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盖世英雄,东方战神无删减全文

第13章

发表时间: 2025-03-06

十二、移师汜水畔

窦建德听王葫芦说有办法对付那火牛,心里暗想,众多满腹经纶的谋士都想不出办法,你个憨兮兮的王葫芦岂能狗嘴吐出象牙来?将信将疑的他,迟疑了一下,正所谓“病急乱投医”,转念又想,兴许真有办法,不妨让他说来听听,便把手一招:“过来吧,如果你真有办法,我再赏你100两银子。”

王君郭捡起地上的破水桶,跟着窦建德来到瞭望塔下,见众多将军大人在座,显得有点不知所措,脸上带着傻乎乎的笑容,毕恭毕敬地向大家弯了几下腰。

中书刘斌用一双射人的目光盯着王葫芦,戏谑道:“你该不会又是来禀报水桶被牛踩坏,怪牛不怪你吧。”

众将领想起刚才王葫芦的搅闹,禁不住笑起来。

王葫芦认真地说:“哪能呢,我可真有法子对付那火牛。心里憋不住,大王对我那么好,要讲出来才痛快。”

窦建德急不可耐:“说吧,你有什么法子,直说。”

王葫芦哈了个腰,一老一实地说,“我看哪,我们呆在这里,早晚那火牛还会来折腾,天天这样折腾下去,吃不好睡不着,大王你还打什么仗。不如搬到汜水河边驻扎,火牛不来搅扰了,我也不担心水桶被火牛踩坏了。我做饭取水也方便了,大伙也不用排着长队运水了。”

刘斌觉得大军搬到汜水河边驻扎与火牛能不能过来搅扰没有任何关系,直言道:“你这算什么办法?那汜水河只有十来步宽,水深不过马肚,大军搬到河边驻扎火牛照样能过来冲突。”

众将大笑。原以为他真有什么高招,不过犯傻而已。

大将范愿谐谑道:“我还以为你请得来龙王吐水灭火,却原来是这般计谋,移师汜水我们早就讨论过了。”

窦建德觉得很失望,想叫王葫芦离去。

王葫芦站定不走,又开口了:“大人,你们可知道,平时农夫耕作,那倍儿温顺,拉耙犁田的水牛,为何突然这么发疯啊,这么多兵马都挡不住?” 王葫芦认真地说,说完,将破水桶放在地上,用围腰帕擦着手掌,又望着大家,好像在给大家出难题。

众将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没有半点悬念,简直就不算是问题的瞎扯,甚至没有必要回答。

被火牛逼得往水坑里跳,一身湿淋淋的大将刘黑闼,一直在为火牛烦恼,见大家都不吭声,想把王葫芦早点打发走,免得他继续啰嗦,便开口道:“这不明摆着吗,牛尾巴上拖有鞭炮、火球阿,那牛受了惊吓发起野性了。”

“就是,就是。”王葫芦肯定了刘黑闼的说话在理,又继续说:“那么我如果让水牛尾巴上的鞭炮不再响,火球也不再燃烧,又会怎样呢?”

刘黑闼听得有点烦了,如此简单的问题也值得提问?随口应道:“那自然就不跑了。”说完心里暗想:想得轻巧,你有什么法子让牛尾巴后面的鞭炮不炸、火球不燃,这不是胡扯吗?很显然,他们都把心思放在如何人为地灭掉火牛尾巴上的火团和鞭炮上去思考对策,而火牛尾巴后面的鞭炮、火球点火是由对方控制的,你不可能跑到火牛后面去弄灭鞭炮火团,所以思路走进了死胡同。

“唉,这就对了,他就不跑了!” 王葫芦说话的同时,捡起地上的破水桶,将桶箍取下,破水桶散了架,一块一块掉在地上。他将掉在地上的弧形水桶木块捡起来,又放了几块在地上,连接起来,又从身上摸出个馒头放在木块的外侧,指着连接成一长串的木块说:“各位大人你们看啊,这一长串木块就是汜水河,这河对岸的馒头就是火牛。如果我们把大军搬到汜水河沿岸驻扎,李世民那小子要用火牛阵来攻我们,他就不可能过了河再点鞭炮、火球,他就必须在河对岸把鞭炮、火球点燃。那火牛冲进汜水河后,鞭炮,火球经水一泡不就灭了吗?水牛上岸,后面鞭炮不炸了,火球也灭了,哎,它就不跑了!”

王君郭的话一讲完,大家都惊呆了。

窦建德瞪大眼睛,直愣愣地盯着王葫芦。

“怎么,我说得不对吗?就当我没说,大王你别吓我啊。” 王君郭见窦建德瞪着大眼睛望着他,吓得后退一步,以为夏王要惩罚他,“扑通”跪下,用手掌打了下嘴巴,申辩道:“大王,我可不是来骗银子的。大王白给我那么多银两,还管饭,过意不去。我想为大王出点主意。”

“起来、起来,本王要赏你!”窦建德瞪大的眼睛转而变成一脸的笑容,马上把王君郭扶起来,又高兴得猛一捶手掌:“他娘的,你还真的给我出了个高招,高招!”

火牛过河经水浸泡,自然灭掉尾巴上的鞭炮、火团,刘斌也觉得是个好办法,频频点头:“当真是个办法。”

众将都觉得是个好办法。不过,使他们诧异的是,都是些聪明绝顶的人,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大家都没想到这一点,一个憨兮兮的王葫芦几句话就把难题解决了。

王君郭见自己的方法被大家认可了,悬着的石头落地,开始傲资格了,显得有几分得意的口气说:“咋样,我就给你说这办法行,你那守卫还不要我过来,话都不听我说就要赶我走。大王你还要把我绑起来,还要打我30军棍。不过,幸得大王你改了主意。我可有话说在前头,如果李世民那小子再用火牛阵来攻,那些上岸后不再乱跑的水牛,你们可别再打杀了。牛可是我们老百姓的衣食饭碗,给我留几头以后好耕地用阿。”

众将听了哈哈大笑。

王葫芦的建议解决了心腹大患,窦建德大喜。他也是农民出身,岂不知耕牛是百姓命根,想当年自己仗义将唯一的耕牛送与乡邻换钱办丧事,心痛了好长时间啊!马上宽慰道:“牛不捣乱断不打杀,都给你留着行不?不过,只怕采用你的建议后,李世民那小子不会再用火牛来攻了。来人,赏银百两。”

随从端来白花花的银两。

王葫芦显得有点憨厚地说:“真的要赏我啊,我就随口说了几句,这银子也挣得太容易了。哎哟,不知是我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十年八年也挣不了这么多,上次大王赏我的银两我还没花呢,这么多放在哪里是好。”

大将高雅贤讪笑道:“王葫芦还愁银子没地方放。嫌多,你把此法悄悄告诉我,我来领赏银,有的是放处。”

众将大笑王葫芦憨直,也为解决了火牛突袭高兴。

窦建德拍着王葫芦的肩膀肯定道:“你这随便说几句,可给我解了个天大的难题,把银两拿着,去吧、去吧。”

王君郭用布兜接住沉甸甸的银子,连连谢道:“大王真好,说赏就赏,那么守信用,我去了啊。”拎着沉甸甸的银两,正要离开,突听背后叫了一声:“回来。”

王君郭吓了一跳,立马停住脚,身子像拧螺丝钉一般原地慢慢旋转,转过身,定神一看,他最不愿看到的事发生了。刘斌那双射人的目光直盯着他。俗话说,心里有鬼,脸面慌神,再怎么掩饰,表情总是不自然。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该不会是这个老鬼看出什么破绽了吧?不过,王君郭倒也机灵,索性把已经暴露出来的内心惧怕表达出来,避免引起刘斌的进一步猜疑。他故意手一松,布袋中的银子洒落一地,用直直的眼神望着刘斌,随口道:“哎呀,大人,你吓我一跳!莫非见我得了这么多银子要讨回不成?”

刘斌习惯地捋着胡须专注地打量着王葫芦,又从头到脚把王葫芦看了一遍,很显然是想从中看出什么问题。

原来,那老谋深算的刘斌,虽然觉得王葫芦的点子确实好,解决了悬而未决的难题,但总觉得这个王葫芦突然出现,有点可疑。大凡思维方式超出寻常的大智慧者,往往习惯于反向思维,习惯通过事件产生的结果反过去看别人的动机。在他的心目中,总觉得大军移师汜水潜伏着危机。刚才凌敬的分析固然有道理,且自己也拿不出充分的理由来反驳。但凌敬之所以那么绞尽脑汁提出移师汜水屯军,那是他分内的事,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他有什么不良动机。而这个王葫芦,我军打胜打败与他有何关系,如何这么关心军机大事,而且把问题解决得恰到好处,把我军移师汜水河的障碍彻底消除了。换句话说,他的建议已经说服了夏王,一锤定音,下一步移师汜水是必然的了。那么,反过去看,促使我军移师汜水会不会就是这个王葫芦的本来动机?这其中是不是隐藏着我们没有察觉的不良企图呢?作为三军统帅的头号谋士,为10多万将士的安危着想,他不得不多长个心眼,要考验一下这个王葫芦的真实身份,以确定自己的怀疑是对是错。他打量着王葫芦,想起初次见面时,这个王葫芦扛着一捆糖葫芦串,便打定主意就从他的职业下手。如果回答牛头不对马嘴,就说明这个王葫芦是伪装的;如果是伪装的,那就是唐军的细作。一旦确定身份,事情就一目了然了。所以,他问了个与刚才的话题无关的问题:“这位兄弟,你莫惊,我不是要讨回银子。老夫自幼喜欢食糖葫芦,想与你交个朋友,学几招制作方法。待到有朝一日天下太平,老夫解甲归田,也干起卖糖葫芦的勾当,肩扛糖葫芦草把,白须飘飘,笑容灿灿,犹如闲云野鹤,清雅恬澹,一群顽童前呼后拥,走街串巷,大声吆喝‘来买糖葫芦哎’,潇洒飘逸,自由自在,岂不快活赛神仙。能否告诉我制作糖葫芦的技巧?”

刘斌的话说出口,王君郭马上就明白了,对方已经在怀疑自己了,想借交流糖葫芦制作技巧为名辨别他的真实身份。他没想到,自己装憨卖傻,还是引起了这个老奸巨滑的‘小范增’的怀疑。幸好王君郭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自幼父母双亡,是个流浪四方出名的混混,没跟李世民‘立地成佛’之前,偷桃摘李、翻墙模鸡、抓拿骗吃、盗马贩驴等等,只能算是业余爱好,逢场赶集摆摊卖艺才是本行,恰好有一段跟师学艺卖糖葫芦的经历。他之所以假扮卖糖葫芦的,就是为了预防万一露出破绽自己好应对,没想到这糖葫芦的老本行居然派上了用场。看来,又该显摆了。他随口道:“大人要说其它,小民不敢卖弄,要说这糖葫芦,哎,小民道可以说上几句。这糖葫芦制作,可有讲究:原料少不了冰糖、白砂糖、山楂、竹棍、食用油。制作时,先将白砂糖放到锅中,放入几块冰糖,再加入澄清的干净水,加水量刚好浸透白糖。一边加温一边搅拌,待锅内糖液全部沸腾,停止搅拌,继续小火加温。到锅内有‘劈啪’响声后,用筷子蘸少许糖液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后,用牙咬一下,如果粘牙,需继续加热;如果不粘牙,有吃水果糖的感觉,说明火候恰到好处。此时可把预先穿好的山楂串放入糖锅中,滚一圈粘满糖液,拿出放在抹上食用植物油的木板上,用力摔一下,这样做出糖葫芦有一个明显的大糖片,很好看。冷却几分钟后,即可取食。这山楂既可去核,也可不去核;还可在山楂上用刀划口,夹入花生仁或者核桃仁等,做花样冰糖葫芦。大人你如果真的想学,俺家离这里就40里地,地名叫‘大弯坳’,你只要到当地去一问王葫芦,谁都知道。我的手艺可是出了名的。待打完仗后,我把这些原料弄来,一并教你制作,这玩艺不难,关键是:熬糖掌握火候、水要澄清、用植物油、别忘了在木板上摔成糖片,做到这几点,就能保证做出的糖葫芦‘色香味美’。俺得了大王这么多银子,传授这点手艺也是应该的。”王君郭讲述的时候比手划脚,真来劲了,说的全是行话,连家住地名都毫不含糊。其实王君郭流浪半生,四海为家,究竟家住哪里自己都不知道。他说得有名有地——家住40里外的“大弯坳”,实在是鬼机灵。大凡华夏子孙,老祖宗霸气嚣张,人丁兴旺,给后代留下这么大个地盘,有山有水的地方,都有“大弯坳”的土地名,如果那刘斌当真要打听40里外的“大弯坳”这个地名,也真打听得到,反过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

王葫芦的答话出乎刘斌预料,看他说得头头是道,还真是个卖糖葫芦的。他笑了笑,点头道:“好好好,到时候老夫拜你为师,教我这个老徒弟。”

王葫芦憨憨地说:“大人你客气,小民怎敢没有大小,想巴结你还挨不着呢。”

众人哈哈大笑,但不明白为何刘斌在这个时候谈这些与军机大事无关紧要的话题,只有窦建德明白中书的用心。他见刘斌疑虑打消了,自己也松了口气,挥了一下手,对王葫芦说:“去吧,我们还有事。”

听到窦建德叫他离开,王君郭哈了一下腰,暗暗嘘了口气,心里直叫好险!终于蒙混过关,表面上泰然自若,后背却直冒冷汗。心里暗想,这当细作虽然挣银子容易,却真他娘的提着脑袋玩,吓死老子哟!要不是秦王有恩于我,打死都不干这担惊受怕的鬼差事。下次叫秦王找别人,俺不干这提心吊胆的勾当了。他收拾起地上银两,拎着银两布袋,口里唠叨着:“小的就不耽误你们了,我还得去做早饭了。”离开了。

王葫芦与中书的对话颇有趣味,众将都觉得好笑。

窦建德用双手往下压了压,招呼大家住声,随后下达军令:“刘将军,传令下去,天亮后移军汜水河屯军。军威给我振作点,战鼓给我擂响一点,让李世民这小子看看我夏军的威风。”

刘黑闼抱拳作揖:“尊令。”

“既然大王确定了要移师汜水,可采用凌祭酒真真假假迷惑敌人的建议,叫军士在远离汜水河5里的地方扎下假的中军帐迷惑对方,真正的中军帐建在那片树立后面隐蔽,以仿唐军偷袭中军大营。”刘斌显然觉得离唐军近,防唐军偷袭指挥系统很重要,特别提出应对措施。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另外,我们不走,反而移师汜水河畔,也要给唐军充足的理由。为了掩饰我们的夺马计谋,必须示假以掩真。可叫军士大量购买麻袋装土,每日取土装入麻袋,堆积起来,故意让李世民看到我们囤积大量的土袋是为了正面强攻做准备。实际上,我们下一步双管齐下正面进攻虎牢关真的用得着。”

刘黑闼不解地问:“中书大人,攻城只能用云梯、爪绳、抛石机、撞车等,用口袋填土做什么用啊?”

刘斌耐心讲解道:“正是因为我们没带攻城的云梯、爪绳、抛石机、破城门的撞车、硫磺火硝等,所以要备用大量的土口袋。我们攻城的时候,叫士兵用门板顶在头上挡住上面射来的箭,同时不断将泥土口袋堆积在城脚下,愈堆愈高,渐渐的沿着城墙铺成一段与城墙一般高的斜坡,我军沿着这斜坡往上攻城,比用绳索挂钩攀城容易多了。伤亡将会大大减小。”

刘黑闼有点为难地说:“那么高的城墙,要堆上去一般高,那得要填多少土口袋阿。”

刘斌笑了笑,点醒道:“将军且不闻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说法吗?我们有10多万人马,一人一袋,就是10多万袋。一人10袋,就是100多万袋,一人100袋,就是千多万袋,这旷野上的黄土取之不尽,人多力量大,你还愁堆不上城墙一般高?”

刘黑闼觉得在理,摸着脑门笑道:“哎呀,中书大人何不早用此法?一来就这样搞,恐怕这虎牢关早就攻过去了,用不着在这里呆这么久受这番窝囊气。”

刘斌实打实说:“此法没有先例。我们出发时,没携带攻城器械,事到临头没辙了,我也是琢磨多时才想出这法。不过,现在夺马计已经有端倪,暂时就不急于强攻了。强攻毕竟会死伤很多人,有办法减轻伤亡,何乐不为。”

刘黑闼心悦诚服地说:“中书言之有理。不过,既然不强攻了,还弄那么多土袋干吗?”

刘斌摇摇头,又补充道:“征战之事,双方的统帅都在绞尽脑汁算计对方,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也不敢保证预定计谋百分之百能实现。万一‘牧马计’不成功,我们还得用强攻,就算是‘牧马计’能成功,北岸迂回洛阳城只能骑兵突袭,大多数步兵还是被阻挡在虎牢关下,还得要强攻过去。”

刘黑道觉得有点胡涂了,直言道:“既如此,干吗不一来就强攻,非要呆这么长时间,岂不走弯路吗?”

刘斌扫视众将,觉得有必要将战略意图向众将公开,使大家心里有数,又对旁边的窦建德小声说了几句。窦建德点头应允。他离开座位,走到中间,挥着经络绷绷的手掌,向众将讲解道:“在这之前,由于前来向我们求救的王世充的侄儿王琬在身边,我不便向大家说明。现在大王派他去运粮去了,在座各位都是心腹之人,可以给大家明说了。众将在这虎牢关下呆了一个月,颇多怨言。方今天下,三雄鼎立,都想把对手淘汰出局,成就大业。以现在形势而论,以前最强的王世充,被李世民围困近9个月,已经奄奄一息。大家知道,夏王揭竿而起,各位谋臣献计献策、各位将军死命拚杀,我军才有今天的声威。孙子曰:战争乃生死之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如此严肃的大事,我等又不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王世充没有大恩大德施惠于我,夏王也没欠他天大的人情,为何要劳师远袭来救他?我们有我们的图谋!我等为何早不来救,偏要等到他奄奄一息来救?”他用眼光扫视大家,寻求答案。

凌敬藏不住话,随口答道:“意图很明显,想收渔翁之利,再一箭双雕。战国末年蜀王讨伐苴侯,苴侯逃到巴国求救,巴国再向秦求救。蜀道山高路遥,崎岖难行,不便大军深入。秦国用计谋诓骗蜀王,说秦国有石牛不屙牛屎,而是屙黄金,有意与蜀国交好,要将此石牛送与蜀国,并造假将黄金放在牛屁股下面,蒙骗了蜀国前去探虚实的使臣,叫蜀国修条大路,便于这条屙金子的石牛能顺利到达蜀国。蜀王听了使臣汇报后信了,派了力大无穷的五丁壮士开了一条大道把石牛拉到蜀国,结果发觉石牛并不屙金子,受骗上当的蜀王气得破口大骂秦国是诓人的‘东方放牛儿’。秦王听后讥笑道:“我虽是东方放牛儿,时机成熟我还要图你蜀国也!”后来,秦王派了大将司马错沿着蜀国五丁壮士开辟的石牛道,以救苴候为名先灭了蜀国,又见巴国富饶,挥师南下,顺势也把巴灭了。夏王之意正是如此。”其实,夏王此意图他早已悟出,只是没说出来,今天既然公开了,他也就没有顾忌了。

凌敬的话一语道破天机。刘斌直言不讳地说:“对对对。我等与王世充会师洛阳城下,内外夹击,消灭了李世民后,王世充必然虚弱不堪。我等趁势再将王世充灭掉,天下皆归夏王一统。这才是我们此时劳师远袭的战略意图!我们出发的时候,没想过李世民会亲率大军在虎牢关阻碍我们。刚来的时候,我也想过要强攻,后来大王给我讲了不要强攻的理由,我觉得是个道理:如果一来就强攻,俗话说: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即便是攻过去了,我们还能剩下多少军马?到了洛阳,再与洛阳城下的唐军交战,我们的军力就更弱了。这样的话,剩下的军力不够,要想顺势灭掉王世充的战略意图就难以实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大老远的派大军前来解救洛阳死伤无数,马到功成后,最后王世充点头哈腰说声“谢谢各位将军大臣,有空常来洛阳玩”,然后好酒好肉款待一番,我们率领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灰溜溜地返河北,我们值吗?”

刘斌的讲解颇能说服人。很显然谁也不愿做赔本的买卖。众将点头道:“当然不值!”

刘斌见众将已经明白了此来的战略意图,继续给大家析疑:“要想实现一石二鸟战略意图,就必须尽可能减少伤亡,保证兵临洛阳城有足够兵力。我们在虎牢关下呆了一个月,耐着性子实施 “牧马计”,就是意图智取,力求保留兵力,以最小代价一战克双雄。刚才刘将军问:既然下一步也要强攻,何不一来就强攻?道理很明显,一旦北岸夺马得手,骑兵迂回洛阳,取得成功后,再回师夹击虎牢关守军,守关唐军必然军心涣散,我们的伤亡就会大大减小。所以,一来就死打硬拼损兵折将地强攻,与下一步夺马得手后,两面夹击,再进行强攻结果完全不同。”

刘黑闼点头道:“大人谋划有方,在下佩服。”

刘斌还有些不放心。他深知,战争在双方没有短兵相接,处于对峙的状态中,双方的统帅都在动心机。高明的统帅应采用各种防范措施,尽可能将对方的攻击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而双方对阵,任何屯军的地理环境,都有其薄弱环节,一旦自己防范不当,有可乘之机,对方动了邪念,巧妙利用,后果难以想象,遭火牛攻击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必须把屯军位置潜伏的危机悉尽排除,使对方找不到下手处。他又吩咐道:“那一带地形我已经观察过,野草繁茂,对放牧战马十分有利。但也有个隐患,虽然现在是春夏之交,大多数时间刮东南风,但偶尔也会刮西北风。唐军在西面,我军在东面,正好在唐军下方,一旦刮西北风时,唐军利用风势夜半用火箭万箭齐发,引燃荒草,那燎原烈火铺天盖地卷来,我军休也。大军移师汜水后,务必叫军士将营帐周围荒草悉尽割除,割除野草,既可预防火攻,又可将野草收集起来当马料,还可作柴火。营帐与营帐之间至少间隔十步远,避免一帐着火,蔓延全营,同时也便于万一遇到突发情况,我军将士汇集畅通。另外,唐军中文武双全的徐懋功是个掘地道攻击对手的专家,不可一世的宇文化及就败在他这一招上。汜水河不深,为防唐军掘地道从河底深入我大营偷袭,沿河每隔一百步埋一口大缸,随时监听地下动静。”

听了刘斌的分析和周密安排后,窦建德满心欢喜。有了良策,刚才被火牛阵弄得不愉快的心情全消,高兴劲一上来,连声叫到:“士兵,拿酒来,我等庆贺一番。”

士兵抱来酒坛,众位文臣武将兴致勃勃,端起酒碗,开怀畅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