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小雨张卫国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我是刑警原型故事陈小雨张卫国》,由网络作家“暗羽窥星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罐里的蚕茧被血浸透,第七片茧的锯齿痕正在扩大。“爸,吃饭了。”七岁的林晚秋扒着门框,手里攥着块红布——是从陈小雨围巾上剪的。张卫国没回头:“把阁楼的蓝布拿下来。”镊子尖划过“素兰留念”的刻字,那里渗着点血,和母亲当年在蚕茧上绣字时一样。门“吱呀”一声开了,穿制服的陈立走进来:“卫国,下午小雨来修表?”张卫国的手停在半空,镊子尾端的“素兰”二字反光:“修了。齿轮断了,没配件。”陈立盯着玻璃罐里的手表:“后盖内侧的刻字,是你娘的名字吧?她当年在蚕丝厂,是不是用过带齿轮的吐丝机?”沉默。张卫国的拇指碾过镊子锯齿,渗出血珠。陈立看见他手腕内侧有块烫伤疤,形状和陈小雨胸前的胎记一模一样。对讲机突然响起:“陈队!法医说死者指甲缝里有齿轮油渍,编...
《结局+番外我是刑警原型故事陈小雨张卫国》精彩片段
罐里的蚕茧被血浸透,第七片茧的锯齿痕正在扩大。
“爸,吃饭了。”
七岁的林晚秋扒着门框,手里攥着块红布——是从陈小雨围巾上剪的。
张卫国没回头:“把阁楼的蓝布拿下来。”
镊子尖划过“素兰留念”的刻字,那里渗着点血,和母亲当年在蚕茧上绣字时一样。
门“吱呀”一声开了,穿制服的陈立走进来:“卫国,下午小雨来修表?”
张卫国的手停在半空,镊子尾端的“素兰”二字反光:“修了。
齿轮断了,没配件。”
陈立盯着玻璃罐里的手表:“后盖内侧的刻字,是你娘的名字吧?
她当年在蚕丝厂,是不是用过带齿轮的吐丝机?”
沉默。
张卫国的拇指碾过镊子锯齿,渗出血珠。
陈立看见他手腕内侧有块烫伤疤,形状和陈小雨胸前的胎记一模一样。
对讲机突然响起:“陈队!
法医说死者指甲缝里有齿轮油渍,编号屠01,和1975年屠宰场失窃的屠刀齿轮一样!”
修表铺的钟敲了十二下。
张卫国看着陈立转身离开,玻璃罐里的蚕茧正在下沉,第七片茧的锯齿痕,终于和父亲屠刀的缺口严丝合缝。
第二章 齿轮编号(1994年7月27日)刑警队(9:03)陈立的笔尖戳在卷宗上:“张卫国母亲李素兰,1985年从蚕丝厂辞职,原因是‘精神异常’。”
他抬头看向痕迹组老周,“当年厂里的吐丝机齿轮,编号是‘吐01’到‘吐10’?”
老周推了推眼镜:“对。
1985年机器报废,齿轮全拆了。
但张卫国父亲张铁林,1975年偷过屠宰场的屠刀,编号‘屠01’,后来刀在他斗殴死时被派出所收了——你看首案的齿轮油渍,和屠刀保养油成分一样。”
“1988年首案留的是‘屠01’,现在第二起案件……”陈立敲了敲新案宗,19岁的石晓丽死在单身宿舍,红裙被割破,现场留着半片带齿轮压痕的茧,“这次的油渍检测结果呢?”
“吐丝机的润滑油。”
老周递过报告,“编号‘吐01’,正好是李素兰当年用的机器。
张卫国这是在用他爹娘的作案工具杀人?”
修表铺(14:21)张卫国的镊子夹着新齿轮,阳光透过玻璃罐,在“素兰留念”的表盖上投出光斑
母亲笔记本的第三页——画着穿红裙的自己,胸前同样有块齿轮印。
楼下传来砸门声,陈立的声音穿透木板:“卫国!
开门!
纺织厂女工失踪前见过你!”
张卫国把蚕茧塞进铁盒,齿轮“屠01”和“吐01”碰撞出响。
林晚秋看见他手腕的烫伤疤在发抖,和自己昨天摔碎蚕茧时的伤口,长在同一个位置。
“来了。”
张卫国下楼开门,陈立的手电筒光束扫过他的工具箱,玻璃罐里躺着块带血的红布——正是失踪女工围巾上的。
对讲机突然响起:“陈队!
纺织厂后巷发现尸体!
穿红裙!
现场有带血的齿轮,编号屠02!”
修表铺的钟敲了九下。
张卫国看着陈立转身跑向警车,铁盒里的“屠02”号茧正在渗血,齿轮边缘的锯齿,比父亲屠刀的缺口多了一道——那是他十二岁替母亲挡刀时,新崩的口。
第三章 修01号齿轮(1998年1月16日)刑警队(8:43)陈立的拳头砸在会议桌上:“三个月三起案件,全在白银!”
他甩出新案宗,24岁的王芳死在出租屋,红裙被割成十七片,每片边缘都有齿轮压痕,“这次的油渍检测结果呢?”
痕迹组老周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不是屠刀,也不是吐丝机。”
他举起物证袋,里面是半枚比指甲盖还小的齿轮,“显微镜下发现‘修01’刻字——是修表工具专用的精密齿轮,全市只有张卫国的修表铺有这种型号。”
“他开始用自己的工具了。”
陈立捏紧烟头,1994年石晓丽案的“吐01”、1996年刘梅案的“屠03”,现在1998年开年就来“修01”,齿轮编号像在给爹娘“报数”,“查张卫国最近进的修表配件,尤其是1997年年底到货的齿轮。”
<实习生小吴突然举手:“队长,我发现个规律!
首案‘屠01’对应他爹,第二案‘吐01’对应他娘,第三案‘屠02’是他姐断腿的刀,第四案‘吐02’是他娘第二台机器……现在‘修01’,是不是在给自己‘编号’?”
修表铺(13:12)张卫国的镊子夹着“修01”号齿轮,在王芳的红裙碎片上压出齿印。
十六岁的林晚秋站在柜台边,校服袖口露
被烫伤女工的女儿?”
“对。”
陈立推过一摞档案,最上面是1962年的保密文件,“村支书以‘河神祭祀’为名,用齿轮烙铁烫伤女工,张铁林负责处理‘祭品’。
你娘李素兰被迫用蚕茧收集她们的血,后来精神崩溃,把编号刻进了你爹的修表齿轮。”
医院病房(14:18)张卫国的手背上插着输液管,盯着林晚秋带来的铁盒:“秋秋,第十二个茧,你没缝完?”
她拿出“修02·秋”号茧,边缘还带着未干的血:“我查了1962年的名单,第七个该缝的人,是你自己。”
张卫国笑了,喉间发出痰鸣:“你娘的笔记本,最后一页是用血写的——‘河神要七个茧,阿弟是第七个。
’可我缝了十一个,因为……因为村支书和爹杀了七个,你娘觉得不够,让你用她们的女儿补全?”
林晚秋打断他,“陈警官找到了当年的账本,1962年死了七个女工,她们的女儿,都成了你的‘茧’。”
输液管里的药水滴滴答答,张卫国的视线落在铁盒上:“你胸前的疤,和她们一样。
我每缝一个茧,就觉得你娘的魂轻一点……”监狱会见室(16:53)陈立隔着玻璃举起母亲的死亡笔记,最后一页的血字在灯光下泛着暗红:“张卫国,你知道为什么停手十四年吗?
因为缝完‘终01’号茧时,你终于发现——发现我缝的不是祭品,是当年的自己。”
张卫国盯着陈立腰间的对讲机,还是1988年那款,“我爹的屠刀,我娘的吐丝机,其实都是村支书的工具。
河神不是神,是躲在茧房里的畜生。”
陈立的手指划过“终01”号齿轮照片:“所以你刻‘终’字,是想结束这场献祭?
包括你自己?”
“对。”
张卫国突然笑了,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你妹妹陈小雨,她爹当年也参与了1962年的事。
她胸前的疤,是我娘亲手烙的——所以首案我用了‘屠01’,那是你爹的刀。”
玻璃另一头,陈立的瞳孔骤缩。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受害者都和青铜镇的老工厂有关——那是一代人用暴力织成的茧,困住了下一代。
尾声:新茧(2017年春)林晚秋站在青铜镇新开业的蚕丝工坊前,手里
攥着修复好的“素兰留念”表。
表盘3点钟方向的裂痕还在,但齿轮走得很准。
“要修表吗?”
穿白大褂的师傅抬头,手腕内侧有块淡青色的疤,形状像只破茧的蚕。
她摇摇头,把表放进玻璃罐。
罐底躺着七片新缝的茧,纯白如雪,边缘没有任何齿轮印。
工坊里飘来煮茧的清香,混着黄河水的潮气,比记忆里的血腥气淡了很多。
手机震动,陈立发来条短信:“DNA数据库又破了三起陈年旧案,都是当年蚕丝厂的齿轮疤。”
林晚秋摸着自己手腕的疤,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修表的咔嗒声——和童年深夜里父亲缝制人茧的声音,分毫不差。
她转身时,只看见穿红裙的小女孩跑过街角,围巾角扬起,像片不会滴血的花瓣。
第一章 修表铺的红裙(1988年5月26日)修表铺(15:47)“卫国哥,这块表能修吗?”
穿红裙的陈小雨把上海牌手表推过玻璃柜台。
表带磨得发白,表盘3点钟方向有道裂痕,像道没愈合的疤。
张卫国接过表,镊子夹开后盖:“齿轮断了。”
游丝卡在裂缝里,和母亲当年吐丝机卡住的蚕茧一个模样。
他盯着陈小雨胸前的胎记——淡青色,像只蜷缩的蚕。
“要多少钱?”
陈小雨的围巾也是红的,边角磨出毛边,和姐姐死时盖的被面一样。
“两块。”
张卫国把表放进玻璃罐,罐底躺着七片蚕茧,最小那片边缘有锯齿痕,和父亲屠刀的缺口分毫不差。
他的拇指蹭过镊子尾端,那里刻着“素兰”二字——母亲的名字。
陈小雨数钱的手顿了顿:“能便宜点吗?
我哥在派出所上班,他说……不能。”
张卫国打断她,镊子尖划过玻璃罐,发出指甲刮黑板的声响。
母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腕,指甲就像这样划过他的皮肤:“阿弟,红裙要干净。”
派出所(18:23)陈立的茶杯在桌上磕出响:“再说一遍,谁最后见过小雨?”
报案的王大妈搓着围裙:“下午三点多,她去修表铺了。
卫国那小子总盯着姑娘的红裙看,眼神发直,跟他爹当年杀牛时一个样。”
“修表铺?”
陈立抓起警帽,腰间对讲机突然爆响:“陈队!
纺织厂后巷发现女尸!
穿红裙!”
案发现场(19:05)陈小雨的红裙被利器划开,布料裹着身体,像个没缝完的蚕茧。
她的右手攥着半片带血的茧,边缘有齿轮压痕。
“队长,死者胸前有胎记。”
实习生小吴举着证物袋,声音发颤,“和三年前你妹妹……闭嘴。”
陈立蹲下身,镊子夹起茧片。
齿轮压痕里嵌着黑色油渍,他闻了闻——机油混着铁锈味,和修表铺工具箱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他突然想起中午路过修表铺,张卫国正在擦镊子,玻璃罐里的表后盖内侧刻着“素兰留念”。
素兰是卫国母亲的名字,而他妹妹死时,手里也攥着半片带血的茧。
修表铺(21:15)张卫国的台灯在墙上投出巨大影子。
陈小雨的手表后盖打开着,游丝已经接好,但他没装齿轮。
玻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