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下,竟隐隐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这些木料上还残留着雕刻的痕迹,有未完成的祥云纹、残缺的花鸟图,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我用这些木料,制作节气齿轮组!”
明砚说道,“榫卯结构能与天地共鸣,也许可以为天蚕丝注入力量。”
他想起师父教他木雕时的场景,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握着他的手,在木料上刻下第一刀:“榫卯讲究严丝合缝,就像人和自然,缺了哪一方都不行。”
云漪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就用你最擅长的徽州木雕。
记住,每一个齿轮都要对应一个节气,每一处榫卯都要契合天地韵律。”
她的指尖拂过一根天蚕丝,丝线顿时泛起微光,“天蚕丝需得吸收天地灵气,而你的木雕,便是连接古今的桥梁。”
明砚立即投入工作。
他拿起刻刀,熟练地在木料上雕刻起来。
刀锋划过木料,木屑纷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师父教导的画面:“木雕不仅是手艺,更是与木头对话。
每一刀,都要刻出生命的气息。”
此刻,他将对农耕文明的热爱、对云漪的牵挂,都倾注在这一刀一凿之中。
随着明砚的雕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木料上逐渐浮现出与《授时历》相似的纹路,那些代表节气的符号,仿佛是木头自己生长出来的。
当他雕刻 “惊蛰” 齿轮时,木屑飘落的瞬间竟化作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雕刻 “芒种” 齿轮时,木料中渗出点点晶莹的露珠,宛如田间的晨露。
当他完成第一个齿轮时,齿轮竟自动悬浮在空中,缓缓转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与浑天仪的星图产生共鸣。
明砚又惊又喜,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的手腕开始酸痛,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滴落,滴在木料上,晕开一朵朵深色的花。
但他不敢停歇,只是咬着牙,一刀一刀地刻下去。
与此同时,云漪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她将自己的鲜血滴在天蚕丝上,每一滴血都化作一个光点,融入丝线之中。
丝线开始编织成图,画面中,春种秋收的场景、二十四番花信的更迭,一一呈现。
但随着开发商的机械越来越近,地面开始震动,云漪的身影也变得更加透明,编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