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罐出征周末,我收到群主私信:“周日线下交流会,带上你的酵母,老周想见见它。”
“老周是谁?”
我问林姐。
“你连老周都不知道?”
她瞪大眼,“退休前是五星酒店首席面包师,现在专研传统发酵,人称酵母教父!”
于是周日早晨,我像个送孩子参加奥数的家长,小心翼翼抱着保温袋里的酵母罐,踏进了咖啡馆。
推门瞬间,二十多道目光齐刷刷射来——每张桌上都摆着玻璃罐,里面漂浮着各色面团。
“你就是小呼的主人?”
一位白发老头走过来,眼睛亮得吓人,“快让我看看!”
他一把夺过我的罐子,对着阳光仔细观察,突然倒吸一口气:“这菌丝……是野生酵母和商业酵母的天然杂交种!”
全场寂静。
4.老周的千年秘方老周掏出一个斑驳的陶罐,掀开纱布——里面是一团灰褐色老面,散发着复杂的醇香。
“这是我家传的百年面肥,从太爷爷那辈开始养的。”
他骄傲地说,“但你这个小家伙……”他指着小呼,“它有种特殊的活力。”
原来,传统老面肥需要定期“续养”,而现代酵母粉虽然稳定却缺乏风味。
而我的小呼,恰好是在暖气片旁偶然培养出的“混血儿”——既有野生酵母的复杂菌群,又有商业酵母的稳定性。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老周突然严肃,“你无意中复现了古法面引子的培育方式!”
他翻开一本泛黄的笔记,指着一段记载:“《齐民要术》里说,最好的酵头要三温三寒,就是经历温度变化……”我愣住——所以那次停电,反而阴差阳错让小呼变得更强大?
5.酵母日记:生命可视化回家后,我翻出空白笔记本,郑重写下标题:《小呼成长日记》。
Day30 记录“气泡速度:3 秒/个(比上周快 1 秒)气味:蜂蜜香+淡淡梨子味(老周说是乙酸乙酯的香气)特殊事件:线下聚会认亲,被鉴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