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家乡父老也开始和外面的游子打电话,牵起了游子回家的思念,不知不觉,小李在厂子结交了很多朋友,事业蒸蒸日上,每天越来越好,妈妈说等你以后学会了自己开个厂,把你学到的技术,带着家里致富<小李在汽车配件厂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每天清晨六点,厂区的广播准时响起。
他麻利地从双层铁架床上翻身而起,洗漱完毕后,总会在食堂多打一份早餐,用保温盒装着给夜班还未下班的老班长送去。
老班长是河北人,性格豪爽,当初正是他手把手教小李操作精密机床,这份情谊,小李一直记在心里。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如同激昂的交响乐。
小李负责的工位是生产汽车减震器的关键环节,需要将不同规格的弹簧精准地安装进套筒。
起初,他操作时总有些手忙脚乱,速度跟不上流水线的节奏。
但他把从书上学到的钻研劲儿用在了工作上,休息时就蹲在机器旁,仔细观察老师傅们的操作手法,用手机拍下关键步骤,晚上回到宿舍反复琢磨。
三个月后的一天,车间突然传来警报声,一台价值百万的数控机床出现故障,生产被迫暂停。
技术员排查了两个多小时都没找到问题,急得满头大汗。
小李在一旁看着,想起前几天在技术论坛上看到过类似案例,他壮着胆子向技术员提议:“是不是伺服电机的编码器出了问题?
我看故障代码和网上说的挺像。”
技术员半信半疑地拆开检查,果然发现编码器的线路接触不良。
问题解决后,厂长特意在全厂大会上表扬了小李,还给他涨了工资。
厂里实行的是两班倒制度,上夜班时最难熬的是凌晨两三点。
困意像潮水般袭来,小李就用凉水洗脸,或者嚼几颗薄荷糖提神。
有一次夜班,同组的工友突然肚子疼得直不起腰,小李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往医务室跑。
那天之后,工友们和他的关系更亲近了,大家轮流带家乡的特产给他,山东的煎饼、四川的辣酱、东北的酸菜,让他的宿舍充满了各地的风味。
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小李开始不满足于现状。
他注意到车间里有些工序效率低下,便利用业余时间自学CAD制图软件,尝试设计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