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官场大红人全文

官场大红人全文

孤照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官场大红人》,是作者“孤照”写的小说,主角是江寒刘庆来。本书精彩片段:辞官从商、身价千亿的富豪江寒被人陷害,重生大三,通过股市成为隐形富翁,为报答乡亲十几年的资助,选择回乡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致富,从此步入仕途。在波云诡谲的官场生涯中,凭着过人的智慧识见和朴实的为民情怀,一次次度过危机而青云直上。...

主角:江寒刘庆来   更新:2025-02-25 13: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江寒刘庆来的现代都市小说《官场大红人全文》,由网络作家“孤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官场大红人》,是作者“孤照”写的小说,主角是江寒刘庆来。本书精彩片段:辞官从商、身价千亿的富豪江寒被人陷害,重生大三,通过股市成为隐形富翁,为报答乡亲十几年的资助,选择回乡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致富,从此步入仕途。在波云诡谲的官场生涯中,凭着过人的智慧识见和朴实的为民情怀,一次次度过危机而青云直上。...

《官场大红人全文》精彩片段


崔永军就说了说刚才的情况。

张雅文知道崔永军不善言辞,也不会说假话,没想到江寒写材料的水平这么高。

他过去就没有写过材料,这要是磨练个一两年,岂不成了组织部的材料大拿?

水部长的眼光就是不错啊,给自己推荐了一个人才!

江寒不仅是个人才,关键是还很会做人!

今天一上班,行政科长就告诉她一个消息,江寒把刚刚分到手的一间宿舍让给了组织一科副科长蔡松成。

他自己则是开着皮卡回村里住。

这说明江寒的心地善良,看蔡松成一家过得艰难,就想帮他们一把。

如果不是水部长打电话,张雅文对于江寒的印象可能就是胡干蛮干、不讲道理、没有分寸、胆大包天等负面词汇。

现在看,是人们误解了江寒。

往深处想,极有可能是有些部门个别工作人员的过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故意夸大其辞,抹黑江寒。

于是,三人成虎。

要不是这场大灾,江寒可能一直会被大家误会下去。

政法委书记陈利民亲自到了现场,这才发现了江寒与众不同的特质。

但是,水部长是如何发现江寒的?

据说,水部长有一个独生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全家都非常疼爱,莫不是水部长看上了江寒,是为她的女儿准备的?

“永军,小江是个人才,对他得多压压担子,大材料让他多参与。”

其实不用张部长交待,崔永军也打算让江寒多参与大材料的撰写。

“对了,你把小江叫到我办公室,我有点事要问他。”

江寒来到张雅文办公室。

“小江,材料写得不错啊,这是我没想到的。”

“张部长,这只是大家观点和思想碰撞的结果,也算是灵感大爆发。”江寒谦虚道。

“小江,你是黄沟村的,对于平沟肯定很了解。并且这次大灾中,你立了大功。有个事,想听听你的看法和意见。”

张雅文说着递给江寒一个文件夹。

江寒打开一看,原来是苍山乡政府向县政府打的一个报告,内容是平沟村民安置和平沟村重建问题。

“苍山乡提出,县政府统一给平沟村民盖砖瓦房,按每人50平米的标准。县财政承担七成,村民自己承担三成。这个应该能得到通过。”

“对于村民的安置问题,也就是说把房子建在哪儿,这个苍山乡提出了几个方案。”

“一个是把平沟村民分散到附近村子安置,原来多少地也分给他们多少地。”

“第二个方案是原址复建,村民原来多大的房子就建多大的房子。”

“第三个方案是,在县城的城边划出一片地,集中盖楼,对平沟村民进行安置。”

江寒问道:“张部长,县领导还有县里各个部门有什么意见?”

张雅文说道:“上次开过一次会议,对于这个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各个部门,县领导还有受邀参会的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都有不同意见。因此,这个搁置了。下午还要开县委常委会讨论。”

张雅文其实是不想参与的,毕竟这属于政府管的事,她虽说是常委,也不想管太多。

但是,上次县长刘庆来说,每个常委都得发言,亮明观点。

下午就要开常委会了,张雅文还没有想好这几个方案哪个好。

江寒看了看说道:“张部长,那我就大胆说了。”

“第一个方案不合适。首先是平沟村民不愿意,他们分散了,就有一种势单力薄的感觉,就算是安排到最近的村子,他们也会有外来户的感觉,很难融入进去。附近的村子还不一定会接受,毕竟新来的村民占了他们的土地和资源。”



结果到底如何,就看今后几天了。

……

第二天,江寒起床,快捷酒店有早餐,在县城里已经算不错了。

吃完早餐,江寒早早到了政研室的大办公室。

王成喜、马明雨、巴伟三个人都还没过来,江寒就开始扫地、擦桌子,倒烟灰缸。

拿起开水瓶出去打水,发现其他科室的人都基本到齐了。

政研室因为要经常熬夜写材料,有的白天在办公室写不成,回家继续写,所以上班基本都不准时。

只要把稿子完成好,领导们也不说什么。

把办公室收拾完毕,政研室主任崔永军迈着四方步进来了。

“小江,还适应吧?”

江寒道:“崔主任好,还好,大家都挺热情的。”

“小江,是不是感到进政研室不满意?”

“我告诉你啊,你别看不起政研室写材料的,写材料的人不一定能当领导,但是当领导的必须会写材料。要是领导不会写材料,没有理论功底,他也当不大,当不长。”

“毛委员当年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其实他是靠着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

“在战争年代,靠着笔杆子写出了《论持久战》等等,影响太深远了,也从此奠定了领导地位。”

“他一生没有拿过枪杆子,却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杆子。”

“有好多年轻人一进机关单位,就想着到有钱有权的部门去,认为在这样的部门能吃吃喝喝,整天搞接待,迎来送往,岂不知这样会害了他们自己!”

“你工作之后到你有孩子之前,这是你提升素质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你的笔头子功夫没练好,以后补都没法补。”

“迎来送往当然也是一种本事,但这本事啥时候不能练?”

“写材料必须要守得住寂寞,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写东西必须能吃苦、有耐心。”

江寒连忙点头:“崔主任说得极是,我一定好好向大家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写材料的行家里手。”

江寒知道,崔永军讲的都是实话。

昨天崔永军还是不冷不热的,似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当时应该是正在思考哪个材料如何写。

现在看,这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

“有啥困难,就给我说。”

江寒当然有困难,在这个大办公室,连个桌椅都没有配,就只有一个破沙发,还是公用的。

这事太小,江寒都没法说出口,还是算了。

“对了,蔡松成都给我讲了,小江,很好,很不错!”

崔永军难得地露出了笑脸,又拍了拍江寒的肩膀出去了。

看来,把宿舍让给蔡松成一家的事已经传开了。

其实,江寒本来就不想住那间老旧闷热的宿舍,让给蔡松成只是顺水推舟之举。

崔永军走后,巴伟、马明雨和王成喜先后到了,王成喜打着哈欠,显然是昨天晚上熬了夜。

坐到办公桌前,王成喜从包里拿出一叠纸:

“昨天想他娘一夜,好几个标题都不满意!市委组织部要的经验材料,明天报不上就不让报了。”

王成喜抓了抓头发,看到面前的烟灰缸,眼瞪得老大。

王成喜的烟灰缸,实际上是一个大瓷器,看起来就像是僧钵一般。

这恐怕是江寒见过的最大的烟灰缸。

“谁把我烟灰缸倒了?”王成喜很恼火。

江寒道:“王主任,是我倒的,我看烟灰都满了,顺手就倒了。”

王成喜往后一躺:“以后别倒我烟灰缸了!”


王成喜惊奇地看着江寒,这小子果然是肚里有货!

难怪刚才好几次想发言又忍住了。

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想的这四个部分非常清楚,标题十分出彩。

写起来也好写,内容也完全分得开,不会重复。

可以这样讲,标题一出来,整个材料不仅有了框架,更有了灵魂!

什么叫材料高手?不是说会填内容,会把句子写通顺就行,而是要有总结提炼的能力,有迅速抽出筋骨、凝成灵魂的本事!

仅从刚才的表现来看,江寒就是个高手,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境界!

刚刚报到,还不到一天,江寒就给政研室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下子,终于可以向部长交差了。

崔永军拍了拍江寒的肩膀:“小江,你过去是不是,哦,你刚毕业,肯定没写过。”

崔永军此时感到,写材料也许是一种天赋吧。

“巴伟,就按小江讲的这四个标题,四个部分,你执笔写吧。哈哈,上午就可以交稿了。”

“不错,不错,小江不错啊。”

江寒当然得谦虚一下:“这个,我这主要是受各位老师的启发才偶尔想出来的,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老师的启发?

王成喜不由得脸上一热,就刚才这四个材料标题来讲,江寒可以当自己老师了。

看着墙角堆的几箱红旗渠香烟,这是江寒送的“拜师礼”。

王成喜默默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崔永军兴奋地在屋里转了几圈,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小江,你的桌子呢?”

“我刚来,主要是学习文件,用不上桌子。”

江寒当然不能把昨天王成喜的话搬出来。

王成喜倒也直率:“崔主任,我昨天说政研室经费紧张,有空找找行政科让他们配桌子。”

崔永军说道:“小江的水平,你们也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算咋回事?政研室的经费再紧张,也不缺一张桌子的钱。嗯,咱的钱不多,的确是要节省着用。我去找行政科,今天就解决。”

半小时不到,行政科两个人就搬进来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王成喜打开抽屉,拿出了一个玻璃茶杯:“小江,今后大家就在一个锅里搅稀稠了,这个你收下。”

一个玻璃茶杯当然没有江寒的几箱烟值钱。

江寒也不推辞,直接收下。

“那就谢谢王主任了。我现在才明白一句话:领导就是服务。接到主任的杯子,我很激动啊。”

江寒的这句话,让三人都笑了起来,办公室里一片轻松愉快。

不到一天时间,江寒就被政研室的同事们接受了。

有了江寒想出来的标题,稿子很快就搞好了。

稿子完成之后,按照规矩,得由材料水平最低的两个人念一遍,一个人看,一个人念,看看有没有病句和错别字。

按正常情况,是江寒这个新人来念,巴伟来看。

稿子打印出一份,王成喜道:“老规矩,巴伟念,明雨看。”

念了一遍之后,改了几个地方,就送给了崔永军。

崔永军拿着稿子给副部长看了看,副部长说道:“不错,不错,你直接送给张部长。”

崔永军拿给张雅文看。

张雅文一个字都没改:“不错,不错。你们这个典型经验材料,总结得很好,跟你们过去的风格不太一样啊,有创新!”

崔永军也不贪功:“张部长,感谢您给我们政研室配了一个人,小江悟性非常高。这个材料的所有标题,都是小江总结出来的。”

张雅文笑道:“永军,小江可能是有悟性,但是你不能这么给他戴高帽吧。”


江寒在屋里脱光了衣服也不行,热得浑身大汗。

外面楼道里的油烟从门缝里钻进来,让空气更加污浊不堪。

“蔡松成,你说你快分到房子了,到现在也没见个影子?”

“这个得论资排辈,咱刚刚把关系从学校办过来,能分到一间宿舍就不错了。”

“蔡松成,你年龄也不小了,找找部长去,我听说还有房子没分完。”

“不行啊,排在我前面的还有不少人。等等吧,我听说县委党校要搬迁重建,到时候肯定盖房子。你想啊,商品房那么贵,咱们也买不起。”

“你不找人,到时候还没你的份儿!”

这是江寒的邻居两口子在争吵。

这时,咣当一声,是锅掉到地上的声音。

“你想干啥?”

“蔡松成,你敢打我!我跟你拼了!”

外面居然打起来了。

江寒赶快穿上衣服,打开门。

只见一个女子,拿着笤帚挥舞着。

一个戴黑框眼镜的三十多岁的男子,戴着油渍斑斑的围裙,拿着锅铲挡着攻来的笤帚,显得很是狼狈。

江寒在黄沟遇到的彪悍村妇多了,劝架都劝出了经验。

“干啥呢?”江寒上去夺过妇女的笤帚往地上一掼:“不看看这是啥地方?”

蔡松成和她的老婆一呆。

两人吵架已经形成了习惯,在这栋楼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两人吵架打闹,大家只当没看见,该干啥干啥,因为劝也没用,并且越劝这两口子还越来劲。

这妇女没想到有人夺了她的笤帚!一时没反应过来。

江寒喝道:“这是县委组织部的宿舍楼!你们这样吵闹还动手,成何体统?就算组织部有房子,也不分给你们!”

妇女搞不清楚江寒是什么身份,也不敢横了,小声说道:“我家的事,你别管。”

江寒道:“我不管?我不管,你们吵翻天了,影响我休息!”

“跟我进屋说!”江寒推开了蔡松成的房门。

见两人还在犹豫,江寒道:“怎么了,怕啥,进来说呀。”

两个推推搡搡地进来,蔡松成关上了门,心想,这人是谁啊,气势这么足?

“坐,不要客气!”坐在椅子上的江寒指了指床。

两人互相看了看,这个房子究间是谁的?

怎么感到,这个人是主人,自己反而是客人了呢?

“我说说你啊,你作为蔡科长的贤内助,就得有贤内助的样子,你这样吵吵,你男人的面子何在?他以后在组织部咋混?”

“蔡科长吧,你也是的,女人说几句气话又咋了,你就让她说嘛,你急啥,还动手?”

女人道:“你是谁呀,你是领导?你要是领导,咋会住这儿?”

江寒道:“我不是领导就不能说几句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江寒,苍山乡黄沟村的,今天是第一天报到。”

“江寒,你就是黄沟村的江寒?”女人指着江寒一脸惊奇。

“你认识我?”

“我不认识你,但是我听说你。你救了平沟村几百口子,我姥姥、姥爷全家都是你救的!我妈也天天念叨你的名字呢。”

蔡松成也明白了江寒是谁了。

“原来是小江,幸会幸会!”蔡松成伸出手来:“我是组织部组织一科的,蔡松成。”

两人这下总算明白了,难怪江寒敢出来管他们的事。

江寒谁都敢得罪,连县长都不怕。

蔡松成和老婆赶快坐在江寒的对面。

蔡松成是张良镇初中的副校长,长期在县委组织部帮助工作。

因为业务出色肯吃苦,张雅文部长把他正式调入组织部,并且直接任命为组织一科副科长。


“江寒,你活过来了!”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好人有好报啊!老天爷开眼了!”

黄承印也赶过来了,拉住江寒的手不放,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好了,好了,我这不回来了吗?”

江寒边说边往村里走,看看各家各户的受灾情况。

大家伙都跟着江寒的后面走,一边走一边介绍着灾情。

虽然受灾了,但大家伙此时却高兴得难以名状。

因为江寒回来了!

有了江寒,这点损失怕什么?

要不是江寒,大家比平沟村的人好不了多少。

前天晚上,大家伙都听江寒和黄承印的话,提前把值钱的东西带上,把羊、牛等牲口都拴到山上。

但有个别村民心存疑虑,再加上撵猪的难度比较大,所以也就没有管猪。

结果,低处的猪圈全部被洪水淹没,损失了十几头猪。

猪是农村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要放在前几年,村里肯定有人嚎啕大哭。

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有了更多的收入。

不少人在江寒的“伴山房”民宿里干活,都有工钱。

特别是江寒把村里的老房子、老地基都找出来,一个一个地改造,村里人几乎人人都有活干。

不少外地游客来了,住在“伴山房”。

村里种的菜也不用挑到镇上去卖了。

江寒这个人实诚,“伴山房”只做简餐。

游客们想尝一尝地道的农家菜,江寒都把他们推荐到村民家。

以江寒的话说,让大家伙都有挣钱的门路。

当然,前提是你家的院子要收拾干净,饭菜做得要有味道。

江寒不仅仅是改造房子,还规划了路,路边还有一些小游园、小景观。

路也不是用水泥铺的,有的用木屑垫,有的用石头砌,因此,用工量极大。

连村里的老年人都有活干了。

特别是一些老匠人都有了用武之地。

石匠打磨盘、垒路沿,篾匠编篱笆墙,木匠做导引牌,那种没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就捡垃圾,负责卫生工作。

江寒给的工钱相当高,这比他们出去打工强太多了。

更何况,上了年纪的出去打工也没人敢用。

完全可以这样讲:江寒几乎以一己之力给村民带来了希望。

……

江寒在村里转了一圈之后,跟老支书黄承印商量了一下:

“黄叔,你讲几句,给大家伙鼓励鼓劲。”

黄承印此时的心情已经恢复了平静:“江寒,还是你讲吧。大家都服你!我得跟镇里头说说,你来当支书。”

“黄叔可别这样想,有你当支书,能镇得住场子。我还是太年轻了。”

村长叫江得玉,今年得了病,因为江寒这个村长助理干得不错,所以他放心去城里闺女家养病了。

江寒是实际上的村长。

村支书的工作很繁琐,除了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村民家长里短的什么都要管。

平时村民之间有个磕磕绊绊的,起因往往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怨气,江寒恐怕连头绪都摸不到,更不要说调解。

江寒刚要对大家伙讲几句呢,突然又冲出来一大批人。

来的正是平沟的村民。

他们一个个跑过来,朝着江寒就跪下了。

江寒赶快将前面一排搀起来。

此时村民们纷纷哭了,说着感谢的话。

看到大家真诚的感谢,江寒此时不禁也激动起来。

平沟村长告诉江寒,县里已经紧急调拨了一批帐篷,让村民们临时住着。

省、市、县领导都来了,说是要尽快给大家重新盖房子,让大家相信党和政府。

这时,江寒忽然想到了调查组。

黄承印说昨天上午,省市县的人都来了,看了看现场,慰问了一下平沟的受灾群众,昨天晚上就回县城了。

这次事故的原因很简单,气象数据都摆在那里,再加上停了电,所以调查组没有在现场多加停留。

江寒建议黄承印马上召开一个会议。

黄承印一吆喝,村委会成员都到了,江寒安排了一下近期工作。

主要是打扫卫生,清洁家园。

刚开完会,县政法委书记陈利民和公安局长张全新来了,后面跟着乡党委书记。

陈利民和张全新先后给江寒一个熊抱。

“小江,真有你的!本来是想抓你个现行,没想到你是在救人!”

陈利民有些激动:“要是人人都像小江这样严格执行规定,还有啥事干不成?对了,小江,你想不想来县政法委机关?”

啊?

江寒没想到陈利民说话这么直接。

江寒曾在省直机关干过十年,很明白机关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机关单位就像是一棵树,树上爬满了猴子,向上看全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脸,左右看全是耳目。

因此,对于去政法委机关工作,他提不起一点兴致。

他回到村里的初心是带领村民致富,之后他再选择方向,或许会当一名自由职业者。

对陈利民的好意,江寒也不好直接拒绝。

“陈书记,感谢您的抬爱!我暂时还不想,还去不成。因为我还不是公务员身份,要进政法委,还得考录。我不一定能考得上。”

陈利民道:“你正儿八经大学本科毕业生,咋能考不上?先到政法委帮助工作,一次考不上再考,啥时候考上啥时候办手续。”

张全新马上帮腔:“江寒,只要你笔试过了,面试就简单了。”

江寒道:“陈书记,谢谢了。我想还是先留在村里,到时候先通过笔试再说吧。”

黄承印感到村里刚刚步入正轨,江寒这个时候不能走。

黄承印还没说话呢,几个彪悍的妇女站出来了:“不行,江寒不能走!他走了,俺们村咋整?!”

陈利民不着恼,反而是笑眯眯的:“没想到你还有些群众基础。那你就好好准备考试吧。”

陈利民和张全新一直留在镇上,现在灾民们已得到初步安置,重建家园的事情不归政法口管,所以二人就一同返回县城。

“全新局长,如果不是这个事,咱还真误会了江寒这小子。我看这小子拗得很啊。换作你我,能这样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条例规定吗?”

张全新道:“我肯定做不到,县领导不也没有做到吗?”

“是啊,这小子不仅拗,而且很有办法,尽管这办法有些不上台面。”

“陈书记,也不能这样说。就公安部门来讲,干工作有时候就得采取一些超常规的办法。那些老老实实的、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坏不了事,但也干不了大事。”

“你啥意思,让他去公安局?你别跟我抢啊。”

……

一个月后,黄沟村的一切都恢复正常,甚至环境比以前更好了。

这天,“伴山房”民宿迎来了一个奇怪的客人。


开弓没有回头箭。

就算是借调,他进了组织部,就必须干出个样子来。

哪怕是像前世一样辞职,也得是风风光光、昂首挺胸地离开。

拿出手机,有几条短信,居然是平沟村的支书和村长发来的,祝贺他调到县委组织部。

江寒礼貌地回了一声谢谢。

正要放下手机,高平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少华打来了电话。

王少华是从王峰那里听到的消息,祝贺之后就问合作的事。

王少华害怕江寒从黄沟村一走,校村联合推动乡村旅游的事要黄。

原来,江寒还是黄沟村的村长助理,再加上借调县委组织部,双方的合作恐怕更加牢靠。

江寒正要躺下睡觉,手机来了一条短信:

“你在哪儿?”

不显示名字,说明手机里没存这个号码。

不过,这个号码相当不错,有可能是认识的人,说不定是组织部的哪个人。

江寒小心地回了一句:“我今天刚到政策研究室报到。现在宾馆。请问您是哪位?我手机进水了,换了新手机,号码都丢了,抱歉。”

嘀的一声,短信马上到了:

“需要服务吗?”

嗯?

江寒猛地从床上坐起。

怎么会发这种短信?

看来政法委的工作还不够到位啊。

删除短信后,江寒躺下睡觉。

嘀,又是一声。

打开手机一看,又是这个手机号发来的短信:

“你是在犹豫吗?不要犹豫!泰式洗头、日式按摩等等特色风情项目应有尽有。高矮美丑、大小胖瘦,随你挑选。”

江寒删掉短信,将手机调至静音。

关灯,躺下。

手机屏幕又闪烁起来,晃得江寒的眼皮子直跳。

这个电话居然打过来了。

江寒接过来吼道:“我警告你,再骚扰的话,立马报警!”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声:“江寒不错哟,通过考核!”

这女子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通过考核,什么意思?

“江寒,你把我忘了?我是小满。”

小满,小满是谁?

“我是小满,水小满。”

原来是她!

江寒想起来了,水小满,就是那天在高速口开着一辆悍马接沈芸的那个卡哇伊。

“哦,是你啊。小满,你在哪儿,是在高平市吗?”

江寒有些哭笑不得,这个水小满,简直是胡闹,居然给自己发那种短信。

真要是没有控制住,回了短信,那就丢大人了。

“我在绿城。小江,今天我很欣慰啊,你通过了我的初步考核,表现基本合格,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比如没有你快速拒绝,说明进行了一番激烈而艰难的思想斗争。”

水小满开起了江寒的玩笑。

这个水小满,还真是能搞怪!

水小满,水?

江寒忽然想到了张雅文提到的“水部长”。

哪儿有这么巧合的事?

姓水的本来就不多,自己认识姓水的,就只有水小满。

水小满开着一辆悍马,从那天的穿着打扮也看不出来是做什么的,还有可能是仍在上大学。

“小满,谢谢了!替我谢谢水部长!”江寒试探道。

“对了,你到县委组织部哪个部门了?”水小满问道。

果然是水小满帮的忙!

要不然她怎么会知道自己到县委组织部了?

“我到组织部政策研究室了,冒昧地问一下,水部长是你什么人?”

“他是我爸,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你只不过是借调到县委组织部而已,没啥感谢的。我爸说了,今后都靠你自己了,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江寒心中打了一个突突,不是吧,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帮个忙,意思是今后再也不会帮忙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