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曼君李丽君的武侠仙侠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李曼君李丽君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李曼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当初说的是总共能赚五千块,怎么现在每人到手比五千块还多了这么多?账的事情要说清楚,李曼君道:“这个钱,我是按照我们的出资比例来算的,你们俩出资占比百分之十一,我占百分之八十九。”“余下的找人、拉货这些都算在我这里,赵勇那边我也给了两百块辛苦费,我这么分配,你们有什么意见吗?”姐弟两摇头,他们觉得很合理,甚至觉得自己拿的太多了,毕竟他们在这件事上能做的都太少了,主要还是靠李曼君两边搭桥。刘成还花了几天功夫在下水村里守着,刘燕觉得自己是真的白捡了便宜,她只出了点钱,剩下的都是另外两个人在跑。可李曼君也不接受他们把钱退一部分回来,“咱们做人得讲诚信,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少了不行,多了咱们也不会要。”姐弟两对视一眼,激动又欣喜,感觉很不真实。...
《重回九零搞事业李曼君李丽君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当初说的是总共能赚五千块,怎么现在每人到手比五千块还多了这么多?
账的事情要说清楚,李曼君道:“这个钱,我是按照我们的出资比例来算的,你们俩出资占比百分之十一,我占百分之八十九。”
“余下的找人、拉货这些都算在我这里,赵勇那边我也给了两百块辛苦费,我这么分配,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姐弟两摇头,他们觉得很合理,甚至觉得自己拿的太多了,毕竟他们在这件事上能做的都太少了,主要还是靠李曼君两边搭桥。
刘成还花了几天功夫在下水村里守着,刘燕觉得自己是真的白捡了便宜,她只出了点钱,剩下的都是另外两个人在跑。
可李曼君也不接受他们把钱退一部分回来,“咱们做人得讲诚信,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少了不行,多了咱们也不会要。”
姐弟两对视一眼,激动又欣喜,感觉很不真实。
刘燕让刘成掐自己一下,“啊啊啊疼!”
疼,那就是真的。
她们真的一人分到了七千块钱!
四舍五入那就是万元户了吧?
刘成拿着钱傻笑,“姐,要不我两一人出一半买个摩托车怎么样?”
就知道炫耀!刘燕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这笔钱我要留着给自己当嫁妆的,谁管你什么摩托车,想要自己挣钱买去!”
虽然被骂,但刘成还是忍不住乐,“不买就不买,我就是说说而已,又不是真要买......”
李曼君看姐弟两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忍不住高兴,眉眼都含着欢喜。
叮嘱两人把钱收好,最好弄个存折本把钱存起来,姐弟两表示明白后,三人这才各自家去。
李曼君还没走到家门口,远远的就听见自家院子里传来的喧哗声。
原来是热水器老板过来给她家安装热水器,周围邻居全部惊动了。
这可是个稀罕物件,连带喷头和配件要一千六百块,李曼君家还没装之前,只有石楠镇首富家里装了两个。
而现在,李曼君家成为了全镇第二家安装热水器的用户,热水器老板刚带着热水器进来,邻居们听见动静纷纷围过来看。
正是晚饭时间,邻居们手里端着饭碗,一边吃一边围在李曼君家院子里凑热闹。
有的打听李曼君家哪里发财,有的问热水器要多少钱,热闹程度堪比菜市场。
刚下班的李大为正和老板一起选位置安装,王晓娟站在一边给两人指位置,随便回头对付邻居们好奇的询问。
脸上是自豪的笑容,“我家曼君买的,年轻人大手大脚,刚赚点钱就飘了,说家里洗澡不方便,非要弄个热水器回来,我劝都劝不动。”
“哟,曼君买的啊!”对门大婶吸溜一口面条,惊奇问:“曼君不是不上班了吗?现在干什么呢,这么能赚钱了?”
王晓娟能不知道这老嫂子心里酸吗?谦虚道:“就是运气好,捡破烂捡到老物件,卖了赚点差价。”
捡破烂还能捡出一个热水器来?对门大婶顿时觉得嘴里的面条它不香了。
“厉害呀,曼君运气真好。”她勉强笑着低声说了两句,又看了眼已经装在李家厨房外墙上的热水器,啧啧感叹两声,回家去了。
李曼君的到来,又引发邻居们的一阵热情询问,李曼君的说法和她妈一样,纯属运气。
邻居们也就是凑个热闹,打听出李曼君也没赚多少,一个热水器就花得七七八八了,心里平衡了,笑说几句年轻人加油干,便各自散去。
老板把热水器安装好,找李曼君结尾款,李曼君把钱结清,送走老板,关上院门,就只剩自己一家人。
李大为按照刚刚老板教的步骤,试探着打开热水器,热水“噗”的一下从莲蓬喷头里喷出来,温度有点高,他又把火调小点,温度就刚刚好。
王晓娟惊叹:“没想到咱们家也能用上这个金贵的玩意儿。”
李大为把热水器关掉,甩甩手上的水珠,兴致勃勃的冲李建军招手:
“走,咱们去找老木匠买几块板子回来,趁热打铁今晚就把淋浴房弄出来。”
李建军狂点头,乐呵呵跟着老爸出门去买了几块大板子回来。
墙角这块儿本来就是个夹角,用木板把另外两面围起来,顶上盖上一块,上面压好塑料布,最后王晓娟用化肥袋剪开,和旧床单拼起来缝了个门帘,一间淋浴房就成了。
“爸,还差灯泡。”李丽君在旁提醒。
灯泡家里有现成的,但要重新牵根线进来还要费点功夫,李曼君忙叫家人们先把晚饭吃了再做。
一家人围坐一桌,一边吃饭一边看一看厨房旁边多出来的淋浴房,眼里全是期待和满足。
晚上去上晚自习时,李丽君和李建军逢人就说他们今晚要回家洗热水澡,把一群同学羡慕得不行。
李大为吃完了晚饭,撸起衣袖,不知去哪里找了一根电线,让李曼君帮忙打手电筒,为淋浴房装上了电灯。
“行了,把电闸打开试试看。”李大为拍拍手,示意老婆把电闸打开。
王晓娟用拖把头把电闸推上去,李曼君拉下淋浴房外的电灯线,唰的一下,小小的五瓦灯泡亮了起来,把不大的淋浴房照亮。
“成功了!”李曼君欣喜道。
李大为夫妇俩对视一眼,看向女儿高兴的小脸,教训孩子乱花钱的话始终没能说出口。
“谁先洗?”李曼君转头问爸妈,雀跃的神情就像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一个小小淋浴房,就能让她开心这个样子,是李曼君自己都没想到的。
王晓娟无奈的白了她一眼,“快点的吧,等会你弟弟妹妹就要回来了。”
“好咧!”
李曼君立马往卧室冲,找好睡衣,拿上香皂和洗澡帕冲进淋浴房。
浴帘放下勾在木板钉子上固定住,打开热水器,适宜的温水冲出莲蓬头,重生的第二十六天,李曼君终于洗上了心心念念的热水澡。
当热水肆意从身体滑落,打上香喷喷的香皂,揉搓出绵密的泡泡时,李曼君心中也升起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她要过得更好,她要用上洗衣机电冰箱,住上宽敞的楼房,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明亮办公室!
李曼君和刘燕两人一人吆喝一人换糖,把石楠镇的几条居民巷都走了一遍,一个下午,换来满满一袋子的牙膏皮。
两块钱的熬出来的糖稀稀,刘燕扯出五十根糖稀稀,换来了大牙膏皮60块,小牙膏皮150块。
这个时候的牙膏皮里有特殊金属锡铝合金,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在金属物质十分匮乏的八九十年代,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人们将这些牙膏皮回收利用。
像是石楠镇这样的小镇,消息比较滞后,人们都把牙膏皮当成普通废品去卖,最近才有人专门来收牙膏皮。
刘燕挎着空篮子空罐子,看着李曼君背上那鼓嚷嚷的一大包,抹了把额头热出来的汗水,问她接下来去哪儿。
东西收来,肯定要卖出去才有得赚。
李曼君示意刘燕跟上,两人往镇上公交汽车站牌那边走。
她上午出来转悠,就看见有个腰间挎着大包的中年男人在那收牙膏皮,这会儿才是下午四点半,集市都还没散,人应该还在。
果不然,来到车站牌附近,就看见那个熟悉的人影拎着一个大蛇皮袋从对面巷子里走了出来。
看样子,是刚收了一批牙膏皮。
李曼君忙招呼刘燕一起找了过去,中年男人眼睛犀利,一眼就盯住了那个鼓囔囔的旧布包,咧开嘴露出一口黄牙笑着问:
“这都你们俩收上来的?”
刘燕觉得这中年男人长得像是电影里的黑社会大哥,拉了拉李曼君,有点虚。
李曼君安抚的冲她笑了笑,转头对这男人说:“是的,刚收来的牙膏皮,老板你这怎么收?”
老板说:“按个收,小的一个两分,大的一个五分。”
这个价格让李曼君感觉自己今天碰对了,把布包放下来,当着老板面又数了一遍报给他:
“一共是60块大的加150块小的。”
老板也爽快,打开他的蛇皮大让李曼君倒里头,拉开腰上的腰包拉链,数了六块钱递给李曼君。
“你们这石楠镇里,我还是头次收到货,刚刚拿的那些都是约好了从别的镇给我送过来的,你们要是还有,这几天我都在这块转悠,你们有多少我收多少。”
走之前,这个自称自己姓刘的刘老板自信满满的说道。
李曼君和刘燕对视一眼,拎着空掉的布袋和竹篮来到一个小巷里。
刚进巷子,刘燕就迫不及待的催促:“快看看咱们赚了多少!”
李曼君把钱掏出来,虽然只有六块,却数出了六百块的气势。
花生碎是刘燕家里自己种的,不要钱,竹签成本低,刘燕说就当她出的成本了。
那么减去李曼君自己买糖的两块钱,今天下午盈利四块,两人五五分账,一人分得两块整。
这两块钱不算多,可两人想想付出的成本和收获的比例,几乎是翻倍的赚,刘燕乐得合不拢嘴。
约好明天早点开工,继续收牙膏皮,两人各自家去。
......
回到家时,上学的和上班的都回来了。
晚饭王晓娟做了红烧五花肉,那香气,馋得李曼君直咽口水。
等菜上齐,父亲李大为先动了筷子,姐弟三个拿起筷子就对准了那碗亮汪汪的红烧五花,你一筷我一块。
三人不争,但也各不相让,能吃到多少全凭本事。
不得不说王晓娟这手红烧肉做得十分到位,就算跟饭店大厨比也毫不逊色。
李曼君搂了个底,酱红色的肉汁全部盖在饭上,吃得非常满足。
“大姐,你吃这块儿,瘦的,你爱吃瘦的。”李建军夹到一块特别瘦的肉块,想起大姐爱吃,放到她的碗里。
李曼君夹了回去,在李建军碗里挑了一块肥瘦相间的,“我现在喜欢这样的。”
李丽君把筷子伸了过来,“给我给我,我爱吃瘦的。”
李建军憨笑捧着碗,任凭两个姐姐从自己碗里夹走妈妈特意倒在自己碗里的红烧肉。
王晓娟眼看李丽君得寸进尺还要再夹,用筷子啪的打掉她伸出来的筷子:“你吃你自己的,你弟还长身体呢!”
李丽君撇撇嘴,“妈你偏心......”
王晓娟听不得这种话,没好气斥道:“我偏心你怎么长这么大的?喝西北风就能长?”
看着家里三个孩子吃个肉跟饿死鬼投胎一样,李大为好笑又有点心酸,示意妻子别再教训了,快点吃饭。
“不吃菜都凉了,再说你难得做一回儿红烧肉,孩子们心里惦记着,可不都想一次吃个够嘛,回头再做一回吧。”
李大为舔了舔筷子上沾到的酱汁,这是真的香!
王晓娟就是觉得做这个菜太麻烦,才懒得做的。
现在看一家四个全都眼巴巴望过来,没忍住噗的笑出来,得意的说:
“我这红烧肉的本事是跟你们姥姥学的,你们姥姥又是跟一位大厨学来的,人家那位大厨可是给大领导做饭的,那可不馋死你们。”
“妈,今天这点根本不够吃的,明天再做呗。”李丽君卖乖。
李曼君也狂点头表示认同。
王晓娟把手摆了摆,“下回吧,看我心情。”
姐弟三个对视一眼,无不感到失望。
晚饭吃完,李丽君和李建军还要去上晚自习,走之前,李建军掏出一个用鞋盒做的捐款箱,让家里人捐款。
“怎么又捐款?这次又是哪个同学家里人得绝症了?”王晓娟一边收拾一边不耐的问。
李大为带着眼镜坐在木沙发上看报,嘁了妻子一声,“你这张嘴,不会说话就别说。”
就算心里不想捐款,也不能这样说人家同学家人的。
李大为问儿子:“是哪个学生家里出事了?”
“谁都没出事,你们不看看我这捐款箱上写着什么吗?”李建军拍拍鞋盒,一个字一个字读:“亚运为国争荣誉,我为亚运添光彩!”
84年我国得到了举办亚运会的机会,之后便开始为亚运筹建,但以此时的国力,资金不足,无法完成亚运筹备。
是以,为了国家的荣誉,全国发起总动员,各地工人学生,自发为亚运会捐款。
石楠镇中学也给每个班级的学生们派发了捐款任务。
“最后一点,咱们手里这笔钱,我想好好利用起来,现在都开放第十年了,未来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我想乘着这股东风拼一下。”
李曼君看着惊讶的刘燕,小声道:“我有预感,再过两年,市场经济就全面开放了,到时候遍地都是机遇,你难道就真想一辈子待在镇上?不想出去看看外面的繁华?”
“燕子,其实我也是认真想过的,你和刘成手里有那一笔钱,或许真可以思考一下,该怎么去用它。”
“当然,我也不是让你一股脑盲目投资,只是觉得,咱们不能一直这么浑浑噩噩混下去,就像是牙膏皮的生意,总有做完的一天。”
刘燕有点懵了,曼君说的这些,她其实也偶然想起过。
只是她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又没有一技之长,她能干些什么呢?
就像是爸妈说的那样,到了年纪,找个条件还过得去的男人嫁了,生儿育女,安安稳稳过一生。好像已经是她人生很好的结局。
刘燕羞愧的看了李曼君一眼,她都不好意思告诉曼君,她其实在听见她说要跟赵勇结婚的那一瞬间,自己心里想的就是曼君找到了一个好男人,以后可以不用再扒拉,只要在家里洗衣做饭,生儿育女就好了。
心里甚至还有点羡慕,想着自己要是也能相亲到一个像是赵勇这样的男人,那就好了。
不,有赵勇条件一半都可以,只要他有上进心还不打老婆,她都觉得很满足。
却没想到,曼君会跟她说,她不再跟她们合伙捡垃圾,是因为她已经想好要去榕城这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打拼。
结婚生子,只会占据她生命的一小部分而已。
刘燕越想越觉得惭愧,手里拿到七千块钱,给自己和家里人买了一套新衣服后,她就想着把这笔钱存起来,以后当做自己的嫁妆。
如果嫁的男人不靠谱,她有钱可以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不用看男人脸色。
平常就靠扒拉,挣点生活费,也够了。
可是她却没想过,扒拉生意要是和刘老大的牙膏皮一样,越做越没得做了怎么办。
刘燕焦虑了,夜晚和妹妹挤在一张不到一米一的小床上,热出一身黏糊糊的汗水,翻来覆去睡不着。
此刻,她生起买一张新床的想法,想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
明明她现在有这个能力,且一张床的价钱对她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刘燕懊恼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为什么她拿到钱的第一时间,就没能想起来这些事呢?
钱花了还可以再赚嘛!
曼君为了能天天洗热水澡,马上就买了个热水器,现在每天扒拉完回去冲个澡,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
第二天热情满满,继续投入工作中。
看到曼君她就觉得特别有干劲,日子特别有奔头。
次日一早,李曼君从家里拿上户口本,来到汽车站牌前等车进城,就发现刘燕早早就坐在那边了。
“你怎么在这?”李曼君惊奇问。
刘燕抬起头来,顶着一对熊猫眼,委屈巴巴的撅了撅嘴,“都怪你,李曼君!”
李曼君哭笑不得,“我怎么你了?怪我什么?”
刘燕气鼓鼓的说李曼君害得她一晚上没睡着觉,现在眼睛又干又涩,只想流眼泪。
班车还没来,李曼君在刘燕身旁长板椅上坐下,试探问:
“那想了这一晚上,你想出什么来了吗?”
刘燕重重点头,“我要继续干!你前期投入的那一部分本钱退还给你,以后这生意你不干,我和刘成继续干。”
账她都算清出了,现场掏出来,四十二块八毛钱。
李曼君一挑眉,“这数字你怎么算出来的?”
刘燕把小本本拿出来,三人合伙的每一笔收入支出,账目她都记得很清楚,本子一翻,一目了然。
就连李曼君之前私掏腰包给秦叔买华子的钱也算给她了。
李曼君把钱收好,笑着说:“燕子,你这账本做得很好看,我觉得再练练你都可以去当会计了。”
刘燕得意的笑出两颗小虎牙,站起身来,背上她的背篓,拍拍李曼君的肩膀,“苟富贵,勿相忘。”
李曼君噗嗤笑出声,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哈的笑声在安静的街道上传出去很远。
太阳升起,金色的晨光洒下来,落在两个年轻女孩张扬的笑脸上,牙齿白得反光。
刘燕全面接手了石楠镇上的扒拉生意,多浪费一分钟就是浪费一分钱,没空陪李曼君等车,挥挥手先走了。
八点整,班车载着一部分在乡里登车的客人进入石楠镇,李曼君上车,进城。
九点半左右,李曼君在赵勇家楼下汇合,两人拿着户口本,直奔民政局。
现在还没有上五休二,一个星期要上六天班,一般大家都轮流放假。
民政局里周日还有人在上班,加上今天又是六一,大部分人流都集中在学校里,民政局里根本没有登记的新人。
李曼君和赵勇是今天第一对,办事人员给他们核对了信息,又问两人是否自愿,确定双方完全自愿,予以办理结婚。
“啪!”的一个鲜红公章盖下去,赵勇提着的心也跟着落了下来。
昨晚他激动得一宿没睡好,幸好曼君没让他开车去接,要不然熬夜后路上开车肯定很危险。
“恭喜你们!”工作人员把两个红色的小本子递过来给两人。
李曼君和赵勇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就是是带着大红喜字的页面,上写着:持证人李曼君、赵勇。
两人一人一本,页面上方有一个相框虚线。
办事人员说:“尽快把合照拍了,自己贴上去就可以了。”
“好的,知道了,同志谢谢你。”
赵勇谢过办事人员,突然想起什么,让李曼君在门口等一等,风风火火跑到对面小卖部里买了一包烟和一包糖,返回来递给办事人员。
“这是我们第一份喜糖,同志你可一定要收下。”赵勇眼里的喜气都要满出来。
办事人员笑着又说了两句对这对新人的祝福,这种事他们常遇见,喜糖收下了,沾沾喜气。
吴阿姨也没脾气了,直接把茶杯搁在桌子上,问李曼君:
“闺女你跟阿姨说实话,你到底想要个啥样的!”
李曼君也放下照片,坦白道:“我现在其实还不适合找对象。”
这话一出,吴阿姨就看着她直摇头。
李曼君瞬间汗毛倒竖,有种不详的预感。
脑后冷风吹来,王晓娟脱下凉拖鞋,一鞋底板朝她抄了过来,“死丫头,你再说一遍!”
李曼君慌忙起身,一个健步冲到院子里,险些避开从身侧飞来的凉拖鞋。
“乓”的一声响,凉鞋砸到门板上,厚厚的硬塑料鞋跟把门板砸出一个浅坑。
李曼君狠狠咽了口口水,心道这绝对是亲妈,不是亲妈都下不去这狠手,这是真想要砸死她啊。
王晓娟单脚立在屋檐下,黑着脸逼问:“说,你想要找个什么样的!”
李曼君撇了一眼落下凹点的门板,在死亡边缘试探,“我真说了?”
“说!”王晓娟叉腰一喝,中气十足。
李曼君心道这可是你让我说的,开口便道:“我要找个模样看得过去,家里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的,能是城里的就更好了......”
李曼君话音未落,就看见她亲妈额头太阳穴突突一跳,鼓了起来,转身就想逃命时,吴阿姨突然“哎呦喂!”拍膝叫了起来。
“晓娟你等等,你先等等......”吴阿姨一把拽住暴走的老姐妹,冲她猛点头,“有、有!”
“你别拦我,今天看我不打死这个气死人的不孝女......”王晓娟下意识要挣脱,突然听见吴阿姨说有,一愣,“什么有?”
吴阿姨看向已经退到门边随时准备跑路的李曼君,“她说的,有,真的有!”
王晓娟现在也不想多的,只要老闺女愿意相亲,孤儿她也不介意,示意吴阿姨展开说说。
李曼君扒在门框上,忍不住竖起耳朵,她不信真有这么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男生。
见母女俩安静下来,吴阿姨抹了把额头上的急汗,在衣服兜子里掏了很久,掏出一张崭新的照片。
一看就是最近这几天才拍好寄过来的。
“这个,赵勇,年纪也合适,二十五岁的大小伙,是个孤儿,父母在城里给他留了一套房子,如果自行车也算车的话,那就完全符合曼君的条件了。”
没提到工作,那要么是没有,要么就是做零散工。
除了模样和城里的房子,别的都跟先前那几个差远了。
王晓娟心里是不太满意的,但就想看气人的闺女吃瘪,这下李曼君总没话说了吧,可全是按照她说的条件找的。
王晓娟抱臂得意的看向扒在门框上的李曼君,一副胜利姿态,“来,来看看。”
“也就是你吴阿姨,换个人人家谁能找到这么完美符合你条件的对象?”
其实王晓娟还想说,换个张阿姨赵阿姨,人家早走人了。
王晓娟以为气人闺女扭头就要跑,正想仰天大笑三声时,万万没想到,李曼君居然一脸惊喜的跑了回来。
路过某只落单凉鞋,还捡了回来,“妈,你的鞋。”
转头就拉着吴阿姨重新坐下,拿起照片看。
崭新的彩色照片上,是一个五官端正,身材高大,面无表情的年轻男人。
身上穿着影楼提供的并不合身的白衬衣,胸前扣子崩得紧紧的,里面扣住的别针都暴露了。
“他这是被强迫的吗?”李曼君甚至有心情开玩笑,“这一脸被迫营业的模样,有点意思。”
吴阿姨看她这模样,总算松了一口气,笑着说:
“这照片是我城里小阿姨寄给我的,说是住她楼上的小伙子,平时帮她挺多,从小无父无母怪可怜,年纪到了也没人管,就拉他去照相馆照了照片寄过来给我,让我帮忙看看。”
“说是让我有合适的就给介绍介绍,没什么要求,只要姑娘品性好,不嫌弃他这条件就好了。”
王晓娟也来了兴趣,穿好凉拖鞋的她把板凳重新拉回来,坐下问:
“他爸妈是怎么回事呢?城里有房子那说明以前至少是个大厂工人啊。”
难道是因为工伤去世的吗?
吴阿姨叹了一口气,“命苦哟,他父母原本一个大学老师,一个高中老师……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人哪里吃得了那个苦啊,他爸爸抑郁成疾,在他四岁那年就走了。”
“没过两年,他妈思念成疾,也跟着去了,就留下个六岁的小娃娃,家里亲戚都不敢收留他,这么小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长大的。”
“后来情况好了,他家城里的房子还了回来,人就到榕城里来了。”
王晓娟早已经听得眼泛泪光,直叹:“这孩子身世也太苦了。”
再看一眼赵勇的照片,自带一层母爱滤镜,咋看咋觉得那张没有表情的硬脸透出一股坚强倔强。
李曼君抽了抽嘴角,把照片从她妈手上拿过来,又仔细欣赏了一遍,不错,是她喜欢的那种硬汉款。
“吴阿姨,咱们什么时候进城?”李曼君积极的问。
条件这么符合的话,见一面也是可以的,还能趁机省下一笔车费,到时候先看人,剩下的大把时间她就在城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
比起男人,搞钱才是是李曼君心里的第一顺位!
李曼君这反应,王晓娟都还没做好准备呢,眼巴巴看着吴阿姨约到端午后一天进城,把午饭吃完将人送走后,急忙跑回来同李曼君确认。
“你来真的?”
李曼君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嗯的应,“当然是真的,妈,我兜里比脸还干净,汽车票的钱你会帮我出的吧?”
王晓娟没好气的给她屁股来了一巴掌,“别总惦记你那点工资,将来你出嫁,我还得给你置办嫁妆呢,搞不好我还得倒贴给你!”
“嘿嘿,那感情好啊~”李曼君嬉皮笑脸。
王晓娟让她笑得没脾气,转身进屋,拿了一张蓝票子出来塞给李曼君。
“一百块?”李曼君发觉她妈可能是疯了。
王晓娟把她推出门,让她滚去买身像样的衣服,到时候别丢了她的脸。
李曼君早知道相亲有这好处,早相他妈一百个了!
感动不过半秒,王晓娟就追出来叮嘱:“剩下的钱给我退回来!”
傍晚,李曼君经过秦叔,打听到了隔壁镇酱油厂的联系方式,马上打电话过去,问对方要不要收瓶子。
“什么价啊?”对方问,听起来不是很感兴趣。
李曼君报价:“一只一毛八。”比市面批发价格还便宜两分钱。
对方想了想,有点心动,问他们能不能送,能送货的话他就收了。
李曼君心头算盘打得飞快,“那我得算上运费,三十块。”
对方一口答应,“行,那你什么时候送?”
“后天吧。”
对方也爽快,就这么答应了,让李曼君后天把瓶子送过来。
搞定了瓶子,三人一心都扑在明天的废弃厂房上。
李曼君回到家中,李大为那边也把福利房要交的钱打听出来了。
“说是要建大的,八十多平一套,还带独立厕所和厨房,不过这种钱就要得多了,得交五千五。”
双职工家庭,两三年也不定能存下来五千五,单位里很多老同事听了,都在想着怎么凑钱呢。
单位福利房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今年好不容易有了希望,大家都不想错过。
王晓娟听见大房子,还是带卫生间和厨房的,心头痒得不行。
可现实却是钱包不够。
想借钱吧,找谁借呢?
李大为试探问:“要不你跟孩子她小姨那问问?”
她小姨夫和小姨都在县里单位上班,八几年他们就分上房子了,这么多年过去,家里也没什么用大钱的地方,没准能借点。
李大为也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房子,万一借不到钱,手里的钱要买还是买得起,就是没余钱,日子过得紧巴巴。
王晓娟被李大为说得意动,拿起打电话就要给妹妹打电话,想了想,又放下了。
“我、我开不了这个口。”就算是亲妹妹,但姐妹们嫁人后也不常联系,太难为情。
“算了,先不打吧,这不还没确定嘛,万一就跟以前那样,放鸽子了呢?”
王晓娟站起身来,进厨房把做好的菜端上桌,叫李曼君:“洗好没?洗好了过来吃饭!”
“来了!”李曼君穿好衣服,一身清爽的从淋浴房出来,拐进厨房盛饭。
李丽君和李建军今天没回来吃,两人带着李曼君昨天买回来的八宝粥,说下午不回家吃了。
王晓娟拿他们没办法,随他去了,但还是给两人留了饭菜,只吃八宝粥不顶用,晚上下自习了肯定喊饿。
三人在饭桌吃饭,王晓娟突然看着李曼君叹气,“你说说,你要是不装这热水器,咱们家就能换套大房子了,唉,浪费。”
李曼君咽下嘴里的饭,觉得亲妈很无语,“昨天您不洗得挺痛快?”
王晓娟被她这话一顶,恼羞成怒,啪的放下了筷子,无由来就要发火,“你怎么跟长辈说话的?”
李大为忙劝,“哎呀,吃饭呢,说这些干什么,房子的事情再想办法嘛。”
说着给李曼君使眼色,“你也是,少说两句。”
李曼君把碗筷放下,王晓娟瞪她,“怎么,你还想跟我撂筷子?”
“没有。”李曼君无奈,“我是想说,福利房的钱我可以出一半,但以后房产证上得写上我的名字。”
夫妻两都楞了一下,王晓娟问:“你不是把钱都花光了吗?”
随即反应过来,女儿变精明了,还知道藏私房钱了,一时间心情复杂,又高兴房子有着落,又有点别扭。
“你弟以后要娶老婆还要养我和你爸,按照习俗,这房子是给你弟留着的,你好心想帮他一把我们也高兴,他也念你的好,可你要在房产证上写你的名字,你不觉得奇怪吗?”
李曼君要不是把碗筷放下了,这会儿听见王晓娟这句话,饭都得喷她脸上。
“妈,看见外头写的标语吗?男女都一样,都是传后人,您怎么还这么老封建?这法律都说明了,儿子女儿一样要赡养父母,也一样拥有遗产继承权。”
李曼君看向李大为,“我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房子我出了钱,我有一份这不是很正常吗?爸你说呢?”
李大为倒是没这么迂腐,只是李曼君这种想法他还是头一次切身感受到,心里总有点不得劲。
他觉得大女儿最近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她现在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她自己。
当然他觉得这也正常,人都自私,可从前,曼君从不跟弟弟妹妹分得这么清楚。
李曼君也察觉到自己的态度让爸妈不太舒服,缓和了语气,有点委屈的说:
“我只是觉得,这样公平点。”
王晓娟问她:“你是觉得我偏心你弟你妹了?”
李曼君很想反问:难道不是吗?
不过话到嘴边又变成了,“你们不想把房子分我一份那就算了吧,这钱我不出了,留着给自己当嫁妆。”
她这么一说,李大为反倒清醒过来,看着王晓娟说:
“我觉得曼君说的有道理,家里存款本来也有她一份,房子有了,如果用这钱去买房子,以后三姐弟分房,她也合该占大头。”
王晓娟光顾着震惊女儿的想法,倒是差点忘了存款里还有李曼君的一份。
现在听李大为这么一说,不自在的咳了两声,再看李曼君低着头一副委屈的模样,想想她这些日子早出晚归,赚了钱还给自己买口红带好吃的,家里又添了热水器,心也软下来。
论孝顺,她家曼君没得说的。
“那你还能出两千多?”她试探问。
李曼君点头,“这几天我把废弃厂收拾出来,凑一凑应该能凑够。”也不能让爸妈觉得她赚钱很容易。
“那行,等那房子弄下来,就写你爸和我,还有你的名,但现在这房子我提前跟你说好,你和丽君,都不能分,这是你弟弟的老婆本。”
王晓娟觉得李曼君也大了,搞不好马上就要嫁人了,所以得提前跟她把情况说清楚。
李曼君没意见,但放学回来的李丽君知道后,当即把书包“啪”的朝李建军身上一扔,气呼呼进屋,摔了门。
那嘭的一声巨响,听得王晓娟和李大为心都抖了一下。
“这丫头怎么这大气性!”王晓娟震惊住。
李建军被书包砸得靠在厨房外墙上,不知所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