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
2一夜之间,我的照片成了县城最潮的 “牛皮癣”。
县一中校门口挂着比我人还高的红底横幅,菜市场大妈举着手机直播,连隔壁卖烤红薯的大爷都扯着嗓子喊:“买烤红薯送状元同款好运!”
我妈炸的臭豆腐都沾了仙气,排队的人能从街头排到巷尾。
电视台的镁光灯晃得我睁不开眼,主持人的笑容比我妈熬的糖浆还甜:“叶璃同学,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
我端坐在真皮沙发上,突然觉得这椅子硌得慌 —— 毕竟屁股底下还留着菜市场水泥地的印记。
“我准备复读。”
空气瞬间结冰,主持人的笑容僵成石膏像,导播在后台摔了保温杯,连镜头外打光的小哥都倒抽一口冷气。
弹幕疯狂刷屏,复读?!
她是不是说错了?
天呐,这可是燕大!
放弃是脑袋被门夹了?
状元走火入魔了?
“你说…… 什么?”
主持人的麦克风都在抖。
我伸手理了理皱巴巴的衣领,淡定得像在菜市场砍价:“燕大录取通知书再香,也不如现金揣兜里实在。”
这话一出,后台传来此起彼伏的 “嘶 ——”,比杀鱼时刮鱼鳞的声音还刺耳。
其实早在放榜那晚,我刷到某私立高中天价挖角状元的新闻时,计算器就开始在脑子里疯狂运转。
那些金光闪闪的数字,可比数学压轴题还诱人。
什么 “全额奖学金生活津贴宣传代言费”,合着复读生才是行走的人形 ATM?
我趴在油腻的小饭桌上,用铅笔头在草稿纸上演算:一次状元 100 万,两次就是 200万……我舔了舔嘴唇,突然觉得自家厨房飘来的炸豆腐味儿都成了钞票的香气。
我出生在市场里,还能不懂“货”和“价”不成。
采访当天结束后,学校领导、市教育局、包括她爸妈,全都跑来劝说。
“你疯啦?
放弃燕大?”
“你这是辜负国家栽培!”
“你妈炸豆腐还欠着外债呢,你咋就不想开了!”
我却把计算器往桌上一摔,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比烟花还耀眼:“你们看,这才是寒门逆袭的正确打开方式!
别人读书为了文凭,我读书是为了把‘状元’这俩字,炼成真金白银!”
第二天,# 高考状元放弃燕大复读 #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