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叶轩魏忠贤小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叶轩魏忠贤小说

昆吾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前晚陈德润私闯懿安皇后的寝宫,他原本可以压下来低调处理,毕竟这关乎皇家颜面。但为什么当着众大臣的面搞的血粼粼的?这就是给东林党和其他人一个信号。只要东林党不傻,朝会上就一定会开始弹劾魏忠贤,或者弹劾阉党。自己再稍加引导,阉党和东林党就能打个你死我活的。只是他没有想到,东林党竟然没有弹劾魏忠贤和阉党,反而是弹劾客氏,也算是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了。“魏忠贤,钱谦益弹劾的十八大罪状,你怎么看?”听得崇祯问自己,魏忠贤出班了,给崇祯行礼后,道:“陛下,钱大人弹劾之事,臣也在身在其中,若是臣出言,有袒护嫌疑,于法不合,一切听从陛下发落。”崇祯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他不想在此刻惊动魏忠贤,所以让魏忠贤做选择。如果魏忠贤确认了钱谦益弹...

主角:叶轩魏忠贤   更新:2025-05-15 14: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其他类型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叶轩魏忠贤小说》,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前晚陈德润私闯懿安皇后的寝宫,他原本可以压下来低调处理,毕竟这关乎皇家颜面。但为什么当着众大臣的面搞的血粼粼的?这就是给东林党和其他人一个信号。只要东林党不傻,朝会上就一定会开始弹劾魏忠贤,或者弹劾阉党。自己再稍加引导,阉党和东林党就能打个你死我活的。只是他没有想到,东林党竟然没有弹劾魏忠贤和阉党,反而是弹劾客氏,也算是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了。“魏忠贤,钱谦益弹劾的十八大罪状,你怎么看?”听得崇祯问自己,魏忠贤出班了,给崇祯行礼后,道:“陛下,钱大人弹劾之事,臣也在身在其中,若是臣出言,有袒护嫌疑,于法不合,一切听从陛下发落。”崇祯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他不想在此刻惊动魏忠贤,所以让魏忠贤做选择。如果魏忠贤确认了钱谦益弹...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叶轩魏忠贤小说》精彩片段


前晚陈德润私闯懿安皇后的寝宫,他原本可以压下来低调处理,毕竟这关乎皇家颜面。

但为什么当着众大臣的面搞的血粼粼的?

这就是给东林党和其他人一个信号。

只要东林党不傻,朝会上就一定会开始弹劾魏忠贤,或者弹劾阉党。

自己再稍加引导,阉党和东林党就能打个你死我活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东林党竟然没有弹劾魏忠贤和阉党,反而是弹劾客氏,也算是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了。

“魏忠贤,钱谦益弹劾的十八大罪状,你怎么看?”

听得崇祯问自己,魏忠贤出班了,给崇祯行礼后,道:“陛下,钱大人弹劾之事,臣也在身在其中,若是臣出言,有袒护嫌疑,于法不合,一切听从陛下发落。”

崇祯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他不想在此刻惊动魏忠贤,所以让魏忠贤做选择。

如果魏忠贤确认了钱谦益弹劾的是真的,那崇祯就能直接杀掉客氏。

如果魏忠贤不承认,那钱谦益他们肯定不同意,会继续弹劾,在满朝的舆论之下,崇祯也能顺理成章的调查客氏。

一旦调查,客氏必死无疑。

可这个老阴货竟然将皮球踢给了他,还表了一次忠心。

“钱谦益,你应该知道客氏的身份,他是皇兄的乳娘,按道理也是朕的长辈,

你这弹劾的十八大罪状,每一条都能将她凌迟处死十遍了,

如果朕调查之后,罪名不成立,后果不用朕说吧!”

下面的众大臣听着皇帝的话,心中都在暗自疑惑着。

首先皇帝的话透露的第一个信息是,他知道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争斗。

其次是,话里似乎在袒护魏忠贤。

这一会儿,别说是东林党了,连魏忠贤都有些迷糊了。

“陛下,客氏秽乱宫闱、谋害皇嗣、擅权乱政,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死不足以畏先皇,不死必将再次惑乱后宫,

大明如今风雨漂泊,后宫不平, 陛下怎有精力处理朝政,

陛下有尧舜之姿,万不可因为先帝饶恕如此罪大恶极之人,

臣……死谏,恳请陛下彻查客氏。”

钱谦益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皇极殿中回荡着。

“臣同意钱大人说法,臣也死谏,肯定陛下赐死客氏!”

“陛下,钱大人弹劾客氏的十八大罪状,乃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恳请陛下彻查,否则,臣就撞死在这皇极殿上,已经后来之人。”

右都御史曹于汴、吏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张凤翔等人也站了出来。

若不是现在的崇祯是后来的穿越者,知道史实,他差点就相信了眼前这些人就是大明的文人风骨了。

特别是督察院的那一群御史,个个都是个喷子,你可以打我,但是我就会骂你,他们饱读诗书,骂人都是引据论典。

御史是言官,设置的目的就是直言劝谏,多提意见,杀了言官只会让言官名垂千古,却让自己背负骂名。

当年朱太祖想招个女乐进内宫娱乐消遣,被巡视奉天门的御史周观政看到了,结果这位大佬,将传口语的太监一顿臭骂。

然后又上书将朱元璋一顿臭骂,朱元璋也只得安抚,并作出了保证,这位御史才没喷了。

鉴于朱元璋的作为,后面的大明皇帝就很少杀言官了,以至于这群言官都开始死谏了。

“你们这么说,朕可以理解为你们在威胁朕吗?”

崇祯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是怒是喜。

“臣等不敢,臣等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臣等问心无愧!”

钱谦益听着皇帝的话,心中猛然一突,但到了这一刻,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否则,以后他就是个笑话,这朝堂将再无他立足之地。

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跪着的五名死谏的大臣,整个皇极殿安静无比。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突然笑了:“好一个为江山社稷。”

不待众人松口气,崇祯下一句话将众人吓得魂飞魄散。

“既然你们死谏,那朕就成全了你们。”

“李若涟,将这群目无君父的东西拖到外面廷杖三十,朕倒要看看这群人是不是真的为大明社稷着想。”

“方正化,你亲自去,用心了打!”

皇极殿外当值的李若涟立刻带着数名锦衣卫进来,在钱谦益等人没有求饶前,直接就架了出去。

“陛下,廷杖三十,钱大人等人绝无生还的可能性,陛下刚登基就杀言官,恐伤及圣德,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从轻发落。”

“郭爱卿言重了,死谏死谏,以死明谏,既然他们有这个心思,朕只是成全他们,和圣德有什么关系?”

听着户部尚书郭允厚的求情声,崇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身前有方正化,殿外有自己提拔的李若涟以及他的心腹,白杆兵也开始进京,否则他还真不好下杀手。

众人听见崇祯对死谏的解释是以死明谏后,只觉得头顶上有无数匹马奔过。

死谏的意思是冒死进谏,冒着死亡的危险进谏,也即是说可能会死,而皇帝说的以死明谏是用死来进谏,这是非死不可了。

这一刻,他们很想将皇帝的老师给提过来,问问他是怎么教的皇帝,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但随即众人醒悟了,不是皇帝理解错了,估计是故意的。

现在他们敢跳出来说皇帝说错了吗?

“昏君,朱由检,你就是昏君,你就等着后宫被客氏弄成跟先帝一样吧!”

“朱由检,你就等着你的皇子们被客氏、魏忠贤这群奸臣弄死吧,哈哈!”

“哈哈,昏君,我现在怀疑,客氏弄死先帝皇子是不是得到了你的授意,皇子们都死了,你才好继位……啊……”

……

皇极殿外惨叫声、怒骂声此起彼伏。

大殿内众人听的面无人色,钱谦益骂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若不是接受了崇祯的记忆,他差点都有这种怀疑了,毕竟兄终弟及这种情况太特么的诡异了。

“李若涟,朕要是再听见他们几个骂朕一句,朕砍了你的脑袋。”

崇祯话音刚落,外面只传来廷杖的砰砰声,只是片刻,李若涟走进了大殿。

“陛下,钱谦益等人已经死了。”

崇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出声道:“钱谦益、曹于汴等人目无君父,口无遮拦,居心叵测,藐视皇权,有辱圣恩,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家族现有出仕者一律革职查办,若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者,杀!”

“臣领旨!”

李若涟应声后离去。

众大臣惊惧,虽然没有抄家灭族,但这种处罚和抄家灭族没啥区别了,官场上有几个没贪的,朝廷没有了后台,家族垮台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殿内魏忠贤的阉党心中满是疑惑,搞不清楚皇帝是什么意思。

东林党的人则心中满是悲戚,自家领军人物被z干掉了,超乎他们的预料。

而且看陛下这意思,似乎会继续重用魏忠贤,那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

可不待众人猜测皇帝的心思,就再次听见皇帝的声音。

“诸位,既然钱谦益等人死谏了,还提供了证据,那即便客氏身份特殊,朕也需过问一下。”

“来人,传客氏当廷对质!”


郭允厚笑的嘴都合不拢了:“陛下圣明,支撑到明年秋收措措有余了,还能多出数十万两。”

“哈哈,朕也没有想到我大明的百姓会在这个时候慷慨解囊,解了我们燃眉之急!”

听着崇祯的大笑,郭允厚内心很想告诉崇祯:陛下,你这演技不行呀,全城的商贾士绅都猜出这是您的手笔了,您还在这里装。

但甭管咋说,这一百五十万两的真金白银是入了太仓库了。

待郭允厚走后,崇祯再次看了一眼汇总的数据,嘴角都不由自主的挂着笑容。

一百五十万两白银,那就是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加上之前的一百万石,两百五十万石粮食,足够灾民坚持到明年八月份。

到时候土豆和红薯有了收成,陕西灾情就算是彻底的化解了。

在加上修建的密集的水库,以后即便是有灾情,也不会再有今年这么严重了。

可惜这种薅羊毛的事情,做一次还行,因为前朝并没有人这么干过,以后再想薅这种方法就不太见效了。

但话又说回来,等白杆兵进京,将八大晋商给抄家灭族了,几千万两白银再加上原本的赋税,支撑三年是足够了。

三年的时间,他足以将所有事情都铺开了,钱就源源不断的来了。

“大伴、方正化,你说朕该给阮康文赏点什么?”

“这……”

方正化迟疑了一下:“皇爷已经答应了等朝局稳定后,九大边军所需部分衣物面料都将从他们那里采购,这已经算是天大的恩赐了,现……”

崇祯摆了摆手:“账不是这么算的,交易归交易,但现在北京城中民心高涨,再给点奖励会让百姓们更开心,因为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以后若是还可以玩这么一手,有这次的封赏在,他们还会再捐的!”

“这样吧,捐款的所有人中,随机抽五十人,只要家中出了秀才,朕都给他们一个进入国子监的名额,这个名额不占用每年州县推送的名额。”

“至于阮康文,就给个织染所大使吧,不入班!”

方正化迟疑了一下:“皇爷,若是如此,为什么不多给几个贡生的名额,反正国子监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崇祯摆了摆手:“物以稀为贵,轻易得到的不会念着你的好的!”

“还有一句话你说错了,通过这个方式进入国子监的,比其他贡生有优先的机会,

虽然朕不说,但吏部在任用官员的时候一定会以他们为先,这群人揣摩的朕的心思已经炉火纯青了!”

“去找王体乾,即刻传旨,一定要在当众场合宣读。”

“告诉负责抽名额的人,想办法倾向平民,士绅勋贵少一些。”

方正化领旨后直奔司礼监。

这种低级别封赏崇祯可以直接下圣旨,内阁和司礼监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备份就是了。

一个时辰后,翰林承旨的一名官吏在两名太监和十数名锦衣卫的陪同下到了坊市。

围观的和排队等着捐银的人看着这一队人的架势,好奇心大起。

“芜湖巨店少东家阮康文接旨!”

翰林承旨的官员高喝一声,正来回巡视的阮康文骤然听见让他接旨的声音,先是一愣,随即猛然跪了下去,围观的群众也跟着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新帝登基,恰逢陕西遭遇旱灾,饿殍千里,朕心忧如焚,调粮遣将,唯恐陕西百姓不能自足,芜湖巨店少东家阮康文心怀天下,捐银十万两帮助百姓渡难关,朕甚嘉之,特晋封为织造所大使,另,赐国子监贡生名额一位,钦此!”


随后道:“方正化,找个徒弟进来。”

片刻后,方稳就进来了:“你秘密出宫,昼夜兼程去河南商丘见,赶在翰林承旨的人之前见到袁可立,见到他后就将这六个字告诉他。”

说完,便在提笔写了六个字。

一边的王承恩、方正化看着字迹,浑身一震,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平党争,收广宁!”

这是崇祯写在龙案上的六个大字。

崇祯自然是知道袁可立为什么要致仕,一是相交长达三十七年的好友高攀龙被阉党整死,二是好友孙承宗被罢免、三是厌倦了无休止的党争。

既然知道了,那对症下药就是了。

这封信就是表面文章,想单凭这封信说动袁可立回来不现实,但崇祯有把握,只要告诉袁可立这六个字,他一定会回来。

哪怕是没有圣旨,他都会上书请求回来。

平党争是让朝廷吏治清明,收广宁是大概率收复失地,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消灭后金的三方策略之一。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只要袁可立回来,东江岛毛文龙那边就能稳住了,因为毛文龙和袁可立的关系非同寻常。

可惜这么一位能力挽狂澜的能文能武的老臣被昏聩的朱由检给寒了心,三上辞疏。

他既然穿越过来了,自然不能错失了。

“方稳,若是袁可立问近日发生的事情,除了秦良玉和白杆兵进京之事外,其他的只要他问,你就如实回应就是了。”

“奴婢领旨。”

方稳叩谢后离去。

他累吗?自然是累的,前几天去忠州,昼夜兼程每天只休息两三个时辰,现在去找袁可立也是如此,这种关系国运的事情皇爷让他们去做,那是信任他们。

他们是太监,若是没有崇祯,那一辈子就是端茶送水的阉人,现在有机会自然做事情自然是要努力了。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莫如是也。

东暖阁内,崇祯盯着墙壁上的大明王朝的地图,眉头轻皱,陕西缺粮的事情得必须解决。

内帑还有三百余万两,但那是练新军和打造禁卫军的钱,这关系到改革的事情,绝对不能动用。

“大伴、方正化,你们在京城有没有认识的比较可靠的商人?”

面对崇祯的问题,两人面露思索之色。

片刻后,王承恩摇了摇头,方正化却是轻声道:“皇爷,奴婢在进宫前,与芜湖巨店的少东家阮康文有过几面之交,

其人乐善好施,重情义、讲义气,现在在在北京城的分店中历练。”

崇祯皱了皱眉头,印象中并没有这么一个人。

反倒是王承恩若有所思,随即道:“方大人说的可是家里经营浆染业的,万历二年,以一人之力承修芜湖西城门之资的徽商阮弼的后人?”

“王中官知道此人?”

“知道一些。”

王承恩面露回忆之色:“我记得当时兵部侍郎汪道昆称赞阮弼‘独以榷赋最天下’,凭借一己之力让芜湖迅速跃入大明五大手工业中心区域。”

崇祯在一边听完脸色大喜,阮康文爷爷都能捐银造城门,孙子继承家风捐银助陕西百姓度过难关,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谁都无法挑出毛病。

当即轻声道:“方正化,朕修书一封给他,你秘密送给他。”

“奴婢领旨。”

崇祯在龙案上提笔急书,片刻后便写完了,将信递给了方正化。

方正化看完后,脸上满是惊讶:“皇爷,这、这……”


乾清宫,东暖阁外。

崇祯双手背负看着慈庆宫的方向,面色阴沉。

一个太监,竟然将手伸到朕的后宫了,简直是不知死活,是不是哪天要给他带几顶有绿色的帽子?

愤怒过后,崇祯平静了下来,内心更是疑惑。

历史记载,陈德润闯入慈庆宫是在魏忠贤倒台后发生的,当时陈德润胆大包天竟然趁着懿安皇后沐浴时闯入,想霸王硬上弓。

结果懿安皇后拼死反抗,被其他人发现,陈德润才没有得逞,事后懿安皇后告诉了崇祯。

崇祯帝急于巩固帝位,不敢把陈德润杀了,只是发配到孝陵守墓。

但现在怎么会提前发生了?到底是他穿越过来导致了蝴蝶效应,还是发生过两次,这是第一次,懿安皇后没有告诉崇祯?

九月的京都,夜凉如水,崇祯就这么静静的站着,身前四名壮硕的太监警惕的看着四周,手中的长刀在灯笼的照射下闪烁着寒光。

一刻钟后,王体乾、魏忠贤来了,跪在了地上,崇祯没有搭理两人。

又一刻钟后,田尔耕、许显纯来了。

“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都指挥佥事许显纯参见陛下!”

崇祯看都没有看跪在在地上的两人一眼,也不说话。

皇帝不说话,他们四人自然不敢抬头,四人一脸的懵逼,他们四人正睡的香就被人给叫了起来,听说是皇帝找他们,马不停蹄就赶了过来。

又是一刻钟后,方正化回来了,身后还跟一位绑的严严实实的、身穿便装的男子。

“皇爷,陈德润抓回来了!”

跪着的田尔耕和许显纯一听是陈德润,心中猛然一惊,这位大太监的爱好他们清楚的很。

如今皇帝震怒,那就说明陈德润可能调戏后宫某位娘娘,被皇帝知道了。

但这事和他们两个有啥关系?锦衣卫负责皇宫安全不错,但他们只负责前廷和外围安全,后宫安全跟他们两个有什么关系?

“陈德润,你好大的胆子!”

“陛下,臣只是误入慈庆宫,望陛下恕罪!”

“误入?呵呵……”

崇祯气的笑了出来:“你是说懿安皇后,朕的皇嫂在诬陷你?还是在欺骗朕?”

跪着的魏忠贤低声道:“陛下,这其中或许……”

“闭嘴,朕问你了吗?”

崇祯怒喝一声,打断了魏忠贤的话,继续道:“方正化,将这个狗贼拖下去严刑拷打,让他将所犯罪行全部交代清楚,朕允许你动用所有手段。”

方正化抓起陈德润就朝着外面走去,片刻后,陈德润的惨嚎声就传了过来,众人浑身一个哆嗦。

细皮嫩肉、养尊处优的陈德润哪里受的了这种苦,只是打了几下就开始倒豆子般的交代着。

只是盏茶的功夫,方正化就拿着一叠纸走了过来,崇祯接过一看,被压下去的怒火再次被点燃了。

这厮竟然娶了九个媳妇,这还不算,后宫中与他结成对食的宫女竟然多达数十个,利用权力收取的财物多达数十万两。

“来人,将这个狗贼绑起来,朕明日有用,若是夜里死了,朕诛你们三族!”

“王承恩,即刻带人抄家,家中男眷全部处死,女眷流放,所获财产充入内帑,宫中结成对食的宫女也全部流放。”

崇祯说完,看着跪在地上田尔耕和许显纯,冷冷道:“被窝里暖和吧!”

随后上前一脚将跪在地上的许显纯给踹倒地上:“先帝皇后,朕的皇嫂的寝宫都有人敢擅闯,你们锦衣卫是做什么的?”

“是不是哪天朕的寝宫也有人闯进来,将朕的杀死了,你们才过来?”

“陛下,我们锦衣卫只是……”

“你是不是想说你们锦衣卫只负责外围安全,后宫不归你们管?”

崇祯冷笑:“朕问你,后宫的景运门和隆宗门每天下午什么时辰上锁?”

田尔耕和许显纯瞬间就明白了问题所在,瞬间额头满是豆大的汗珠。

陈德润不属于后宫所属人员,景运门和隆宗门已经上锁了,那陈德润是从哪里进去的?

“陛下,臣死罪,请陛下恕罪……”

“陛下,臣御下不严,臣立即彻查!”

田尔耕和许显纯两人连忙磕头谢罪。

崇祯发泄了怒火后,看着王承恩:“王承恩,这两人所犯过错按照大明律该如何处置?”

“皇爷,锦衣卫是皇帝亲军,任免杀伐都是陛下说了算,按照两人的过失,死罪!”

“死罪?”

崇祯轻声重复了一句,方正化瞬间抽出长刀看着田尔耕和许显纯,两人浑身直哆嗦,一个劲的磕着头,喊着求陛下饶命。

“来人,拉出去砍了!”

崇祯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瞟了跪在地上的魏忠贤一眼,这两人投靠了魏忠贤,他倒是要看看魏忠贤是不是要为这两人求情。

果然,他刚说完,跪在地上的魏忠贤立抬起头:“陛下,可否容臣说几句?”

“说!”

“陛下,皇宫内二十四衙门,截止到昨天太监有14835人,宫女3216人,负责景运门和隆宗门值守的锦衣卫不可能全部认识,稍有疏忽这很正常;

其次,陈德润在两门落锁前进入未出来,两门值守卫士有失察,田大人和许大人御下不严,如果因为这事被斩,会让锦衣卫众将士内心惶惶,容易激起变故;

此事主要责任是后宫中巡查的内操卫队,他们作为后宫最后一道屏障竟然为察觉到危险,可见内卫的松散,

因此,臣叩请陛下,饶恕两位大人的死罪!”

崇祯听完,心中冷笑不已,后宫有后宫的运转机制,怎么可能因为人多就疏忽。

再者,你们外围安全没做好,倒是怪罪到内卫头上了,简直就是强词夺理。

还有那句容易激起变故,简直就是赤z裸裸的威胁他。

由此可以看出魏忠贤的不甘心。

他忠心吗?这是肯定的,可他忠心的是天启帝,而不是他,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他懂,魏忠贤更懂。

魏忠贤说了这么多,还不是因为田尔耕和许显纯是他的五彪之一,死了这两个就失去了锦衣卫大半的控制权。

当皇帝当到他这个份上也是很憋屈的,但谁让他接手就是个烂摊子呢,皇宫都没有几个能信任的人,他爹、他哥的非正常死亡就是教训。

崇祯装模作样的沉默了一会儿:“今日景运门和隆宗门外轮值的锦衣卫全部革职查办,永不录用,另领二十军棍!”

“田尔耕、许显纯,以你们两人的过失,朕能诛了你们全族,但念你二人忠心耿耿,又有魏忠贤替你们求情,暂不杀你们,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方正化瞬间就愣住了,满眼的不敢相信。

他以为以后会成为司礼监的太监,方正化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让他执掌御马监。

内廷二十四衙门,最重要的两个衙门就是司礼监和御马监。

司礼监素有第一署之称,代皇帝审批阁票,与内阁对柄机要,统帅整个宦官体系,实为“内相”。

而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

更重要是御马监还掌腾骧四卫,这可是皇帝亲军,禁军中的禁军,唯一一个与兵部有交集的衙门。

司礼监是第一署不错,但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那也只是有建议权。

若是一位明主或者勤政的皇帝,那司礼监的太监就是一个端茶送水、传递机要的闲杂人员。

眼前这位新帝,明显就是想做中兴之主了。

“方大人,还不叩谢陛下天恩?”

直到王承恩提醒,方正化才跪倒:“臣叩谢陛下天恩,从今以后,臣就是陛下手上的一把刀,陛下说杀谁,臣就杀谁!”

御马监掌印太监是正四品,可以称为臣了。

“这段时间你也别闲着,有空查查御马监的底细,找找高手,做一份大致的计划给朕。”

“王承恩,去准备圣旨吧!”

崇祯又看向方正化、王承恩:“此事至少在秦良玉接到圣旨前不可让内阁和兵部知晓!”

两人点了点头,这里准确的说应该叫中旨,因为没有经过内阁审核。

若是被内阁知道了,内阁有封驳权,他这圣旨都传不出去。

方正化和王承恩出了暖阁后,王承恩立刻道:“方大人,恭喜呀!”

“王中官客气了,同为皇爷办事,以后还请王中官多担待些!”

方正化说完,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道:“王中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说!”

“王中官,你也不要羡慕我,也不要羡慕司礼监的掌印和秉笔太监,我们一切权利都是依附皇权和皇爷,皇爷要谁去死,那谁必须得死,

你是皇爷的大伴,日夜侍奉左右,你才是皇爷最亲近的人,所以,你可千万不要糊涂。”

王承恩听完,呆愣在原地,随即汗如雨下。

如果不是方正化的点醒,他还真可能会被嫉妒蒙蔽了双眼,做些吹耳边风的事情。

“方大人提醒之恩,承恩日后必有所报!”

王承恩立刻给方正化行了一礼,方正化笑了笑没说话。

从今日起他们都是皇帝的绝对心腹,同一个战线的人,关系弄好了,日后办起事来也方便。

暖阁内,崇祯轻轻的敲打着桌子。

攘外必先安内,大明对于后金,大明就是内,皇宫对于宫外,皇宫就是内,想要做出改变,首先得保证自己活着。

只有人活着,才会有无限的可能,人死了,你就是有再多想法那也无济于事。

现在的皇宫已经成了筛子,各方的势力都有,估计他晚上吃什么,都能立刻被宫外的人知道。

再加上,他父皇、皇兄死的不明不白,所以,他有必要先搞定自己的人身安全。

其次,掌握一定的兵权,而这个兵权就是御马监下的腾骧四卫。

皇帝亲军从太祖开始设置了上十二卫,成祖增设十卫,宣德皇帝增设四卫,合计二十六卫。

可随着文官集团的崛起,除了锦衣卫和御马监下的腾骧四卫,其余二十一卫或多或少受到兵部辖制,他想调动都得先经过兵部,真是操蛋。

而锦衣卫现任的指挥使田尔耕、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都是魏忠贤的五彪之一,

虽然依旧听命皇帝,但绝对没有那么顺手,而且办事容易畏首畏尾。

魏忠贤有没有想谋反的想法不好说,但绝对是不满z足现状。

史料记载,朱由校死了的消息被魏忠贤封锁了,魏忠贤想垂帘听政被施凤来阻止了。

而后又想趁他进宫的时候干掉他,又被兵部尚书崔呈秀给阻止,如不是英国公抬轿,他能不能顺利登基都不好说。

所以,魏忠贤绝对不能信任。

锦衣卫先不说,魏忠贤亲自统帅了一万、负责内廷的净军,万一这货抱着玉石俱焚的想法,那他就悲剧了。

打造腾骧四卫势在必行,而腾骧四卫的重组一定会遭到党争的阻碍。

所以,他必须得谋而后定,一鼓作气。

还有一点就是,打造亲军得大把的花钱,而他现在差不多是个穷光蛋,内帑二三十万两,明显不够。

想从国库弄钱,先别说国库也空了,即便是有,东林党、阉党也会想方设法的阻拦,他可没时间给那群老油条打太极。

秦良玉的白杆兵从四川忠州到北京有近两千公里,按照明代的行军速度,即便白杆兵是山地军,至少得一个半月的时间。

而这一个多月就是他搞钱、梳理大明存在的问题、顺带敲打涉及党争的那群人。

他也很无奈,他如果有有太祖和成祖时掌控的兵权,什么党争、阉党,全部都咔嚓了。

哪用得着这么小心,还得防备自己被弄死。

“打造自己班底的前两步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秦良玉进京了!”

崇祯梳理完后,王承恩也拿着圣旨进来了:“皇爷,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在外面候着了!

奴婢刚刚去拿印玺,他不让,奴婢就将他一起叫过来了。”

崇祯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大明王朝是司礼监与内阁双轨运行机制,虽然保证了不会某一方独大,但皇权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让他滚进来!”

片刻后,王体乾进来了,还不待行礼,就听见了崇祯低沉的声音:“王体乾,朕想想看看印玺都还需要经过你的同意?”

王体乾吓的一哆嗦,扑通一下子跪了下去:“臣该死,臣只是担心王中官假借陛下……”

“够了!”

崇祯低喝了一声:“现在证实了吧,给朕滚!”

王体乾连忙退了出去,崇祯看了一遍圣旨的内容后,盖下了印玺,然后将圣旨卷起来递给方正化:“抓紧时间去办!”

方正化行礼离去,崇祯看了一眼王承恩。

“大伴,朕让方正化执掌御马监,你不会有什么不满吧?”

王承恩心神巨震,连忙跪下道:“皇爷,奴婢不敢,都是侍奉皇爷,奴婢只要把皇爷伺候好了,那作用绝对比各监掌印作用要大,

奴婢的能力奴婢清楚,小事杂事还行,大事就欠缺很多。

人一生为的就是财、权、名、色四样,钱财对奴婢来说也用不上,色奴婢也不行,掌权奴婢能力一般了,那就只剩下名了。

皇爷有尧舜之姿,注定要成为一代圣君的,到那时,史书上也会给奴婢记载一笔,后世知晓,奴婢就知足了。”

“你倒是看的明白,安心跟在朕身边,朕不会亏待你的,起来吧!”

崇祯很欣慰,他能听出王承恩话中的真诚。

王承恩也很开心,幸好方正化刚刚点醒了他,但他还未站起来,崇祯的下一句话就将他吓得瞬间又跪了回去。

“大伴,今天在京营中,英国公的儿子没给你塞点银子?”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