庆不想也不能以身涉险。

他现在可是嘉定数万百姓的主心骨,若是他出现了什么意外,这支抗清义军就要崩溃。

在外面等了许久后,有人来报告好消息,说李行八已经配制成功了几份。

吴长庆随之来到专门实验的作坊后院,亲眼查看这新式火药的威力。

“大人英明,按照大人的配方,这火药的威力足足提升了数倍。”

李行八跪倒在吴长庆的面前,见识到了新式火药的威力,他是真的心服口服了。

吴长庆笑了笑,系统的科技,岂是这些古人所能够理解。

随后李行八进点燃了一小堆火药,火药立即剧烈燃烧,火光四射。

这就比黑火药的威力大了好几倍?

吴长庆没见过黑火药燃烧时的样子,但是他看这新配方的火药燃烧,好像也不怎么样。就是不知道把这火药装进铁盒子爆炸能有多大的威力。

交代了李行八手榴弹的制造方法,吴长庆就回去休息了。这一天下来,他有些疲惫。

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精神上的疲惫。

之前在城墙上做生死战斗,他没有心情和时间去想太多。

而现在静下来,他才感到一阵后怕。

自己,竟然杀人了,而且还杀了数百人。

吴长庆一想到这都有些后怕,有些反胃。那些可是活生生的人,现实中看到那些尸体,和在影视屏幕上看到完全是两码事。

那种视觉冲击,比影视剧强烈无数倍。

希望是一场梦吧。

吴长庆闭上了眼睛休息。

次日,薛五兵败的消息传到松江府的李成栋手上。

“薛五这个废物,区区一座三百乡勇防守的嘉定都攻不下来,居然还要我调遣红衣大炮,他以为红衣大炮是什么。”

李成栋看到战报忍不住的破口大骂,他都已经准备了带兵南下杭州,进剿绍兴的鲁王政权。

可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后方居然出现这种破事。一千训练有素的老兵,居然还拿不下一座几百乡勇防守的小县城。

“大人,薛千总信上说那些乡勇手中有一种速射火铳,射程极远,射速极快,看来他是吃了火器的亏。”

李成栋手下的大将张玉钦也看了送来的战报,战报上面重点说了敌方火器之威。

可是,李成栋压根不信这话。鸟铳这玩意,他都已经玩了十几年了,自认为无比熟悉。

鸟铳虽然可以远射,但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射速慢,准头差,点火麻烦,容易炸膛,一遇到雨天就报废.......

这种不被士兵待见的武器,李成栋根本没放在眼里,他更愿意相信薛五是为了逃避惩罚,故意夸大了敌军的火器威力。

“这些贱民还真是不知悔改呀。”

李成栋叹气道。

作为一个喜欢投降保命的人,他真的无法理解那些宁死也要造反的百姓。不就是剃发留辫嘛,多大点事?

可就是因为这点小事,整个苏南和浙北浙东的百姓就炸了,从六月份开始了各种叛乱,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剿灭。

虽然这些叛军战斗力都不强,三两下就能解决,但是屡禁不止也是够烦人的。

“子良你再带一千人过去,务必要拿下嘉定,然后将造反的人和百姓统统屠尽,震慑周边,以绝后患。为了我们南下没有后顾之忧,后方必须保持稳定。”

李成栋冷哼道,他可不在乎那些百姓的死活,谁敢阻止他为清廷立功,阻止他的荣华富贵,他就杀谁。

李成栋并没有调红衣大炮过去,因为这太麻烦了。

他的部队已经连番作战,非常的疲惫。而且眼下又需要南下作战,更需要休整。像红衣大炮这种笨重的火器,在江南这种地方运输非常费劲。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动用。

“遵命。”

张玉钦领命,虽然他不认为薛五会撒谎,但是他也同样没有太放在心上。

对方只是一群乡勇而已,城池也不高大,如果汇集两千兵马还拿不下,他也不好意思再带兵了。

张玉钦走了两天才赶到嘉定,来到了薛五的大营里。

刚进大营,张玉钦就感到一阵惊讶和愤怒,因为大营里的士兵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士气极其低下。

而远处的草房里,还在不断的传出一些伤兵的哀嚎。

“张大人,你可算是来了。”

薛五看到援兵,脸上的郁闷终于散去。虽然处罚已经是不可避免,但只要辅助张玉钦拿下嘉定,他还能将功赎罪。

“老薛,这是怎么回事呀?”

张玉钦指了指营中的士兵,质问道。

“唉,别提了。鬼知道嘉定那群贱民从哪来弄来一批速射火铳,威力惊人。我部只是冲到城墙之下就已经折损了两成兵力,士兵根本没有胆气再战,所以我才希望李总兵支援些大炮。”

薛五说这话的时候,左右打量了下张玉钦的部队,却没有发现炮兵。问道:“张大人,炮呢?”

“大炮调动太麻烦,总兵希望我们能尽快解决嘉定事务,所以让我轻装简行,并未带大炮过来。这速射火铳,当真有那么厉害?”

原本张玉钦也有些怀疑薛五夸大敌军的战力,但是现在看到这大营里的士气,他却是有点点相信了。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相信。

“没有大炮,恐怕又是一场恶战呀。”薛五叹气道。

多了一千援军,薛五也有信心拿下嘉定。但是他也知道,强攻肯定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伤亡太大会影响他在军中的威信,没有哪个士兵喜欢跟着不把士兵性命当回事的长官。

“薛大人多虑了吧。”

对薛五这悲观情绪,张玉钦有些不屑。

他之前参加过镇压江阴,昆山等地的叛乱。乡勇在他眼里就是一支乌合之众,只要冲上城墙,那些乡勇就要崩溃。

“哎,明日你亲眼见识到了就会明白。”

薛五知道自己说再多也不如让张玉钦去亲眼见识一下,随后也不再多说废话,让人准备好饭菜招待这些援军。

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