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团宠,怎么睁眼全家流放了? 全集

穿成团宠,怎么睁眼全家流放了? 全集

茵漫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苏大苏二顿时打了个激灵,看了眼比他们仅高半寸的院墙,动作变得极快速又流畅。东西往衣摆上一兜起身就冲屋里一放。一气呵成。东西全搬光了,小妮子被搂住也暂时不作妖了,四个大人才松了一口气,背心也被冷汗浸了个半湿。东西藏好了,脑子能重新运转了,四人面面相觑,依旧对刚才得的东西有些不可置信。人参啊,灵芝啊,药铺高价收都难得收到的好东西,他们竟然一下得了俩,不,应该是仨!苏老妇吭哧喘气,“老头子,那朵白色的是莲花吧?”苏老汉神情恍惚,点头,“是莲花。”“啥莲?”“可能……也是药材?”“那人参刚我看了眼,比我手掌还长,老多根须……多、多少年份的?”“……”“灵芝呢?”“……”“听说好药材要炮制存放的,咱啥都不懂,会不会藏坏了?”“……”“咋办啊?...

主角:幺宝苏秀   更新:2025-04-12 18: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幺宝苏秀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团宠,怎么睁眼全家流放了? 全集》,由网络作家“茵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苏大苏二顿时打了个激灵,看了眼比他们仅高半寸的院墙,动作变得极快速又流畅。东西往衣摆上一兜起身就冲屋里一放。一气呵成。东西全搬光了,小妮子被搂住也暂时不作妖了,四个大人才松了一口气,背心也被冷汗浸了个半湿。东西藏好了,脑子能重新运转了,四人面面相觑,依旧对刚才得的东西有些不可置信。人参啊,灵芝啊,药铺高价收都难得收到的好东西,他们竟然一下得了俩,不,应该是仨!苏老妇吭哧喘气,“老头子,那朵白色的是莲花吧?”苏老汉神情恍惚,点头,“是莲花。”“啥莲?”“可能……也是药材?”“那人参刚我看了眼,比我手掌还长,老多根须……多、多少年份的?”“……”“灵芝呢?”“……”“听说好药材要炮制存放的,咱啥都不懂,会不会藏坏了?”“……”“咋办啊?...

《穿成团宠,怎么睁眼全家流放了? 全集》精彩片段


苏大苏二顿时打了个激灵,看了眼比他们仅高半寸的院墙,动作变得极快速又流畅。

东西往衣摆上一兜起身就冲屋里一放。

一气呵成。

东西全搬光了,小妮子被搂住也暂时不作妖了,四个大人才松了一口气,背心也被冷汗浸了个半湿。

东西藏好了,脑子能重新运转了,四人面面相觑,依旧对刚才得的东西有些不可置信。

人参啊,灵芝啊,药铺高价收都难得收到的好东西,他们竟然一下得了俩,不,应该是仨!

苏老妇吭哧喘气,“老头子,那朵白色的是莲花吧?”

苏老汉神情恍惚,点头,“是莲花。”

“啥莲?”

“可能……也是药材?”

“那人参刚我看了眼,比我手掌还长,老多根须……多、多少年份的?”

“……”

“灵芝呢?”

“……”

“听说好药材要炮制存放的,咱啥都不懂,会不会藏坏了?”

“……”

“咋办啊?”

一连串无法回答的问题,四人每人头上都是一堆问号,最后齐刷刷把目光落到又玩起口水泡泡的小丫头身上。

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他们家甜宝到底是哪路神仙,怎么什么东西都拿得出来?

苏老汉用力搓搓脸,努力冷静,“这事儿万不可让外人知晓,咱都是普通人,护不住那些好东西。”

另外三人脸色严肃起来,点头。

再看扔了东西后就自顾自玩得开心不谙世情的小丫头,几个大人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小丫头到底年纪小,不知道那些东西亮出来,在流放地这座阳间炼狱会引来多少事端。

夜深人静。

苏家小院户门紧闭,连堂屋门都关得紧紧的,担心门缝漏光,苏家人还用布帘子把缝隙遮得严严实实。

屋里燃了个小火堆,用作照明。

几个娃子都已经睡下了。

苏家大人围坐一圈,对着面前的东西发呆。

白天因为太过激动紧张,急着先把东西藏起来,所以当时根本来不及细看。

这会子四周静悄悄的,避开耳目偷偷摸摸再把东西摆出来,一家子又重温了次白天血液沸腾的感觉。

先说那株人参,有成年人小臂长,根须毛须众多,须上密布珠粒,尚沾着泥巴,新鲜得像是刚从地里拔出来的。

还有那朵拳头大的莲花,玉白花瓣薄得几近透明,拢着紫色花蕊,呈绽放姿态,冰清玉洁,漂亮得让人不敢伸手触摸。

还有那朵赤红色的灵芝,色泽鲜亮,虽然看着不大,重量却不轻。

饶是白天已经看过一次,苏老汉几人此刻依旧难抑气息发急,更别说刘月兰等妇人了。

“我这辈子,第一次亲眼见到人参灵芝……原来长这样……”苏秀儿晕乎乎的,低声喃喃。

何大香,“这些东西要是卖了换钱,够咱家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吧?”

刘月兰没那么乐观,“咱能卖给谁?边城咱进不去,风云城更不敢去,而且这些东西拿出来,就等于把银子露给土匪看,到时候咱一家子都危险。”

苏老妇点头认同,沉吟道,“卖肯定要卖,不然这些东西搁手里咱不懂保存,坏了就真是浪费了。但是得想办法卖,不能莽撞。”

他们家现在太需要一笔银子度过难关了。

不说其他,就说吃的。

这段时间家里人虽然没饿着,但是每顿大鱼大肉的吃也不是办法,他们已经近两个月没吃过米面了,并非好事。

大人们在堂屋里又喜又愁,浑然不知睡房里的小奶包把他们的话全听去了。


数日跋涉行走,苏家人终于到达禹州交界驿站。

一家子在驿站附近找了处空地暂作休整。

因为囊中羞涩,一家子沿途风餐露宿,多日下来个个灰头土脸,乍看像逃难的难民似的。

苏大苏二就地取材搭灶起锅,他们停歇的地方旁边是座枯树林,烧火的树枝随地可捡。

至于吃的,一把提前用雪泡软的木薯粉,一把菜干,就够全家吃一顿了。

刘月兰跟何大香也没闲着,另起锅煮雪,顷刻一锅热水出炉,先给老人孩子擦脸净手。

交界驿站在他们侧前方数十米,驿站门前停着马匹、马车,旅客不多,却也热闹。

即将年关,驿站悬上了红灯笼,年味厚重。

苏老妇跟老汉一块坐在木车旁大石头上,怀里抱着甜宝,膝前三个不谙世事的小崽子嘻哈笑闹。

老夫妻俩看着那方随风轻晃的红灯笼,沉默不语,

“爹跟娘挂心秀儿呢吧?”何大香心头酸涩,低道,“往年过年,到了年初二秀儿就会回来,一家子齐齐整整热热闹闹的……这次出事咱走得急,连秀儿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唉。”

刘月兰躬身往土灶里添柴,低应,“秀儿是外嫁女,幸免被牵连。咱家这种情况,不见面比见面好,她在陈家那边,处境也不好过。”

他们离开大槐村的时候,两人娘家人都来送行了,住在隔壁村的陈家人却没露面。

这种急急撇清关系的作态让人心凉,陈家如此薄凉的品性,秀儿在那个家里能好过到哪去?

刘月兰心头叹息,公公婆婆挂心秀儿,应也是看透这点。

以前苏家没出事,秀儿尚有娘家撑腰,陈家对她不敢做得太过。

现在苏家流放了,秀儿的后台等于垮了,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在那样的婆家日后只会更难。

烧水跟做饭的灶并排,妯娌俩的对话苏大苏二自然也听到了。

“陈德那个王八蛋,当初上咱家提亲的时候装得人模狗样好话说尽!老子要早知道他是个耳根子软的怂蛋,他压根别想踏进咱家门槛!”苏二捏着柴火瓮声低骂。

苏大把他手里的柴火抽走扔进灶里,“行了,都闭嘴,还嫌爹娘不够心烦的?咱现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秀儿起码还能待在岸上。往后的事情,只能往后再说。”

两对年轻夫妻交谈音量极低,和在十二月刺骨寒风中,离得稍远便叫人听不清。

甜宝往爹娘方向淡淡看了眼,耳朵微动,举起小手去够阿奶下巴。

失神中的妇人被娃儿小动作拉回神绪,立刻把她小爪子塞回包被里,“乖宝,别闹。”

“啊。”娃儿乌溜溜眼睛看着她,张嘴啊出个口水泡泡。

把脸色黯淡的老妇人逗得牵了下嘴角。

“老婆子,老婆子!”一老一幼逗乐间,苏老汉突然支棱起腰板,嗓音激动,“你听到没?”

“听到什么?”

“秀儿!秀儿在喊爹、娘!”

“净胡扯,这里离秀儿少说也几百里——”苏老妇不经意抬头,嘴里斥责戛然而止。

随后,她豁地站起,眼睛死死盯着对面,嘴唇不住发颤。

驿站往后延伸的官道尽头,一道身影跌跌撞撞往这边跑来,嘴里似在喊着什么。

越近,声音越清晰。

“爹!娘!”

苏老汉也撑着拐杖站了起来,未语泪先流,“是秀儿,是秀儿啊!”

苏大苏二此时也听到了呼唤声,齐齐激动起身朝那边看去。

闯入视线中的年轻妇人,面容憔悴风尘仆仆,头发散乱,看起来比他们还要糟。

三个小崽子认出了姑姑,又叫又跳的奔过去,“是姑姑!姑姑来啦!”

甜宝在包被里又玩了个口水泡泡,淡定如老狗。

姑姑还没出现的时候她就听到她的声音了。

以前她耳朵没这么厉害的,又变成小宝宝后,甜宝发现自己身上出现好多奇怪的地方,不止耳朵厉害,眼睛也厉害,还有……

甜宝两眼望天眼神无辜,小手在包被里触着一点点布料轻轻一勾。

刺啦——

包被里料裂了个口子。

甜宝若无其事把小手放开。

只要她不承认,就没人知道这坏事是她干的。

她这边坏事悄悄干完,那边苏秀儿跟家里人也抱头痛哭完一场了。

“爹,娘,我跟你们一块去边地!”苏秀儿抹掉眼泪,嘴角扬起,“我跟陈德要了休书,以后跟他们家再无干系,只要能跟爹娘在一块,流放我也开心!”

苏老妇红着眼,手用力拍打女儿的背,“你这傻妮子,傻妮子!”

“娘,我不傻。家里出事的消息当天中午就传到陈家了,陈婆子怕被牵连,当时就变了嘴脸,骂我是不下蛋的母鸡,嫁过去两年都没给她老陈家生下香火,叫陈德休了我。”苏秀儿说起这些糟心事的时候,轻描淡写,“陈德是个耳根子软的,犹犹豫豫跟我说只要我肯让他把他表妹娶进门,他就保我在陈家有个位置。我没答应,直接跟他要了休书,从此跟他及陈家再无瓜葛。他想享齐人之福,我却不愿受这等屈辱。以后爹娘在哪我就在哪,我侍奉你们终老!”

苏二硬声,“做得好!陈家一窝蛇鼠,你跟他们划清界限算是脱离苦海了!放心,爹娘有我跟大哥侍奉,二哥连你一块养!我还就不信了,不就是流放么?咱照样能活得好好的!”

苏大也笑开,“秀儿,你这回真没来错。别看咱灰头土脸的,小日子是以前找不到的自在逍遥!衙差看不上咱这种小人物,不愿意吃苦押送,让咱自己去边地领罚。没人管着,咱一路下来跟游山玩水似的,想啥时候吃啥时候吃,想啥时候歇啥时候歇,还不用干活!没想到吧?简直是半神仙的日子!”

苏家一众,“……”

片刻后,“哈哈哈哈!”

一家子再次齐齐整整,苦中作乐,豁达的心态终于驱散了浓郁阴霾。

林中阵阵笑声随风飘送,传入驿站。

驿站内堂临窗的食桌,正在喂娃儿吃饭的年轻美妇被窗外笑声吸引,扭头探去,“是何人在那边喧闹?”


将院里外积雪清理了一遍,估摸时辰,苏老妇带着二儿媳回到堂屋,开始准备午饭。

刘月兰一个人在屋里实在待不住,也跑了出来。

婆媳仨围在火盆子旁边忙活边闲话。

苏老妇舀了半碗面粉调成面糊,掺两把麸糠,撒点红薯碎,吩咐何大香烧锅抹油,准备烙饼。

这便是几口人今儿的午饭了。

这样的饼咽的时候刺嗓子,但是能扛饿,一顿能省不少面粉。

穷苦人家过日子,吃食皆需精打细算着来,粗茶淡饭在这个家里,都是奢侈。

伸手探了下锅够热了,苏老妇酌量倒入面糊摊开,滋啦声响带着淡淡香气迅速在堂屋里四散飘出,勾得屋外廊檐下玩耍的仨崽子口水直流。

“娘,你说老大他们东西能卖出去吗?”刘月兰翻着烙饼,眉间忧心忡忡。

何大香控着火候,闻言大咧咧道,“咱家果子恁好卖相,皮薄多汁,好吃得不得了,肯定能卖!”

甭说,她虽然只吃过一个,但是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个味儿。

是真好吃。

长这么大,她就没见过那么好看又那么好吃的梨。

她们家甜宝有那等神通,肯定是天上的小仙人下凡!

甜宝拿出来的果子,可不就是仙果么?

世间罕有,独一无二,谁吃谁赚!

何大香惋惜,可惜这些不能往外说,就看谁个眼神好运气好,能买上他们家果子了。

她丝毫不担心果子卖不出去。

“要是真卖不出去也没事!拿回来咱自己吃!以后我就不吃饭了,给家里省一口口粮,我天天吃果!”何大香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把苏老妇跟刘月兰逗得哭笑不得。

心里那点愁瞬间消散。

苏老妇指头沾着面粉,往二媳妇脑门上点了下,啐她,“瞧你那馋样儿,哈喇子都流到胸口了!”

何大香作势把口水一抹,嘿嘿嘿的笑。

火盆子旁,笑声一阵阵的此起彼伏。

一碗面糊摊十张薄饼,就着热锅烧一锅萝卜缨子汤,苏老妇两手在围裙上拍了拍,扬起嗓门,“小崽子们,吃饭喽!”

话音还没落下,门外就传来三个崽子大叫声,“我爹回来了!”

“阿奶!我爹跟二叔回来了!”

“娘,爹跟大伯回来啦!!”

婆媳仨相视一眼,齐齐起身。

苏老妇将堂屋门拉开一角,一眼看到从院外走进来的兄弟俩。

挑着担子,脸被冻得通红,笑容却灿烂得晃眼。

再看挑出去时满得冒尖的箩筐,现在挂在老大肩上轻飘飘晃荡,苏老妇悬着的心便松了,喜悦爬上皱纹细密的眼角。

何大香也凑了过来,喜不自胜,“娘!箩筐空了!看我说啥来?我就说肯定能卖出去!孩他爹,是不是?”

苏二大笑,“是是是!卖光了!哈哈哈!”

仨崽子早在看到人回来时候就一拥而上,围在箩筐旁边转圈圈,欢喜兴奋得像在等骨头的小狗仔,“爹,是不是买啥好吃的了?我闻到香味了!”

“小崽子,鼻子比狗还灵。”苏大笑骂,大手一挥,“先回屋!一会给你们分好吃的!”

“噢噢!有好吃的,有好吃的喽!”仨崽儿立刻争先恐后往堂屋冲,笑闹声飞扬。

人进屋,堂屋门立刻关上,隔绝了周围听到动静伸头打探的目光。

刘月兰不能见风,刚没迎出去,这会见男人回来了,立刻上前帮他卸下挑子。

“都卖光了?”她往箩筐里瞅了眼,嗓音带笑,即便刚才听了小叔子回答,还是忍不住问一句确定。

“卖光了!”男人亦笑,漆黑深邃眸子亮着光,由心而生的喜悦,使得他整个人精气神焕然不同。

一家子在火盆子旁围坐,苏大掀开茅草帘子,露出下面装着的东西。

两捆草药包,一袋白面,半袋子精米,一小块肉,一条鱼,并几个鸡蛋两把青菜。

三个妇人看到里面的东西,嘴巴开开合合好久说不出话。

反是年纪小的娃子们,看到肉后欢呼雀跃,惊喜叫声差点掀翻屋顶,“肉!肉肉!”

苏二挨个拍了拍三小只脑瓜子,从米袋里掏出个油纸包,拿出几个半掌大小的豆粉粑,一人一个的分,“喏,馋猫子,这回给你们特地带好吃的了!”

芝麻馅儿的粑粑冷透了依旧甜香软糯,外面裹一层炒熟的豆粉,好吃得娃子们直想把舌头一块吞掉。

苏老妇这时才喘出一口大气,闭眼深呼吸,睁眼找家伙,准备开打,“两个败家子!家里什么光景啊,啊?让你们去卖点东西,转头买这些回来!挣的不够你们霍霍的!一个甭跑,老娘今儿抽死你们我!”

苏大苏二一溜烟蹿到墙角,求生欲爆棚,“娘,先别忙打!除了药包跟豆粉粑是咱掏钱买的,其他都没花钱!镇上大户买光了咱家梨,尝了觉着好吃,一高兴就把这些赏下来了!”

“真的真的,真没花钱!挣的银钱在这呢!剩一贯二百钱!”

苏老妇刚拎到手里的烧火棍,哐当掉地上了。

苏家院子小,跟旁边住户仅隔一条狭窄小径,即便关上屋门,屋里热闹的欢呼声也关不住。

前儿刚跟苏老妇吵过架的碎嘴妇人,坐在自家堂屋烤着火,耳朵竖得高高的听那边动静,撇着嘴角满脸不屑状,心里实则好奇得跟猫抓似的,“他们家老大老二刚从镇上回来,挑着箩筐担子也不知道往家带了什么,瞧把那一家子给乐的!诶当家的,你说他们家是又卖了啥家当,挣铜板啦?”

男人恁不耐烦,开口就呼喝,“眼睛一天天的净盯着隔壁,你要不直接上她家过去?人关门过日子你关门过日子,怎么就你嘴碎事儿多!”

“咋说话呢?什么叫我嘴碎事儿多?光我在面前横,苏家那个三八婆骂我扫把星的时候咋不见你出头来!”

“你不先挑事人稀得搭理你?”

夫妻俩吵嘴间,隔壁又爆出一阵尖叫。

“……”夫妻俩闭嘴了,双双竖起耳朵偷听,妄图听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苏老妇掂着钱串子,沉甸甸的重量在手心,铜板触感冰凉,真实感终于真真切切浮上来,“两筐梨……卖、卖了一贯二百钱?!”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甜宝睁开眼睛,眼珠子缓慢移动。

有山就有吃的?

能找到野鸡野兔?

山,她有啊!

两只兔子不算大。

估摸是冬日里没找着什么吃的,所以兔子瘦得几乎皮包骨。

但是再瘦,这也是肉,也是野味。

苏家人吃得满嘴留香。

重新启程走在坑洼难行的白雪古道,面对一座座看起来阴森的大山,竟也没那么怕了。

苏大苏二这时候对紫衣更为亲近,要不是碍于身份,恨不得把对方当亲兄弟看。

紫衣戴着面具,话不多,只在苏家人主动搭话时才会开口,嗓音听着淡淡的,却非冷漠高傲。

是以接下来一路,两方相处颇为和谐。

古道三十三峰,苏家人花了近三天时间才走出来。

等站在古道出口,抬头能望见前方山脚下村落,苏家人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他们安全了。

诚如紫衣所言,后面一路,他们再没遇上土匪。

过了古道后,再行经一座小镇,往前走十里他们就能到达雍州。

也意味着该分别了。

“侠士,这一路多谢您护送,不知能否告知您的名讳,我们日后向菩萨祈福,也好有个感恩的主儿。”苏老妇抱着甜宝,诚心道。

紫衣看了眼她怀中小娃儿,娃儿也偏头朝他看来,乌溜溜的眼睛漆黑透彻,如古井无波。

紫衣沉默须臾,道,“我家主子姓魏。”

顿了顿,他又开口,“到了流放之地,望你们依旧秉持谨小慎微,遇事莫要多言。雍州流放地秩序混乱,连朝廷都无力监管,尤其流放之地旁的风云城,乃恶人乡,切记。告辞。”

他话音落后,苏家人只觉眼前一花,紫衣便没了踪影。

古道出口处寒风萧瑟,只有他们一家子还杵在原地。

半晌,苏老妇轻吐一口浊气,“走吧,咱们该继续赶路了。”

“那位夫人是个顶顶好的善心人,好心定有好报。走吧走吧,赶路了。”苏老汉也开口,脸上带着微微笑意,细察眼底却并不轻松。

禹都古道如果是狼巢,流放之地便是虎穴。

这一次,苏家能不能在虎穴里安然一隅,便纯看天命了。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苏家人没有再留下来歇息,一鼓作气穿过小镇直往雍州。

二月末的雍州边城,天空阴沉沉的不见阳光,沿途处处是未化的积雪。

经城门进入内城后,一股荒凉萧索扑面而来。

主干道两边店铺外观陈旧破败,悬在半空的店铺招牌于寒风中摇摇欲坠。

近半店铺门户紧闭,路上零丁来往行人行色匆匆。

在这里,感觉不到一点州城该有的热闹繁华。

死气沉沉。

苏家人进城后不敢多看,直奔衙门,先去递交流籍签到,之后听从安排。

衙门大门前两座镇门石狮污渍斑斑,狮身布满大大小小划痕及坑洼。

守门的衙差懒洋洋的,眼睛像是没睡醒一样睁不开,领着苏家人去办手续。

苏家人分到的任务是前往边城外西郊三十里的徒北山,负责开荒。

拿到这个结果,苏家人眼底一松。

等走出了衙门,没了衙差在旁,苏大苏二皆忍不住漾开笑意,“爹,娘,这个结果算是好的了,咱泥腿子出身,打小就在地头打滚,别的可能不行,但是开荒种地可难不倒咱!”

“可不是?听说被流放的人好多被分配去当奴役做苦力,开山挖矿,这么一对比,开荒算是好的了,起码不用挨打受气。”苏二乐呵呵的。


苏老妇看不懂小娃娃幽怨,实际上甜宝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总而言之,老妇耳提面命,以后不准她再随便挥小手手。

在苏老妇的认知里,万事有得必有失。

甜宝给他们的那些梨,背后不定得用什么来交换。

那她宁愿甜宝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娃儿,家里虽然穷苦,但是一口粥一口水的,总能把娃儿养大。

泼天富贵,不如喜乐平安。

屋外天色一点一点暗下来,风雪依旧,外出的人迟迟不见归。

苏老妇期间往外打望好几回,眉头越锁越深。

苏武三个闹腾的小崽子也渐渐安静下来,时不时往院外跑一趟,看看小路尽头有没有熟悉的身影。

一股若有似无的紧张不安在空气中滋生蔓延,便是甜宝都感觉到了压抑。

入夜,破败小院亮起一盏油灯,灯光如豆,黯淡暖色氤氲。

院外传来动静,坐在火盆旁沉默的老少呼啦啦站起,拉开虚掩的堂屋门往外瞧。

“咋这时候才回来?不知道越夜越冷啊?东西要是卖不出去就先回来,夜路难走,没得掉进沟里——”苏老妇习惯性张口就斥,等看清院门口情形,脸一白,嗓子都变了,“咋啦这是?”

“娘!我爹摔了!”苏大背着苏老汉进门,两人皆浑身狼狈。

屋里人立刻迎上去,苏二蹿得快,抢先帮忙把老爹抬进屋。

苏老妇听得老伴摔了,又见他伏在儿子背上不见动静,已经慌得脚底发虚。

等进了屋子,灯光下再看老伴模样,险些站不住。

老汉瘦削脸上全无血色,颧骨跟额角还有被撞出来的青紫淤痕,摔伤的右腿在地上无力耷拉着,不能动弹。

许是察觉到吓着老伴了,苏老汉抬起头来,苍白嘴角努力扯出一抹笑,温声说,“别慌,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什么大事儿。喏,这是卖柴火换的半袋子面,拿去放好。”

“咱回来半道上木车打滑了,爹为了保住这袋面才摔的。”苏大闷声搭了句,没敢多说当时惊险。

雪地难行,他们回来的时候天黑了更不方便看路,木车打滑翻下斜坡,爹为了保住面袋子差点被木车砸中脑袋。

苏老妇眼尾发红,颤着从那只青筋虬曲的手中接过布袋,里面半袋子面粉沉甸甸的,她没有斥骂老汉不要命。

因为这袋面粉,是全家好长一段时日的口粮。

老汉保的不是面袋子,是全家人的命。

“老大,把你爹扶床上去,老二,你去请郎中,大香,烧锅热水。”吸了下鼻子,苏老妇再开口已经恢复冷静,嗓门依旧如往昔,中气十足,有条不紊,干脆利落。

被大儿子背进房的老汉闻听,还扭着脖子肉疼挣扎,“不用请郎中,我没事儿,别白废银钱——”

“你闭嘴!”

“……”

苏老汉立刻安静如鸡。

小辈们各自领着使命散去。

刘月兰在房里听到对话的时候就挣扎着下床了,这时候抱着甜宝刚走出房门,被老妇一声吼吓得打了个激灵,差点又缩回房里。

他们苏家从老到少,不怕天不怕地,就怕婆婆生气发飙。

等婆婆去放面袋子了,刘月兰才靠近公婆房门口,朝里担忧轻问,“孩他爹,公公怎么样?”

苏老汉尚在嚷嚷,“没事儿没事儿!一个个瞎操心,我自己什么情况我能不清楚?”

苏大,“爹你就闭嘴吧,待会娘听到了你还得挨骂。一把年纪了逞什么强?”

巴掌拍肉的声音顿时啪啪响起,“混账东西!路上怎么跟你叮嘱来?让你别说别说,一回来就竹筒倒豆子!不是你多嘴我会挨骂?!”

刘月兰默默捂着女儿耳朵,哭笑不得。

搁这问不出什么来,刘月兰先回了房。

把闺女放到床上掖好被子,她在床尾矮柜底下翻了片刻,掏出个巴掌大的小木盒。

坐在床畔安静等了会,男人被恼羞成怒的公公赶出来了,刘月兰把男人叫进房里,打开木盒,掏出里面存放的一对银耳环递给他,“待会郎中来了,你把这个抵诊金跟药钱。家里这光景,娘手里肯定拮据,她又不是个会跟儿子媳妇开口的,你机灵些。”

苏大看着那对细耳环,五味杂陈,“媳妇,这是你的陪嫁……”

“我平时也不戴这东西,放着不过是死物,行了,别多话了,公公伤势怎么样,严重吗?”

知道媳妇好意,苏大咬牙把耳环收下,家里的情况也不容他拒绝,“爹的腿伤比较严重,腿骨可能折了……媳妇,这耳环我拿了,以后一定还你对更好的。”

“一家人,说什么还不还?你去看着公公,我不方便过去。”

“嗯。”

夫妻几句小话后,苏大离开,房里只剩下娘俩。

房外不安静。

三小只因为爷爷受伤了,闹闹哄哄的。

大人也里外忙活,烧水,给伤者擦洗,整吃食……

刘月兰心里静不下来,遂又把女儿抱紧怀里,似乎这样就能找到个支撑,心里更踏实些,“甜宝,爷爷受伤了,你是个有福气的娃儿,娘跟你一块祈愿,让爷爷快点好起来,好不好?”

甜宝眨眨眼睛,不懂祈愿要怎么祈。

自己不会说话,不会走不会跑,唯一会的就是给梨子。

可是她唯一能给的,阿奶又不要。

人真是太奇怪了。

以前别人对她扎针动刀的想要她的东西她都不给,现在她自愿给了,居然有人不愿要。

差别怎么那么大呢?

她看着阿娘:你教我怎么祈愿。

阿娘叹息看着窗外,“不知道你二叔请到郎中没有。”

甜宝:你别看窗,你看我,给你梨子可以祈愿吗?

阿娘,“希望你阿爷的腿没事儿,伤筋动骨一百天,老人遭罪哩。”

甜宝:你倒是说怎么祈愿呀!

阿娘,“唉。”

……

母女交流失败。

甜宝眼睛一闭,扎进空间去了。

坐在硕果累累的梨树下,甜宝小手捧腮,仰头看着满树梨。

伤了腿要怎么治?要吃什么?

她除了梨什么都没有,这么一想,其实她什么都帮不上阿爷。

那个看着她时会笑眯眯的,眼睛很慈祥的老头儿。

这时候甜宝突然觉得,自己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实验室那些穿白大褂的还拿她研究了好几年,真是一群蠢货。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