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轩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我从明初活到建国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此话一出,当即就击中杨轩的软肋。“殿下,臣收回刚刚的话,臣刚刚什么也没说。”杨轩眨巴着眼睛,就这样看着朱标。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有了和小公主见面的机会,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弃。“下不为例。”“是,下不为例。”杨轩连忙保证。见此,朱标便没再计较。按照之前说好的,安排杨轩与安庆公主见面。此次见面,是两人相隔了好几个月之后的第一次见面。两人的心情都很激动,整整大半天,安庆公主都粘着杨轩。到了分别的时候,安庆还是很不舍的。但也没有办法。“小公主,没事的,我们还有机会再次见面的,再说了,我们不是还能写信嘛。”杨轩只能这样安慰安庆公主。“我知道,但就是舍不得嘛!”安庆噘着嘴道。“我也是。”杨轩没忍住,揉了揉安庆的小脑袋笑道。这番亲密的举动...
《我从明初活到建国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此话一出,当即就击中杨轩的软肋。
“殿下,臣收回刚刚的话,臣刚刚什么也没说。”
杨轩眨巴着眼睛,就这样看着朱标。
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有了和小公主见面的机会,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弃。
“下不为例。”
“是,下不为例。”杨轩连忙保证。
见此,朱标便没再计较。
按照之前说好的,安排杨轩与安庆公主见面。
此次见面,是两人相隔了好几个月之后的第一次见面。
两人的心情都很激动,整整大半天,安庆公主都粘着杨轩。
到了分别的时候,安庆还是很不舍的。
但也没有办法。
“小公主,没事的,我们还有机会再次见面的,再说了,我们不是还能写信嘛。”杨轩只能这样安慰安庆公主。
“我知道,但就是舍不得嘛!”
安庆噘着嘴道。
“我也是。”杨轩没忍住,揉了揉安庆的小脑袋笑道。
这番亲密的举动,瞬间就让安庆的小脸通红。
“不,不说了,我先走了。”安庆结结巴巴的说完,拉着秀禾便跑了。
不就是揉了一下脑袋嘛……杨轩一阵哭笑不得。
……
杨轩的生活再次陷入平静。
朝堂上的事,和他关系不大,他每天的事就是跟在朱标身边。
而老朱,也将宝钞制度,按照杨轩的建议,进行了完善。
规定从洪武十年开始,各地的赋税,可以用宝钞缴纳,或者,用白银缴纳也可以。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空印案带来的问题。
……
“又要过年了啊!”看着天空落下的雪花,杨轩轻声感叹。
“是啊,过完年,就是洪武十年了。”朱标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也跟着感叹了一声。
“殿下!”杨轩行礼。
“过完年你就不用再留在我身边了,去你该去的地方。”朱标缓缓道。
“殿下,您这是想赶臣走嘛?”杨轩问道。
“你不是说你要当武将嘛,我给你这个机会。”朱标看着杨轩笑道。
“年后,你就跟着朝中将领,前往各地练兵剿匪。”
“积累实战经验。”
“等朝廷再次北伐的时候,我会举荐你的。”
朱标又接着解释。
“多谢殿下,臣感激不尽!”
杨轩认真道,虽然那些话,有些是他平时的牢骚,有些是他不想办事的借口,但朱标都记在了心里。
“小事,你用不着感激我,只需要好好磨炼自身的本事即可。”
转眼就到了过年,魏国公府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是了,师姐徐妙云已经被册封为燕王妃,自己也有了官职在身。
正月初二,杨轩无事在家,只好逗逗两个小师弟解闷。
一个是徐膺绪,一个是徐增寿。
本来应该还有一个小师弟的,但早夭。
正月初三,无事,逗师弟解闷。
正月初四,早起去东宫转了一圈,无事,勾栏听曲。
正月初六,今日无事,勾栏听曲。
正月初十,勾栏听曲。
正月十二,勾栏听曲,偶遇朱棡。
正月十五,过元宵。
二月,杨轩得到旨意,前往南方剿匪练兵。
临走之前,在朱标的安排下,和安庆见了一面。
洪武十年末,杨轩返京。
洪武十一年六月,五开蛮叛乱。
十一月,征西将军、西平侯沐英率领都督蓝玉、王弼讨伐西番,杨轩在朱标的举荐下随军出征。
……
此番讨伐西番,极为顺利,战果也极为辉煌。
拓地数千里,俘获男女二万口与各种牲畜二十余万头(只)。
杨轩也在此战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不再是别人口中的魏国公弟子,而是那个战场上杀疯了的少年将军。
“没问题!”
对此,杨轩早有准备。
“大概什么时候能做好?”杨轩又问。
“三天。”
“不行,最多两天。”
“做好后,送到魏国公府。”
杨轩不怕他们坑自己,但亮出背景,能省去很多麻烦。
果然,一听魏国公府,老板的脸色马上变了。
并拍着胸脯保证,两天时间一定做好。
接着,杨轩选好样式,交给了对方一锭黄金后,便离开了铺子。
正准备随便转转,然后就回魏国公府。
然而路过夫子庙门口的时候,发现这里围着不少人。
好奇之下,杨轩走了上去。
向着周围的百姓还有国子监的学子打听。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三个南洋异国人,吵着要进入光明殿朝拜大明皇帝,这才引得百姓学习驻足观看。
杨轩立马意识到,这其中另有隐情。
不管旁人的目光,杨轩挤上前,就见到城卫已经将人围了起来。
正准备拿人。
“且慢!”杨轩出声。
“什么人?”城卫看向杨轩,见其一副读书人打扮,皱眉问道。
杨轩也没废话,将代表自己身份的腰牌递给对方。
这玩意儿就相当于身份证,以前叫做虎符,唐代叫做鱼符,宋代叫牙牌。
检查完腰牌之后,城卫恭敬的还给杨轩。
“大人!”
见此,周围的人诧异的看向杨轩,没想到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就已经当官了。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杨轩没有理会周围人的目光,而是看向城卫问道。
“回大人的话,这几个人在这里吵吵闹闹,还嚷嚷着要朝拜陛下。”
“造成的影响太差了,在下准备将他们捉拿回去审问。”一名城卫回答。
“就在这里,找个安静的房间问吧!”杨轩道。
“是,大人。”
很快,城卫便问清楚了。
“大人,这几个南洋异国人,乃是占城国使臣。”
“受占城国君所派,前来朝拜咱大明皇帝陛下。”
“因无人接待,所以他们便自作主张去朝拜陛下。”
“只不过他们将光明殿当做了皇宫。”
听到这话,杨轩皱起眉头。
“怎么回事?接待外国使臣不应该是礼部的事嘛?”
“这样,你们先将人送往会同馆,然后就在那里等着。”
“本将这就去面见太子殿下,将情况汇报。”
“切记,不要擅自离开,之后还要问你们话的。”杨轩想了想,吩咐道。
“大人,若是会同馆不让我们带人进去怎么办?”城卫问道。
这也确实是一个问题。
“嗯…拿着这个去,相信他们不敢阻拦。”杨轩在身上找了找,掏出一块朱标给他的令牌。
那是朱标为了方便他进出东宫所给的。
“是。”
城卫也认出了这个令牌是东宫所属,也意识到此人身后站着的是太子殿下。
既如此,他们听命行事就是。
随后,杨轩便赶往了东宫。
由于令牌刚刚交给了城卫,所以杨轩还需要让人通报才能进去。
好在杨轩是这里的常客,认识他的人不少,很快朱标身边的太监就出来将他领了进去。
“怎么回事?我给你的令牌呢?”
一见到杨轩,朱标便开口问道。
“殿下,事出有因!”
……
杨轩将占城国使臣的事快速说了一遍。
“殿下,臣已经命城卫将使臣送往了会同馆。”
“担心会同馆的官员可能不配合,所以臣将殿下给的令牌借给了城卫。”
杨轩顺便也解释了一下令牌不在身上的原因。
听完杨轩的话,朱标脸色变得凝重。
“走,去看看是真是假。”朱标道。
外国使臣前来朝拜,这可是外交大事,朱标必须亲眼见到,并且确定使臣的身份,才会给老朱禀报。
“嘿嘿,这不正好亲上加亲嘛!”朱棣嘿嘿一笑。
“乱弹琴!”杨轩给了朱棣一个白眼。
“哎哎哎,你不要忙着拒绝嘛。”
“你又怎么知道,大哥未必没有这个想法呢?”
“太子殿下?”杨轩微微一愣。
“没错,你好好想想,大哥为什么帮你和小妹遮掩?”
“就因为信任你?”
朱棣摇头晃脑,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样子。
听到这话,杨轩也不由沉思起来。
这个时代,名声对女子来说有多重要,他是非常清楚的。
更遑论是公主呢!
就算朱标再怎么信任他,也不可能放任他和公主厮混。
这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
以前他没有察觉到,也许是因为当局者迷。
现在朱棣这个局外人拨开迷雾,让他一下子就察觉到了不合理之处。
“呵呵,现在想明白了吧?”朱棣笑呵呵问道。
杨轩眉头皱着。
他在思考,自己有什么值得朱标下这么大的本钱?
这可是一个公主啊,还是嫡公主。
看着杨轩此刻的模样,朱棣微微摇头,没有继续再说什么。
有些事情,需要他自己想清楚。
今天杨轩早早就回到了魏国公府。
找到徐达,请他帮自己解惑。
“你又凭什么认为,你不值得太子下这么大的本钱呢?”
徐达听完杨轩的话后,轻抚胡须,看着杨轩反问。
额…
杨轩愣住,这也是他想不明白的。
“那,老师,以后我该怎么办?”见徐达不愿多说,杨轩换了一个问题。
“既然太子如此看重你,那你就不要让他失望。”
“为师会找个机会,求陛下,安排你进入军中。”
徐达道。
“至于安庆公主,有太子在,你怕什么?”
“好吧!”
不过在杨轩离开之后,徐达却是叹了口气。
……
接下来的日子,杨轩恢复了往日的状态。
虽然不能和安庆见面,但好歹还能通书信。
同时,上次那个老兵,杨轩又在演武场遇到了几次。
并且也学到了不少军事方面的东西。
这也让他很疑惑,那个老兵到底是什么人?
总之不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禁军伍长。
因为老兵教他的那些经验,也只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人才会拥有。
杨轩并不知道,和自己聊天的那个老兵,正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众所周知,徐达是大明第一名将,但实际上,朱元璋才是大明的第一名将。
纵观朱元璋与元军的所有战争,那都是由他定下的作战计划。
而且大多数时候,老朱的作战计划和大多将领相悖。
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真理往往站在少数人这边。
朱元璋就是这少数人。
只可惜,老朱现在是皇帝,已经不可能领兵作战了。
时间就这样慢慢流逝。
距离朱棣和徐妙云的婚期越发临近。
魏国公府,徐妙云已经从宫里搬回来了。
这成亲前最后的日子,自然是要陪伴家人的。
成亲前的最后几天,徐妙云给杨轩缝制了一件袍子。
“时间不够,只能缝制一件,小师弟可不要怪我啊!”
将袍子送给于杨轩的时候,徐妙云笑着说道。
“怎么会呢!”杨轩笑着摇摇头。
在徐妙云离开后,他便将这件袍子,珍藏起来。
时间很快来到成亲的当天,朱棣骑着高头大马来接亲,那嘚瑟的样子,杨轩差点没忍住想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交流交流。
“杨轩,以后,你可得叫我一声姐夫啊!”
朱棣发现杨轩后,在他耳边悄悄说道。
欠揍的很。
“赶紧的,接了人赶紧走,不然我可不能保证我会做什么不理智的事。”
杨轩没好气道。
朱棣吓了一跳,在众人的祝福当中,将徐妙云接上了花轿。
他知道杨轩不会破坏婚礼,但就怕以后被杨轩找机会揍一顿。
婚礼的举办地点是在武英殿,老朱和马皇后都到场了。
足见老朱的重视。
毕竟迎娶的是徐达的闺女,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就在朱棣和徐妙云成亲后不久,临安公主也下嫁给了韩国公长子李祺。
这是目前为止,洪武九年发生的最热闹的事了。
不过这一切对杨轩的影响很小。
只是有些事,终究是瞒不下去了。
老朱还是发现了杨轩和安庆的事。
武英殿,得知消息的老朱怒不可遏。
“混账,混账,他怎么敢的?”
“去,把太子叫来,咱要问问他,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多时,朱标赶了过来。
看着怒气冲冲的老朱,朱标恭敬行礼。
“父皇!”
老朱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都出去,殿内就只剩下了这父子二人。
“杨轩和安庆的事,你准备给咱怎么解释?”
老朱瞪着朱标道。
他万万没想到,让杨轩入宫读书,会把自己闺女搭进去。
更让他生气的是,连他最疼,最信任的太子也帮着瞒自己。
“父皇,这是儿臣默许的。”朱标回答道。
“咱知道,杨轩虽然有很大的潜力,但还要看以后的表现,岂能这么早就下决定。”老朱能猜到朱标的用意,所以内心之中并没有多么生气。
他虽然疼爱安庆这个女儿,但和朱标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
“父皇,儿臣相信自己的眼光。”朱标自信道。
他信任杨轩,但这和他想将杨轩变成自己妹夫,并不冲突。
有了这层亲戚关系,他才会更加信任杨轩。
看着自己的好大儿这般自信的样子,朱元璋心中叹了口气。
既然这是朱标的打算,老朱也只好支持。
看看杨轩,到底值不值一个嫡公主。
当然,这么说就太直白了。
应该说配还是不配。
若是前者,皆大欢喜,若是后者,公主自然是会许配给别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老朱作为皇帝,有最终决定权。
“既如此,那就别让杨轩再读书了,给他找个活干,看看他的本事。”
“顺便,在东宫挂个职吧!”
老朱表达了对朱标的支持。
“谢父皇!”
朱标脸色一喜,告辞而去。
……
贾氏给徐达生了个闺女,取名为徐妙锦。
“恭喜老师,贺喜老师!”杨轩恭喜道。
想到又多了一个师妹,杨轩也替徐达开心。
“老师还真是老当益壮啊!”杨轩拍着马屁。
如今的徐达,马上就五十岁了,老来得女,徐达对这个小女儿,也是很宠的。
“哈哈~”徐达轻抚着胡须,脸上的笑容很浓郁。
接着,徐达又问起了杨轩和安庆公主的事。
“你和安庆公主的事,怎么样了?”
“你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不能再拖下去了,若是成不了,为师就托人给你说亲。”
徐达着急啊,现在他的外孙都两岁了,弟子和长子还没成亲呢!
徐达打算过段时间就去问问老朱,若是对徐允恭的亲事没什么想法的话,那他就要开始给儿子找媳妇儿了。
“老师请放心,徒儿和公主的事,皇后娘娘已经默许了。”杨轩笑道。
徐达有些意外,旋即便是笑道:“既如此,那为师也不用担心了。”
“娘娘默许,那这事儿就八九不离十了。”
徐达很开心。
在皇家子女的婚事上,马皇后的意见非常重要。
“看来为师也不用再为你的婚事操心了。”
看着徐达这个样子,杨轩的心里也是非常感动,前世身为孤儿的他,没有人对他这么关心过。
直到穿越前,他也依然是孤身一人。
虽然对于成亲,他并不着急,但这个时代毕竟和后世不一样。
又跟着徐达闲聊了一会儿,杨轩便去看了看襁褓中的小师妹。
白白嫩嫩的皮肤,黑黢黢的眼睛,就像黑宝石一般,可爱的不得了。
……
武英殿。
“父皇,儿臣与李进等人已经详查三天了,但是除了一些枝节忽漏之外,没能发现重大隐情。”
朱标正和老朱做着汇报。
和杨轩想的一样,朱标没能找到胡惟庸的破绽。
老朱神色不变,又看向李进,后者恭敬回答:
“臣也调阅了各部院案底,凡胡惟庸所办之事,除擅发将士赏银以外,并无其他违法之处。”
老朱背着双手,原地踱步,听完李进的汇报后,才缓缓吐出几个字:“这样,更可怕!”
顿了顿,老朱继续道:“胡惟庸明明是擅权枉法,结党谋私,而你们却一点证据都查不出来。”
“这还不可怕吗?”
“这说明他们是盘根错节,已经结成了攻守同盟,那些不法之事啊,早被他们清理的干干净净了。”
说完这些,老朱对胡惟庸的杀意越发浓烈。
而一旁的朱标,也是有些震惊。
胡惟庸的势力,竟已经如此庞大了吗?
老朱知道,普通的手段,已经没办法快速扳倒胡惟庸了,他略一沉思,便道:“传旨,包括言官,御史,翰林院学士在内,各部院臣工皆可严查不法事端,准予风闻奏事,相互纠弹。”
此话一出,朱标便是脸色一变。
他深知,老朱的这道旨意一出,会给朝廷带来何等危害。
于是连忙劝谏:“父皇。”
“风闻奏事,相互纠弹。”
“乃天子万般无奈之时采用的下策,如此一来,定会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报上来的罪行,也很难辨真伪啊!”
对于朱标的这番话,老朱没有放在心上,他相当自信。
“真伪,由咱来辨。”
“下策用时,往往就是上策。”
他看着朱标,缓缓说道。
朱标知道,自己父皇已经下定决心了。
……
与此同时,杨轩正准备去夫子庙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小师妹出生,他还没有准备礼物,今天才想起来。
“是吗?”听着杨轩的话,徐允恭冷笑一声。
“我劝你不要动什么歪心思,我大姐已和燕王殿下有婚约在身。”
“得罪了燕王殿下,有你好受的。”
看着徐允恭这副样子,杨轩真是感觉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熊孩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他知道古代孩子都早熟,但这也太早熟了吧?
徐妙云是漂亮,但她才十一岁啊,过完年也就十二岁。
杨轩又没有什么特殊癖好,干不出那种事。
更何况,杨轩对徐达,徐妙云都是抱有感激之心的。
是他们,给了自己这孤独的灵魂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给了自己一个家。
他问心无愧。
“师姐和燕王殿下有婚约?”
杨轩问。
“没错,年初的时候陛下就和父亲定下了。”
“这也太早了吧!”杨轩忍不住道。
他知道徐妙云是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但不知道竟然这么早就定下了婚约。
都说古代结婚早,他算是进一步的了解了。
别说过去的那些年他在做什么,问就是想尽办法生存。
“怎么?你难不成还有什么想法?”徐允恭听到了杨轩的话。
“师弟,你想多了,我杨轩问心无愧。”杨轩认真看着徐允恭。
他觉得自己病了,和一个熊孩子说这么多干嘛!
直接动手就是了。
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不过杨轩没想到,自己不打算做什么,徐允恭却动手了。
“哼,我看你就是做贼心虚。”
话落,徐允恭一拳打向杨轩的脸。
后者反应极快,下一瞬便抓住了徐允恭的拳头。
这是他在生死之交磨练出来的条件反射。
紧接着,杨轩直接绕到了徐允恭的身后,手臂缠住了他的脖颈。
“师弟,你年纪小,容易冲动,还是先冷静一下吧!”杨轩劝说道。
“混蛋,放开我。”徐允恭奋力挣扎,结果一点用也没。
“这个家伙,好大的力气。”徐允恭几番尝试未果,心中惊诧不已。
自己可是练了好几年了,竟然瞬间就被制服。
“师弟,我再说一遍,师姐只是教我读书识字,没有别的什么。”
杨轩耐着性子,又解释了一遍,他也知道,熊孩子可能听不进去,但他也不想因此和徐家人的关系搞僵。
“那,你放开我。”
徐允恭道。
“好。”杨轩如约放开了徐允恭。
后者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一番杨轩,也没有放什么狠话,直接就离开了。
他不傻,知道打不过杨轩,就没必要再去激怒他了。
看着徐允恭离去的背影,杨轩叹了口气。
熊孩子,果真是让人头疼的存在啊。
记恨的话,倒也不至于。
等长大之后,回头再看,就会发现,那时候的自己,怎么会那么的幼稚。
……
另一边。
徐允恭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就发现,自己的父亲徐达早就在等着了。
“父亲。”徐允恭不敢去看徐达的眼睛,微微低头,强行镇定道。
“你刚刚去哪儿了?”
“没去哪儿。”
“允恭,我没想到我徐达的儿子也会撒谎。”徐达有点失望道。
“父亲。”徐允恭猛然抬头。
“说说吧,你刚刚干什么去了?”徐达道。
“我,我去找杨轩了。”徐允恭低着头道。
“那是你师兄,我徐达的弟子。”徐达手指敲着桌面强调。
他早就发现,自打杨轩来了之后,自己这个儿子,就有点不对劲。
“输了还是赢了?”徐达又问。
自己的儿子,自己当然了解。
看起凌乱的衣衫,就知道,他肯定是去找事了。
“输,输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
“父亲早就猜到了?”徐允恭略微诧异。
“你仗着跟我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你强的同龄人,有的是。”
徐达教训道。
“我之前和你们都说过杨轩的遭遇。”
“可你就没有认真听。”
“你好好想想,能从乱世活到现在,他会是一个任人欺辱的人吗?”
“恐怕,死在他手里的人,早就不下两手之数了。”
“什么,他竟然杀了那么多人?”徐允恭表示很震撼。
“你以为呢?”徐达看着儿子,叹了口气。
“你师兄是个命苦的人,以你如今的年纪,根本无法想象他经历过什么。”
“你也不要对你师兄抱有偏见。”
“我希望你们师兄弟将来能够精诚团结,相互扶持。”
“我今天和你说这么多,也不指望你一下子就能理解,但你要记住我今天的话,等你长大之后,自然会明白。”
徐达语重心长道。
“父亲,我知道了。”徐允恭点点头。
正如徐达所说的那样,以他如今的年纪,还无法理解太过深厚的东西。
“早点休息吧!”
说完,徐达起身离开。
随着夜深,徐允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他的脑海中还在回想着自己父亲的话。
他在思考,自己以后到底要怎么和杨轩相处?
就这样冰释前嫌?
那样的话就感觉太别扭了,自己心里也不舒服。
而且自己刚刚又跑到他那里闹了一通,要是就这样服软,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面子。
可是问题又来了,自己父亲那里怎么交代?
徐允恭的小脑袋里满是纠结。
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天入宫读书,徐允恭全程不在状态。
结果被夫子罚站了一个上午。
中午休息的时候,一个少年找到了徐允恭。
子嗣入宫读书,是老朱给徐达这些开国功臣的一项福利。
“允恭,你今天怎么回事?”
“竟然敢在上课的时候睡觉。”
“姐夫,我昨晚没睡好。”徐允恭打了个哈欠,看清来人,道。
这个少年正是朱棣,其人英武不凡。
这个时候的朱棣和徐允恭关系还是很纯粹的,等长大之后,他们的身份地位,还有身上背负的责任,都会成为影响他们关系的因素。
“发生什么事了?”朱棣问。
徐允恭看着朱棣,心中忽然蹦出一个想法。
于是眼珠子一转,将杨轩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了出来。
着重说杨轩有多么多么厉害,而有关于徐妙云的,他是一个字也没说。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