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彭远征曹颖的女频言情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彭远征曹颖全局》,由网络作家“格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冯老上前一步,望着彭远征微笑了起来,“孩子,我也告诉你,你这不叫攀高枝儿,而是回家!冯家的大门,对你永远是敞开着的。”说着,一辆黑色的加长轿车开了过来,两个身材高大衣冠楚楚的青年男子飞速跳下车来,打开了车门,恭谨站在一侧。冯老说完,弯腰上车,向彭远征温和点了点头。冯老太太临上车之前,紧紧抓住彭远征的手,眼泪婆娑地看了一会,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来塞在彭远征手里,柔声道,“孩子,这是奶奶家里的电话,有什么困难直接给奶奶打电话。”“你这孩子呀……哎!”冯老太太又回头来瞪了冯远华一眼,扬手指了一指,微微摇头。冯远华心里哆嗦了一下。他知道自己今天弄巧成拙,“离间计”没使成,反而在爷爷奶奶面前失了分。不由大为懊恼,而对彭远征的厌恶和抵触情绪...
《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彭远征曹颖全局》精彩片段
冯老上前一步,望着彭远征微笑了起来,“孩子,我也告诉你,你这不叫攀高枝儿,而是回家!冯家的大门,对你永远是敞开着的。”
说着,一辆黑色的加长轿车开了过来,两个身材高大衣冠楚楚的青年男子飞速跳下车来,打开了车门,恭谨站在一侧。
冯老说完,弯腰上车,向彭远征温和点了点头。
冯老太太临上车之前,紧紧抓住彭远征的手,眼泪婆娑地看了一会,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来塞在彭远征手里,柔声道,“孩子,这是奶奶家里的电话,有什么困难直接给奶奶打电话。”
“你这孩子呀……哎!”冯老太太又回头来瞪了冯远华一眼,扬手指了一指,微微摇头。
冯远华心里哆嗦了一下。
他知道自己今天弄巧成拙,“离间计”没使成,反而在爷爷奶奶面前失了分。
不由大为懊恼,而对彭远征的厌恶和抵触情绪就更浓烈了。
冯老夫妻上车离去。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
认亲基本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冯家会安排他跟冯老的血缘鉴定。只要鉴定结果一出,他就是冯家嫡系的第三代。
不过说实话,冯远征暂时并不想认祖归宗改姓为冯。
他很清楚,没有了父亲的存在,他和他的母亲形单影只,仓促进了冯家的门未必是什么好事。
不如就隐着身份做一个在野的冯家后代,有了这一层暗中的身份,凭借他的个人能力,他相信自己能在官场上闯出一条坦途来。
冯倩茹在一旁欣笑着,她走来向彭远征伸出手去,有些俏皮道,“我是该叫你堂哥还是叫你彭教练呢?”
彭远征笑笑,“还是叫我彭远征吧。”
“还矫情什么哟,恐怕恨不能立刻就改成冯远征了。”冯远华冷笑。
“远华,你这都在说什么呢!你别太过分了啊。”冯倩茹不满道。
“我始终都是彭远征,这一点不会有任何变化。你放心好了,我是不会跟小孩子抢玩具的。”彭远征语带讥讽。
“你……你想抢就能抢的上吗?可笑!”冯远华恼羞成怒,欲要发作,但终归还是不敢,恨恨瞪了彭远征一眼,扬长而去。
“远华就是说话刻薄了些,其实人也不坏,你别跟他计较。”冯倩茹打着圆场。
彭远征笑,“没关系,我不会计较。可能,可能我的出现对他来说有些突然吧,其实我也感觉很突然的。”
……
车上。
老太太不住地嘟嘟囔囔,抱怨冯老没有直接让彭远征认祖归宗,接受他进门。
冯老皱眉苦笑,“淑珍啊,你是嚷嚷什么?我什么时候说不认这个孩子了?
但我们冯家不是普通人家,认亲必须慎重,我还得看看这孩子的品性。
同时也得做做血缘鉴定——好了,你就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安排伯涛去处理了。”
“还做什么鉴定哟?你看那孩子的五官眉眼,活脱脱就是一个你年轻时候的模样!还有那犟脾气,简直如出一辙!”冯老太太不满地大声道。
冯老微笑了起来,“他这性子,倒是跟我年轻时差不多,有几分傲骨!”
按照冯老的意思,冯伯涛吩咐女儿冯倩茹将彭远征安排在附近的一家星级酒店住下,然后冯老的保健医生会亲自过去取彭远征的血样,会同冯老的血样,立即飞往美国报检。
这年月,国内还没有DNA鉴定技术,只有美国才具备。在美国,隔代血脉鉴定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了。
第二天上午,冯老的保健医生三人赶至酒店,取了彭远征的血样。
完事之后,彭远征就向冯倩茹提出要返回新安。
冯家的意见,要让彭远征一直留在京城,等候美国的鉴定结果。
但这起码要等十天左右,离家一个多星期了,彭远征有些放心不下自己的母亲,坚持要走。
彭远征于是就走了,但冯家却因此而变得极不平静。
……
十日后。
冯伯涛极其兴奋捏着从美国电传回来的鉴定结果,坐车进了大红门,一路进了属于自己老爷子的三号小别墅。
冯老刚刚接待完一位贵客,正在客厅里品茶,见长子冯伯涛兴冲冲而入,眉梢一扬,缓缓放下手里古色古香的青花瓷茶杯。
冯伯涛恭谨道,“爸,美国的结果来了,那个孩子……”
冯伯涛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冯老开口打断了,“结果我已经知道了,其实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本来呢,这个鉴定就是谨慎起见。骨肉相连,血浓于水,这孩子一看就是我们冯家的后代。”
“嗯,爸爸,要不要把结果告诉伯林和伯霞?”
“当然要跟他们说。”冯老沉吟了下,脸色一肃道,“让他们心里有数,做事有些分寸,别连自己的亲人都容不下。”
“好的,爸爸。”冯伯涛陪笑道,“爸,不接这孩子和她母亲来京吗?”
冯老摇了摇头,“我的意见,暂时维持现状比较好。现在上京里来,对他未必就是最好的安排。等过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再说吧。”
冯伯涛立即就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父亲之所以暂时不想公开找回失散亲人的消息,除了有身份特殊的各种复杂考虑之外,最重要的恐怕也是为了冯家的内部和睦,不想生出是非来让人笑话。
他对这个横空出世的侄儿倒也不排斥。只是他的弟弟冯伯林一家显然并不喜欢家族里多出个嫡系的第三代来。
冯伯涛轻叹。
对于弟弟一家的私心,他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老爷子的压制。
既然如此,就不如让彭远征母子暂缓进京,也好给冯伯林一家四口留出一个缓冲和慢慢接受的时间来。
“伯涛,马上让那孩子来一趟,我要见见他。”
耳边传来老爷子威严低沉的声音,冯伯涛默默点头。
“彭教练,就这样说定了啊,后天上午8点,学校门口,我带车过来接你。冯教授帮找的那个买家公务繁忙,只能抽半天时间来见你,你可一定要准时,记着带好你的东西。”
冯倩茹在临别时候反复叮嘱彭远征。
彭远征笑了笑,“那是,我明白了。你放心就是,我一定准时过来。”
冯倩茹明媚高贵的脸上浮起了一抹笑容,少了几分高高在上,而多了几分复杂和柔和。
如果不出意外,眼前这个高大朴实的青年,极有可能是她的堂兄,冯家失散在民间的唯一的第三代。
彭远征清晰地捕捉到了冯倩茹眼眸中若隐若现的情绪波动。
他慢慢向冯倩茹伸出手去,笑道,“冯学妹,谢谢了。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等东西脱了手,我一定请你吃顿好的。”
冯倩茹嘴角轻抽,一时无语。
明明是一块走进豪门的敲门砖和一把鱼跃龙门的钥匙,但眼前这人却丝毫不知,犹自口口声声要卖了换成钱……
这——俗不俗呀!冯倩茹心潮起伏,以至于忘记掩饰自己的情绪。
冯倩茹下意识地也伸出手去,任由彭远征握着,突然眉梢一扬,轻轻道,“彭教练,我问句不该问的话,你真要把玉佩卖了?”
“当然。”
“可你要是脱了手,万一日后你父亲的身世有了眉目,你失去了认亲的凭据,又该怎么办呢?”
“说实话,我父亲都不在人世了,认亲不认亲的,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况且对我来说,给我娘治病更重要,冯学妹,你说是不是?”
冯倩茹柳眉儿轻轻一跳。
“你那张认亲文书呀,能不能拿出来让我看看?”
上回彭远征给冯伯涛看的是照片,她想见见实物。
她浑然不觉,她的矜持、内敛和从容不迫,已经都被彭远征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打破。
彭远征点点头,小心翼翼地从包里取出夹在日记本中的那张冯老手书的草纸,展开任由冯倩茹看。
在看到字迹的瞬间,冯倩茹婀娜的身姿有了明显的颤抖。
她一眼就看出,那正是自己爷爷的字迹。
刚劲有力、大开大合、气势雄浑,尤其是“冯云龙”的签名,最后那个“龙”字的第一笔带了一个勾勒的弧度,这是冯老独有的书写习惯。
而冯老的曾用名正是冯云龙,建国之初被授勋为中将时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才更名为冯培荣。
冯倩茹眼眸迷离,心念百转。
“冯学妹?!”
耳边传来彭远征轻轻的呼唤声,冯倩茹这才如梦初醒。
她凝视着彭远征,声音细微而柔和,“彭教练,人家买家一定会询问你这枚玉佩的来路,为了证明来路正当,我看你也带着这张文书吧,记着要带实物别带照片啊。”
“哦?”彭远征扫了冯倩茹一眼,“好吧,反正咱正大光明,也不怕人看。”
“好,就这样定了,我先走了,再见。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你万一有急事,可以打这个电话给我。”
冯倩茹如释重负,将一张写有她家电话的纸条塞在彭远征手里,转身就走。
望着冯倩茹几个人钻进一辆黑色的轿车里离开,彭远征脸上的笑容一敛,目光变得凝重了起来。
如果他没有猜错,冯教授所推荐的“公务繁忙的买家”,无非就是冯家老爷子了。
后天,他会被接进冯家,接受冯家老爷子的“检阅”和“审核”,若是那枚玉佩真是冯老家传和留给失散儿子的宝物,那么,此番认亲就成了八成。
但是,彭远征总觉得事情似乎有些太顺利了。
成功地接近冯倩茹,然后又成功地引起冯倩茹的关注,通过冯倩茹引出了冯家人,最后直至冯老即将出场。
可认亲豪门,尤其是像冯家这样的红色高门,真的是这么容易吗?
前世今生数十年的人生阅历和风雨沧桑告诉彭远征,事出反常即为妖,事情太顺畅也同样显得有些不正常。
离开京华大学,彭远征慢慢向王彪家行去。
“树上停着一只什么鸟?嗷嗷嗷……”
道路两旁,商店里播放着歇斯底里的某知名男歌手的那首流行歌曲《爱情鸟》,可传进彭远征的耳朵里,原本美妙的声音就变成了杂音和噪音,让他多少有些心烦意乱。
……
冯伯林家。
冯伯林在客厅里不住地抽烟,他的妻子张岚则皱着眉头站在一旁。
“伯林,你能不能别再抽了?你倒是说说看,那小子真是失散的老二的儿子?”张岚急急问道。
虽然冯伯林在冯家排行老二,但实际上,在冯家人内部,真正的“老二”是冯老失散的那个儿子。
冯伯林狠狠地掐灭了烟头,沉声道,“大哥的为人你还不清楚?他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怎么敢惊动老爷子!我估摸着,十有八九,一定是老二的孩子!”
“玉佩做不得假,而且,他们家的身世、他的生辰,都能证明,他极有可能是失散的老二。”
“那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这小子跑来认亲?老冯家本来就咱们家远华这一棵独苗,突然半路里杀出一个程咬金来——以老爷子和老太太的脾气,肯定会对他大加补偿,说不准,还会让他取代我们家远华的地位,那么将来……”
张岚紧紧地抿着嘴唇,压低声音道。
冯伯林恼火地霍然起身,瞪了妻子一眼,“那你说怎么办?总归是我们冯家的血脉,如果是真的,还能不认了?老爷子也不能答应!”
“我不管,你得想想办法,咱们家远华……”
张岚的话还没说完,还在京华外国语大学读大二的儿子冯远华慢慢从书房那边走过来,似笑非笑道,“爸,妈,你们不要再吵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爷爷又找回来一个孙子嘛……一个乡下来的土包子,他能有什么出息头?怕他作甚?”
“远华,你不懂。”张岚眉头紧皱着,“老冯家不比其他人家,若是让老爷子看中,乌鸡都能变凤凰,何况这小子是京华大学的毕业生,想必也不会太差。”
明天的会是宣传部企业宣传科组织的全市国有企业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这种会议,说穿了就是把市里国有企业的分管党委副书记调度上来,一起吃个饭,然后让各个企业交点会费。
当然不是给宣传科,而是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协会。这个协会就挂靠在宣传科,会长是宣传部的副部长朱成容,副会长是新安市公共汽车公司的党高官老顾,而秘书长就是宣传科的科长。
因此,这种会议的材料其实没啥可准备的。朱成容明天到会讲讲话,然后跟企业的人中午一起吃个饭,就此了事。
说纯属为了收取会费而开会有些太难听,但实际上就是那么回事。
彭远征刚关好了办公室的门准备下班回家,周大勇就出现在二楼的楼梯口处,远远地招呼道,“小彭啊,赶早不如赶巧,晚上一起吃个饭?”
彭远征犹豫了瞬间,还是笑着大步走过去道,“周科,承蒙领导对我如此关照,我应该请领导吃个饭!”
周大勇嘿嘿一笑,“别那么客气——不过,今晚不用我请客,也不用你请客,有人做东!”
周大勇神神秘秘亲亲热热地挽起彭远征的胳膊来,一起下楼。出了市委机关办公楼的大厅,楼前正停着一辆黑色的桑塔纳2000,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豪华”的车型了。
车前站着一个穿着体面的年轻人,大概有20多岁的样子,与彭远征年纪仿佛。这青年虽然个子中等,但眉清目秀,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给人的感觉很斯文很优雅。
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年轻的男人,给人优雅的感觉,足以说明其人的修养和气质非同一般。
周大勇竟然有些谄媚地笑着迎了过去,主动介绍道,“宋教授,这就是小彭同志了。”
那青年其实早就暗暗在打量着彭远征,见彭远征虽然穿着普通,寻常的T恤和蓝色的牛仔裤,但身材挺拔修长,神清目正,举止从容,流露出一种很是与众不同的气度,不由暗暗点头。
他脸上旋即浮起热情的笑容,上前两步伸出手去,“你好,宋果,认识你很高兴。”
“你好,宋教授,我是彭远征。”
彭远征心里在猜测着宋果的身份,微笑着跟他握了握手。
周大勇低低笑道,“小彭啊,这就是宋部长的公子,江北大学考古系的教授,是咱们省里乃至全国知名的年轻考古学者……”
周大勇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宋果笑着打断了,“周科长,我哪里是什么知名学者,普通大学老师一枚,刚刚进了副教授。”
“咱们年纪差不多,叫我宋果就好,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就叫远征吧?”
“呵呵,好的。”
彭远征眼中一亮,心道原来是宋炳南的儿子,年纪轻轻就进了副教授,也算是很不简单了。江北大学虽然驻地在新安市,但却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副部级单位编制。
不过,彭远征心里微微有些疑惑,他不相信现在的会面是一次偶然。他猜测宋果是有备而来,而周大勇不过是个穿针引线的人。
宋果笑笑,显然不愿意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扯下去,就主动打开了后座车门,做了个请进的手势,“远征,请进,正好我今天来机关办点事,遇上你和周科,相识一场就是缘分,咱们一起吃个饭,我做东!”
……
……
三人去了新安目前最大的星级酒店——新安大饭店,宋果早已订好了房间。这顿饭的气氛很好,宋果是有意交好,周大勇居中“撮合”,彭远征自然不会失礼。兼之宋果这人谈吐高雅,满腹才学又彬彬有礼,给彭远征的印象非常好。
一顿饭吃下来,两人颇为投机,有相见恨晚之感,中间都多喝了几杯。
站在新安大饭店大堂里,宋果有些意犹未尽,扯住彭远征的胳膊不放他离开,微带几分醉意哈哈笑道,“远征,今天咱们兄弟两个一见如故,很是投缘!走走走,咱们再去练练摊,吃点烧烤,喝点啤酒,不醉不归!”
周大勇也在一旁随声附和,“好,就去练摊,我请两位吃烧烤喝啤酒!建国路那块有家烧烤店不错,咱们就去那里!”
宋果斜着眼睛扫了周大勇一眼,淡淡一晒道,“怎么能让周科破费,我找个人过来请客,也顺便给远征介绍几个朋友!”
宋果用饭店的电话拨通了几个电话。不多时就风驰电掣地从远端驶来一辆警车,车一停,从车上跳下一个人高马大的30左右的汉子来,此人留着平头肤色微黑,看上去孔武有力非常彪悍,不是军人出身就是刑警出身。
宋果眯缝着眼睛挥了挥手,喊道,“李局,这么晚了把你找出来喝酒,嫂子不会见怪吧?”
“嘿嘿,若是别人喊,你嫂子还真不让我出来,但是老弟你的面子,你嫂子却不能不给!老弟,这两位是?”汉子大咧咧地笑着,跟宋果握了握手,又扭头看着彭远征和周大勇。
宋果一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安分局的副局长,李铭然,大老李啊,小弟隆重向你介绍啊,这位是彭远征彭公子,我的兄弟!”
“你好,彭公子,不知彭公子在哪里高就?”李铭然显然跟宋果很熟,他见宋果对彭远征如此高看一眼,心里不由一凛,一边主动笑着跟彭远征握手,一边猜测他的身份来历。
李铭然虽然人高马大,貌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一类人,但其实心细如发精通世情,否则他怎么能当上新安分局的副局长,又能跟宋果混在一起。区局的副局长,只是一个副科级,但这是实权岗位,不是普通科级干部能比的。
宋果是宋炳南的独生子,是市里数得着的官宦公子哥儿,不过宋果并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其人才气横溢极其清高,一般人他是看不上眼的。李铭然觉得,眼前这个高大儒雅的青年能让宋果如此,身份和背景肯定不简单。
“你好,李局,我在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还请李局多加关照。”彭远征淡淡笑着,与李铭然握手。
李铭然虽然面不改色,但心里却起了一丝狐疑:刚毕业的大学生?宣传部机关的科员?这么简单?
“这位是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的周科长,周大勇。”说话间,宋果又介绍道。
李铭然满脸笑容,又跟周大勇握手,组织部的干部科长,级别不高,却不能得罪,这种人能结交就结交。
这是孙萍第一次在彭远征这里吃瘪,当然不是最后一次。
现在的孙萍固然愤恨羞恼,盘算着怎样才能从彭远征这里找回面子来,可惜她做梦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机会。
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彭远征在家里闭门不出,连续写出了两篇关于“第三产业”的宣传性重磅通讯,他前世是文字小吏出身,又熟悉机关的行文风格,熟知领导层对于此类材料的侧重点,写起来轻车熟路挥洒自如。
不过,他本着谦虚做人低调做事的原则,中间还是给龚翰林打了两次电话,请教有关问题,请示思路。其实思路早就有了,但这也算是对领导的一种尊重。
龚翰林非常高兴,一则是因为彭远征加班搞材料,年轻人如此肯吃苦敬业,很少见了。二则是彭远征知道请教和请示,这种分寸感在一般年轻人身上也很少看到。
最起码,在马自和王娜身上就看不到。
龚翰林是搞材料的人,对能写材料的彭远征,渐渐就生出了几分欣赏,准备将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虽然彭远征觉得龚翰林的思路未必是最好的,但他还是遵从了龚翰林的意见。按照龚翰林的“指点”,他完善了两篇稿子。
周一上班后,就交在了龚翰林的案头上。
“龚科长,这是我写的两篇初稿,您把把关,帮我改改。”彭远征微笑着将材料放在龚翰林的桌上,又去给龚翰林的茶杯里添满了水。
见他对龚翰林如此殷勤,孙萍的脸拉得跟驴脸一般长。
龚翰林有些吃惊,望着手头上的稿子,讶然道,“远征啊,你周末就写了两个?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加班干的,领导给的时间还有!”
“我在家也没啥事,闲着也是闲着,练练笔,就当熟悉工作了。”彭远征笑着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马自向他翘起了大拇指。
龚翰林伏案看着,越看越是惊心。不是彭远征写得不好,而是彭远征写得太好、太妙、太精彩了。望着眼前流畅成熟的文风,他甚至有些迟疑:这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所作吗?
在他看来,这已经不是基础好不好、有没有天分的事儿了,而是太惊采绝艳近乎为妖了。
如果仅仅是文笔上或者词藻上的华丽,文采斐然,得不到龚翰林如此高的评价。
真正让龚翰林难以自已的是,彭远征对于材料的驾驭、对于重点的掌握,竟然超过了他这等在机关上从事材料工作十数年的老油条——领导喜欢看的东西、适合宣讲的内容,他极尽笔墨渲染;而很多并不利于宣传报道的元素,他又非常巧妙地淡化,一笔带过,不着任何痕迹。
而且,彭远征在材料里将新安市委此次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思路细化总结为:“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稳步推进文化餐饮业”、“着力构建生态旅游业”和“积极提升金融服务业”,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
以龚翰林的直觉,这两篇稿子一旦见报,肯定会引起市委领导的赞赏和高度重视。
龚翰林长出了一口气。他缓缓抬头望着彭远征,目光极为复杂。
他本来想当彭远征的老师,利用三年时间,好好带出一个徒弟来。结果意外发现,徒弟的水平远甚于自己——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远征啊,稿子很不错。但是,有几个细节还需要再完善完善,你过来,我跟你说说!”龚翰林微笑着向彭远征招了招手。
“好的,龚科长,您说!”彭远征起身走了过去,站在了龚翰林的背后。
龚翰林改的几处,其实可有可无。但是作为领导,对下属的稿子不加任何改动,那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都要改一点,以显示领导的水平和权威。这同样也是规则和惯例。
当然,这种规则只适应于龚翰林这种部门领导。部门领导把关好了之后,到了更高层的分管领导那里,基本上就会通过了。
****************************
两篇稿子先后被分管副部长朱成容签发,分别在周三和周五的新安日报上,在显著位置上刊发。宣传部新闻科连续三篇关于“推进第三产业”的系列重磅稿件,在读者当中有没有引起热烈反应不得而知,但在新安市委宣传部机关和市委高层领导圈子里却是不折不扣地引发了强烈的关注。
一时间,彭远征这个名字开始打响。
市高官薛新莱在周六举行的市委常委会上,对宣传部推出的系列通讯予以高度评价。而紧接着,在周一的宣传部部长办公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萧军对新闻科最近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并点名表扬了彭远征,建议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萧部长的建议其实就是指示了。他的点名表扬,基本上昭示着彭远征在宣传部系统真正站住了脚,扎下了根。
转眼间就是九月上旬。
在宣传部工作近一个月的时间,彭远征声名鹊起,成为部里知名度最高的年轻人。他之所以出名,不仅在于有才,材料拿得出手且无人能及;还在于他谦虚有礼,人缘极好。无论是机关里的老同志,还是进官场不久的年轻人,都对他印象极佳。当然,孙萍这种是为例外。
一般而言,有些才华的年轻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恃才傲物的毛病,但这些毛病在彭远征身上一点也见不着。这是他人缘好的一个关键因素。
有才华有修养又透着几分善良的年轻人,谁能不喜欢呢?况且没有利益冲突,谁也不会吝惜几句赞美之词。
说起来,其实他前世时候还是颇为清高孤傲的。但重生之后,他早就把这点骨子里的东西巧妙地隐藏在内心最深处,上了锁。
这个周五下午,下了班,彭远征和马自一起离开了市委机关大院,一个朝南,一个朝北,各自回家。马自本想叫着彭远征一起去吃烧烤,练练摊喝喝啤酒,但彭远征想起母亲一人在家,就拒绝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新买的BP机响了起来。虽然还没有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但有冯老太太给的两万块钱,他的手头也比较宽裕,为了联系方便,就买了一个中文汉显。
从口袋里掏出一看,见是京城的电话号码,彭远征心头一紧,他认出了这个号码是冯伯涛家的座机。
找了个当街的公用电话亭,用自己的IC卡拨通了这个号码,接通之后,冯倩茹那清脆而优雅的声音传了过来,“喂,是彭——彭大教练吗?”
彭远征笑了笑,“冯学妹,找我有事?”
两人虽是名义上的堂兄妹,但却没有真正称呼开对方,听冯倩茹的声音微带俏皮,彭远征也就顺口叫了一声“冯学妹”。
对于冯倩茹,他心里还是颇有几分感激的。前世,他与冯倩茹并没有什么过深的交集,但这一生,冯倩茹却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她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和人生轨迹。
对于马自的抱打不平,彭远征默然不语。
作为一个科里刚来的新人,纵然心里对孙萍的排挤和刁难有所不满,他也不能表现出来。人前不能,人后也自是少说为妙。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即可,没有必要要挂在嘴皮上。
此刻彭远征考虑的是孙萍为什么会对他这种态度。
思来想去,觉得这背后定有缘故。
至于这个材料,彭远征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他前世在区政府办公室干了十多年的材料小吏,文笔千锤百炼,对于行政系统的行文思路和各种条条框框、各种忌讳都耳熟能详,这么一个关于第三产业的稿子,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彭远征低头看材料,梳理思路。
王娜却悄然凑了过来,趴在他的办公桌上嘻嘻笑道,“小彭啊,要不要姐姐帮你一把?”
“姐跟你说啊,那老娘们有提前进入更年期的迹象,你别太当回事了。你刚来,写不出来稿子也是正常,老龚不会说什么的。你倒是要小心那老娘们在朱部长那里说你的坏话。”
王娜压低声音道。
“呵呵,谢谢王姐,我自己学着写写吧,总得有个开始不是?”彭远征笑着回应,却没有接王娜对孙萍的腹诽话茬。他知道王娜所说的“朱部长”是宣传部分管新闻科的副部长朱成容,很显然,孙萍跟朱部长关系比较近。
彭远征马上意识过来,这大概也是龚翰林对孙萍包容三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同时也明白,王娜帮忙是假,挑唆他跟孙萍起冲突是真,也算是居心叵测了。这小娘们也不是个善茬儿——他暗暗道,低下头继续看材料。
这个时候,宣传部会议室里,朱成容正召集龚翰林和孙萍开会,议题是研究最近的舆论宣传重点,定下了几个比较大的课题。孙萍让彭远征接手的关于第三产业方面的稿子,就是其中之一。
龚翰林本想趁这个机会,跟朱部长提一提,从日报社抽调一个业务能力强的记者来完成第三产业的稿子,在他看来,彭远征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无论如何也写不了这种大材料。
可他还没有提出自己的建议,却听孙萍向朱成容笑道,“朱部长,我们科里刚来的那个京华大学的高材生,我把第三产业的稿子交给他了,让他锻炼锻炼,同时也让领导看看他的基本功怎么样。在我们这种业务科室工作,没有两把刷子,怎么成?”
其实孙萍还想说,科里以前进来的两个年轻人,马自和王娜,本身就是半吊子,业务能力很弱。若是刚来的这个再这样,新闻科的活就得全靠她和龚翰林这种老同志来干了。
朱成容一怔,旋即淡淡道,“刚毕业的学生,我看够呛。罢了,先试试吧,不行再说。”
“业务部门,不能这样随便安排人,过两天我得跟组织部的人说说,不要什么人都往宣传部塞!”
朱成容的口气有些不咸不淡的。
龚翰林心头一缩,知道这一次彭远征进新闻科,组织部方面没有事先跟朱成容这个分管领导通气,朱成容心里并不舒服。相应地,就对彭远征有些隐隐的排斥。
想到这里,龚翰林不禁为彭远征默哀。上头有朱成容的不待见,科里有孙萍的刁难,彭远征想要在宣传部站住脚,很难了。
龚翰林和孙萍一前一后往科里走。
在走廊上遇到了从卫生间刚回来的彭远征。彭远征笑着向两人打招呼道,“龚科长,孙科长!”
孙萍扫了他一眼,矜持着微微点头,龚翰林则微笑,主动探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孙萍坐回办公室里,又继续开始打毛衣。马自低头不知道在摆弄什么材料,而王娜照旧是BP机时而响起,不断回着电话。
如此几次三番,孙萍终于忍不住了。
她猛然抬头怒视着王娜,低低斥责道,“王娜,我们这里是办公室,不是俱乐部!大家都在工作,你不住地打什么电话?”
孙萍爆发,让科里的人包括彭远征在内都感觉有些突然,都抬头来望着她。
本来她是副科长,说两句王娜不吭声也就算了。但王娜也不是什么善茬,她一向跟孙萍不怎么对付,闻言就立即冷笑道,“哎哟喂,我打几个电话就影响工作了?装什么装啊,老娘就不相信了,我打电话还能影响你打毛衣了!”
孙萍勃然大怒,摔下手里的毛衣,站起身来指着王娜大声道,“说说你,你还有理了?你说你一个小年轻,上班不好好工作,整天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老龚,你倒是管不管?你要不管,我可要给分管领导汇报了!”
龚翰林皱了皱眉。
王娜也砰地一拍桌子,“少拿领导来吓唬人。好,咱们就去领导那里评评理,你上班打毛衣就行,我打个电话就不行了?凭什么你上班可以打毛衣,我就不能打几个电话?什么毛病这是!”
见两人越吵越凶,龚翰林无奈地拍了拍桌子,沉声道,“都闭嘴吧,上班时间,吵吵嚷嚷,不怕让其他科室笑话。老孙你坐下,小王,不是我说你,你就少打几个电话成不成?”
孙萍气愤愤地坐下,气得嘴角都在哆嗦。王娜身后有人,她拿王娜没有办法。
王娜也撇了撇嘴,径自坐下。
这显然不是两人第一次起冲突了,马自早已司空见惯。他向彭远征挤了挤眼睛,彭远征笑了笑,刚要低头继续看材料,却听孙萍横眉怒目冲着他道,“你笑什么?好好写你的材料!”
彭远征眉头猛然一皱,心道你是不是有病啊,老子刚来一天,就成了你的出气筒了?你不敢惹王娜那小娘皮,就把火气往老子身上撒?当真以为老子好欺负吗?!
彭远征是那种遇柔则柔遇刚则刚的人,他固然低调,却不可能任人欺压。况且,孙萍这种女人,若是一味忍让,日后她一定会得寸进尺。
一念及此,彭远征冷冷一笑,抬头望着孙萍淡淡道,“孙科长,我笑笑也不行了?我哪里做得不到位、不妥当,还请孙科长指出来,有错的话,我一定改正。”
孙萍没想到,新来的一个学生也敢跟她顶嘴了,副科长的威严何在。不由怒火中烧,腾地一下站起身,指着彭远征就发作起来。
市高官的点名表扬,让彭远征再次声名远播。不过,相对于一些人的艳羡,彭远征心里保持着异样的冷静。因为薛书记即将调离新安市,他的评价再高对他也作用不大,甚至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效果。
散了会,彭远征跟马自慢慢沿着走廊向新闻科办公室走去,不少宣传部其他科室部门的老同志与两人擦肩而过的时候,几乎都主动笑着跟彭远征打个招呼,有的还亲昵地拍拍他的肩膀,鼓励几句。
彭远征都一一跟众人微笑寒暄,仿佛之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马自有些气不过,压低声音道,“这些老油条,没一个好东西,势利眼太厉害!上午朱部长批你几句,他们就恨不能将你踩到脚底下;现在薛书记点名表扬了你,这些人马上就转了风向,太恶心人了!”
彭远征微微笑了笑,“也很正常。马哥,机关就是个大熔炉,不管黑的白的香的臭的,都在一个炉子搅和,人与人之间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你进机关比我早,应该比我更明白才是!”
马自啐了一口,默然大步走去。
彭远征望着马自的背影暗暗摇头,马自这种性情中人其实不适合在机关上呆,他这样熬下去,磨灭了自己的性子,也不会得到及时的升迁,青春和激情就这样在一天一天按部就班的坐班生涯中消耗殆尽。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彭远征马上就知道是龚翰林。他停下脚步让在一侧,龚翰林笑着道,“走,小彭,回科里,咱们开个短会!”
龚翰林在出市委礼堂的时候,遇到了组织部干部一科的科长周大勇。两人在一旁谈了几句,话题无意中也就绕到了刚被市高官点名表扬的彭远征的身上。两人都是机关里的老人,平素互相利用关系也算是不错,周大勇有意无意地点了龚翰林几句。
大意就是说新闻科这个小彭同志可不简单,是宋部长亲自点名选调的后备干部之一,让龚翰林该照顾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别到时候弄出什么“景致”来,让自己难看。
周大勇没有明说什么,但像龚翰林这种机关上呆了20多年的老同志,猴精猴精的,周大勇的暗示他怎么能听不出来。
龚翰林心里陡然一震,开始重视起来。
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进市委机关,肯定是有些背景的;但机关里有背景的人多了去了,包括科里的马自和王娜,乃至孙萍,谁没有关系?所以龚翰林一直没有太在意。可现在看来,彭远征的背景不是那么简单。
不说别的,单是他今天平淡无奇没有任何出彩的稿子竟然得到市高官的公开表扬,这事儿本身就透着诡异!或许只能说明……龚翰林一念及此,长出了一口气。
……
……
龚翰林放下手里的茶杯,向马自招招手,“小马,你把办公室门关一下,咱们科里开个短会。”
“最近科里工作比较多,一直没有坐下来开开会,今天下午离下班前还有点时间,就跟大家谈谈。最近有三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包括我在内,大家的工作作风现在都有些松散,上班晚来早走,上班时间无所事事,把精力都用在了乱七八糟的事情上……这样很不好!科里既有老同志,又有新同志,希望老同志能给新同志做好榜样。”
“第二个,团结问题。我们五个人是一个科室,大家在一起工作也是个缘分,期望大家能团结起来,工作分工不分家,老同志要做好传帮带……共同把科里的工作做好。”
“第三个问题,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龚翰林的声音严肃起来,“科里的工作,希望在座的各位要按照程序逐级进行,不要越级汇报,也不要擅作主张。”
龚翰林这话一出口,谁都听明白是“敲打”孙萍。孙萍的脸色本来就很难看,听了龚翰林的话,煞白的脸色顿时涨红起来,像是拔了毛的鸡胸脯,很瘆人。
她紧紧地攥着手里的一根铅笔,嘴角明显有轻微的抽搐。
“举个例子说,朱部长安排任务下来,我会再安排大家,或者孙科长去办,或者小马小王去办。我相信,朱部长不会直接安排你们几个,这就是工作程序;反过来说,同样的道理,科里的工作,我既然坐在科长的位置上,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不希望有些同志越级汇报工作,或者干脆跑到领导那里说三道四,搞得科里的工作很被动!”
“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只要能干出成绩,领导都会看在眼里。就像小彭同志一样,材料完成得很出色,薛书记大会上点名表扬,这就是对小彭工作的肯定。”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散会!下班了,大家今天都早点走吧!”
龚翰林话音一落,王娜突然嘻嘻笑着鼓起掌来,马自顿了顿,也笑着开始鼓掌,起哄道,“领导说话就是有水平,请科长大人放心,俺们今后一定努力工作,坚决向小彭同志学习!”
“龚科,我觉得您今天开会说的太好了。科里的工作嘛,就是要分分清楚,科长就是科长,副科长就是副科长,我们几个科员就是科员,大家都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嘛!不能动不动就跑到部领导那里唧唧歪歪,不是打小报告就是造谣生事,这种人啊,早就该批判批判自我反省反省了!”
王娜不阴不阳地道。
王娜的话直接将孙萍所能承受的最后一根弦生生扯断,她羞愤地霍然起身,一把抓起她的包就往外走,一不小心将桌上的水杯带倒,茶叶沫子和水洒了一桌子。
但孙萍根本就顾不上收拾,一头就冲了出去。
龚翰林眉头一皱,“小王,以后说话别这么尖刻!”
王娜放肆地大笑了起来,故意大声道,“我又没说半句假话,也不看看她什么德性,恶心死了!好了,龚科,我下班了——拜拜!”
王娜抓起包就走。
彭远征也笑着起身准备走,龚翰林突然道,“小彭,明天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朱部长要去出席,我的意思是你跟着去一趟……”
彭远征一怔,旋即明白过来。龚翰林这是想创造机会让他跟朱成容缓和一下关系,朱成容毕竟是分管领导,稿子的风波他就算是错了也不可能向彭远征低头,只能是彭远征放低身段,去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从而给领导一个台阶下。
“好的,龚科,我明白了。那我先准备准备材料。”彭远征笑着答应下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