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陈述了事实,然后出示了证据:“首先,这是我们签订的借车协议,清楚注明了月费500元。”
“其次,这是我们在班级群里的对话记录,可以看到王芳公开承认只支付150元,且态度恶劣。”
“第三,这是警方拍摄的车辆被损坏的照片和维修单据。”
“最后,这是王芳在电话里承认擅自开走我车的录音。”
证据铁证如山,在场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王芳面如土色,哑口无言。
赵明试图为她辩解:“但陈悦家境优越,就算车被刮蹭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而对王芳来说,这笔赔偿金额太大了...”一位老师打断了他:“这不是家境问题,而是责任问题。
无论对方是穷人还是富人,侵犯他人财产权都是错误的。”
经过两个小时的陈述和讨论,主持人作出了总结:“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证人证言,本次事件的责任主要在王芳同学,她违反了借车协议,且在合同到期后拒不归还,导致车辆受损。”
“学校支持之前的处理决定,并建议王芳同学公开向陈悦同学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听到这个结论,王芳彻底崩溃了,她哭着跑出了会议室。
赵明追了出去,临走前还不忘回头瞪我一眼。
会后,许多同学和老师来安慰我,表示支持。
李教授拍拍我的肩膀:“做得好,勇敢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这对其他同学也是一个警示。”
走出会议室,我长舒一口气。
这场闹剧终于告一段落。
10听证会后的第二天,王芳通过辅导员发来了书面道歉信,并保证不再散布不实言论。
赵明不知所踪,据说是因为这件事被其他同学嘲笑,最近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
我的车修好了,但我决定不再随便借给别人。
有个大四的学长张涛通过学生会联系上了我,说他需要一辆车准备考研期间使用。
经过详细了解和背景调查,我觉得这个学长人品不错,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最终决定借给他。
这次,我和学长签订了更加详细的合同,约定了清晰的使用条款和责任界定。
学长很爽快地支付了第一个月的费用,还额外增加了押金。
“陈悦,谢谢你愿意借车给我,”张涛说,“我知道你之前的经历,所以更加珍惜这个机会。”
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