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的科研人员,家庭氛围理性而缺乏温情,这或许塑造了他内敛克制的性格。
她也了解到他在工作上的拼搏和才华,以及面对压力时的隐忍。
这些信息,结合着她从味蕾链接中感受到的那些细微情绪碎片,让她对陈默的印象更加立体和深刻。
这个男人,并非冷漠,只是不善表达,他的内心世界,或许比他设计的建筑线条要丰富得多。
而陈默的变化则更为内敛,却同样深刻。
他开始期待每天那些“不期而遇”的味道。
它们像一个个彩色的标签,标注着林晚的情绪和生活状态:清晨微苦的咖啡代表着她的专注和清醒;午后清甜的水果茶是她的悠闲和惬意;夜晚浓郁的巧克力蛋糕或许是她的放纵或疲惫……这些味道,让他原本单调规律的生活,多了一份无法预知的色彩和温度。
他甚至开始主动尝试去“理解”那些味道背后的情感。
当林晚品尝一道充满回忆的家常菜时,那份温暖和带着微酸的思念传递过来,让他在办公室里对着冰冷的图纸,也莫名地感到一丝鼻酸和触动。
他开始意识到,林晚不仅仅是一个味觉敏锐的美食评论家,更是一个情感丰富、内心细腻的女子。
她的文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她真正用心在感受和表达。
一次,两人因为一个设计细节在项目现场起了小小的争执。
林晚坚持保留一堵看似不起眼的老墙,认为它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肌理和情感记忆;而陈默从结构安全和空间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倾向于拆除重建。
两人各执己见,气氛一度有些僵持。
争论过后,林晚心情有些郁闷,独自一人来到附近一家甜品店,点了一份她最爱的“苦杏仁豆腐”。
微苦的杏仁味带着独特的清香,与滑嫩的豆腐和清甜的糖水交织在一起,是一种复杂而需要细品的味道,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既有坚持己见的苦涩,又有对这份独特合作关系的珍视。
几乎是同时,正在办公室重新审视设计图的陈默,口中突然弥漫开一股清冽的、带着奇异苦香的味道。
那不是令人不快的苦,而是一种……引人深思的、带着回甘的苦。
他立刻知道,这是林晚。
这味道,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的坚持和……委屈?
陈默对着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