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屋子里有个存放过冬蔬菜的地窖,那里也要弄弄。
院墙也要加高加固,门和玻璃都要换厚实的,玻璃贴防窥膜,还要安上电网,我一个人住,安全第一!”
“还有太阳能板也给装上,外墙的墙面漆涂上怀旧款的颜色,我已经调好了,做旧些有情调……晓得的晓得的……”老李听到我的要求,眉开眼笑。
要求越多,代表他们进账越多。
接下来的日子,祖宅进入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期。
工人们在老李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我几乎每天都待在工地,名义上是监工,实际上是时刻关注着工程的每一个细节。
我需要确保工人们严格按照我提供的、经过伪装和修改的“特殊要求”来施工。
那些要求,实际上暗合了古籍中记载的防御工事和生存设施图纸。
加固并内置特殊防火保温材料的“火墙”。
融合了地暖和传统地炕思路的、可在极端低温下启动备用热源的“地炕系统”。
深挖并用特殊材料加固、具备储藏和保温功能的“储冰窖”。
一项项看似天马行空、甚至有些“复古倒退”的改造项目,在金钱和我的“外行指导内行”下,逐渐从图纸变成现实。
看着祖宅在我手中,一点点蜕变成我理想中的房子,一种巨大成就感,在我心中激荡。
7 隐秘储藏白日里,工人们严格按照我的图纸施工。
门窗被悄无声息地加固。
通风和取暖系统也进行了彻底改造。
原本潮湿的地下室,被彻底改造成一个集物资储备、无土栽培、应急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堡垒空间。
我翻阅古籍,找到一种特殊的矿物涂料配方。
再混合了现代高科技的吸波材料,重新粉刷了祖宅斑驳的外墙。
这让老宅在某些先进的探测设备下,只会呈现出一种异常的“信号衰败”假象,如同真正的废弃老屋。
房子改造之后,就是更大规模的“买买买!
囤囤囤!”
很快,书房、客房,甚至客厅的一部分,都堆满了各种物资,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在几个毫不起眼的角落,我也开辟了储藏空间。
老式衣柜背后,书架的夹层里,床底下,全都塞满了物资。
其他都移进了书房的密室里。
地下室的夹套里还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仅容一人弯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