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苟在唐朝,我能位列仙班全局

苟在唐朝,我能位列仙班全局

三月羲和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气疾孙思邈是知道的,现在仔细思考起来,皇后的病似乎真的就是气疾!顿时,孙思邈的表情惊喜中带着诧异。“怎么了,孙神医,气疾也没有么?”李世民再次失望地问道。“有,经过陛下这么提醒!皇后的病症,似乎还真的就是气疾!”孙思邈颇为恭敬地拱手道。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在医道上也有如此的造诣。气疾乃是古医书上记载的疑难杂症,就是一般的医者也没有见过。孙思邈也是机缘巧合才听说过这个名字和症状。“既然孙神医确诊是气疾,那可有医治之法?”在孙思邈确认之后,李世民脸上也是狂喜。他知道这一次李佑又对了。“这个,气疾并没有对应的药方,让老夫仔细考虑下吧。”孙思邈脸色还是有些为难,虽然确认了是气疾,但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一次,李世民却是微微一笑,道:“孙神...

主角:李世民阴世师   更新:2024-11-25 19: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世民阴世师的其他类型小说《苟在唐朝,我能位列仙班全局》,由网络作家“三月羲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气疾孙思邈是知道的,现在仔细思考起来,皇后的病似乎真的就是气疾!顿时,孙思邈的表情惊喜中带着诧异。“怎么了,孙神医,气疾也没有么?”李世民再次失望地问道。“有,经过陛下这么提醒!皇后的病症,似乎还真的就是气疾!”孙思邈颇为恭敬地拱手道。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在医道上也有如此的造诣。气疾乃是古医书上记载的疑难杂症,就是一般的医者也没有见过。孙思邈也是机缘巧合才听说过这个名字和症状。“既然孙神医确诊是气疾,那可有医治之法?”在孙思邈确认之后,李世民脸上也是狂喜。他知道这一次李佑又对了。“这个,气疾并没有对应的药方,让老夫仔细考虑下吧。”孙思邈脸色还是有些为难,虽然确认了是气疾,但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一次,李世民却是微微一笑,道:“孙神...

《苟在唐朝,我能位列仙班全局》精彩片段


气疾孙思邈是知道的,现在仔细思考起来,皇后的病似乎真的就是气疾!

顿时,孙思邈的表情惊喜中带着诧异。

“怎么了,孙神医,气疾也没有么?”

李世民再次失望地问道。

“有,经过陛下这么提醒!皇后的病症,似乎还真的就是气疾!”

孙思邈颇为恭敬地拱手道。

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在医道上也有如此的造诣。

气疾乃是古医书上记载的疑难杂症,就是一般的医者也没有见过。

孙思邈也是机缘巧合才听说过这个名字和症状。

“既然孙神医确诊是气疾,那可有医治之法?”

在孙思邈确认之后,李世民脸上也是狂喜。

他知道这一次李佑又对了。

“这个,气疾并没有对应的药方,让老夫仔细考虑下吧。”

孙思邈脸色还是有些为难,虽然确认了是气疾,但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这一次,李世民却是微微一笑,道:“孙神医,不知道我方子有没有效果。”

当下,李世民便将刚刚从李佑心中听到的丹栀逍遥散说了出来。

“这,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再合以丹皮,栀子之清泄肝火,全方共奏疏肝健脾,养血清热之功效,似乎真的有效!”

孙思邈瞬间就来了精神,虽然他拿不出这个方子,但是见识极高,立刻便确认了此法可行。

“陛下!我现在就去抓药!”

确认可行之后,孙思邈也有些激动,给李世民行礼之后,便走出去准备了。

孙思邈刚走不久,喝下糖水的长孙皇后便柔弱无力地睁开了眼睛。

见到皇后醒来,李世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

“观音婢,你终于醒来了,这些年是朕辜负你了!”

长孙皇后瞬间也明白了李世民说的什么,轻轻地拍着李世民。

“二哥,这些都是我愿意的,知道你心中有我那就足够了!”

就在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温情相拥的时候,刚刚走出皇宫的李佑却是听到脑海中“叮”的响了一声。

“叮!恭喜宿主抢救长孙皇后成功,完成日行一善,签到成功,获得人物卡片刘基,本月签到进度19/29。”

刘基,那是谁啊?

李佑一脸疑惑地默念着这个名字。

人物卡他也不是第一次拿到了,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比如大发明家黑格,北宋怪才彭几,还有禁军教头周淮安。

每一次在拿到人物卡之后,李佑也都会迫不及待地立刻使用。

他虽然是个只想躺平的咸鱼皇子,但是能有几个人来帮他做事,李佑也是求之不得。

别的不说,就说黑格,就在他制造竹筒水车时帮了大忙。

要不然,以他七岁的身子去做重体力活,定然会被人当作怪物来看。

这一次,虽然不知道这个刘基到底是谁,但李佑还是第一时间使用了人物卡片。

系统,使用人物卡片刘基。

“叮,成功使用人物卡片刘基!”

“刘基身份背景,已与大唐贞观时期完全重合!”

“刘基对宿主绝对忠诚,不会透露宿主的任何秘密!。”

听完系统介绍,李佑满意地点了点头。

相对于一个精英人物,李佑更需要的便是这些人的绝对忠诚。

无论再逆天的能力,他都可以通过签到获得,哪怕是在这个时代发展科技他也觉得并不困难。

但是在内心他还是有些寂寞,他虽然非常享受每天躺平做咸鱼的日子,但是偶尔他还是会想念现代的日子,会想能有一个人可以说一说心里话。


当晚,房杜求见陛下吃了个闭门羹,长孙无忌直接没找到人的消息就传遍了长安高官的圈子。

长孙无忌从皇宫出来,却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年东市的翠华楼。

翠花楼是长孙无忌的产业,他到这里是要会一个人。

这人便是刚刚长孙皇后提到的李幼良。

“国舅爷,这一次你可真的要帮我啊!一定不能让李佑那个仇人的孩子如此得意!”

一见到长孙无忌,李幼良就开始抱怨起来。

“哎!”

长孙无忌却是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长乐郡王啊,这件事我真的帮不了你了。想必你也知道,陛下今天都没有见我。”

“您可是国舅爷啊,陛下躲得了初一,还能躲得了十五。再说了,勤政殿找不到他,大朝会他还能不去。您可千万要给我做主啊……”

不过这一次李幼良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长孙无忌打断了。

“长乐郡王,这话可不能乱说啊。我虽然身为国舅,但毕竟是个外人,你们李家人的事情,我不好插手啊!”

长孙无忌继续装作为难的样子,但是却把“李家人”这三个字咬得很重。

李幼良虽然年轻,但是按照辈分,李幼良是李渊的表弟,当今圣上李世民也要叫他一声小叔。

这也是长孙无忌准备让李幼良出头的原因。

“哎,李家人,陛下要是还记得我这个李家人,就好了。”

不料李幼良不但没有领悟到长孙无忌的意思,还开始抱怨道:“想我这一门,大哥为国捐躯,二哥身体一直又不好,可怜我现在连京城都快要待不下去了。”

“你一个人不行,京城里面不是还有些堂兄弟么。”

长孙无忌让李幼良过来,可不是为了听他发牢骚,当即也把话点名了。

这一次,李幼良也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他一拍大腿说道:“对啊,我一个人人微言轻,但是多找几个还不行么。”

说起来在李幼良这一辈,李家也是人才济济。

淮安靖王李神通算起来都是他的堂兄,而江夏王李道宗、河间王李孝恭都比他低了一辈。

这些人虽然如今大多各自镇守一方,但是留在长安的也还是不少。

很快,李幼良就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多谢国舅爷指点!”

当即李幼良便是喜笑颜开地告别了长孙无忌。

看着李幼良的背影,长孙无忌心道:“果然是十个指头还各有长短,也难怪你落魄如此。”

李幼良离开酒楼,也不顾现在的时间,便往宗正寺而去。

他要找的便是如今的宗正卿襄邑郡王李神符。

当年李渊在太原起义的时候,李神符就在长安。

而且很不幸 ,李神符没能及时逃掉,最终被抓了起来。

虽然最后李神符侥幸逃过一劫,但是那一段痛苦的记忆,却让他成为了李家宗室之中最为记恨阴家的人,同时也是最看不惯李佑的人。

当年他就曾经出言阻止过李世民迎娶阴妃,而上一次开口让李佑立刻就藩,就是出自李神符之口。

在李幼良看来这一次定然更为反感李佑出任户部尚书。

而且李神符现在身为宗正卿,掌管宗正寺,隐约间便是李家宗族的管理者,就算李世民是当今陛下,也要惦念几分。

果然,不出李幼良所料,当他把这件事告诉李神符的时候,李神符怒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太晚,李神符肯定立刻进宫了。

两人商议在下一次大朝会出手,一定要把李佑从户部尚书的位置上拉下来。

然而,来自李家宗室的考验还没出现,李佑的楚王府就已经被人堵门了。

这个人便是刚刚“被”李世民告老还乡的前任户部尚书裴矩。

别看裴矩今年八十了,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狠人。

带领三千兵马从江南打到海南,横扫南方二十余州。

隋文帝对他大为赞赏道:“裴矩率三千敝卒,一直打到南康,有这样的臣子,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之后,他更是讨伐突厥,经略西域,远征辽东,可谓是前隋的每一场大战都有他的影子。

这些年虽然年纪大了不再马上征战,但是在朝堂中他战斗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高祖李渊被他怼过,李世民也被他怼过。

今年春季之后,他虽然也感觉到了自己体力的不断下滑,也萌生了告老还乡的意思,但突然间听到自己“被”告老还乡了,一下子就燃了起来。

在听说长孙无忌等三人没有见到李世民之后,裴矩也是一气之下,直接到了楚王府。

皇宫里面他不敢乱来,但皇城外的楚王府他倒是一点也不怕。

楚王府内的李佑此刻正在生着闷气,突然之间听闻裴矩到了,却是有些惊慌。

“快,快把裴老大人请进来!一定要客气一点,小心一点!”

李佑的态度出奇的好,之前李世民都没有受到这样的款待。

不是李佑尊敬裴矩老而弥坚,而是他真的怕了。

记得裴矩就是在贞观元年去世的,但是书上没写是怎么死的。

这要是在我府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啊。

这真要出了什么事,就算只是生病,我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李佑虽然爱偷懒,但也不想自己在未来的史书上留下如此不光彩的一笔。

很快,他便看到了这个精壮的老者。

这老头虽然看起来身体结实,红光满面,一点也不像八十的人。

“裴大人好啊,不知深夜到访所谓何事啊?”

李佑小心翼翼地问道。

“哼,你做了什么心里不知道么?”

裴矩本来就憋着一肚子的气,见到李佑这有些窝囊的样子,更是来气。

“裴大人,我们坐下好好说话,别着急好么。这户部尚书我也不想的啊!”

被裴矩这样一说,李佑也是满心的委屈。

然而,李佑的委屈在裴矩看来就是一种炫耀!

“哼,你们都觉得我老了不是!把我每天困在那个小房子里,现在干脆送我回家了是不是!”

李佑的话更是引起了裴矩心中的不满。

虽说裴矩年纪大了,但他的心却还是向往着星辰大海。

原本他就对户部繁琐的文职有些抱怨,所以才将这股怨气用在了怼人上。

却没想到,今年刚过过完年,户部的差事也被一个小孩子顶替了。

“裴大人,老当益壮,回去享享清福不好么。”

李佑开口劝解道。

反正你也没几天好活的了,回去抱抱孙子那不香么?


对于签到得到的好东西,李佑从来就不吝啬。

在他看来,好的东西就是要分享出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那太好了!如果我们能尽快推广曲辕犁,那估计就能将土地都利用起来了!”

刘基双手一拍,连连点头。

其实刘基会拿这个问题来问李佑,便是因为他知道李佑有曲辕犁。

不过,虽然李佑给了他极大的自主权,但这样珍贵的发明他还是不敢乱用的。

“刘长史,从今以后但凡是能够帮助到百姓的,你尽管去推广好了,我相信你!”

李佑信誓旦旦地说道。

正是这份信任,让刘伯温更为感动。

虽然因为系统的关系,这些召唤出来的人都会对李佑百分之百的忠心,但如果能得到发自内心的认可,那么这些人的潜力将会得到更好的激发。

发挥出超越历史人物的实力也完全不无可能。

“多谢,楚王,臣立刻就上报尚书省,把曲辕犁推广出去。”

“还上报什么啊,事情紧急,直接派人去河北吧!无论是用户部的名义还是神策府的名义都行!”

其实李佑倒不是怕尚书省拖延,这个时代尚书省的工作效率极高,真的上报上去应该不会有丝毫的拖延。

但是李佑怕尚书省的人汇报到李世民那边去。

最近他好不容易借着筹建神策府而不去早朝,他可不想因为曲辕犁再引起李世民的关注。

这段时间的大朝会,李佑都没有参加。

李世民派人去问,李佑也总是推托在筹备神策府,忙不过来。

还好在刘基的帮助下,户部文书都处理地井然有序,两位尚书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想到李佑一口一个的还是个孩子,李世民便也还给他了一些快乐的童年。

下了朝,李世民照例又去看望长孙皇后了。

长孙皇后在服用了丹栀逍遥散之后,身体渐渐恢复,李世民也慢慢放心下来。

经过药汤的补养,长孙皇后此时已经恢复如常,甚至因为李世民每天的监督饮食,身体比之前还好了不少!

为此,长孙皇后对李世民很是感激。

“二哥,我都听御医说了,这一次多亏你了!”

“如果没有二哥的药方,臣妾的病不可能好得这么快。”

“不过二哥你还藏得真深啊,我从十三岁就认识你,却没有想到二哥还会医术!”

听完这话,李世民哈哈一笑,快速地摆了摆手说道:“朕哪里懂什么医术啊。”

“不过如果你真的想要感谢,那就要多谢佑儿,老天保佑,才能治好你。”

“佑儿?陛下说的是楚王李佑么?”

长孙皇后一脸诧异地说道。

她虽然知道那一天李世民是带着李佑一起过来的,却没有想到李佑会出这么大的力。

李世民微微点头,不光微笑,脸上更是有一种得意的神情。

“二哥,我也听宫女们说过,那天楚王也到了这里。但是宫女都说了他并没有做什么啊?臣妾为什么要谢他啊?”

长孙皇后一脸好奇地问道。

长孙皇后是个善良的人,李佑虽然是阴妃的儿子,但她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皇后的身份为难过李佑,相反还时不时地就会派人送东西到阴妃那边。

尤其是天灾之时,她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保证着阴妃等其他妃嫔的供给。

李世民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其中缘由,朕就不跟你详细说了!”


房玄龄心中打鼓,但碍于李世民炙热的眼神,也只能当着众人的面拆开了信。

“陛下似乎已经知道罗艺造反的事情,现在不管军情,却关心房家的家书,莫非清河房氏……”

不光是,李世民看着房玄龄,此刻勤政殿中众人的目光也都盯着房玄龄。

李君羡更是将手放到了剑上,一旦房玄龄出现什么过激的动作,便准备立刻拿人。

现在房玄龄心中的想法也是如此,他也担心房家和罗艺有什么瓜葛。

“老爸你可千万别坑我啊!”

房玄龄心中默念,接着借着拉开信封的时间差,他迅速地瞥了一眼。

“还好,没有提到罗艺和幽州!”

房玄龄松了一口气,接着开始念道。

“吾儿,玄龄……河北月余无雨,如十日之内仍不降雨,恐今年春播……望吾儿早作安排……”

轰!房玄龄的话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直接在李世民的脑子里炸开了。

‘那个混小子又说对了。大旱的事情说对了,那罗艺造反的事情说对了,那他说罗艺会自己死在路上,是不是真的呢?’

李世民的心中顿时充满了问号。

‘刚刚信上说一句一个多月没下雨了,万一是地方上早有传出,只是他们没有上报呢?不行,我得再确认一下。’

想到这里,李世民回头看向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河北大旱,你们都不知情么?”

如今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乃是大唐左右两位丞相,统领六部,如果地方上有传信,他们自然是第一个知道的。

但是此刻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却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刚刚听到房玄龄的家信,两人也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河北大旱!

他们还真的一点风声都没有!

“陛下,这都是臣的错,臣身为大唐左丞相,掌管户部,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还请陛下责罚!”

长孙无忌当场就跪了下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时候发生旱灾,便是影响了一年。

如今大唐国库空虚,罗艺造反,河北大旱无异于雪上加霜。

还好这一次虽然狼狈,也算是提前知道了消息。

没有因为被下面官员一直隐瞒真实情况,而让灾情变得越来越严重。

他身为百官之首,如今河北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是难辞其咎。

‘户部没有消息,那民间有没有消息呢?’

李世民此刻倒是没有心思理会跪下的长孙无忌,而是转头又看向了李君羡。

如果民间真的有这样的传闻,李君羡的千牛卫应该也有所耳闻。

然而这一次,李君羡的目光同样茫然。

很显然,他也不知道。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

‘看来那个混小子还有几分真本事的。’

‘算你们运气好,我听到了那个混小子的心声,这次不会出什么事情。’

李世民一言不发,只是冷哼,让跪在地上的长孙无忌犹如芒刺在背。

就在长孙无忌准备再说点什么时候,李世民突然开口道。

“先起来吧,现在知道还不算晚。无忌、如晦依你们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场大旱?”

李世民从李佑那里得到了竹筒水车的设计图,有了这样神器,李世民反倒不是很急。

第一次觉得一切似乎尽在掌握,李世民的表情也舒缓了一些。

李世民的问题一出,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光他们两个,勤政殿内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像庙里的菩萨,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爱卿,为何不语啊?”

李世民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高高在上地看着众人。

平日里,都是这帮谋士出谋划策,而他这个皇帝只用做选择就行了。

虽然说这样很方便,但是却显得他这个皇帝啥都不懂,离开了这些谋士啥都不是。

如今,不光早一步看出大旱将至,还有竹筒水车保底,李世民感觉自己稳坐钓鱼台,毫不慌张。

少顷,长孙无忌走了出来。

作为百官之首,他虽然一时也没有太好的计策,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陛下,如今河北灾情的具体情况未定,臣以为应该派人调查清楚,同时命令太常寺准备祭天事宜。”

“祭天求雨?无忌,也觉得朕惹怒了上天?”

长孙无忌的前半句李世民还是非常赞同的,但是后半句却引起了他的深深反感。

自从玄武门之变以后,民间便一直流传着李世民德不配位而惹怒了上天,才在大唐降下灾祸的说法。

为此,李世民也曾经焦虑不已,但是李佑的出现让他认定这就是谣言。

听到李世民发怒,杜如晦也是顶着压力走了出来。

“陛下息怒,长孙大人也是无奈之举。春旱影响的不只是收成,更是民心。祭天求雨,显示的是陛下对大唐百姓的关爱。”

其他的大臣也一齐附和:“两位宰相所言极是,请陛下息怒!”

“那如果朕求不到雨又当如何?”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问道。

“臣愿意亲赴河北,说服河北世家,共同抵抗灾情!”

房玄龄也走了出来说道。

房家也是河北世家,由房玄龄出门联络各大世家,只要各个世家愿意拿出粮食救灾,这灾情还真的就能解决。

但是河北世家豪横,一般的人也不敢夸下海口。

在场这么多人,说起来,也就只有房玄龄还算是和河北世家关系密切。

房玄龄的话一出口,勤政殿内的众人也是觉得此法可行,表情也松动了一些。

“河北世家怕是没那么好说动吧。哪位爱卿还有别的策略?”

然而李世民只是微微一笑,接着开口问道。

房玄龄微微皱起眉头,心中也是有些委屈和不满。

今天如果不是李世民让他出来读家书引出大旱的事情,房玄龄断然是不会出来主动请缨的。

世家的钱是那么好拿的么,身为世家的一员,房玄龄深知其中的难度。

为了完成这件事,房玄龄已经做好了豁出去这张老脸,得罪河北世家的准备了。

然而如今自己已经不顾面子的提议之后,居然李世民还要问其他人有没有策略。

我房玄龄,不要面子的了。

“陛下,如此大旱乃是天灾,没有别的办法。我们也只有上顺天意,下安民心,团结一致,才能渡过此时的危机。”

这一次房玄龄说得一字一顿。

说完之后,和房玄龄交好的杜如晦等人也是齐声附和。

如果放在平日,李世民定然会欣然接受,还会对房玄龄大为赞赏一番,即便是不会立刻奖赏,但是空头支票总是会开一张的。

但今天,嘿嘿……

李世民心中微微叹道:“玄龄,如晦,对不住了,看朕今天秀一把。”


李世民带着笑意说道。

此刻李佑刚刚站定,在魏征说话的时候,他偷偷地退到了文臣的最后,准备等会儿打个盹儿。

李佑以为自己做地巧妙,却不知道,满朝文武都一直盯着他的。

“哈哈!魏征终于出马了!看我等会儿和他打个配合。”

宗正卿李神符握着笏板暗自准备着。

“这下,看陛下和楚王,到底要如何收场!”

李幼良的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就像搬倒了李佑他就能当户部尚书一样。

“魏征这张毒舌,我平时可是最烦的!但现在却莫名的期待!”

长孙无忌此刻的心中也是莫名的期待。

“期待魏征的表现!希望魏征能刚硬些!”

“我也一样!”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不光是这几个人,几乎所有的臣子,都摆出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在众人企盼的眼神中,魏征躬身道:“陛下!楚王早朝迟到!按大唐律,该仗责二十!罚俸一个月!”

“楚王又在陛下登朝时,鲁莽冲入殿内,此乃大逆不道之罪!按大唐律,该仗责五十,流三千里!”

“楚王出任户部侍郎以来,一直未到户部报到,如今户部公文已经堆积如山,实乃荒唐至极,理当速速罢免其户部尚书之职!”

魏征这话一出,满朝鸦雀无声。

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魏征今天是怎么了!胆子太大了吧!”

“魏征这是要将楚王李佑得罪透啊!”

听到这话之后,原本还跃跃欲试的李神符都停下了步伐,他觉得魏征今天实在是有些过了!

李佑怎么说都是一位皇子,无论如何,也该给上几分薄面的!

在李神符看来,魏征今天的做法,不光是在针对李佑,已经有点打压李氏皇族的面子了。

不只是李神符,李世民此时也有点生气。

他虽然也准备好了要看李佑出丑,但“魏大喷子”今天有些过分了!

李世民正在准备如何驳回魏征的话,这边李佑却是又有想法了。

不是吧,这么狠,居然还想打我的屁股!

这个魏大喷子好像的真的有病啊。看他脸上紧张性兴奋和紧张型木僵交替出现,双眼飘忽不定,精神又如此的亢奋。

而且他对什么都要提意见,第一个意思就是反抗,看来我对他患有违拗症的判断是对的。

哎,真是可怜,一定是那个李二给他的压力太大了。等我做出了减压球,一定送他一个!

刚开始李世民还觉得李佑看法独到。

虽然不知道李佑口中的违拗症究竟是什么,但一想到是一种病,他就觉得真有此事。

但是后来听到李佑居然把病因怪罪到自己的头上,李世民就有些不乐意了。

‘哼,混小子,你不是想法多么,我也懒得帮你辩解了,你自己和喷子理论吧。’

当即,李世民朗声开口道:“楚王,你自己来给魏大夫解释一下吧!”

然而李佑却是丝毫不以为意。

这个李二傻了吧,让我和一个病人对喷。

喷赢了有奖励么?

想想这个魏征,除了会喷还会什么,随便找个键盘侠估计都比他厉害吧!

还让我出来直接和他对线,我才不上这个当呢!

李佑的心声听得李世民脑子里一阵嗡嗡的。

“键盘侠”、“对线”这些词语李世民更是一个都听不懂。

但是见到李佑不说话,李世民不乐意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