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云朱元璋的玄幻奇幻小说《大明唯一仙!吾孙朱标有大帝之姿全局》,由网络作家“一颗蛋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确有此效...当真是神奇...”朱元璋环视着周围点点头道。听到自己父皇都这样说了,秦王和晋王也赶紧各自深呼吸一口气。其中,因为秦王周围漂浮的白气较少,他还特意用手招了招,将周围的白气给聚了过来。一息过后,晋王率先出声道:“舒畅至极,父皇,大哥,这仙气之妙,远胜太医的丹药!”秦王朱樉也急忙补充:“正是如此,我喉咙不适,如今竟觉得痛楚全消,真是神奇!”见朱元璋和两位皇弟都有此感受,朱标环视一眼四周,不由的感叹道:“此地真乃仙家福地也,吸一口气便能让人消除病痛、调养生息...”闻言,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默当中。也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他们后方传来。“如何?现在该相信我是仙人了吧?”“嗯?”朱元璋、朱标等人转过身去,只见朱云...
《大明唯一仙!吾孙朱标有大帝之姿全局》精彩片段
“确有此效...当真是神奇...”朱元璋环视着周围点点头道。
听到自己父皇都这样说了,秦王和晋王也赶紧各自深呼吸一口气。
其中,因为秦王周围漂浮的白气较少,他还特意用手招了招,将周围的白气给聚了过来。
一息过后,晋王率先出声道:“舒畅至极,父皇,大哥,这仙气之妙,远胜太医的丹药!”
秦王朱樉也急忙补充:“正是如此,我喉咙不适,如今竟觉得痛楚全消,真是神奇!”
见朱元璋和两位皇弟都有此感受,朱标环视一眼四周,不由的感叹道:“此地真乃仙家福地也,吸一口气便能让人消除病痛、调养生息...”
闻言,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默当中。
也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他们后方传来。“如何?现在该相信我是仙人了吧?”
“嗯?”朱元璋、朱标等人转过身去,只见朱云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他们身后。
“你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乃是我的洞天福地,这里面天地灵气充沛,吸一口便可让人精力振奋,倦意全消,方才你们吸气后有此感觉便是因为如此!”
“另外,这里的花草树木虽然大多都是凡间的花草树木,但因为此处灵气充沛,故而才会长得高大无比,远胜于外面的花草树木!”
朱云微笑着朝他们走去,一边走一边讲解着他们心中的困惑。
不过虽然朱云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但可能因为这番话语对朱元璋等人冲击很大。
因此,朱元璋、朱标等人对望一眼,皆是没有说话。差不多四五息时间后,秦王朱樉才悄悄的看了一眼朱云,然后小声嘀咕道:“书上说仙人能够飞天遁地...”
这声音自然逃不过朱云的耳朵,闻言朱云笑着道:“这有何难....”下一息,朱云直接一卷袖,朱元璋、朱标、秦王等人便原地浮空而起。
随着身体离地越来越高,朱元璋和朱标的脸色不禁一变。
秦王朱樉更是吓得面色苍白,紧紧抓住了晋王朱棡,声音颤抖:“真...真的飞起来了啊?”
“勿需惊慌,让我带你们领略一下我的洞天福地之美。”朱云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众人的心神。
话音刚落,他们便在半空中向前飞行。
秦王和晋王吓得紧紧闭眼,相互依偎,瑟瑟发抖。而朱元璋和朱标,尽管心中惊惧,面上却仍尽力保持着皇家的威仪。
尤其是朱元璋,他很快适应了这种悬浮感,开始环视四周,目光如炬。
“标儿,看那边的山峰!”朱元璋一拍朱标的肩膀,指向一座闪烁着星光的奇峰。
朱标强忍恐惧,睁开眼望去,不禁惊呼:“竟...竟然有山峰冒星光!”
“那是因为山峰内有星辰金,故而光芒璀璨。”朱云的声音,带着一丝得意。
朱元璋和朱标转头,只见朱云就在身旁,面带微笑。这时,朱标指向另一处奇景:“父皇,看那倒流的瀑布!”
朱元璋顺指望去,只见瀑布逆流而上,直冲云霄。“这是我用法力造就,为了那边的药田。”朱云解释道。
“原来如此...
洞天福地,奇景无数,朱元璋和朱标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目不暇接。
每当他们发出惊叹,朱云便在一旁耐心解答。轻松的交谈氛围,让秦王和晋王也逐渐放松,睁眼开始欣赏脚下的山川河流。
“哇,那棵树好高,我们能摸摸吗?”
“嘶,那飞鸟巨大,抓一只来当坐骑肯定威风!”
秦王和晋王的心性不如朱标沉稳,但在恐惧过后,他们变得兴奋不已,连连发出惊叹。
朱云带着他们在洞天福地中畅游,直到一个时辰后,才缓缓降落地面。
“现在,相信我是仙人了吧?”朱云看着朱元璋,淡笑问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目光闪烁。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祖上竟有一位活了五百年的仙人。
这一切,太过荒诞,但又是如此真实。
眼前这个看起来容颜不过十几岁的年轻人,的确有着仙家才有滔天手段。
‘我朱家,竟出了如此人物...’朱元璋心中感慨万分。他原以为朱家祖上是贫农或商贾,没想到...
朱云的仙家手段,让朱元璋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他迈步向前,郑重跪拜:“晚辈朱元璋,见过朱家老祖。”
这一跪,让秦王和晋王大惊失色。他们的父皇,一代帝王,竟向人下跪!但朱标很快领悟,感叹道:“我们朱家竟有仙人老祖,二弟、三弟,随我拜见老祖。”
秦王和晋王回过神来,他们亲身经历了飞天的奇迹,心中再无疑惑。有这样一位真仙老祖,朱家必将更加辉煌。
“晚辈朱标(朱樉、朱棡)见过老祖!”三人齐声跪拜,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喜悦。
朱云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第九次天劫即将来临,能在这之前找到后辈,也算是一件幸事。
“时候不早了,你们早些歇息去吧。”朱元璋威严中带着几分慈爱的声音响起,挥手示意几个儿子退下。
“是,父皇!”朱标等人恭敬回应,随即转身离去。
......
朱云这段时间可没闲着,他已经答应了要助大明梳理地脉龙气。
每日除了静坐修炼,便是以法力深入地下,细心梳理那一条条隐形的龙脉。
在这过程中,朱云意外发现,自从与朱标等人认亲后,他身上的因果纠缠竟莫名减少了许多。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修行之人,最忌背负因果。
尤其在渡劫之时,若身上因果缠身,那天雷的威力定会成倍增长。
如今,朱云身上的因果之力减弱,渡天劫时劫雷的威力也会相应减小,他渡过天劫的可能性自然大增。
......
“子孙朱标,代父皇向老祖请安!”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朱标便已经站在了道观门口。
这已成了他这段时间的习惯,每日清晨,他都会准时前来请安。
而今日,他比往常来得更早,天边尚未泛起鱼肚白,他便已经站在这里。
屋内,盘坐在蒲团上的朱云缓缓睁开眼睛,随手一挥,房门应声而开。
他望着门外有些错愕的朱标,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今日为何来得这么早?”
朱标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色:“回老祖,距离京师以西两百里处的通州县出现了大量流民,父皇放心不下,命我今早前去查探。因此,今日特地早些来给老祖请安。”
朱云自然看穿了朱标眼中的忧虑。
通州虽不在皇城之内,却也算毗邻皇城。如今出现如此多的流民,定有大事发生。
“身居高位而心系天下苍生,难得啊!”
朱云赞许地点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若非生在帝王之家,你定是个绝佳的修仙苗子!”
朱标闻言,心中不禁一愣。他自然明白老祖这话的含义,这是看上了他,想要传授他修仙之法。
然而,朱标却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并非对修仙不感兴趣,只是身为大明太子,他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特别是在父皇年事已高、精力渐衰的情况下,他更不能轻易放下肩上的责任。
他也曾幻想过跟随老祖修仙问道,抬手间便能施展种种神通。
但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想起自己身为太子的重任,那份对修仙的渴望便渐渐淡去。
作为一国太子,他如今身上肩负的是整个大明,特别是在自己父皇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从前的情况下,那更是如此。
当然了,他也想过将自己修仙将太子之位让出去,但根本不太现实,一来是自己这些弟弟脾气秉性都各有缺点,难以担此重任。
二来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乃是稳定天下之基石,若是自己就这般让出去,或许自己父皇在的时候,政局或许还能保持平稳。
但一旦自己父亲不在了,那等待整个大明就是一场骨肉相残的浩劫。
身为一位仁爱的太子,他是绝对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
另外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他觉得自己父皇和母后辛辛苦苦养育了自己一趟,如今父皇和母后年事都已经高,自己自然要在他们身边尽尽孝。
总之,在冷静下来思考一番之后,他已经完全放弃了修仙问道的想法。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这会才会忍不住愣了一下。
“老祖,我心系大明,难以割舍。”朱标深吸一口气”
“或许,修仙之路并不适合我。”
他又直接躬身行了一礼,笑着道:“承蒙老祖看中,子孙出生时,父皇还尚未称吴王,故而子孙也算是在民间长大。”
“对于民间的疾苦,子孙也算是亲历者,子孙知道底层百姓之艰难,因此,子孙从小就立志要安定天下,救济黎民百姓!”
“如今,倒也算是未曾背离初心!”
朱云望着朱标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赞赏之情。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未能走上修仙之路,但他那颗心系苍生的心,却比任何仙法都要珍贵。
朱标的话说的漂亮之极,既阐述了自己的志向,但也没有明确的答应和拒绝。
朱云会意,忍不住微微一笑,没有在这个话题多做纠结,而是转而说道:“我的洞天福地这几日又发生了些变化,你可想去看一看?”
“嗯?”这突如其来的话题转变,自然是让朱标有些不解其意,但他也没有多想。
“能参观老祖的仙家洞天,乃子孙百世之福!”朱标认真道。
话音落下,他便看到朱云面前凭空出现了一个旋涡,下一秒,他便感觉眼睛一花。
当他再度恢复正常时,他便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一片云雾缭绕、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当中。
朱标虽然对修仙已经没什么渴望了,但再次进入朱云这洞天福地,他依旧免不了感到震撼。
呼吸一口便能滋养周身的灵气、高大如山的草植、形态各异的鸟兽...等等,这一切都让他感觉如梦似幻。
“跟我来,我带你去看看我种的灵植!”就在朱标发愣时,朱云轻飘飘的声音突然传来
闻言,朱标赶紧收敛心神,跟着朱云朝前方一处栽种满各种植株的田地走去。
“你可知这是什么?”走近田地中,朱云指了指其中一棵长得一人高、通体火红的植株问道。
朱标自然不知,不过他细心看了看,见这植株结的穗与民间稻穗有些相似,他有些不确信道:“莫非这是一株水稻?”
“这叫赤阳稻,乃世间少有的灵植,一百年一开花一百年一结穗,熟透之后,一粒稻米便可让凡人一个月不饿!”
朱云点了点头解释道。
“一....一粒稻米可让人一个月不饿?”听到朱云的话语,朱标直接瞪大了双眼的看向面前这株‘赤阳稻’,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洪武十年。
平日里终年积雪、巍峨不动的昆仑之巅,此刻却雷电交加,无数紫色惊雷撕裂长空,轰鸣而下。
雷光交织,犹如沸腾翻滚的海洋。
在这雷海之中,黑发狂舞的朱云,手持精心炼制的紫薇罗盘,硬抗着一道道恐怖的雷劫。
眼见天上的劫云愈发浓重,朱云眼中闪过一抹凝重之色。
“第八次雷劫果然非同小可,但愿我五百年的苦修,加上这紫薇罗盘,能助我渡过此劫!”朱云低声自语。
五百年前的大唐盛世,他从后世穿越而来。
原本只想做个富家翁,安享余生,却因缘巧合,悟透天地至理,一夜成仙,成为了这世间唯一的修仙者。
修仙之路,逆天而行,问道苍穹。
在这个世界修仙境界划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四层境界,层层递进,难度倍增。
朱云资质非凡,但五百年的修行,也仅达到炼神返虚之境,即地仙之境,寿命可达七八百年,挥手间移山填海。
而下一境界,炼虚合道,便是传说中的破碎虚空,一旦达到,即可化凡成仙。
然而,从地仙到破碎虚空,需历经九次天劫。
只有渡过九次天劫,方能成仙。
如今,朱云正面临第八次天劫的考验。
“轰!”
雷声震天,一道蕴含毁灭之力的蛇形闪电划破夜空,直劈朱云而来。
此等劫雷,一旦被击中,即便不死,也将重伤。
朱云见状,全力催动灵气,注入紫薇罗盘。
瞬间,朱云体外形成了一道紫色屏障。
“咔嚓!咔嚓!”
劫雷与紫色屏障激烈碰撞,发出刺耳的破裂声响。
片刻后,劫雷消散,第一道劫雷成功抵挡。
朱云长舒一口气,但紧接着,第二道劫雷降临......
雷劫持续了一日夜。
次日,天空放晴,朱云疲惫地落在地面,看着手中裂纹遍布的紫薇罗盘,陷入沉思。
第八次天劫的惊雷,一道强过一道。
他虽凭借紫薇罗盘勉强渡过,但法宝已毁,第九次天劫在即,他该如何应对?
“第九次天劫即将降临,若无紫薇罗盘,我恐怕难以渡过。修复此宝,少说需几十年,这可如何是好?”朱云皱眉苦思。
他已渡过八次天劫,深知劫雷威力。
第七次天劫时,他尚能从容应对,但第八次天劫,他已尽全力,法宝亦毁。
可想而知,不久后的第九次天劫,将是生死考验…
“唉,罢了,尽人事听天命。不过,我也该下山一趟,了断尘缘,以免渡劫时受因果干扰。”
几百年前,他穿越至一个名为‘钟离县’的农户家中,家中尚有双亲和一个弟弟。
他虽独自修行,但家族血脉应已延续,世间仍有他的亲人。
是时候了断这段尘缘了。
朱云打定主意,走向茅庐,准备收拾行囊下山...
应天城,皇宫深处。
夜幕低垂,宫殿内灯火通明,威震天下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今日在金碧辉煌的宫中设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家宴。
出席的人除了朱元璋自己外,还有一代贤后马皇后,太子朱标,秦王朱爽,晋王朱罔,燕王朱棣。
今日这场家宴,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往常的家宴,朱元璋总会询问几位皇子的近况,但今日,他却一反常态,手持一块古朴的玉佩,坐在龙椅上反复观看,眼神深邃,仿佛在回忆着什么,气氛变得异常神秘。
在好奇心驱使下秦王朱爽忍不住低声向马皇后询问:“母后,父皇那手中的玉佩是什么来路?
马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轻声回答:“这玉佩确实来路不凡,用你父皇的话来说,这可是朱家的宝贝。”
“朱家的宝贝?”皇子们心中一震,朱家的过往,他们再清楚不过,一个“穷”字足以概括。
他们的祖父母因贫穷而饿死,连葬身之地都没有,若非大伯施舍,恐怕连个安息之所都没有。这样的朱家,竟会有传家宝
太子朱标眉头微皱,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马皇后话语中的深意,试探性地猜测:“莫非这玉佩,不仅是传家之宝,还隐藏着什么天大的秘密不成?”
朱元璋此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标儿,你比你想象中的更接近真相。这玉佩,确实非同小可,它不仅是朱家的象征,更是我们朱家崛起的秘密。”
皇子们震惊不已,他们知道朱家的历史,却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转折。朱家,竟然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
马皇后似乎对这秘密有所了解,但她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朱元璋继续说道:“你们可知,鄱阳湖之战,我们为何能在劣势中逆转胜?
鄱阳湖之战,马皇后和几位皇子自然不会不知道。这是大明和陈友谅的最后一战,当时陈友谅方兵强马壮,并且占据长江上游地利。
而反观大明这边兵源稀少,又处在下游。
可以说,这场战斗怎么看都是大明这一边输的概率更大,但神奇的是大明最后竟然反败为胜了。
说到此处,朱元璋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仿佛在暗示着什么更加惊人的事实。
皇子们的心被高高吊起,他们急切地想要知道,这玉佩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力量,能够改变战局,又能给朱家带来什么样的未来。
朱元璋缓缓站起,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皇子,声音低沉有力:“这玉佩的故事,也是时候让你们知晓一番了。”
震惊的是,原来传说中的仙界真的存在。
至于遗憾,则是遗憾神通广大的朱云竟然不能留下来庇护朱家。
不过虽然是很遗憾,但朱元璋也已然明白自己无法强留,于是他深呼吸一口气,笑着祝贺道:“没想到是这么一回事,那咱提前祝贺老祖成功渡过天劫飞升仙界!”
朱云点点头,然后又忽然转头看着朱标三兄弟道:“其实除了了却尘缘之外,我还有一件心事也想了却!”
“心事?”见朱云盯着朱标几人,朱元璋不由得愣了一下,不过虽然他不知道为何朱云要盯着朱标等人。
这时,朱标、朱樉、朱惘三人齐声应道:“老祖有令,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缓缓开口:“这并非什么难事,我今日能修行至此,全赖天地机缘。
如今飞升在即,这份天地道法却无人传承。
因此,我想在飞升之前,为众生留下一份传承。你们是我的血脉后人,我希望有朱家子孙能够继承这份仙缘,化凡成仙!”
‘传承仙缘?’听见这四个字,朱标、朱樉、朱惘三人几乎是同时瞳孔一缩。
尤其是心性不够稳重的朱樉、朱惘二人,更是连呼吸都有些沉重了。
虽然他们已经贵为皇子,享受着天下间想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们依旧是凡人,而只要是凡人,百年之后,就会难逃一死。
但假如,若能传承仙缘,化凡成仙,便能超脱生死,永享长生。这份诱惑,谁人能挡?
别说他们如此激动了,就是朱元璋眼里都有些渴望,毕竟就算他身为帝王,也避免不了一死。
他们当中,唯一例外的可能就是朱棣了,因为在四哥晋王嘴里听说一些‘神秘莫测’的事情后,他也感到十分震惊,觉得修仙一事很奇特。
但作为一个自小在军营里长大的皇子,他早已经习惯扬鞭策马,驰骋沙场,享受征服和权力带来的快感。
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修仙的事情,他自然提不起兴趣。
不过看着自己几个哥哥和父皇都对修仙一事这么狂热,他忽然觉得这也是一件好事,若是三个哥哥和父皇都去修仙了,那么皇位就...
朱云站在一旁,看着就连朱元璋眼里都对修仙有一抹渴望之色,他不禁哑然一笑,随后笑着解释道:“修仙固然可以让人长生不死,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就拿修仙入门的入道来说,就需要修炼之人先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否则的话,几十年或者百年都无法入道!”
“百年都无法入道...”听到这话,朱标等人不禁面面相觑,人的一生也不过才百年,而百年都无法入道,这岂不是说这就是一场拿人生做赌注的豪赌?而且还是输掉概率极大的豪赌。
毕竟七情六欲这东西哪能是说控制就控制的?想到这,他们对修仙的渴望顿时消失了一大半。
而这还没完,他们只听见自己老祖接着讲道。
“即便跨过了门槛,成功入道,修行之路亦是布满荆棘。天人五衰、九重天劫......种种劫难,无一不是生死考验,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就说那天劫吧,需得凭借自身修为,硬撼苍穹降下的雷霆万钧。稍有分心,或是力有不逮,便是灰飞烟灭,一切成空!”
“因此,修仙问道,绝非你们所想的那般轻松惬意!”
“硬抗天劫...身死道消?”听到朱云讲述的修仙之路,朱元璋、朱标等人只觉得脊背一寒。
寻常雨天打雷时,那粗壮的闪电声势已甚是恐怖吓人,而修仙之人,却还要去靠自身修为去硬抗,这不是等于送命无疑吗?
秦王和晋王两人手更是止不住的发抖,相比朱元璋朱标两人现在才有的对修仙的渴望。
他们俩其实自从白天朱云的洞天福地里,见到那神奇的一幕幕之后,他们俩就萌生出了修仙的想法。
并且不仅有想法,他们还私下商量着找个机会去找朱云拜师学艺,学点仙法什么的。
但此刻,听到朱云所讲之事之后,他们脑子里再无半点修仙的想法。
二哥,咱们还是安安稳稳当王爷吧,这修仙之路,简直是在玩命啊!”
晋王的声音带着颤音,紧紧抓住秦王的衣袖,眼中满是恐惧。
“没错,享受人间富贵,何乐不为?”秦王连连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庆幸。
毕竟,他身为大明秦王,地位尊崇,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若要他摒弃七情六欲,像和尚一样苦修,他宁愿继续做他的王爷。
毕竟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活个开心嘛!
朱棣站在一旁,听着两位哥哥的对话,再看看父皇和大哥的反应,他的眼神愈发坚定。
他本就不向往修仙,此刻更是决心坚定:封狼居胥,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秦王和晋王的对话,一字不落地落入了朱棣的耳中。
他沉默片刻,刚才心中涌起的那股修仙念头也随之消散无踪。再看看父皇和大哥的反应,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看着朱标等人被自己几句话便吓得打消了修仙的念头,朱云不禁在心中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实,他这番话既是对众人的考验,也是对他们的提醒。
修仙之路,确实充满艰辛与危险,但更重要的是那份坚持不懈的毅力与决心。
而他,正是凭借着这份毅力,才能在一次次生死边缘徘徊后,走到今天这一步。
“罢了,若子孙中无人能继承我的衣钵,我便在凡间寻一个有缘人吧!”
朱云在心底暗自叹息一声,随即不再纠结此事,准备继续前行。
然而,刚迈出两步,他却突然停下脚步,指向前方一处堆积着屋瓦碎片的土堆。
“那里......”
朱元璋身为帝王,自然不知这等琐碎之事,只能将目光投向朱标。
朱标心领神会,立刻招来一个小太监询问。
片刻后,小太监回禀道:“禀老祖、禀陛下,此处乃前些日子地震时,后宫某处宫殿坍塌所留下的碎片,因数量众多,尚未清理完毕,故暂堆于此。”
“原来如此......”朱元璋闻言点头,随即恭敬地看向朱云,等待他的指示。
而朱云,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光芒:“此地,看似平凡,实则暗藏玄机,乃是一处难得的福地啊!”
“起来吧,我们在此逗留已久,外面那位县令恐怕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我们先出去再说!”
“好。”朱元璋点头应道。
朱云轻轻一挥袖,他们的身影便从洞天福地中消失,再现身时,已在了县衙之内。
县衙之内,人声鼎沸,禁卫和衙役们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搜寻,胡县令则是满头大汗,面如土色。他无法相信,光天化日之下,几位贵人竟然在他眼前凭空消失,无影无踪。
“这边没有!”
“这边也没有!”
“一点线索都没有吗?”
“没有,连个鬼影都没找到!”
“再去外面找找,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陛下和诸位皇子找出来!”胡县令的声音已经带着哭腔。
命令下达后,胡县令一屁股坐在地上,面露绝望。他心中明白,天子与皇子在县衙中消失,无论真相如何,他这个县令都难逃一死。
而且,此事牵连甚广,他的全家老小,甚至九族都可能因此遭殃。
“天哪,我这是招惹了什么灾祸!那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妖人,竟然能挥手间带走陛下他们!”
胡县令心中悲鸣,悔恨不已,他知道自己不该卷入这场风波。
然而,就在他悲嚎之际,声音突然卡在喉咙里。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不可能的画面——朱云和朱元璋等人竟然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难道是我眼花了?”胡县令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果然是朱元璋那威严的面孔,正冷冷地盯着他。
“堂堂县令,竟瘫坐在地上,成何体统?胡县令,还不快快起来!”朱元璋的声音如同雷霆,震得胡县令一个激灵。
若是平时,被朱元璋这么一训斥,胡县令早就吓得魂飞魄散。但此刻,他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竟然喜极而泣。
“陛下,陛下...您和几位皇子可算是回来了,呜呜...可吓死我了...”胡县令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来到朱元璋面前,重重磕头,如释重负。
“什么?陛下?”胡县令的哀嚎声太大,几名在外搜寻的禁卫也被吸引了过来。当他们看到朱元璋等人真的安然无恙地回来时,不禁大声欢呼。
“陛下找到了,找到了!”
“什么?陛下找到了?”
“真的,是真的,陛下真的找到了!”
.....
声浪一阵盖过一阵,不一会,几位禁军统领便走了进来见驾。
“臣等护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在说这话同时,这几名禁军统领目光死死盯着朱云,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通过之前胡县令的告知,他们已经知晓了,陛下以及几位皇子的消失,和眼前这年轻人有关。
这一幕自然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不过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开口,而是看向朱云,目光中带着一丝询问之意。
显然,这是在征求朱云的意见。
凡间琐事,朱云自然是不想过多插手,因此看到朱元璋看向自己,朱云只是笑着对他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见状,朱元璋这才平静开口道。“起来吧!去外面把马车备好,准备起驾回宫!”
闻言,几名禁军统领愣了一下,虽然直觉告诉他们,之前陛下以及几位皇子的消失就是朱云干的,但现在陛下发话了,他们也只能照做。
“是!”应了一声之后,几位禁军统领连忙照办。
看着他们的背影,朱元璋又看向趴在地上的胡县令,淡淡开口道:“起来吧胡县令,咱在来县衙之前,特意去民间走了一遭,你治理的不错,望日后继续保持,造福于民!”
经过这么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胡县令本来已经是魂都被吓没了,但此刻听到朱元璋竟然嘉奖了他,他心里顿时转悠为喜。
“谢...谢陛下夸奖,请陛下放心,日后下官一定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嗯!”朱元璋点点头,随后再看了一眼县衙之后,他对着朱云做了请的手势。
“在外说话多有不便,还请老祖先随咱回宫!也好!”朱云点点头,挪步朝门外走去。
朱元璋见状,赶紧和朱标等人跟上。
礼让长辈,这对朱元璋几父子来说自然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但刚刚站起来胡县令看到这一幕之后,直接傻眼了。
陛下何等身份?那可是九五之尊,真命天子。
而现在竟然要礼让一个少年?而且还称呼其为老祖?
这...“难不成这个年轻人真的如他所说的那般,是朱家老祖,然后修道修了五百多年?”
胡县令一脸匪夷所思之色。
而也就胡县令自语时,县衙外,在朱元璋等人簇拥下即将登上马车的朱云,也心有所感。
略微沉吟了一番之后,他朝着整个县衙一挥手,霎时间无数光点四散而去,紧接着没入了县衙内外包括胡县令所有人的身上。
一旁的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忍不住问道:“老祖这是...”
“我为仙人一事,若传去恐在凡间引起风波,所以我施法消除了他们的记忆!”
“另外,以后若是有外人在,你们也可不必称呼我为老祖,尽量减少麻烦!”
朱云平静道。“原来如此!”朱元璋点点头。
朱标等人也点点头,表示铭记于心。小片刻后,马车缓缓启动,朝着金陵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朱云本来是想闭目休息一会。
但是还不待他闭眼,心思活络的秦王朱樉便靠了过来,先是嘘寒问暖的递上水,最后又拿来了一些上好点心。
面对朱樉如此殷勤的举动,朱云哑然一笑。随后,在交谈了一番后才得知,原来是秦王这小子对修仙一事颇为好奇,想打听一番。
得知秦王的想法,朱云倒也十分大度,直接便给他比较详细的讲了讲他在修仙路上的一些奇闻怪事。
而在朱云讲述的过程中,朱元璋以及朱标、晋王三人也不自觉的围了过来,认真聆听。
就这样,整个路途变成了朱云的‘故事时间’。
而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朱元璋几父子的种种表现,朱云突然有了种承欢膝下的荒诞感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