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宋诗诗孟寻州的其他类型小说《娃娃亲不好断,邻家哥哥来逼婚宋诗诗孟寻州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鱼骨咕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青梅见状,怕场面一发不可收拾,拍了拍宋诗诗的肩,“宋同志不要着急,这事是咱们知青点的事情,自然是听陈队长和我这个副队长的。”张青梅一直都很不喜欢周行雪,是那种本能的讨厌。之前周行雪还想过勾搭陈辉,后来得知陈辉家境不好,转脸态度就变了。她最讨厌这种人了。周行雪也没想到张青梅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给她台阶下。可张青梅说得也没错,这里是知青点,不是她一个记分员能说三道四的地方。听说张青梅的家境很好,周行雪也不敢做得太过,再说她只是单纯看不惯宋诗诗而已,这事最终如何,对她而言,并不重要。江翠花见帮她的人走了,而宋诗诗和张青梅的态度又这么坚定,根本不可能让步,她牙都要咬碎了,只能硬着头皮,将身上所有的积蓄赔给宋诗诗。宋诗诗接过那五张大团圆,...
《娃娃亲不好断,邻家哥哥来逼婚宋诗诗孟寻州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张青梅见状,怕场面一发不可收拾,拍了拍宋诗诗的肩,“宋同志不要着急,这事是咱们知青点的事情,自然是听陈队长和我这个副队长的。”
张青梅一直都很不喜欢周行雪,是那种本能的讨厌。
之前周行雪还想过勾搭陈辉,后来得知陈辉家境不好,转脸态度就变了。
她最讨厌这种人了。
周行雪也没想到张青梅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给她台阶下。
可张青梅说得也没错,这里是知青点,不是她一个记分员能说三道四的地方。
听说张青梅的家境很好,周行雪也不敢做得太过,再说她只是单纯看不惯宋诗诗而已,这事最终如何,对她而言,并不重要。
江翠花见帮她的人走了,而宋诗诗和张青梅的态度又这么坚定,根本不可能让步,她牙都要咬碎了,只能硬着头皮,将身上所有的积蓄赔给宋诗诗。
宋诗诗接过那五张大团圆,蹲下身将那罐完好的麦乳精放回包里,然后朝着张青梅道谢。
一场闹剧总算是解决了,陈辉这才提高嗓音说:“同志们,大家下午可以在村里逛一逛,熟悉下环境。
为了欢迎大家,咱们怀青大队的大队长会为大家准备丰盛的晚餐。”
陈辉说得激情澎湃,引得这些本就热情高涨的新知青们高声应和。
宋诗诗将自己的东西拖进房间,也不急着收拾。
怀青大队的条件并不算好,给知青点盖的房子,也都是土房。
他们这次新来的知青,女知青有六名。
却要挤在一间房间里。
本就不大的空间,再堆上她们六个人的行李,显得就更加逼仄了。
和张青梅打了声招呼,她径直出了知青点。
原本还在跟周行雪寒暄的安锦生,注意力立马被吸引过去。
周行雪害羞地低着头,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一路上,遇到不少村里人,大家都在忙着农活,见着她,也只是看上两眼。
宋诗诗径直走到村东头的赵木匠家。
到了门口,见赵木匠家院门开着,她抬手敲了敲门。
“赵叔,您在家吗?”
赵木匠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但实际上却是个心地很好的人。
“谁啊?”
从里屋走出来一位跛脚的老头。
他上下打量着宋诗诗的穿着,蹙眉道:“你是知青点新来的知青吧?
这个点,你跑我这儿来做什么?”
“是,我叫宋诗诗,今天刚到咱们怀青。
听说您木匠手艺好,就想着请您帮忙打套木柜,要能上锁的那种。
不知道您现在可有空闲?”
“你第一天来,是怎么知道我的?”
“从一位朋友那儿得知的。
对了,听说您爱吃糕点。
第一次登门拜访,这点心意,还请您收下。”
说完,宋诗诗从背包里拿出一小包桃酥。
见到桃酥,原本还冷着脸的赵木匠眉眼都笑开了。
“你要多高的柜子?”
“我东西比较多,还是想要大一点的。
您这儿要是有木盆,我也想买两个。”
“行,盆倒是有现成的,你直接拿吧,给我5块就行。
但柜子要等明天了,我正好在做一个柜子,明天能完工,到时候就先给你吧。”
“那真是太感谢了。
柜子多少钱?
我今天把钱一并给了。”
一般人不看到东西,都是不愿先给钱的。
所以宋诗诗的举动再次令赵木匠心情大好。
他挥了挥手,“一共给25块就好,柜子好了,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还能有上门服务,这还真不错。
宋诗诗爽快地付了钱,带着两个盆王知青点走。
在快到知青院的时候,她突然听到路边一家院子里传来咒骂声。
“你个小丫头片子,吃我的住我的,如今还敢偷钱了?”
女人声音尖细,说出的话也透着尖酸刻薄。
接着一道带着哭腔的小女孩声音响起:“我没偷,那是我哥寄给我的。”
“你少拿你哥说事。
你才多大?
你能管得住钱?
你哥把你放在我们家养,这些钱就是给我们的,你不说一声就自己拿,这不是偷是什么?”
女人说完,一个男孩搭腔道:“就是啊,徐丽,我妈养你也不容易,你不能当白眼狼啊。”
接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的声音,还伴随着女孩痛呼哭泣的声音。
听到“徐丽”这个名字,宋诗诗顿住了脚步。
她这才想起来,这徐丽是孟寻州战友的妹妹。
当初她听到徐丽的事情时,是孟寻州和他的战友徐强一起,来参加徐丽的葬礼。
她当时只看到了孟寻州,至于徐强和徐丽,她并不认识。
她只知道徐丽很可怜,活着的时候一直被她姑姑一家人虐待。
徐丽和徐强父母双亡,徐强为了供养妹妹,于是去当了兵,并把妹妹徐丽放到姑姑家寄养。
但她姑姑也不是善茬,一直拿着徐强寄回来的钱票,却并没有善待徐丽。
平时家里好东西都给了陈家梁,也就是徐丽的表弟。
最后更是为了拿到高额彩礼,好让陈家梁有钱娶媳妇,逼徐丽嫁给隔壁村的傻子。
徐丽也就比宋诗诗小两岁,无助的她,在那个夏天,跳河自尽了。
或许是自己经历过那种悲惨结局,所以宋诗诗此刻对徐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绪。
“咚咚咚......”她鼓足勇气,上前敲门,敲门声令院子里的声音消停下来。
“谁啊?”
没一会儿,女人尖利的声音从院子里传出。
宋诗诗深呼吸,然后回道:“你好,请问徐丽在家吗?”
听说是找徐丽的,女人上前开门。
徐桂英上下打量着宋诗诗,从她身上那上好的衣料就不难猜出她的身份。
“你应该是今天才来的知青吧?
来找我们家徐丽,有事?”
宋诗诗朝院子里瞄了一眼,女人挪动身子,挡住了她的视线。
“是这样,谷场那边的婶子们正在准备晚上的晚饭,但缺人手,钱婶让我来叫徐丽过去帮忙。”
女人想着宋诗诗一个刚来的知青,对村里都还没熟悉呢,既然能搬出钱婶,还能找到她家来,此事应该做不得假。
于是徐桂英转身朝躺在地上的徐丽道:“既然大队长家的喊你去帮忙,你就赶紧过去。
这次我就饶了你,下次再让我逮到你偷钱,仔细你的皮。”
徐桂英错开身,宋诗诗也不多问,立马进院子里,将浑身是伤的徐丽扶起来,一道离开。
直到确保徐桂英再也看不到她们,这才停下脚步,将徐丽扶到路边坐下。
徐桂英刚想开口,就听到徐强再次开口。
“但是,从今天起,我不会再让徐丽跟你们住了。
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我寄回来的钱票,也和姑姑再没关系。”
一听以后都拿不到那些钱和票了,徐桂英猛地站起身。
“什么?
她不和我们住,你想让她住哪儿?
说到底我还是你们的姑姑,怎么可能会害你们?”
“要我说,丽丽还是跟我们住,你们要是对之前那个说亲的不满意,大不了我不逼她嫁人就是了。”
徐丽恨恨地瞪着徐桂英。
这老女人就是瞧她哥来了,才说这些唬人的话。
话说得好听,不就是惦记她哥的那点儿津贴吗?
在一起生活这几年,她还能不知道这老女人的花花肠子?
“姑姑,我哥已经在大队长那儿买了房,以后我就住自己的房子就可以了,不用你操那份心思。”
徐桂英斜睨了她一眼,想发作,可最终还是忍下了。
她笑着望向徐强,“强子,你们爹娘都不在了,咱们就是最亲的亲人,可不能因为这点儿误会,就生分了啊。
你说是不?”
“姑姑,以后若你们善待丽丽,我自会念你们的好。
丽丽的婚嫁问题,由她自己决定,我不会干预,你们自然也没资格干预。”
徐强的态度很强硬。
昨天去医院,看到徐丽身上的伤口时,他心里五味杂陈。
该说的也都说清楚了,徐强便带着徐丽去新屋。
考虑到徐丽和宋诗诗的关系比较好,两个人也能相互照应。
所以徐强就买的知青点附近的房子。
“哥,今天诗诗姐他们要抢收麦子,估计得忙到很晚,我这儿也没什么可收拾的,我想做点吃的,一会儿给诗诗姐送去,下午就帮她干农活了。”
“你们什么时候走?
我怕我送不了你们了。”
徐强闻言,看向孟寻州。
他也不清楚什么时候回去,这事还是得听孟寻州的。
孟寻州看向谷场的方向,“我们晚点走,一会儿我们跟你一起去地里。”
想到在家里被宠得跟个公主一样的宋诗诗,来到农村,竟然吃了这么多苦,孟寻州心里有些不得劲。
但这事,他能帮的并不多。
他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真是太好了。”
徐丽也不想这么快和哥哥分开,但她也心疼宋诗诗,昨天她看见宋诗诗手上的水泡都出血了。
现在听到徐强和孟寻州要一起去地里帮忙,她能跟哥哥多待一会儿,自然是高兴的。
徐丽做了点简单的吃食,三人便一同往宋诗诗负责的区域走去。
现在正是午休的时候,麦地里、谷场上,满是扎堆在一起的村民和知青们。
宋诗诗和杨慧芳两人坐在一棵槐树下说着话,没有注意到徐丽他们的到来。
“姐。”
徐丽大声喊了一声,见宋诗诗抬头看过来,她忙抬起手招了招手。
宋诗诗没想到孟寻州他们竟然还没离开,她站起身迎了上去。
“姐,我给你带了些吃的,咱们一起吃。”
徐丽拉着宋诗诗,给她看自己带的东西。
宋诗诗点头应着,目光却时不时看向孟寻州。
直到再次在槐树下坐下,宋诗诗才问道:“你们怎么没回部队?”
孟寻州看了眼宋诗诗的手,淡淡回道:“不急,晚些回去。”
“丽丽,你就只给诗诗带了吃的吗?
有我的份儿吗?”
杨慧芳见徐丽将红薯、玉米摊开,再看看手里干巴巴的窝窝头,顿时觉得手里的不香了。
徐丽笑得灿烂,“当然有啦,我特意煮多了些,慧芳姐,你想吃就自己拿。”
“啊,还是丽丽最好了。”
杨慧芳嘻嘻一笑,伸手拿了根玉米吃起来。
宋诗诗想到菜园子的事情,想了想还是问道:“慧芳,前几天你去菜地里浇水的时候,有没有见到我弄的那个塑料布棚?”
“塑料布棚?
没有啊,我们新知青里,我是第二个负责菜地的,我去的时候,没有看到什么塑料布棚,怎么了?”
杨慧芳回忆了下,摇头道。
宋诗诗蹙眉。
当时排任务的时候,菜地里的活,是大家一人一天轮的,而江翠花是第一个,杨慧芳是第二个。
如果杨慧芳说没有看到塑料布棚,那就只能是江翠花破坏了她的棚子。
这女人可真够烦人的。
“我跟你提过的那个实验,我今天去菜地浇水,发现有人将我搭建的塑料布棚给毁了。”
宋诗诗解释。
杨慧芳闻言,立刻意识到是谁做的,她转头朝远处经过谷场的江翠花看了一眼,“那这事,你要告诉陈队长他们吗?”
宋诗诗点头,“说是自然要说的,但得当着大家的面说。”
孟寻州静静听着,没有插话。
从小宋诗诗就很有主意,有些事情,他不能过多干预,免得惹她不高兴。
......不远处,安锦生看到孟寻州,心中警铃大作,刚想起身朝宋诗诗那儿去,谁知周行雪竟然凑了过来,拦住了他。
“安同志,我给你带了菜,这是我偷偷省下来的鸡蛋,可好吃了。”
安锦生的眸子一直盯着宋诗诗的方向,嘴里却应承道:“哦,是吗?
你自己吃吧。”
周行雪察觉出安锦生的不对劲,回头也朝宋诗诗的方向看了一眼。
她抿唇,暗暗白了宋诗诗一眼。
就知道勾引男人的狐狸精,自己有对象,还勾引别人,不知廉耻!
“今天一定很辛苦吧?
我爸说今天大家得干到很晚呢。”
“是。”
安锦生说着话,几次想绕过周行雪朝宋诗诗那边走,可都被周行雪挡住了去路。
见周围不少人都看向他们,安锦生只能作罢。
“安同志,你喝喝水,吃慢些,别噎着。”
安锦生尴尬笑笑,没有接话,也没接她手里的水。
周行雪见他这样,有些生气地将手里的水杯重重地放到地上。
“安锦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行雪的声音很大,周围的村民和知青都看了过来。
安锦生也是吓了一跳。
意识到周行雪想说什么,他皱眉,压低声音解释:“怎么了?
我刚刚在想事情,没注意到你说什么。
这里这么多人,你这样,对你的名声不好。”
“咱们先去吃饭,然后送你们回去。”
宋诗诗点头。
这么一耽搁,她下午的活也没做,后面还得起早些,将活补上。
几人到怀青大队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
徐强还要处理徐丽的事情,所以他和孟寻州晚上就在徐桂英家住下了。
徐桂英吃了亏,也不敢再作妖。
孟寻州将宋诗诗送回知青点,将手里的书递给她。
“这些书应该够你看一阵子的,等我弄好更好的,再给你送来。”
看着手里的书籍,宋诗诗不禁再次想起病房里徐丽跟她说的话。
可她已经在安锦生那里吃过一次亏了,她真的还能相信别人吗?
不对,不对!
宋诗诗摇晃了下脑袋,想将脑袋里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甩出去。
现在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怀青做出突出贡献,这样才可能得到提前返城的机会。
这一世,她要为自己好好地活。
她还要回去,好好陪伴爸妈呢。
至于感情的事情,她已经不奢求了。
“诗诗,怎么了?”
宋诗诗一抬眸就对上孟寻州担忧的目光。
她脸唰地一下就红了。
好在现在天黑,孟寻州看不清楚。
“没事,谢谢你的书,这对我很重要。
不早了,我进去了。”
“好,早点休息。”
孟寻州看着眼前已经关上的院门,无奈地笑了下。
任重而道远啊!
叹口气,他迈步朝徐桂英家走去。
“怎么样?
送回去了?”
徐强在院子里打水,瞧见孟寻州回来,顺口问了一句。
孟寻州走到旁边的石墩上坐下,“我怎么觉得从医院回来后,她有点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怪。”
徐强挠头,“那个......我可能知道为什么。”
“因为什么?”
徐强举手做投降的姿势,“但是老大,咱先说好了,我说完,你不能动手哈。”
孟寻州的眸子眯了下,“你说。”
“我为了安慰我家妹子,就......说说了你喜欢宋知青的事。”
最后那句,徐强的声音小得跟蚊子哼一般,但孟寻州还是听清楚了。
孟寻州动作快得如一道闪电,逼近徐强,一脚将他踹了出去。
“不是说好不动手的吗?”
徐强惨叫着。
孟寻州快步走近,作势还要踹他,“我什么时候动手了?”
“老大,你这......我错了,我也没想到我妹子的嘴那么快啊。”
听到自家老哥的惨叫声,徐丽趴在窗户上朝外望。
即便看着两人打闹,她也觉得这一刻很幸福。
只是......哥哥终究还是要回部队的,到时候她又是一个人了。
......宋诗诗今天起了个大早,种在后面菜地里的蔬菜种子,也不知道现在什么样了。
算算日子,应该差不多都要发芽了,而且今天正好是她照看菜地。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宋诗诗在种下种子的时候,特地做了个简易的塑料布棚,就是为了维系这些蔬菜生长环境的温度。
可她到菜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塑料布棚被人扔到了菜园外面。
好在破坏棚子的人,并没有去破坏她的种子。
因为宋诗诗看到她种下去的菠菜和生菜种子已经发芽了。
给菜地浇了水,宋诗诗又重新将塑料布棚搭了回去。
现在是秋季,又在山里,早晚温差大,有塑料布棚,蔬菜就能够更好地生长。
如果实验成功,她可以用自己种植的成果去劝说大队长。
一旦这种方法普遍下去,大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不过,今天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塑料布棚被人破坏,宋诗诗也意识到,她在知青点的菜地做实验,确实有些不合适。
她还得再想想其他的办法。
在菜地也没花多少时间,弄好出门的时候,她们房间里的女知青们都还没起呢。
宋诗诗早早地就领了农具去地里上工了。
大队长周建国看到的时候,诧异不已。
昨天在徐桂英家发生的事情,他也都了解了,所以宋诗诗受伤的事情,他也知道。
原以为知青们都娇气,昨天受了伤,今天肯定是不会来上工了的。
却没想到,宋诗诗竟然会是第一个。
周建国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在宋诗诗的登记本上,记了个十工分。
因为男女体力的差别,男知青分配到的区域也比女知青要大,所以同样是上一天的工,男知青一般都是十个工分。
而女知青就只有八个工分。
若是像江翠花那样,在农忙的时候选择打猪草这样轻松地活,你就只有两个工分了。
宋诗诗对于周建国的行为,根本不知情。
她一心要将昨天没做完的活全都补上。
安锦生来的时候,看到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的宋诗诗,心中诧异。
同时他对宋诗诗又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情感。
具体是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
只是他感觉自己可能一开始是带有目的地靠近宋诗诗,可通过这几日相处和了解,他越发在意宋诗诗。
看不到的时候,他会想知道她在做什么事情。
看到的时候,他会忍不住地朝她所在的方向看两眼。
就算不说话,只是默默待在她身边,他也很高兴。
尤其是宋诗诗默认允许他帮她割麦子的时候,他竟然兴奋地想要欢呼。
虽然宋诗诗拒绝过他,但他认为那不过是女人的矜持而已。
等日子长了,宋诗诗对他了解得深了,肯定会爱上他的。
想着心事,安锦生竟不知不觉走到宋诗诗的身边。
宋诗诗感觉到有人靠近,停下动作,瞄一眼。
只是看到身后的那双鞋,宋诗诗就知道是安锦生了。
她没有理会,继续割着麦子。
“宋同志,要不你先歇歇,喝口水?
这么干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你放心,我做完自己的活,会帮你干完剩下的活再下工的。”
安锦生自认为自己说得很深情了,但宋诗诗只是淡淡地说了声:“谢谢,不用。”
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
安锦生抿唇,看向周围,瞧见有几位老知青正看着他的方向,笑得前仰后合的。
明显就是在取笑他。
可想到若是自己能和宋诗诗好上,那些麦乳精还有吃的,便都是自己的了。
宋诗诗做饭的手艺也好,就算娶回家,他也不亏。
想通了这点,他也不再理会那些老知青,转身去自己负责的区域割麦子。
在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周建国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
“同志们注意啦!
我是大队长周建国。”
“咱们的麦子收割已经到了关键时候,可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这雨一下,咱们那剩下的麦子可就危险了,无论是发芽还是发霉,那都是咱们承受不起的损失啊!”
“所以,今天大家必须加把劲,努努力,争取把最后的麦子抢收回来!”
“这可是关乎咱们一年的收成,也是关乎到咱们每家每户分配粮食的大事啊!”
“......”宋诗诗抬头看了看天,看来今天是干到很晚了。
......孟寻州和徐强一早就和徐桂英面对面坐着,准备商量徐丽的事情。
徐桂英的丈夫陈富因为要上工,一早就出了门。
而陈家梁虽然手腕已经没事,可他看见徐强和孟寻州就害怕,所以借口身体不舒服,一直躲在屋里不出来。
所以现在堂屋里的景象就是,徐桂英坐在徐强他们三人对面,双手环胸,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你们到底想怎么样,直说吧!”
徐强看了徐丽一眼,开口道:“之前我寄回来的钱票,我们也不要了,就当是姑姑你照顾丽丽的辛苦费了。”
徐桂英挑眉,神情露出一丝得意。
好像这样的结果,早就在她的预料之中。
“你......”
“安同志,你肯定是误会了,宋同志和你都不熟,怎么会对你有敌意呢?”
杨慧芳追上来解释。
安锦生目光紧紧盯着宋诗诗,轻声问:“是这样吗?”
“是的,是你误会了。”
宋诗诗说完,余光正巧看到朝他们这边走来的徐丽。
她放下手里的粮食,抬手朝徐丽招手,“丽丽!”
徐丽看到宋诗诗也很高兴,快跑了几步,来到宋诗诗的面前。
不等宋诗诗开口,徐丽下意识就帮宋诗诗将那两袋粮食拎起来,“姐,我正准备去找你呢。”
宋诗诗朝杨慧芳招了下手,见她跟上,这才一边往前走,一边问道:“怎么了?
找我有事?”
“嗯。”
徐丽点头,“姐,你们下午下工后,有空吗?”
“......”宋诗诗她们渐渐走远,安锦生尴尬地站在原地。
既然不是对自己有敌意,难道是因为在意自己身边有别的女同志?
难不成宋诗诗是在吃醋?
安锦生想到这儿,面色缓和些许,嘴角忍不住上扬。
难怪好几次他撞见宋诗诗在偷瞄他,可他主动接近,她又拒绝。
看来他还得再多花些心思,争取早点把宋诗诗搞到手。
他哼着小曲,朝知青点走去。
另一边,徐丽帮宋诗诗将粮食拎回知青点后,这才说道:“我想晚点去河里捉鱼,我们这儿的鱼可鲜了,到时候给你弄一条尝尝。”
“行。
那我下工后直接去河边找你。”
宋诗诗和徐丽约定好后,就直接去上工了。
她得快点将今天的活干完,等徐丽捉鱼的时候,她正好可以去摘点草药,晚上捣碎了抹手上,不然明天的活她怕是就干不成了。
杨慧芳将那两袋粮食拎回去,就已经累得不行了,所以她没跟着宋诗诗去上工。
大家都是第一天下地干活,情况都差不多,手上多多少少都磨出了水泡,有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杨慧芳一进屋子,就听到同屋的知青正在抱怨。
“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
呜呜......我下午不想去了。”
“可这才上工半天,队长能同意吗?”
“我管他同不同意,反正我不去了。”
正在哭的是沈淑芬,瞧着就是平时在家里娇生惯养惯了。
今天上工第一天,她还穿着裙子,看着就不像是去下地干活的,倒像是要去表演的。
这割了一上午的麦子,裙子上早就沾满了泥。
此时她正坐地上哭呢。
蹲在她旁边的,是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贾静文。
瞧那样子,她估计是也不太想去上工了,可又不敢说。
屋里就她两人,杨慧芳叹口气,没进屋,直接转身去地里了。
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好劝。
从准备下乡开始,她就已经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了。
她们几个女知青里,她觉得就宋诗诗的家里的条件是最好的,可人家不是照样不喊累不喊疼地下地割麦子吗?
难不成这些人还想着下乡是来享福的不成?
......下午上工后,麦地里又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宋诗诗虽然懂得技巧,可毕竟这一世她并没做过这样的体力活。
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速度上,终究是跟不上男知青的。
安锦生这边弄完后,二话不说,提着镰刀就过来帮宋诗诗割麦子。
听到动静,宋诗诗朝旁边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说。
有人愿意当免费劳动力,她也不能拦着人家不是?
“安知青。”
直到听到熟悉的声音在身后不远处响起,宋诗诗停下手里的动作,回身看了一眼。
只见周行雪拿着一个瓷缸子,一脸笑盈盈地朝安锦生走去。
“累了吧?
喝点儿水歇歇吧。”
那上赶着的样子,真是不值钱。
“真是有伤风化,不要脸!”
突然一道低低的女声在宋诗诗耳边响起。
她侧头望去,就见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苏玉站在她旁边,双手环胸,一双眸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安锦生和周行雪的方向。
“你怎么过来了?
地里的活干完了?”
宋诗诗说着,朝苏玉负责的那块地望去,可那还有一半没割完呢。
苏玉闻言,摇头道:“我今天是干不完了,也干不动了。”
“对了,我来找你是有事要请你帮忙。”
想到正事,苏玉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昨天我按你说的去找赵木匠,可他跟我报的价格太贵了,一个半人高的木柜,就要收我30块。
你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或者帮我去说两句好话啊?
咱们头一年的能预支的粮食本来就有限,后面肯定要花钱买粮食的。
这要是为了个柜子就花这么多,......”宋诗诗也是占了上一世的经历的光,才知道赵木匠的喜好。
可若说有多少面子,那真是说笑了。
但这事,也不是不能帮忙。
“你这次下乡,是不是带了自家酿的酒?”
“咦?
你怎么知道?”
宋诗诗只是笑,并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
“赵木匠有个爱好,就是喝点小酒,你去弄一小壶给他送去,价钱的事儿不就好商量了吗?”
苏玉眸光一亮,朝宋诗诗竖起大拇指。
“这种事,你都能知道?
若是事成了,我一定记你的好。”
看着苏玉离开的背影,宋诗诗露出一抹微笑。
上一世,苏玉受江翠花和周行雪的教唆,对她一直没有好脸色。
没想到这一世,不过就是买了个柜子,局面就完全变了样。
叹口气,她又继续将剩下的麦子割完。
“宋同志,刚刚周同志只是给我送水喝,我和她之间没什么的,你别误会。”
安锦生不知道发什么疯,周行雪刚走,他就凑了过来,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宋诗诗蹙眉,“你们之前的事情,和我没关系,你不用跟我解释。”
“我知道你在意我和其他女同志走得近,虽然那都是她们主动凑过来的,不过你放心,我以后会尽量和她们保持距离的。”
安锦生完全不顾宋诗诗在说什么,自顾自地解释着。
“安锦生,你把话给我说清楚。”
“这么些年,你吃我的,住我的,就连你上大学的名额,现在的工作,也都是我给你的。”
“你有什么资格这么对我?”
安锦生眼里闪过一抹狠戾,他猛地挣开宋诗诗的手。
“你说的这些,难道不是你自愿给我的吗?
现在又在这里说这些,好像我欠了你似的。
我真是受够了你这总是高高在上的模样,以及你那大小姐的脾气。
你要是误了我今天的大事,我饶不了你。”
说完,安锦生就要去骑那辆宋诗诗为他买的凤凰牌自行车。
宋诗诗哪里肯就这么放他离开。
“你不能走!”
可安锦生像是发了狠,用力推开她。
他的力道太大,宋诗诗控制不住身体,向后倒去。
这时一辆汽车急刹的声音同时响起。
“诗诗!”
失去意识的前一刻,宋诗诗听到了一道熟悉的呼唤声。
可她确定,那声音不是安锦生的。
......再睁开双眸时,宋诗诗对上的是母亲郑佩兰担忧的目光。
“诗诗,吓死妈妈了。”
“妈妈含辛茹苦养了你十八年,你要是就这么去了,你让妈妈还怎么活啊?”
看着眼前活生生在自己面前的母亲,宋诗诗的眼泪夺眶而出。
她坐起身,一把拥住郑佩兰,低声喊着:“妈妈,妈妈......”宋诗诗重生了!
重生在了1974年,父亲宋振华让她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当知青的前一天。
因为宋振华强迫她下乡,所以她一个想不开,便跳了河。
此时正是她被人救上来送回家之后。
“乖,妈妈在呢。”
郑佩兰轻轻拍着她的背。
下乡的名额只要报上去,是没办法更改的。
郑佩兰狠狠心,还是开口劝道:“诗诗,你别怪你爸,他也是为了你好。
下乡当知青,也不见得是件坏事,你......”宋诗诗松开郑佩兰,点着头道:“我知道,明天我会去的。”
郑佩兰有些吃惊地挑了下眉,“你想通了?”
“嗯,您放心吧,我不会再做傻事了。”
见宋诗诗不像是说假话敷衍自己,郑佩兰这才放心。
起身准备去给宋诗诗做点吃的时,郑佩兰突然想起什么,转身道:“对了,今天多亏了寻州,要不是他回来正巧碰到救下你,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寻州?
孟寻州吗?
他不是早去部队了吗?
这不过节不过年的,他怎么突然回来了?
“虽说你俩从小就定了娃娃亲,可这样的事情,你还是得亲自跟人说声谢谢的。”
“知道了,我换身衣服就去。”
母亲出去后,宋诗诗起身,走到梳妆台前,看向镜子中的自己。
五年后的她,比现在要沧桑许多。
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宋诗诗深呼一口气。
安锦生,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竟然想杀了我。
这一世,咱们走着瞧!
宋诗诗来到客厅,就看见孟寻州身姿笔挺地坐在沙发上,那一身军装,看着很是威风。
“寻州。”
孟寻州起身,面容冷峻,就连说话,也是冷冰冰的:“你没事了吧?”
“嗯,没事了。”
想到母亲说的话,宋诗诗走过去,“听妈妈说是你救了我,谢谢你。”
“你没事就好。”
或许是两人太久没见了的缘故,宋诗诗觉得此时很尴尬,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哪了。
相对而坐,宋诗诗一抬头就对上了孟寻州的目光。
“你......你......”俩人几乎同时开口。
“你先说。”
孟寻州抬手,示意她先说。
宋诗诗本就不是个藏着掖着的性子,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你不是在部队吗?
怎么突然回来了?”
“听我爸说你要下乡的地方就在我们训练营附近,就特意请假回来送送你。”
孟寻州的这个回答,是宋诗诗万万没有想到的。
“哦,孟叔叔还好吗?”
“挺好的。”
说到这儿,孟寻州的耳尖悄悄红了几度。
只因他想到父亲让他回来送宋诗诗时,还催他跟宋诗诗赶紧培养感情,他都等不及抱孙子了。
“下午我想带我妈一起去医院做个检查,一会儿你能不能帮我一下?”
上一世,直到母亲被她气得心脏病发,她才知道母亲心脏有问题。
既然重生了,自然首要的事情,就是带母亲去医院检查一下。
孟寻州挑眉,“郑姨生病了?”
宋诗诗朝厨房的方向看了一眼,身子稍稍前倾,捂着胸口,压低声音解释:“我怀疑我妈这里有些问题,想着带她去检查检查。
但你也了解她那性子,我要是直说,她肯定不会同意的,还会怪我浪费钱。”
“行。”
幸亏有孟寻州打配合,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郑佩兰最终还是同意去医院做检查。
只是检查报告需要明天才能拿到。
宋诗诗她明天还得赶下乡的火车,晚上她悄悄写了封信,放在宋振华的书房里。
上一世他们疏忽的事情,她希望这一世能弥补回来。
......车站里人声鼎沸,全是下乡的知青在和亲人告别。
醒目的横幅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绿皮火车上。
“这些都是妈妈特地在供销社给你买的,你要是饿了,就自己拿出来吃,知道吗?”
郑佩兰一遍遍地叮嘱她,生怕她照顾不好自己,在路上将东西弄丢。
“你还从来没离开妈妈这么长时间呢,这一出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出门在外,为人处世谦逊一些,知道吗?
外面比不得家里,可没人能处处忍让你。”
感受到郑佩兰的情绪,宋诗诗的眼眶也跟着红了。
“妈妈,我会和别人好好相处的,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真的。”
郑佩兰声音哽咽:“你们快上车吧。”
“走吧。”
孟寻州拎着行李,站在宋诗诗身旁。
宋诗诗一步三回头,不停地和郑佩兰挥手道别。
希望父亲能看到她留的信,带母亲去看病。
火车开出去没多久,车上便有知青唱起了歌。
是那首《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在歌声中,她不知不觉间,便趴着睡着了。
再醒来时,她是被广播里的播报声吵醒的。
睁开惺忪的双眸,朝车窗外望去。
穿着朴素的知青们,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拥挤地朝站外走。
身上似乎有什么东西滑落下去。
“醒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