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无删减+无广告

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无删减+无广告

小懒懒懒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知道了,明天你们过来吃夕食,带上沈麦她们。”至于唐见喜,洛云宜觉得不用自己特意交代,她想肆意妄为,但是唐家夫妻是绝对不会放任她的行为。自己的姑娘自己教,再说婆媳关系始终隔着一层,她就算想教,人家未必想听。事情确实也像洛云宜想的那样。昨天舒宴犹去学堂,下午下学了才找到时间去岳丈家里。把洛云宜搬出去住的事情说了,也一五一十地跟岳父岳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担忧。唐见喜初得掌家权,一时有些得意忘形,他也知道这时候即使自己母亲大度不计较。让她规劝唐见喜,唐见喜大概也听不进去,可能还觉得母亲不愿意交出掌家的权力。这种时候,可能岳父岳母说的话能让她听进去一些。其实舒宴犹是真心觉得洛云宜掌家他们是最得利的。他虽然不掌家,但是平时也关心过物价,洛云宜当...

主角:洛云宜舒征敛   更新:2024-11-17 08: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洛云宜舒征敛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小懒懒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知道了,明天你们过来吃夕食,带上沈麦她们。”至于唐见喜,洛云宜觉得不用自己特意交代,她想肆意妄为,但是唐家夫妻是绝对不会放任她的行为。自己的姑娘自己教,再说婆媳关系始终隔着一层,她就算想教,人家未必想听。事情确实也像洛云宜想的那样。昨天舒宴犹去学堂,下午下学了才找到时间去岳丈家里。把洛云宜搬出去住的事情说了,也一五一十地跟岳父岳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担忧。唐见喜初得掌家权,一时有些得意忘形,他也知道这时候即使自己母亲大度不计较。让她规劝唐见喜,唐见喜大概也听不进去,可能还觉得母亲不愿意交出掌家的权力。这种时候,可能岳父岳母说的话能让她听进去一些。其实舒宴犹是真心觉得洛云宜掌家他们是最得利的。他虽然不掌家,但是平时也关心过物价,洛云宜当...

《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知道了,明天你们过来吃夕食,带上沈麦她们。”

至于唐见喜,洛云宜觉得不用自己特意交代,她想肆意妄为,但是唐家夫妻是绝对不会放任她的行为。

自己的姑娘自己教,再说婆媳关系始终隔着一层,她就算想教,人家未必想听。

事情确实也像洛云宜想的那样。

昨天舒宴犹去学堂,下午下学了才找到时间去岳丈家里。

把洛云宜搬出去住的事情说了,也一五一十地跟岳父岳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担忧。

唐见喜初得掌家权,一时有些得意忘形,他也知道这时候即使自己母亲大度不计较。

让她规劝唐见喜,唐见喜大概也听不进去,可能还觉得母亲不愿意交出掌家的权力。

这种时候,可能岳父岳母说的话能让她听进去一些。

其实舒宴犹是真心觉得洛云宜掌家他们是最得利的。

他虽然不掌家,但是平时也关心过物价,洛云宜当家,家里的一应事务都管理的井井有条。

一个农家能有多少大事?洛云宜操心的也多是外面的人情往来,以及家里的各种日常生活。

舒宴犹每个月会交一些家用,但一个月起码有一半的钱是直接给唐见喜的。

洛云宜也不管他们的房中事务。

现在洛云宜搬离,唐见喜是可以掌握家里的钱财,但是他敢保证,每月家里的结余肯定比之前更少。

毕竟洛云宜每月起码抄书两本,得到的银钱也是归为了日常开销。

唐父听闻了这两日唐见喜的所作所为,颇觉脸上无光。

女儿在家时他也是细心呵护着,精挑细选选了舒宴犹做女婿,一是看中他的才学,再则也是打听了舒家的行事作风,知道婆母不是磋磨媳妇的,才请人保了媒。

女儿婚后确实也过得很好。

女婿如他所愿考中了秀才,亲家也早早地给孩子们分了家。

舒宴犹是长子,分到的财产最多。

更何况两位长辈现在还年轻,还能赚钱不说,也能搭把手照顾家里。

甚至连唐母都觉得亲家做的很好,至于女儿暂时不掌家,她觉得没啥。

只有当家了才知道,当家人不好做。

之前女婿每个月会给女儿一些银钱,这一部分没人要求她用在家里。

有时候洛云宜和舒常期还会额外给她一些钱,就怕她手里没钱,不好意思向他们开口。

她们千般为她考虑,结果唐见喜倒好,大好的局面也能弄成这样。

他们夫妻俩也是真的觉得不好意思。

以前只想着女孩要娇养,却忘了教养更重要。

不用舒宴犹开口,唐母主动开口说要来家看女儿。

既然女儿一心想掌家,事情也成了既定事实,她也不想在这方面多说。

但是即使婆母不在家里住,也不能忘记孝顺,就算是为了做样子,唐见喜也得做出姿态来。

所以唐母连夜收拾了行李,打算去女婿家住几天。

女儿是她们没教好,所以出嫁了他们也还是要跟着操心。

这次她就过去好好教她。

人生在世,哪里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唐见喜已经很幸运了。

这会儿唐母已经到了舒家。

唐见喜看到她来,倒是挺高兴。

从钱匣子里拿出铜板就要出去买肉。

唐母也不拦着她。

不过在女儿想把孩子让她帮忙看着的时候,唐母拒绝了。


夕食这一顿,大家都是简单吃,混个水饱。

舒子英看着洛云宜递给她的馒头,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来也没帮上什么,不用给我吃这么好的。”又是馒头又是红薯,太浪费了。

“给你你就吃,今天确实没安排事情,也是考虑着大家相处需要时间磨合,之后事情也多,不会让你闲着。”

现在是六月底,地里的庄稼大多在七八月就会收成。(时间按照现在的农历计算)

然后还要翻地,种秋菜,把地里的蔬果摘下来,该腌的腌,该晒的晒。

而且还要准备过冬的柴火,日常还要出去割些猪草剁碎给鸡吃。

这会儿可没那么多粮食喂鸡。

光是听着就知道事情不少,实际操作起来每一件事情都很费时间。

所以怎么可能会没事做呢。

洛云宜说了一大堆,都是要做的事情,但是舒子英听了反而安心。

有事给她做就好,不然光吃饭不干活,她心里忐忑。

吃完晚饭之后舒子英把碗洗了,又去后院剁了些草,和了两把米糠,把食物煮熟了放凉才倒进食槽。

喂小鸡一次不能给太多食物,所以一天要喂两顿。

为了提高小鸡的存活率,连喝的水都是烧开的水,没找到赚钱的门路,就得格外珍惜家里已有的财产。

鸡也是财产啊。

等舒子英离开,洛云宜也还不能休息。

这个朝代已经开始使用蜡烛,但是日常里更多人用的还是油灯。

灯光其实不怎么亮,洛云宜觉着就跟现代的小夜灯差不多,只能说能视物,不至于抹黑行动。

所以在天黑之前,洛云宜还是愿意在院子里活动。

这会儿家里没有外人,她把几个浴桶又放出来,果然在浴桶里又找到了些东西。

其中一个桶里就是她积攒的布料,装了大半桶呢,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针线包。

有买布送的,也有她自己花钱买的,短时间内她不用再为布料和针线发愁。

这些布料大部分的规划都是做睡衣和家居服,所以买的时候就是选的棉布材质。

她的着装一向是纯色极简风,所以布料也不是花里胡哨的风格。

这个审美其实是受她奶奶影响。

她奶奶酷爱各种大花,衣服颜色也是大红大绿,各种耀眼的高饱和色系。

她看了那么多年,是真的一点都不希望那些颜色出现在自己身上。

另外还有小半桶的布料是一些带花纹的,有一阵子网上特别流行古风,正赶上她又追了一部古装剧,被剧里演员的服装种草,所以买了一些适合做汉服的布料,还有一些纱。

不过买回来之后她又被别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所以这些料子就成了库存。

怕再有东西没清点到,洛云宜这次是看一个浴桶收进去一个。

因为仓库没有限高,几个浴桶她都是摞成一摞,每次仓库里放不下了,她就把东西往浴桶里放。

所以桶里也放了不少东西。

洛云宜甚至看到了一桶肉。

都是塑料袋一小包一小包地装着,很多都是她平时买多了没切完,想着放冰箱冷冻下次吃还需要解冻,就随手丢进来。

然后下一次又忘记这里有肉又出去买。

旁边有一个袋子装的比较多,洛云宜打开,发现是一袋馄饨皮。

是那种很薄的燕皮,这东西在市场不好找,可是每次出去吃,一碗十二个燕皮馄饨,要十几块钱。


而且手里的银钱也吃紧,以后再慢慢筹谋吧。

“要不跟我们回去住几天再回来?”洛云宜的大嫂舒常乐抱着孩子劝她。

她也是舒家村的人,这些年嫁到洛家,公婆讲理,底下的弟妹也都好相处,日子好过,行事自然不会小气。

“没事的,早点适应也好,日子还是要继续过着的。”婉拒了大嫂的好意,洛家她肯定是要打交道的,但不是现在。

“那我叫云峰先去给你买锅,没锅可不行。”衣食住行,其实食才是日常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洛云峰也觉得正该如此,留下舒常乐在这里帮忙归置,他步履匆匆地去找驴车。

他刚才去厨房看过,里面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家里什么都缺。

找驴车送送,还能多载些东西回来。

屋子里空荡荡的,卫生其实不难打扫。

要说这房子其实也才建成两年,青砖瓦房,屋子里都是铺了青砖的,下雨天也不会泥泞。

房屋布局是寻常的样式,正房三间,中间是厅,两边都可以做卧室。

前院和后院都有菜地,供应日常的饮食绰绰有余。

洛云宜反倒是这里比较清闲的人,抱着孩子去厨房转了一圈,其实厨房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那口大水缸还在。

本来水缸是一整块大石头凿的,很重。

李翠花娘家人搬不走,本来想砸了的,被村里人拦下了。

那些零碎的东西让人搬走也就算了,这么好的房子可不能让人糟蹋了。

再说李家是外村人,就算不看在舒家长期的善举,她们也不能看着外村人在村子里嚣张。

反正以后李家人再想进村来,那肯定是不可能了。

这家人老老少少风评都不咋地,老的贪小的毒,反正大家肯定是要帮忙“宣传”的。

中午还是在老宅吃的饭,舒宴犹在家,唐见喜就算心里有点小算盘,也不会在他面前表现出来。

再说以后都是自己当家做主,一顿饭而已,她请得起。

不管是族叔还是村长,或是洛家的亲戚,她都很乐意交好。

毕竟洛云峰也是秀才,洛家人丁兴旺,有本事的人不少,能交好肯定是最好的。

唐见喜不傻,那她为什么和洛云宜关系一般呢?其实还是权力的问题。

如果洛云宜是在她手底下讨生活,那她肯定没那么多意见。

但是问题是舒宴犹是长子,家里的父母是他们的责任,只要洛云宜还能动,她就是那个伏低做小的人。

所以即使继承了大部分家产,唐见喜心里还是在和洛云宜别苗头。

吃过午饭,洛云宜抱着孩子,带着大嫂回到老三的房子,以后就是她的家了。

舒宴犹带着舒以贤扛着粮食过来。

“今年的新粮还没下来,娘你先吃着这些,粮食没了记得说,我不在家就跟老二说,我给您买回来。”

他对洛云宜搬出来的举动不赞成,但是洛云宜坚持,他也不能太激烈地反对。

好在都在村里住着,离的不远,以后经常过来问候就是。

“好,家里的事情安定下来,你也早些回去进学,既然有天赋,还是要继续上进。”

原主的记忆里,舒常期说过大儿子读书有些天赋,只要不荒废学业,中举只是时间的问题。

洛云宜也盼着他功成名就,反正她是长辈,儿子身份越贵重,她就越安全。

舒宴犹点点头。


而且书法也是一门技术嘛,多掌握些技能总是没错的。

洛云宜一边缝孩子的口水兜,一边杂乱地想着事情。

这个朝代一千文为一贯钱,也就是一两银,不过铜钱换成银子,钱庄是要收取手续费的,一两银收十二文,也就是一千零十二文换一两银。

不过钱也值钱。

在村子里生活,节省的人家一年能做到只用一两银,那可是一大家子人一起。

但是洛云宜觉得自己做不到。

菜可以自己种,但是肉得买啊!

猪肉价格在12到20文之间浮动;羊肉25文到30文;兔子肉和羊肉是差不多的价格;牛肉35到45文。

不过牛肉几乎不用考虑,这个年代牛特别珍贵,律法规定不得私自宰杀健康的牛,即使有牛肉,几乎也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餐桌上常见的还有鸡鸭鱼肉,鱼肉最便宜,十文钱一斤,鸡鸭二十文左右。

不说多,一个月总得吃三四次肉吧,几种肉轮流着,一个月开销最少也是七八十文。

一年光买肉就得一两银。

还不算其它开销。

所以她暂时还真不能躺平享受生活。

不吃肉是不可能的,那就得尽量减少买肉的花销。

比如说,在家挖个鱼塘养鱼,鱼苗自己去河里捞,要是养成了就不用花钱买鱼。

反正河里捞不到大鱼,小鱼苗还是不少的。

村里人都说河里肯定有鱼,只不过是大家都没捞着而已。

鸡家里也养了,八只鸡仔,大嫂说里面有六只母鸡,两只公鸡。

如果都能养大,吃鸡蛋是不愁了,甚至可能还有剩余的可以拿去卖。

等这些鸡养大一些,洛云宜准备再买些鸡回来养。

养猪味道实在太大,而且猪越大,需要的食物也越多,她暂时不打算养猪。

那猪圈空着也是空着,再养些鸡也不错。

这样鸡肉也不用出去买了。

不多时,洛云宜已经缝好了三个口水兜,这东西好缝,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一块布加一根布条,布条的长度得能绕着孩子的脖子打结那么长。

洛云宜直接拿了一块打算给小家伙带上。

脖子上有东西,小家伙不乐意,挣扎着不让洛云宜给他系上。

挣扎中他的口水又流出来。

给孩子擦口水的时候,洛云宜好像看到了孩子牙龈上有一点白点。

捏住孩子嘴巴看了一下,洛云宜惊喜:“哎呀,小石头你长牙齿了。”

以后可不能说他是无齿之徒了。

“真的?”舒子英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真的,刚冒头,难怪他总是流口水。”洛云宜很高兴。

她在现代的时候爸妈都不疼她,所以她是没打算结婚的。

但是对于孩子,她还是喜欢的。

毕竟幼崽是人类的未来希望嘛。

她没有孩子,但是她朋友有啊,她朋友说过,孩子长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因为长牙期间孩子的体温可能会升高,个别还会出现发烧的可能。

而且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会食欲下降,夜里睡的不安稳,反正就一个意思,要多关注孩子的变化。

“你陪他玩一会儿,晚饭我去做。”得给孩子蒸个蛋羹,庆祝他长牙齿了。

长牙好啊,以后能吃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至于她们两个,就一人一个馒头,再加一个红薯,捞一块泡菜拌一拌,一顿饭也就成了。

这样简单的伙食,其实也算的上不错。

除了农忙的季节,很少人会吃干的,早上要干活,朝食会吃的好一点,这样才有力气。


还不如人家洛云宜识时务,以前没下过地,现在也知道去地里拔草。

人啊,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努力。

洛云宜倒是不知道村里妇人们竟然大多都是支持她搬出来的。

只不过她们是没有那个底气,也没有名头名正言顺地搬出来。

谁天生就愿意劳苦?好日子谁不愿意过?

只不过她们没有选择,自己也缺了一点勇敢。

所以陷在日复一日的家庭劳累中。

走进家门,小石头在他的篮子里睡觉,天气还是很热,小家伙额头上都是汗水。

不过他睡得还挺香。

舒子英坐在篮子旁边,右手边放了一碗清水,用手指沾着水在地上写字。

“婶娘,你回来了。”听到敲门声,舒子英高兴地起身出来开门。

洛云宜出门之前交代她在家把院门锁好。

家里人口少,安全方面要格外地注意。

“回来了,外面好热,进屋去说话。”洛云宜看着女孩亮晶晶的眼睛,被天气热除出来的燥意也仿佛消散了些。

“婶娘,我会写我的名字了。”

别看她的名字很好听,那是她姑父,也就是洛云峰给她取的,她本人不识字,不过算账倒是学了一点。

毕竟人活着就要花钱,要是算数都不会,会被人骗钱。

“是吗?那等会儿你写给我看。”洛云宜进了屋子,正好和刚睡醒的小石头对上视线。

本来还在揉眼睛的小家伙嘴一下就抿直了,大大方方地表示自己不开心。

小石头开始认人了。洛云宜虽然才带他几天,但是她很用心地在养孩子。

不管是饮食还是日常,安排的都很好。

小家伙反正是记住了她,洛云宜不在的时候他跟谁都能玩,但是只要洛云宜在,小家伙肯定是要待在她身边的。

“哎呀,这是哪家的小哭包啊。”洛云宜以一种夸张的语调作怪地说出这话。

不过身体还是诚实地走向篮子。

用手绢给他把额头上的汗水擦掉,才拿起扇子轻轻地在两人中间扇风。

“英姐儿你把最上面的油纸包放到我房间的床上,然后把篮子里最小的油纸包拿出来拆开。”

小家伙乖乖地依偎着她的手臂,倒是没有一定要她抱着。

“递一个米糕给我,你自己也拿米糕吃。”

小家伙眼巴巴地看着她手上的米糕,洛云宜撕下一条给他。

也就是古代的食物没啥添加剂,要是在现代,洛云宜可不敢随便拿东西给他吃。

小孩儿右手手腕上系了一条棉布绳,绳子上挂了一根打磨的很圆滑的磨牙棒。

家里没有砂纸,昨天晚上洛云宜可是用小刀刮了很久,又拿布擦了好多次,才敢拿给孩子磨牙。

米糕是大米泡软后磨成米浆,里面应该加了一点糖,有淡淡的甜味,也带着一点发酵的酸味,不算特别好吃。

对洛云宜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是小石头就很喜欢。

米糕是软的,在刚冒头的米粒大小的牙齿上磨一磨,其实是口水把米糕打湿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吃到了米糕,这是他为数不多可以自己拿着吃到的东西。

馒头也可以,但是外面的那层皮他吃的费劲。

洛云宜每次都是掰里面的馒头芯给他,还故意撕成好拿的形状。

让小石头吃了半块米糕,又拿勺子喂了水,小家伙就彻底清醒了。

洛云宜赶紧趁着孩子不黏人,把褥子拆了清洗。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