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
张大人在一家偏僻的酒馆中,找到了一位关键证人。
此人是酒馆的伙计,平日听到了不少秘密。
据他交代,数日前,有几个神秘人来到酒馆,给了酒保一大笔银子,让他在客人中散布关于皇帝怯战的谣言,还提及了一些煽动人心的话语。
张大人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定有大人物指使。
他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发现这几个神秘人与王振府中的管家常有往来。
张大人心中一凛,深知此事重大,若无确凿证据,即便怀疑王振,也难以定他的罪。
与此同时,刘禅在宫中也密切关注着调查进展。
他深知,一旦处理不当,朝堂必将陷入更大的混乱。
这日,张大人进宫向刘禅秘密汇报调查情况。
刘禅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神色凝重地听着张大人的陈述。
“陛下,种种迹象表明,此事与王振脱不了干系,但目前还缺少最关键的证据,证明他是幕后主谋。”
张大人躬身说道。
刘禅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张大人,你继续深挖,务必找到确凿证据。
王振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若无铁证,轻易动他,恐会引发朝局动荡。”
张大人领命而去,继续加大调查力度。
又经过几日的辛苦查访,终于在王振府管家的一处秘密居所中,找到了一封书信。
书信上详细记录了策划谣言的全过程,落款赫然是王振的心腹谋士。
张大人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书信带回刑部。
经过笔迹鉴定和多方核实,确定这封信出自王振谋士之手,且与之前收集的证据相互印证,足以证明王振就是谣言的幕后主使。
真相大白,张大人不敢耽搁,立刻进宫向刘禅禀报。
刘禅看着摆在面前的证据,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决然。
他深知,是时候对王振动手了,但此事还需谨慎行事,既要严惩王振,又要稳定朝堂人心。
刘禅召来于谦,与他商议对策。
于谦看着证据,也是怒不可遏:“陛下,王振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为一己之私扰乱朝堂,实乃罪大恶极,必须严惩!”
刘禅点点头:“于爱卿所言极是。
但王振党羽众多,若贸然行事,恐生变故。
爱卿可有良策?”
于谦略作思考,说道:“陛下可在朝堂之上,当众公布王振的罪行,让群臣知晓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