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花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新婚守寡,我跟着小叔子吃香喝辣
女频言情连载
古代言情《新婚守寡,我跟着小叔子吃香喝辣》是作者““被窝探探”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林素李观星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种田美食经商穿书对照组重生科举】林素穿书了,不曾想,新婚当晚,夫君就意外嘎了。为了避免书里被流言蜚语逼得跳河自尽,林素选择收下那要花大价钱读书的李观星。家里穷困潦倒,没关系,她有祖传的厨艺!发家致富洒洒水,首富之路也不是不行。却没想到,她还没成首富,李观星先成首辅了!原来李观星不是书中男主,而是重生的炮灰对照组......更要命的是,李观星好像,看上她了?...
主角:林素李观星 更新:2025-03-07 21:2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素李观星的女频言情小说《新婚守寡,我跟着小叔子吃香喝辣》,由网络作家“被窝探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新婚守寡,我跟着小叔子吃香喝辣》是作者““被窝探探”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林素李观星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种田美食经商穿书对照组重生科举】林素穿书了,不曾想,新婚当晚,夫君就意外嘎了。为了避免书里被流言蜚语逼得跳河自尽,林素选择收下那要花大价钱读书的李观星。家里穷困潦倒,没关系,她有祖传的厨艺!发家致富洒洒水,首富之路也不是不行。却没想到,她还没成首富,李观星先成首辅了!原来李观星不是书中男主,而是重生的炮灰对照组......更要命的是,李观星好像,看上她了?...
不得不说,狗剩对吹彩虹屁这块,是真的无师自通。
至少,林素是听得很满意的。
但她不打算卖这个。
原因很简单,不仅肉太少了,定价也不会便宜,容易滞销。
若是准备在村里试水,还是豆制品性价比更划算。
这场庆祝宴,一群人都吃得饱饱的。
五个小孩走之前,都抢着将碗筷给收拾清理干净。
对林素也更加亲近了,显然是被林素的手艺给折服了。
果然,吃食是最容易缩小相处距离的。
林素也对这场庆祝宴很满意。
当晚检查了下泡发的豆子状态,便满心期待地陷入了充实的睡眠。
翌日一大早。
天色都还蒙蒙亮,林素便起床了。
豆子泡发得差不多了,林素便拿出搅拌机开始搅拌。
打磨到豆浆的地步,随后放入大锅准备煮开。
看着煮得差不多,林素便将其倒入准备好的一个大盆里。
等微凉后,便掏出意识空间里的可食用石膏,撒上一些。
晾上个半个小时,林素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工具。
开始给凝结成固体的豆腐脑做分层。
最后得到了差不多小百张的豆腐皮。
她还特意留了些豆腐脑,准备后面做点点心。
整个步骤,花了林素一上午的时间。
专心致志,就连小孩读书这块,林素都没有分心去关注。
等弄好豆腐皮,林素简单做了点午饭。
与李观星快速吃完后,林素便开始捣鼓她的小吃摊第一道吃食——卤煮豆皮。
卤煮嘛,汤底调料才是重中之重。
林素将秘制调料整好,便开始熬汤底。
最后一锅试水版的卤煮便熬好了。
香气扑鼻,又刺激又霸道。
就是把家里仅剩的调料都给用光了。
林素开始放豆腐皮。
还加了点猪肉以及一些豆子,不然单只有豆腐皮难免有些单调。
此时天色已经开始泛黄,也到了五个小孩来上晚课的时候。
每个李家院子的小孩,都能闻到一股格外香的气味。
越闻,口中分泌的口水就越多。
可院子的香气是越来越浓,即便有李观星的威压在,也没法阻止五个学生不自觉地分心。
偏偏这时候,院子门被敲响了,伴随着还有小孩的哭声以及听着像隔壁杨奶奶的大喊声。
“李家媳妇,这是做什么好吃的哟,可太香了!”
“不知道能不能卖点?我家孙子都给馋哭了,俺就想买一点给孙子尝尝......”
杨奶奶显然有点尴尬,叫喊的语气都有些没底气。
毕竟是人家自己做的吃食,要不是自家孙子实在是馋得不行,她也不会跑过来提这个要求。
林素正在厨房尝刚打出来的一碗豆腐皮,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味道正正好!
听到外面的喊声,顿时神色一喜。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第一单生意了!
想了想,林素拿小碗装了三块豆腐皮和一些豆子和卤煮水。
至于猪肉,她是舍不得的。
林素端着小碗走到门口,脸上笑意盈盈。
“杨奶奶,不瞒你说,我正打算在村里搞点小吃摊,自然是卖的。”
“你看看这一碗,一文钱,要的话可以直接拿去。”说着,林素顿了下,“哦对,碗可是不包括的。”
这定价可是她慎重思考过的。
便宜又划算。
她还有的赚!
杨奶奶一听,心里松了口气,跟在一旁的孙子也不哭了,就是眼神紧紧盯着林素手里的碗。
“奶奶,要吃!”
小孩馋得口水都出来了。
杨奶奶哭笑不得,看了看碗里的份量。
还别说,三块豆皮,那可是把碗给占得满满的,再加上上面铺满的豆子。
份量看着确实不少。
而且才一文钱,杨奶奶果断拿下。
“行,碗先借我用用,晚点会洗干净还你。”
说着,杨奶奶便从兜里掏出一文钱。
开门红,林素高兴极了,将碗递给杨奶奶。
杨奶奶孙子迫不及待,当场就尝了起来。
吃了一口就惊呼起来,扒着杨奶奶赶紧再喂一口。
“奶奶,真的好好吃!你也吃!”
杨奶奶也有点被香到,再加上孙子很喜欢,想了想便尝了口。
很出乎意料的味道。
老人味觉其实是相对会退化一些的。
她很久没吃到过刺激味蕾的食物了。
当即便从兜里又掏出两文钱,看向林素,“李家媳妇,给我再来两文钱的。”
出手毫不犹豫。
这架势让注意到这边热闹的人惊了一瞬。
“杨奶奶,有那么好吃吗?”
“这闻着确实香,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有讨论的人,自然也有跟风下手的人。
一文钱确实不贵,再加上杨奶奶手中谁都看得到的份量。
心动的人心里一掂量,还是很划算的,便果断下手了。
不过这次,众人都是带了碗的。
林素笑呵呵的。
直接让人都等等,在厨房留了一部分后,便将卤煮豆皮都给端了出来。
林素也大方,除了三块固定的豆皮,豆子是毫不心疼的放,最后都洒上一勺满满的卤煮汤料。
认谁看都满意极了。
没过多久,林素试水的卤煮豆皮,就卖完了!
虽然有份量少的缘故,但看到真卖完了,林素心里的兴奋劲那是一点都不少。
有人见卖完了,因为犹豫下手慢的有些遗憾。
还有的买了一份尝尝味发现是真好吃还下饭后,还想多买几份却得知没有后,也不由有些可惜。
听着众人的抱怨,林素笑眯眯的。
“食材家里不多,还请大家等两天,等我去镇上采买完,小吃摊便会定时开张,到时候还请大家伙多捧捧场啊!”
听闻,不少人才知道,林素居然准备开小吃摊了。
这可是个新鲜事。
在村里卖吃食的,不能说不多,可以说几乎没有。
尤其是这种成品熟食。
原因也很简单,都只会一些家常菜,谁家还不会做了?
“咋做起买卖来了,不是刚收了几个学生吗?”
“这是用什么做的?价格不会变吧?”
“不会影响人学认字吧?”
“李家媳妇,做人还是踏实点好,这做生意,可不简单啊......”
“......”
众人七嘴八舌,有信任的也有怀疑和不看好的。
林素听了也不生气,只是笑着解释了下。
“观星毕竟还在读书,我也不能坐吃山空,能赚点是一点。”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5322】
不管这个解释众人信不信,林素反正是开始做起了准备。
到了去县上的那天,林素特意起了个大早。
从李家村去镇上,至少有四公里,只有好几条崎岖的小道。
单靠脚力,怎么也得走半天。
万一走错了道,不认识了路,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村里也没什么马车,幸好有户人家有头驴,差不多每个月要去镇上一趟。
这时候村里人就可以顺道搭车了,给两文钱或者一些吃食就行。
当然了,也可以借驴车,就是要麻烦许多。
不过搭车名额是有限的,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这个月的名额早就没了。
好在新认的刘姑妈给力,硬是想办法给林素加塞了个去镇上的名额。
就是只能坐驴车驾驶坐。
不过林素也不嫌弃,能去镇上就行。
等林素走到集合点,也就是村口时,天色都只是隐隐泛白,连路都看不大清楚。
村口已经有辆驴车停着,林素一靠近,便看到驴车上已经堆满了东西。
隐约只留下一点位置,偏瘦的人坐上去,怕是都有些挤。
“是大柱媳妇吧?这临时加个人,位置只能挤出这些......”驴车主人马老汉神色有些尴尬。
他这位置都是固定的,刘姑妈也是和他有点亲戚关系。
马老汉才会答应给林素加个位置。
只是没想到这大柱媳妇看起来这么白净瘦弱。
倒是显得他有些欺负人了。
林素摇了摇头,将早就准备好的几块肉沫葱饼递给马老汉,脸上带着感激。
“刘姑妈已经和我说了,我挤挤就好,真是麻烦马大爷了。”
还好她也就带了点银子,倒是不占什么地方。
马老汉看着眼前的肉沫葱饼,脸上的笑意肉眼可见地变真挚了许多。
“是个好孩子,我这车便会在城门口等一会儿,你要搭车可以申时一同回村。”
闻言,林素心里也松了口气,感谢地应了一声,随即听着安排上了驴车。
村里还有两个汉子和一个大婆搭车。
林素都没怎么见过,只是听着三人聊天。
两个汉子是去县上做活儿,跟以前的李大柱差不多。
至于大婆,和林素目标差不多,都是去采购的。
比起年轻人,大婆还是相对社牛一些的。
没多会儿便和林素搭起话头来。
问的自然是关于学认字和林素准备搞美食摊的事。
林素都耐心的回了后,便向大婆请教县里采购的情况。
不得不说,大婆还是个很有倾诉欲的人,至少林素一路都在吸收经验。
等到了县门口,天色已经大亮了。
林素跟着交了两文钱的入城费。
一进城门,几人便下了驴车,往不同方向走去。
林素直奔卖调料的店铺。
看到里面的商品,林素心中一轻,还行,品种差不多都齐了。
想着厨房空间里有不少调料,林素每种只是象征性地买了点。
可就算这样,付钱的时候林素还是一阵肉疼。
看着手中存库仅剩一半的银子,林素又拿出一半买了粗粮和大豆。
粗粮份量差不多够吃两个月。
身上还剩一点银子,林素花了两文钱买了五个包子后,便进了一家书肆。
是一家卖书卖笔墨纸砚的店铺。
林素看了两眼书便收回视线,嗯,根本买不起。
笔墨纸砚......也没几个买得起的。
好在店小二见多了各种各样的客户,面对林素要求的最低价也面不改色。
态度依然热切。
林素犹豫了下,将银子全花了,都用来买纸和墨。
这两都是消耗品,再多也无妨。
等将东西都给买完了,时间已经到了未时。
距离城门口集合还剩不到两个时辰。
林素想了想,随口用两个包子垫吧了下肚子,便在镇上逛了起来。
县上比想象中的热闹,有不少挑着担子的卖菜贩子,还有些古代经典的糖人和泥人摊贩。
当然,林素最关注的还是街道上的小吃。
小吃都是以清淡为主,很少后世那种辛辣味重的,看样子辣椒在这里并没有普及。
也可能是这里的人都不善吃辣,但她之前的卤煮豆皮,却也表明了市场的可行性。
行人穿着都是偏朴素的,不少人额头都会别朵花,倒是增添了几分别样的生活气。
林素还跟着人群看了一段杂技表演,可惜她身上没钱,给了几下响亮的掌声后,便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她还是满喜欢这种慢节奏生活的。
就这么顺着人群走,不需要特别的目的地。
直到一阵接着一阵的嘈杂声从不远处传来。
爱看热闹是每个华夏人的通病,平行时空也一样。
林素跟着大众来到了一栋格外庞大精致的客栈门口。
这栋客栈在县里,就像是个吸睛的存在,不仅与众不同,还让人一眼就知道,消费不低。
林素看着客栈外面标着的食品价格最低都是半吊钱起步,不由有几分咂舌。
果然在哪都有有钱人。
秉着吃瓜吃全的想法,趁着时间还充裕,林素便默默待了一阵。
这才知道,这客栈居然在搞活动?
一个品尝食物,若能说出所用食材和调料,若能百分百准确,便能获得一两银子。
若是能提出改进,那不仅有标准十两银子的赏金,还能获得和东家见面的机会。
林素满眼都是银子。
没想到古代人还挺会玩,当即便报了名。
这个客栈果然阔气,并不局限人参与,安排速度还很快。
不到一分钟,林素便被安排到了一道肉食——红烧肉。
旁边还站着辅助人员做记录,毕竟这年头识字的不多。
林素吃了一口,便果断开口。
“带皮五花肉、冰糖、生姜、大葱、八角、桂皮、香叶、料酒、生抽、老抽、盐、清水......”说道后面,林素顿了一下,皱了皱眉,又加了一句,“还有黄酒和白蔻。”
这道菜,许是经过改良,却欠缺了几分。
“后面两个调料,应该是做的调整,但味道差了一些。”
林素想到了东坡肉,很适合往这方面去改良。
“改良方法可以加白蔻、黄栀子以及酒酿,嗯,把生抽去掉。”
旁边记录的小伙子很快便记录完毕。
调料小伙子是有正确答案的,但这改良,却需要时间验证。
“恭喜调料回答正确,可获得一两银子,但验证改良方案,请稍等一炷香时间。”
林素蹙眉,提出要求:“我待会还有事,先把调料费结了就行。”
小伙子眼里闪过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
拿了一两银子,林素应着小伙子的要求,留下了名字。
随后便匆匆赶往城门口。
与此同时,待在家里的李观星也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5322】
来人四五十岁的摸样,一身儒装,留着手掌长度的胡须,温润有力的眼神,任谁看都觉得是个顶好说话的人。
事实上,这确实是一位好人。
一位大众都极其认可的‘好人。
这是吴夫子,也就是李观星一直待的私塾的夫子,是位举人。
因科举名次并不高,所以被派发偏远地方做县令,看不惯某些人的嚣张肆意。
本心想做个如包青天一般的县令,却因为不远同流合污而被排挤陷害。
最后无法,只能告老还乡。
在李家村的隔壁吴家村里,开了间私塾,做教书先生。
见到吴夫子那一刻,李观星难得思绪愣了一下。
内心闪过有几分难言的复杂情绪。
“身子可还好些?这是特意给你准备的一些补身体的药材,还有些你落在私塾的书。”
吴夫子没察觉到李观星那片刻的不对劲。
仔细打量了一番,观其脸色白里透粉,心中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落水可不能大意,需要好生修养。”吴夫子温声叮嘱。
李观星敛了敛眉,定了定神,将人迎进了屋。
“多谢夫子挂念,这些天有嫂子悉心照料,观星并无大碍。”
吴夫子抬手抚了抚胡须,不再多言。
一进大院,便看到四五位少年仔捧着个古怪的‘沙盘,愁眉苦脸地用树枝比划着什么。
吴夫子疑惑挑眉,凑近一看。
原来是在默写三字经。
就是那狗爬一般的字,一看便是初学者。
察觉到有人靠近,最机灵的张明立刻起身行礼。
“见过先生。”
其他四人也连忙跟上。
还别说,五位小孩都做得有模有样的,看起来怪像一回事。
“这些是?”吴夫子皱起眉头,看向李观星。
李观星神色淡然,“随我识点字的学生。”
看着吴夫子一脸的不赞同,李观星补了一句,“于我并不影响。”
吴夫子却未被说服,只是摇了摇头,目光沉沉地看着李观星。
“简直胡闹,你本就落水伤身,怎么能做如此耗费精力的事?”
一旁五个小孩脸上都有些无措。
见状,李观星垂了垂眸。
脑海里不由闪现出前世的记忆。
不得不说,在前期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吴夫子给他的支持和鼓励。
也在他落魄时给了不少的帮助。
李观星内心也一直都感激着。
即便后面因为李观棋的存在,而连累到了吴夫子。
吴夫子也不曾怨过他。
可对于李观棋,吴夫子却与他有着不同的见解。
认为李观棋是个品行端正的好孩子,李观星只是因为生活不如意而产生了偏见。
甚至屡次劝说李观星放下成见,阴差阳错地破了李观星好几次的布局。
李观星有段时间真的以为是自己的问题。
幸好李观棋后面暴露了,幸好他重生了,幸好他曾经看到了那本书。
李观星心下一叹。
吴夫子是个好人,还因他而被牵连。
会一门心思地为他着想。
可对事物的评判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并且固执得很。
比如对李观棋的看法......
但说再多,到底还是他欠吴夫子的。
李观星不想吴夫子继续被他连累,但这一世,也不打算让吴夫子掺和太多。
想了想,李观星笑了笑,回答的声音不大却格外坚定。
“大哥意外早逝,虽有长嫂,家中却无半分积蓄,长嫂为了生存想法子去做吃食小摊,学生作为家中男丁,又岂能半分力不出?!”
吴夫子一愣。
半晌无法反驳。
最终只能长叹一声,眼中却闪过几分欣赏。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观星,你长大了。”
说完,吴夫子不再多劝。
在李观星意外的视线中,要求加入其中。
“我做了近十年的教书先生,想来还是能帮你几分的。”
不等李观星拒绝,吴夫子便向五个小孩打探消息,并强硬地让李观星将教书计划讲述一番。
给其做了新的规划和改良。
不仅能更加高效,还能给李观星省下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一如既往的拳拳爱护之心。
和前世一样。
“看你桌上放的书籍,可是在准备这次的县试?”
吴夫子迟疑了一下,没有再阻止。
“切记不可太耗精气神,不要太过心急,你天赋与文采颇具灵气,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他当然是想劝李观星放松一些,但这孩子是个主意正的,想来也不会改变主意。
只能他多注意一下了。
李观星回过神来,想起了什么,看向吴夫子。
“夫子可否帮学生找四位互结保单的童生?”
对上吴夫子疑惑的神情,李观星神情有些窘迫,“学生大伯厌弃学生为了赚点吃食带村里孩童识字,只怕不会尽心帮学生报名。”
吴夫子拧眉,按道理来说不至于。
“你们乃血亲,即便有如何有矛盾,也不会在这事上出问题。”
就算这李家大伯不愿,村里正也不会看着出问题的。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时代,家和村,可都是一体的。
若是谁家出了个有出息的,全村的人都会给帮衬。
李观星也知道吴夫子觉得自己小题大做。
但前世这么离谱的事还真就发生了。
幸好现在年岁小,李观星可以借着年龄任性一番。
“县试对学生很重要,学生不想出任何意外,也不想和李家大伯找的人有联系。”
说着,李观星脸上都带着几分不服气。
一看便是少年意气。
吴夫子果然被李观星的表演给带进去了。
耐不住李观星的央求,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当然免不了几分劝说。
“你大伯此事虽然有些过了,但到底是血亲,你如今与寡嫂二人生活艰难,还需要本家的帮衬,不可过于胡闹。”
李观星应了一声,仔细想了一番,确定没啥其他问题后,自然不会出言反驳。
装个乖学生而已,简单操作。
而就在此时,林素也终于带着大包小包回李家村了。
因着有人的缘故,林素并未将调料放进厨房空间。
在路上也给了其他人看了一些,为的自然是宣传她做美食可是花了大价钱和大心血的。
可不是偷工减料之辈。
至少大婆就觉得林素很合眼缘,直接表示等林素小摊开张,一定要来捧个场!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5322】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