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已完结版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已完结版

石头会长大 著

女频言情连载

网文大咖“石头会长大”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张建国何玉芳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为争一担水,父亲被野蛮的村民活活打死,而他全家因为父亲的死,最后忍气吞声落了个家破人亡。再睁眼,他重生回到了五十年前。他拉着父亲的手就是一堆劝阻:“爸,你千万不能和别人打架,会出人命的!”扭转父亲死亡的结局后,他又奔向了前世在家中发现的地下溶洞。在洞里各种食物粮食应有尽有,这下不愁饿肚子了!...

主角:张建国何玉芳   更新:2025-02-19 05: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女频言情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已完结版》,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石头会长大”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张建国何玉芳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为争一担水,父亲被野蛮的村民活活打死,而他全家因为父亲的死,最后忍气吞声落了个家破人亡。再睁眼,他重生回到了五十年前。他拉着父亲的手就是一堆劝阻:“爸,你千万不能和别人打架,会出人命的!”扭转父亲死亡的结局后,他又奔向了前世在家中发现的地下溶洞。在洞里各种食物粮食应有尽有,这下不愁饿肚子了!...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已完结版》精彩片段


他们带回来一个猪头,这处理猪头肉最好去地下溶洞,要不味道大,然后他想的是卤煮好,到时候包粑吃,或者等肉凉透后,直接闷饭里吃掉。

至于那两只老母鸡,家里自然是舍不得吃,只要鸡吃得好养得好,就会下蛋。

这些都需要母亲何玉芳来安排。

至于家里,张建国把米买回来了,他不想吃南瓜粥了,想吃大米饭,或者直接手工面或者做饼吃。

“行,我回头把猪头肉和鱼在地下都做好后,再端上来,免得到时候煮肉,弄得一个村子都闻得到,这可得背着点人,咱家的秘密可千万不能让人发现了,你回头和你爸赶紧把后面院子围墙打起高一点,隔壁杨老太可是个嚼舌根的包打听……”

何玉芳也很谨慎,这会虽然已经是七几年了,但是都吃集体大锅饭,而且很多人还抱着越穷越光荣的想法。

一个村的人,大家都穷的好好的,你家突然吃肉,这可不就捅了马蜂窝吗?

所以,肉得偷偷地吃,可不能被人发现了,被人穿小鞋。

张建国一家三口都要在生产队干活,然后由记分员统计分数,待到秋收后,集体会统计一下工数,再算一下本村收的粮食,然后按照工分来分粮食。

昨晚上张建国一晚上没睡,整天都无精打采的,村里记分员也是赵家人,是赵元成的小姑,见状直接给张建国打了八分。

在赵家村年满十八岁的男人,一般都是十分,妇女则是八分,那种没成年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和老人,则是打六分,所以不少人就在笑话张建国。

“你这一个壮劳力,只能拿八分,这分粮食都赶不上别人家,这日子可就难过了,娶媳妇肯定也是娶不到的,吃饭都成问题了!”

工分少,分的粮食就少,要知道张家还有两个不挣工分的孩子。

今年大旱,一家都是壮劳力,拿满工分的人家都有些填不饱肚子,就更不要说像张建国这样的家庭。

“你这就不该跟赵家硬刚的,看,吃亏了吧,工分都给你少记了两分,这多吃亏呀……”

也有村民在叹息,觉得张建国是愣头青不听劝,得罪谁不好,去得罪赵家人,没看到赵家村村长都是赵家人,记分员也是赵家人,跟他们对着干,那能讨到好处吗?

还有不少嘲讽的话语,说赵元成判不了刑,最多也就是关一阵子就会放出来,到时候张建国一家就要倒霉了,也不看看村里当官都是姓赵的,他一个平头老百姓,拿什么跟人斗?

天高路远,县官不如现管呀!

对于这些话语,张建国也没反驳,此时他们都在趁着天旱挖水塘,一来是清理肥沃的淤泥,二来想看看池塘下面能不能挖到一些水源。

毕竟,现在村里的水源,也仅仅够大家伙节约一点吃水,这要想种菜浇庄稼那是远远不够的。

“你们别在聊天了,今天活少点,早点下工,我看水井里面还有点水,去晚了可没水了……”

村支书赵礼喊了一声,让原本还在磨蹭的村民,一下子积极起来,嚷嚷着家里没水了,得赶紧去排队打水,要不然晚上煮稀饭都没水了。

张建国目光扫过赵礼。

他也是赵家人,不过这个人和赵元成他们出五服,比不上赵信,直接是赵元成的叔叔。

这村支书,虽然也姓赵,但是人比较正直,还算是和气,在村里也有点威信,要不然也不会当上村支书。

可惜,赵家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姓赵,这里村干部也都是赵家人,想让村干部换人也不是很容易。

张家不缺水,所以张建国装模作样在水井里挑了半担水后,直接送到了黄大爷家里。

并且,还给他送了五斤大米,这让黄大爷感动得不行,走的时候硬是塞给张建国一袋子发芽的红薯,叮嘱他趁着天气还不太冷,在家里把红薯用沙子埋起来,然后等红薯长出嫩叶后,就可以当菜炒着吃。

吃红薯叶子,是赵家村人的一个习惯,这红薯叶味道还不错。

不过今年干旱,加上红薯怕冻,赵家村的人就喜欢用盆子或者木桶之类种红薯,等到天冷后也方便搬进屋子里,这样天冷后一样有红薯叶子吃。

这一袋子发芽的红薯拿回来后,何玉芳还挺高兴的,几个人一合计,最后把这红薯叶子,种到地下溶洞一处光线最充足的地方。

因为这里暖和,有点散光,种红薯虽然长不大,但是光吃叶子是够了。

“有这样的好地方,水源又多,回头我弄点空心菜种上,再撒一点火灰,这空心菜肯定也能长好……”

地下溶洞冬暖夏凉,这些怕冻又喜水的菜可以活。

何玉芳心里乐滋滋的,让儿子在一边煮了满满一锅白米饭,然后开始收拾那猪头,就用辣椒和八角和花椒放到锅里卤煮。

猪头肉,肥而不腻,很多时候过年都一定能吃到,这收拾干净的猪头肉足有七八斤。

不一会就有阵阵诱人香味飘来,这也幸好在溶洞底下,外面根本就闻不到味道,不然就这香味散开,用不了半个小时,全村人都会知道张家在吃猪肉了。

白米饭和猪头肉都煮熟了,张建国和父亲却没有吃,而是在院子里忙碌着,他们用稻草和黄泥搅拌放进土砖模子里,然后用脚使劲踩结实后,再脱掉砖模子,把土砖放那里阴干。

然后用阴干的土砖,把他们原本有些低矮的后院都加固加高,修葺一番。

这样,他们在后院做什么,才不会被人注意到。

“你们这是是干啥,这么珍贵的水,人都不够喝,还拿来做砖坯,啧啧,真是败家呀……”

隔壁杨老太踮着小脚,不住的朝着他们院子里张望,还漫不经心的问何玉芳去哪里了?

怎么正做饭的时候,这女人没看到?

这杨老太小时候缠过足又松了,虽然不是三寸金莲,但也比一般人的脚小,她这个人最喜欢八卦打听事情。

“我妈去忙了,我们还在干活了!”

张建国有些不高兴,心底暗暗着急,母亲说好在下面把肉和米饭煮好后,等摊凉点后没啥味道了,天黑后大门一关,才会把饭菜端上来吃。

这杨老太要是老在耳边问东问西,这要是被她发现端倪可就糟糕了!



“杨雄,我记得嫂子好像读过书,读的是初中吧……”

“啊,只读了个初一!”

那边杨雄笑了笑,看看媳妇,一边的刘桂花用胳膊肘碰了一下男人,也笑了笑,其实如果没有杨老太经常作妖,他们两夫妻的感情挺好的。

“读个初一就很强了,咱们村里的记分员,小学都还没毕业呢,就因为她姓赵,这也太不公平了,我要是有机会,我宁愿选桂花嫂子当记分员,至少她人踏实肯干也公平……”

张建国像是不经意的提了一句,却让刘桂花一愣,有些不好意思的表示,自己怕是没那本事呀。

“这要啥本事,你又不是不识字,只要不偏心,记分员多好呀,你还有空能带一下你家小的……”

张建国这一说,让刘桂花心底一喜,是呀,记分员多好呀,活轻松不说,关键是能照看一下自己的孩子,她去上工,家里孩子由婆婆照看,怨言颇多这不天天都在找茬。

要是自己能当记分员,还能抽空带带孩子,也许婆婆就没那么多怨言了。

所以她使劲扯了一下男人的胳膊,眼神里满是期待,而杨雄愣了一下,摸摸头,似乎有些为难。

可架不住张建国指点他,说他卷的烟叶好,抽空的时候多散散烟,他们家两口子做事村里人都知道,踏实肯干人又好。

没看到村里,都是姓赵的当村干部,姓赵的没意见,那村里姓杨的,姓黄的,姓刘的,肯定有意见!

张建国这一说,还真把杨雄和刘桂花说的心痒痒的。

所以休息的时候,杨雄还真的把自己卷的烟散出来,一起休息的男人一人给了一根,这让不少喜欢抽烟的男人更是喜出望外。

烟也是好东西呀,也就杨雄媳妇心疼他,还给他种了两垄烟叶,别人家的婆娘,可舍不得这样霍霍好不容易开出来的一些荒地。

今天张建国干活很卖力,不时抢到众人前面,倒是让跟他一起干活的几个村民都笑眯眯的,还能抽空喝口水,那水是张建国特意带来的茶叶水。

说是茶叶水,其实就是山上野茶叶子揉一下,扔几片在里面变了色而已。

可即便这样,也是好东西,毕竟这会每家每户吃水都不是特别的充足,很多人都舍不得像以前一样带大茶壶来喝,就更不要说分给大家伙一起喝。

所以不少人都对张建国竖起大拇指,觉得他很仗义。

张建国也笑眯眯的,可是等到他去记分员那边看工分的时候,突然就炸毛了,指着赵丽丽鼻子就骂了起来。

“你还算是一个人吗?还记分员,连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觉悟都没有,我们还知道同工同酬,大家干一样的活,凭啥别人都是十分,我就是八分,今天这事你不给我一个交代,我就去乡里告赵家村,从村长到记分员到队长支书全部都姓赵,这是严重官僚主义欺压我们普通老百姓……”

张建国的嗓门大,这一嚷嚷,连骂带吼闹的动静非常大。

原本大家都是还了村里的工具后,在看一下自己当天的工分,这个点就都会回家。

看着张建国不依不饶的骂,不少人就停下了脚步,有些窃窃私语。

张建国骂的狠,从记分员开始骂,到大队长到支书到村长,统统骂了一个遍。

这里面唯一没骂的是民兵连长黄三,那是因为人家是退伍军人,叔叔又是伤残老兵,人家当这个民兵连长人家有资格。

“听听听,张建国,这都是选举以多数票为准选出来的,并没有你说的那样不堪,你别胡搅蛮缠!”

赵信看着张建国就头疼,他侄子被扭送到乡里去了,他们还在想办法救人,这张建国又整出幺蛾子了。

其实每个村像村长支书这些,都是老百姓选举选出来的。

赵家村姓赵的人多,选出来的村干部,自然都是姓赵,这有啥奇怪的?

但是这明明很正常的话,落到张建国嘴里,就不是那回事了。

“村长和支书以及队长都是选出来的,那记分员呢?记分员可不是选出来的,这赵丽丽直接是你指派的,我可没说错,这样品行不端的人当记分员,真是蛇鼠一窝……”

张建国又骂了起来,骂的赵信恨的他牙痒痒,头上青筋直冒,此时心底暗骂赵丽丽不会办事,给张建国穿小鞋都不会。

“你骂谁蛇鼠一窝,我撕烂你的嘴,你张建国就是一个二流子……”

赵丽丽也气的浑身发抖,平时总是受人捧着尊敬着,哪里受过这样的气,上来就要去打张建国的嘴,却被身边的人一把拉扯着不让去。

场面一下子混乱了,不少村民也趁机表示,赵丽丽这情况确实不适合当记分员,不行就换一个吧。

一说换记分员,当时嚷嚷的倒也不少,都同意换记分员,最后赵信黑着脸点头同意。

那边张建国却又不乐意了。

“换一个,那还是姓赵,赵家村的还是姓赵的一手遮天……”

张建国此时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他这话让一些外姓的村民,此时也纷纷表示,再选记分员,应该考虑一下外姓的大姑娘小媳妇。

人家隔壁柳家湾村干部都不全是姓柳的。

“晚上村干部开会,再议……”

赵信此时看张建国更是不顺眼,想着得早点把他收拾了,这个刺头不收拾,对于他的工作不好展开,下面的队伍都不好带了。

只是这记分员,到底选谁呢?

赵信在心底盘算着。

回去的路上,杨雄和刘桂花两个看到张建国打招呼,张建国都没搭理,只是趁着没人注意到的时候,喊杨雄过来,对着他耳边一顿嘀咕,说得杨雄一愣一愣的。

不过很快点头,表示自己一切听张建国的。

傍晚,张建国家里还没吃饭,他家还在做院墙,就听到隔壁杨老太一通骂,说是自己家的鸡不见了,好像被张建国家偷走了。

杨老太那战斗力超强,骂的张建国家里闭门不出,何玉芳还嘴了几句,根本不顶用。

而最后还是杨雄在柴火堆找到了鸡,这场战斗才算结束了。

可杨老太依旧不依不饶,还是堵着张建国家里骂了好几声才罢休,而这一场骂战到晚上的时候,全村人几乎都知道了。

包括赵信。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