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将几个核心客户的设计也放心地交给我。
我的生活似乎步入了正轨,忙碌而充实。
除了必要的场合,我和凌城交流不多,但微妙的变化却在悄然发生。
他有时会“无意间”问起我的项目进展;在我加班晚归时,餐厅总会留着温热的饭菜;甚至有一次,我因为赶设计稿忘了吃饭,他竟然让林助理送来了他私人厨师做的营养餐。
这些细微的关心,像羽毛一样,轻轻拂过我的心湖,泛起涟漪。
我知道,这或许只是他履行“合作者”义务的一部分,但我还是忍不住会因此而产生一丝暖意。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陈立轩的报复就来了。
“璞玉”工作室突然接到了几个大客户的撤单通知,理由是“设计风格涉嫌抄袭”。
矛头直指我负责的几个项目。
工作室负责人焦头烂额,找我商量对策。
我一看所谓的“抄袭证据”,差点气笑了——那分明是我几年前的设计稿,当时陈立轩说是为了参加比赛“借鉴”一下,没想到他竟然还留着,现在拿出来倒打一耙!
“这些绝对是我的原创!”
我斩钉截铁地对负责人说,“我有更早的创作记录和手稿可以证明!”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陈立轩动用了他在行业内积累的人脉,联合了几家媒体,开始大肆宣扬“璞玉工作室签约设计师沈若微抄袭丑闻”,甚至把我之前被“璀璨”拒绝的事情也添油加醋地捅了出去,暗示我人品有问题。
一时间,我成了行业内的“焦点”,负面评论铺天盖地。
工作室也受到了波及,声誉受损。
负责人虽然相信我,但也压力巨大。
就在我焦头烂额,准备整理证据反击时,林助理再次打来了电话。
“太太,先生已经知道了。
您不用担心,这件事会解决的。”
“凌城他……先生说,他的人,不允许被这样欺负。”
林助理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果然,第二天,网络上的风向就彻底变了。
先是几家权威的行业媒体,刊登了详细的调查报告,附上了我更早期的设计手稿、创作时间戳、甚至是我和陈立轩当年关于“借鉴”的聊天记录截图(我不知道凌城怎么弄到的!
),清晰地证明了我的清白,并将矛头指向了陈立轩的恶意栽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