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寿安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朱元璋我都怼了,还差你一个!吴寿安朱元璋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ai小花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只要吴寿安弹劾,系统就会不断地给奖励。虽说目前吴寿安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他弹劾人,需要证据吗?只要一张嘴即可。到时候,自会有人去查明真相。可以说,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过,在弹劾陆仲亨之前,还得要防止这些人的联合报复。”吴寿安内心思虑。毕竟朝廷之争,没有硝烟的战场。弄不好就会被砍头。虽说吴寿安家里有丹书铁券。但是这玩意,能不用就不用。万一朱元璋不认账,那可咋办。想到这里,吴寿安开始筹划怎么去弹劾陆仲亨。才能万无一失。距离明天早朝,还有将近一天的时间。所以吴寿安也不着急。先看看铁刀疤被抓之后。陆仲亨的反应。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先看好这铁铺里面的精铁。这就是罪证。铁证如山。如果陆仲亨狡辩,那剩下的就是打嘴仗。打嘴仗,在大明吴寿安...
《朱元璋我都怼了,还差你一个!吴寿安朱元璋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只要吴寿安弹劾,系统就会不断地给奖励。
虽说目前吴寿安还没有足够的证据。
但是他弹劾人,需要证据吗?
只要一张嘴即可。
到时候,自会有人去查明真相。
可以说,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过,在弹劾陆仲亨之前,还得要防止这些人的联合报复。”
吴寿安内心思虑。
毕竟朝廷之争,没有硝烟的战场。
弄不好就会被砍头。
虽说吴寿安家里有丹书铁券。
但是这玩意,能不用就不用。
万一朱元璋不认账,那可咋办。
想到这里,吴寿安开始筹划怎么去弹劾陆仲亨。
才能万无一失。
距离明天早朝,还有将近一天的时间。
所以吴寿安也不着急。
先看看铁刀疤被抓之后。
陆仲亨的反应。
目前最为重要的。
就是先看好这铁铺里面的精铁。
这就是罪证。
铁证如山。
如果陆仲亨狡辩,那剩下的就是打嘴仗。
打嘴仗,在大明吴寿安还没有怕过谁。
“沈旺兄弟。”
“如果你想洗脱你的嫌疑,最好就在这里守着这些铁证。”
“否则,到时候被对方咬一口,那就不好说了。”
不多久。
吴寿安目光就落在了沈旺身上。
“吴大人,放心。”
“有我在这里,谁也拿不走这些铁证。”
沈旺洗脱冤屈后,拍了拍胸脯,十分保证。
吴寿安摇了摇头。
“有你在?放心?”
“对方来抢,你一个人顶个屁用啊。”
说到这里。
沈旺也无奈。
“那可怎么办?”
“不是,你不是沈家的人吗?”
“去召集人手啊。”
吴寿安提醒道。
说实话。
要真的找人来守在这。
吴寿安是没有人的。
他一个监察御史,手里没兵,只有几个侍卫。
而这里是陆仲亨的产业。
一些官员是不敢派人来守着。
就算派人来,那也是陆仲亨安排来毁尸灭迹的。
锦衣卫负责治安,更不可能来。
而且杨和林目前的职位也是调动不了太多的锦衣卫。
所以,这个任务,就只能让沈公子去做。
沈旺迟疑了一下。
他是离家出走的。
虽说在应天府,有沈家的一些商铺。
但是沈旺实在不愿意去联系。
可事到如今,只好按照吴寿安的话做。
在沈旺心中,也是打定主意。
眼前的这个吴大人,要尽最大能力去巴结。
不说别的,仅凭对方一个八品御史,就能够不畏强权,指挥锦衣卫的队长做事。
以及吴寿安能够用三言两语就劝铁刀疤放弃抵抗。
这人就值得深交。
“也好!”
“我这就去召集人手。”
沈旺内心无奈,但是也不得不依靠家族的资源。
“不急,等等。”
吴寿安喊住了沈旺。
他想知道,沈旺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些假的‘精铁’。
毕竟,沈旺也只是想要从中牟利。
谁知道。
竟然被人玩弄了一手。
以假乱真。
而且还能瞒天过海,以次充好。
“你从何处得来的这些所谓的朝廷精铁?”
吴寿安的语气虽严厉,却藏着一丝探查。
沈旺见状。
苦笑摇头,他本就是个受害者,怎知其中猫腻。
“大人,我也是受人蒙蔽。”
“这铁是有人深夜卖给我的,说是从边疆得来的好货,我哪里知道竟是伪造的精铁。”
沈旺一脸无辜,徐徐解释。
“该死的,要是让我再遇到那人,绝对要好好的教育一番。”
“你就庆幸吧,要真的是朝廷的精铁,恐怕今天这个事情,你还真的不能善了。”
“多谢大人。”
沈旺恭敬的感谢。
吃一堑长一智。
沈旺这一次吃了苦头,他内心暗自发誓,下次要擦亮眼睛。
就在沈旺要离开之际。
他想起了一件事情。
“大人,方才我见你想要咨询打造什么器械?”
“如果有需要,可否拿给我看看,或许我可以帮助到你。”
闻言,吴寿安一怔。
他看着沈旺,心中思虑。
这沈旺是沈家二公子,沈家可是大明的巨富,认识的能人巧匠甚多。
要是有他帮助。
那倒是省去了不少的事情。
“以沈家的人脉,应该能找到最好的工匠打造燧发枪。”
于是,吴寿安将燧发枪的图纸拿出来。
沈旺看了一会儿。
“这器械虽然我不知道叫什么,但是从图纸上来看,做工好精细。”
“这种精细的图纸,我也见过一次。”
“是一幅大船的图纸。”
“那是自称鲁班大师弟子的鲁十三给我爹的礼物。”
闻言,吴寿安眼神微眯,这个名字在他耳中如同炸雷一般响起。
“鲁十三?”
鲁班后人,这身份非同小可,若真能得到其协助,对于打造新式火器无疑是一大助力。
吴寿安收起图纸,心思电转。
“沈旺,你是否能带我去见见这位鲁十三,或是你可知他住何处?”
沈旺沉吟片刻,“鲁十三行踪不定,我的要回去问问我爹。”
吴寿安点了点头。
接下来。
沈旺便是拿着家族的玉佩,去应天府的店铺召集人手。
要知道,沈家在应天府的产业和店铺,也是十分的庞大。
沈旺以沈家公子的名誉,虽然调不动沈家的财力和人力。
但是让这些店铺出一些人手来守着铁铺,那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吴寿安夜抓紧时间去御史台,看一下陆仲亨会有什么反应。
只要熬过今天。
明天上朝后。
吴寿安弹劾之后,朱元璋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那个时候,有朱元璋出面,那人手自然不是问题。
也不会担心陆仲亨动手脚。
此刻。
应天府,一座深宅大院内。
吉安侯陆仲亨正怒目圆睁,手中的茶盏因愤怒而碎裂于地,瓷片四溅。
“混账!”
“这个铁刀疤怎会如此愚蠢,居然让那小小的御史查到了头上来?”
陆仲亨咬牙切齿,脸色铁青。
同时也在责怪铁刀疤,要是早点将那些精铁处理,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一旁的管家战战兢兢。
半响后,才敢小声道。
“侯爷息怒,现在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如何解救铁刀疤,若是他口中吐出半个字,咱们可就……”
“哼!解救?”
“他若能守住口风,自然有办法。”
“若是守不住……”
陆仲亨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那就只能让他永远闭嘴了。”
此刻的陆仲亨也不得不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想办法让铁刀疤闭嘴。
另外一方面,就是派人去铁铺,将那些精铁处理。
不管是死无对证,或者找个背锅侠也好。
反正这个事情,绝对不能让人抓住陆仲亨的把柄。
至于其他的,一切都好说。
随即,陆仲亨立即派人,抓紧去做这些事情。
“如果还是不行,那只能找个人来背这个罪名了。”
陆仲亨也不断地在想办法。
洗脱自己的嫌疑。
他是喜欢银子,但是也要有命去享受。
而另一边。
沈旺带着家族的玉佩前往沈家在应天府的各个商铺,他的心情复杂。
每到一处,沈旺都不忘强调此行的重要性。
沈家的商人们听到是为保护沈旺而行事,纷纷响应,派出精干人手跟随沈旺返回铁铺。
“沈公子,这些人都是各店的能打的选手,保证不会让那些东西有闪失。”
一位中年掌柜拍着胸脯保证道,言语间充满了对沈旺的信任与支持。
沈旺感激地点点头,心中暗道:“看来,有时候低头也不是坏事。”
铁铺周围很快布满了沈家的手下。
他们警惕的目光扫视四周,使得原本普通的铁铺显得格外戒备森严。
夜色渐深,应天府的街道上行人稀少。
偶尔经过的行人看到铁铺前的阵仗,都不免低声议论。
“这是怎么了?”
“铁铺里莫不是藏了什么宝贝?”
“听闻是那位御史查到了些见不得光的事,那些人守着的,搞不好就是证据。”
“御史也能查这些?”
“哈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位御史可厉害了。”
“哟,那看来背景不简单呐。”
“不管如何,明天就会知道答案了。”
……
而陆仲亨也不甘于放弃,
他正在以雷霆手段,暗中布置一切。
企图将所有的事情都避开他,与他无关的样子。
但当他派人来铁铺,想要将精铁偷走时。
却是发现铁铺灯火通明。
早已经围满了沈家的人。
“该死的,沈家怎么会出手?”
陆仲亨也是苦恼。
他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江南巨富沈万三会出手。
这到底咋回事?
陆仲亨懵逼。
一旦有沈家出手,看来想要悄悄偷走这批精铁,那难度太大。
无奈之下。
陆仲亨只好想出了第二种办法。
让义子铁刀疤背锅。
所以,陆仲亨准备将一切的罪责都推到铁刀疤身上。
“吴寿安,本侯劝你最好不要弹劾,否则……”
陆仲亨露出了凶狠的目光。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小瞧了这个小小的八品御史吴寿安。
“来人,给我派人盯着吴寿安。”
“有任何情况,立即来向我禀告。”
眼下。
陆仲亨也不得不重视。
毕竟,一旦这事情传到朱元璋耳中。
一切可就来不及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陆仲亨还是感觉心绪不宁。
于是,他来回踱步后。
便是急匆匆的出门。
不多久。
陆仲亨就来到了丞相府。
到了丞相府门口,陆仲亨让下人通报后。
没过多久就被引了进去。
他走进客厅,只见胡惟庸正端坐于椅上,一脸严肃地看着他。
“吉安侯,有什么急事如此仓促?”
“丞相!”
陆仲亨连忙上前拱手施礼。
“此次特来求您相助。”
胡惟庸皱了皱眉头。
“哦?何事?”
胡惟庸知道,不到万不得已,这个陆仲亨是不会来找自己的。
虽说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可是作为丞相。
胡惟庸老谋深算,依旧保持很淡定。
只见陆仲亨神色凝重,
低声禀报了今日发生的一切。
“今日朝廷,你的确有些鲁莽。”
胡惟庸示意让对方坐下来。
先喝杯茶。
“可,我那不是想要帮助朱恒那小子……”
陆仲亨心急。
“你糊涂啊。”
“那朱恒是陛下的侄子,陛下心里有数。”
“哎,先说说那精铁吧。”
胡惟庸摆了摆手。
陆仲亨则是一脸狐疑的说道:“丞相,我怀疑这个事情,是有人在做局。”
“那吴寿安,区区一个御史,能有多大能耐啊。”
这话一出。
胡惟庸也是一怔。
“你是说,他背后有人?吴良?”
“当初就应该让陛下将吴良处死。”
“哎,留下了这么一个后患。”
“不管有没有人做局。”
“按照刚才你说的,今天这个事情,人证物证据在,恐怕……”
“我怕这事一旦传到陛下那里,后果不堪设想啊!”
陆仲亨听后沉吟片刻。
“事到如今,我希望丞相能帮忙看看,怎么处理。”
陆仲亨恳求道。
胡惟庸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这个事情,和你,和我都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可懂。”
陆仲亨眼珠子转了转。
在体会胡惟庸的话中意思。
“这个事情,你知道该怎么做。”
“那些个义子,死了就再多收几个。”
胡惟庸做了一个杀的动作。
同时,心里正在盘算。
朝堂之中,那些与他作对的人。
以及这吴寿安背后的人。
只要涉及到胡惟庸的利益,那他绝对不会放过。
闻言。
陆仲亨如蒙大赦般连连点头谢恩。
“多谢丞相!多谢丞相!”
“我这就派人……”
“这个事情,与我无关。”
……
从丞相府出来,陆仲亨稍稍安心了一些。
他知道接下来的时间尤为关键。
必须要将事情,全部推到铁刀疤身上。
而且这一批朝廷的精铁,和陆仲亨没有关系。
他从来都没有参与过。
“没错,只要证明,这些事情,与我无关,一切问题,自然可解。”
陆仲亨挺直腰板。
一股杀意,已经涌上心头。
要是因为这一点礼物就毁掉自己的名声,多不划算。
当所有官员都离开后。
一个白发老者缓缓的来到吴寿安府邸。
“几位小哥,老夫不是来送礼的。”
“而是来拜访吴寿安大人。”
那几个侍卫一听,在看了一下对方。
也没有带什么礼品。
这才不紧不慢的去禀报。
要是有眼尖之人,应该就能够认出。
这白发老者,应该就是当朝中书左丞,正二品官员杨宪。
这时。
吴寿安在府邸内,悠闲的品茶。
突然听闻侍卫禀报。
心中不由得一惊。
要知道,杨宪在朝中地位极高。
而且为人精明且手段老辣。
此次亲自登门拜访,必然有其用意。
吴寿安本来打算将之拒之门外的。
但是想了想。
他吴家和杨宪并没有什么过节。
然而上一次,吴良被弹劾的时候。
杨宪并没有出面帮助。
反而是利用吴良的善心,给自己铺路。
此等人十分的奸诈。
何况那个时候,吴良还帮助过杨宪。
最后,却是要落井下石。
实在可恶。
也不知道,这老家伙,怎么还有脸来拜访。
“我倒是要看看,你想做什么。”
吴寿安转念一想。
“请杨大人进来。”
吴寿安整理了一下衣冠,迎了出去。
片刻后。
杨宪被引至厅堂。
两人寒暄几句后。
杨宪才缓缓开口。
“吴大人升官发财,实在可喜可贺。”
“老夫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吴寿安微微一笑,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前些日子,你在朝堂上弹劾陆仲亨,老夫深感敬佩。”
“实在是后生可畏啊。”
说完,杨宪话锋一转。
“然而,你可知朝中有些官员却对你颇为不满,暗中议论纷纷。”
吴寿安眉头微皱。
心中暗自叹息。
“那些贪官污吏自然是不愿揭发他们罪行。”
杨宪意味深长地看着吴寿安。
“总之,吴大人现在已是众矢之的。”
“须知树大招风啊!”。
“若非有陛下撑腰,只怕你早已成了别人的靶子。”
而此时。
吴寿安心头虽然波澜起伏,但他脸上仍旧不动声色。
“多谢杨大人提点,在下定会更加小心行事。”
“嗯……”
杨宪点点头。
“还有一点提醒吴大人,就是今后做事切忌锋芒毕露。”
“毕竟如今你的处境,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听到这里,吴寿安迟疑了一下。
对方主动示好。
无事献什么殷勤?
非奸即盗。
“我想杨大人今日前来,并非只是说这些吧。”
杨宪淡然一笑。
这些无非就是客套话。
杨宪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微微点头,似乎对吴寿安的洞察力表示赞赏。
“吴大人果然聪慧过人。”
杨宪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老夫此次前来,确实还有一件要事。”
吴寿安端起茶杯,轻啜一口,静静等待杨宪继续。
“陆仲亨一案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朝中的风波远未平息。”
“你可能不知道,如今有许多暗流正在涌动,而你则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老夫想邀你一起,弹劾胡惟庸。”
吴寿安眉头微挑。
他知道朝堂之上的斗争从来都是错综复杂。
但这些与他有什么关系。
反正吴寿安看不爽谁,就弹劾谁。
就算眼前的杨宪,吴寿安照样可以弹劾。
都一把年纪了,还操心那么多。
“哦?杨大人此言何意?”
吴寿安试探性地问道。
对方明面上是在拉拢吴寿安,但实际上,是利用吴寿安现在深得朱元璋信任。
进而弹劾李善长和胡惟庸。
“那老夫也不藏着掖着了。”
朱元璋看着陆仲亨,心中说不出滋味。
他既然已经下定决心。
那就要去做。
不管是为了现在,还是为了大明的未来。
而且朱元璋知道,这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远比他想象的更为严重。
他决定以此为契机。
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整顿行动。
肃清官场风气,严惩贪官污吏。
这个事情,任重道远。
但是他朱元璋必须要做。
把大明的贪官都抓起来。
当朱元璋看到旁边的沈旺的时候。
就想起了沈万三。
“你就是沈万三的儿子吧?”
“咱听有人提到过你。”
沈旺受宠若惊。
“草民沈旺见过陛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
沈旺和沈万三的相貌倒是有点相似。
“嗯,不错。”
“回去之后,告诉沈万三,咱想他了。”
沈旺连连回应。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朱元璋,内心紧张。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说实话。
朱元璋并非想沈万三,而是想沈万三的钱。
“还有,记得你刚才说的话。”
“你们沈家和陆仲亨交易的资金,全部归还朝廷。”
朱元璋见到沈家的人,就想到了钱。
“是。”
沈旺毕竟还是年轻,面对朱元璋这样一个人物。
连屁都不敢放。
片刻后。
朱元璋回过神来。
看着吴寿安。
不得不说,这一次吴寿安真的是立下了大功。
“吴寿安弹劾陆仲亨有功,擢升为佥都御史,官至正四品。“
从七品御史,一下子,擢升到正四品。
不得不说。
朱元璋还是很看重吴寿安。
“多谢陛下。”
吴寿安感谢。
只有他的官位上升。
到时候才有能力保住家人。
而且,吴寿安也打算,找个机会。
将自己的父亲吴良,以及家人全部接回来。
所以,官位的提升,对于吴家整个家族来说,也是十分的重要。
而在一边的佥都御史赵连就蒙圈了。
吴寿安当了佥都御史,那他怎么办?
紧接着。
朱元璋的目光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来人,将赵连给咱抓起来。”
朱元璋从朱标提供的信息来看。
这个赵连,多多少少参与了陆仲亨一案。
虽罪不至死。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陛下,饶命啊陛下。”
“微臣……”
朱元璋也不想听赵连解释。
直接让人拉下去,关押起来,听候发落。
赵连一脸苦涩。
前几天在朝堂内才刚刚被打,现在又被抓了。
真的是造孽啊。
赵连怎么也想不通,不就是帮助了陆仲亨一点事情。
没有想到,也因此获罪。
实在不该啊。
朱元璋做好了这一切。
然后目光落在了吴寿安身上。
“吴寿安,你可还有其他需要咱赐予的?”
朱元璋想给吴寿安一个机会。
要是这个时候,吴寿安说要让他的父亲和家人回应天府。
朱元璋也是可以答应。
毕竟,现在吴寿安功绩还是有的。
但是吴寿安却不是这么想。
毕竟,胡惟庸的丞相位置还在。
所以,贸然将家人接回来。
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让吴良等人在青州,还是比较安全。
然而吴寿安也知道,这个时候,要是不提一些要求。
朱元璋也会不乐意。
“陛下,微臣斗胆,想和你要一个人。”
朱元璋闻言,也是很满意。
在朱元璋心里,这个人,应是吴良。
可……
下一刻。
“如今微臣已经是佥都御史,那么监察御史的位置就空出来。”
“哦?”
朱元璋也是迟疑。
“翰林院修撰。”
“你是说新科状元?”
“让新科状元,翰林院修撰,来当监察御史?”
“恐怕不合适吧?”
“翰林院修撰乃是从六品,而监察御史是正七品,相差一个级别。”
说完之后。
朱元璋也不想再继续上朝。
大好的心情,都被这些事情给弄没了。
而且,这两天的朝堂也比较诡异。
朱元璋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底是好是坏。
不过吴寿安的弹劾,无疑是给朱元璋很大的帮助。
从目前来看,是好的。
就看接下来。
“退朝。”
随着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
朱元璋便是起身离开朝堂。
而在朝堂门外。
赵连的五十大板,也只打了二十大板,人就昏厥了过去。
紧接着。
侍卫们,用水浇醒后,继续打。
文武百官看着,心中一阵寒碜。
这都要被打的屁股开花了。
太残忍了。
“我不服……”
“为什么我连一个七品监察御史的弹劾都比不上。”
“我不甘……”
“为什么我的弹劾就不被采纳。”
同样是弹劾,赵连就想不通。
他竟然成为了笑话。
继续打了十大板后。
赵连彻底晕厥过去。
……
而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离开朝堂后。
就立即安排人彻查这事情。
毕竟,朱元璋已经下令。
要是不弄清楚。
就算兵部和工部,都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事关重大,不容小觑。
两个部门也是十分重视。
当朱元璋宣布退朝后,就回到了书房。
朱元璋在书房立即召见了太子朱标,胡惟庸以及李善长。
“几位,你们对吴寿安的弹劾,有什么看法?”
胡惟庸和李善长面面相觑。
胡惟庸微微躬身。
心中不是滋味。
这里面的事情,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是却不能对眼前的人和盘托出。
一旦说出口。
自己将会万劫不复。
所以,胡惟庸在朱元璋面前演戏。
而且还要演得够逼真。
不演戏,那就得要死啊。
“陛下,吴寿安此次的弹劾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若铁刀疤确实是陆仲亨的义子,那么此案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不过,如今铁刀疤已经自尽,很多线索也随之中断,这确实给调查带来了很大难度。”
饶是如此。
胡惟庸还是假装有模有样的分析起来。
目的就是要混淆视听。
而且还要保持中立。
做一个合格的演员。
朱标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父皇,儿臣认为大理寺和刑部联合彻查是最好的选择。”
“此事牵涉重大,必须严加查办,以肃朝纲。”
对于朱标,朱元璋甚是满意。
而且,在朱元璋心中,朱标的做法和想法,都比较符合自己的心意。
李善长则沉思了一会儿。
既然朱元璋问道。
那就只能回答。
“陛下,微臣觉得此案背后必定有更深的隐情。”
“如果吴寿安的弹劾是真的。”
“陆仲亨在朝中势力不浅,如果贸然定罪,恐怕会引起更多纷争。”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纵容他的所作所为。”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头。
他沉吟片刻后,看向胡惟庸。
“胡爱卿,你对这个吴寿安有什么看法?”
胡惟庸眉头紧皱。
变得十分谨慎。
要是放开手脚,大胆的说。
那胡惟庸可以直接开骂吴寿安。
“吴寿安这几天在朝堂上的表现,的确出乎意料之外。”
“这改变有些蹊跷。”
“何况陛下前些日子,将吴寿安的父亲吴良下放到当监工。”
“这……”
胡惟庸想要说下去。
却是被朱元璋抬手阻止。
“这个吴寿安虽然胆子大了一些。”
“但是他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啊。”
“而且他弹劾的内容,咱也是听得进去。”
胡惟庸急忙回复。
“陛下,从之前吴寿安弹劾朱恒公子,以及到现在弹劾陆仲亨,这里面……”
“微臣担忧,会不会有人在背后给他撑腰,受人指使。”
“故意搅乱朝堂?”
“铁刀疤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来与陆仲亨有关,但他服毒自尽的行为又让人怀疑是否还有其他势力在背后操控。”
“而且,根据杨和林的说法,铁刀疤家中发现的账册和金银财宝都显示他曾与多名官员有勾结。”
“这一切都需要进一步核实。”
此言一出。
朱元璋不得不谨慎对待。
毕竟,如果那些人想要以吴寿安为突破口。
加害大明官员。
那还真的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可是朱元璋想了想。
在大明朝堂上,还会有人这样吗?
“有没有人给他撑腰。”
“早晚会知道。”
“是狐狸,早晚会露出尾巴。”
朱元璋胸有成竹。
这些事情,他要处理。
但是要怎么处理。
说实话,朱元璋内心没有一个答案。
他只能静观其变。
随后。
朱元璋眼神一闪,目光落在太子朱标身上,继续问道。
“标儿,你觉得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开始查起呢?”
“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先从这些账册入手。”
“账册上记录的每一笔款项和相关人员,都能提供重要线索。”
朱元璋赞同地点了点头。
而李善长则是继续补充。
“此外,我们还可以派人暗中查探城西打铁铺周围的百姓和商户,看看他们有没有什有有价值的线索可以提供。”
“毕竟,铁刀疤管理这个店铺已经有段时间了,周围的人一定对他有所了解。”
胡惟庸闻言,眼珠子也是转了转。
“弹劾朱恒公子的案子都还没有查清楚,现在又弹劾陆仲亨。”
“这个监察御史……”
“胆子真的不小。”
胡惟庸虽然这么说,其目的就是想要丑化吴寿安在朱元璋心中的形象。
闻言,朱元璋表面看似很平静。
但是却没有说什么。
或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朱元璋正是需要这样的人。
“这个事情,就由太子朱标去负责查吧。”
“涉及朝廷精铁的官员,都给咱查出来。”
朱元璋下令。
他要查出这些贪官。
毕竟,连朝廷的精铁都敢动。
看样子是活得不耐烦了。
朱元璋内心是最为痛恨这种官员的。
所以他准备抓一批,以儆效尤。
“是,陛下。”
李善长和胡惟庸连连点头。
然后朱元璋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
离开朱元璋的书房,朱标便开始了他的调查工作。
他带着一队精干的锦衣卫和几个可靠的文官。
开始从账册入手逐一核查。
这些账册详细地记录了铁刀疤与众多官员的资金往来,每一条线索都不容忽视。
但是核心的,却是没有看到。
这些都是最为普通的账单。
里面根本没有精铁的交易记录。
就算是有,也被人处理过。
根本看不出什么蛛丝马迹。
……
另外一边。
吴寿安离开朝堂后。
也在想这个陆仲亨,居然有这样的手段。
将关押在锦衣卫大牢的人都毒死。
还真的还手段。
在离开朝堂的时候。
陆仲亨白了吴寿安一眼。
那样子似乎在说,想和我斗,你还嫩了一点。
吴寿安见到陆仲亨得意洋洋的样子。
也没有多说什么。
反正这个陆仲亨已经没有几天可活。
“怎么样啊,吴御史?”
“这回,我要让你给我那义子陪葬。”
面对这样的威胁,吴寿安不以为意。
吴寿安没有理会,淡淡一笑,独自走出朝堂。
“胡惟庸这只老狐狸,从头到尾,都不肯露面。”
“不过,他早晚逃不掉。”
他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却波澜不惊。
他知道,这场斗争还远未结束。
而他要面对的对手不仅实力强大,且手段残忍。
但他不怕。
他坚信。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若是命中无此运,亦可孤身登昆仑。
“吴御史!”
就在这时。
一位年轻的官员快步跟了上来,眼神中带着一丝敬畏。
“刚才您那番话真是太勇敢了!”
“我们这些同僚都被您的胆识折服!”
吴寿安微微一笑。
“这只是尽一个监察御史应尽的职责罢了。”
那位年轻官员连忙点头,脸上充满了钦佩之色。
“但陆仲亨可不好惹啊,听说他在朝中有很多势力。”
“这有什么好担忧的,既然敢弹劾,那我自然不会怕。。”
吴寿安淡淡地说。
“是非黑白总会有分晓的一天。”
朱元璋内心深处是想要将这个事情压下来。
最好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后再慢慢教导。
他对朱恒的行为并非全然不知,只是一直以来权衡利弊,未加追究罢了。
朱元璋见到吵闹的朝堂。
脸色一拉,大手一挥,严厉呵斥道:
“都给咱闭嘴。”
“朝堂之上,岂容尔等争吵不休?”
此刻,吴寿安也看出朱元璋有包庇的心思。
但是吴寿安不会给朱元璋这个机会。
否则以后他还怎么弹劾?
这一次,不能退让。
“陛下,定远百姓,怨声载道。”
“他朱恒在定远待不下去,才想要陛下给他升官,离开定远县。”
“陛下若不处罚此人,公道何在,天理何在?百姓们又如何看待陛下?”
“陛下威严又何在?”
一连串的说辞,让朱元璋好不容易平复的心情,再次被提起。
啪!
“吴寿安…你…”
“够了!”
朱元璋大拍桌子,怒喝一声,眼神如刀,从龙椅上站起来。
此刻。
朱元璋直视吴寿安,却在心中暗自惊叹。
这吴寿安的言辞尖锐,竟是让他这久居龙椅之人也为之一凛。
“信口雌黄的小儿!”
朱恒怒道,手心却是在冒汗。
“陛下,吴寿安这纯属诬陷。”
“还请陛下明察。”
“还微臣一个清白。”
朱恒转过身,假装淡定,内心实则慌乱。
突然他跪倒在地,额头触地。
发出沉闷的声响。
也就在这时。
朱恒抬起头,对着旁边的一个人使了眼色。
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人来帮助他说话。
否则,一旦惹怒了朱元璋。
那就算他是朱元璋的义子。
都难免被处罚。
最为重要的是。
朱恒屁股不干净。
要是那些事情都被查出来。
按照刚刚颁布的大诰来处罚的话。
朱恒就算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
“启禀陛下,这个事情,吴寿安有错在先。”
“朱大人,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
“没有想到,吴寿安怀恨在心,竟然污蔑朱大人,足以见此人,心胸狭隘。”
此刻。
在武官一列。
吉安侯陆仲亨缓缓走出。
企图为朱恒开脱。
卖个人情。
怎么说,朱恒的父亲朱六九也算是朱元璋的堂兄弟。
一个小小的御史弹劾的事情。
朱元璋会将朱恒治罪?
陆仲亨内心是这样想的。
加上他和朱六九的交情也算是不错。
陆仲亨的话语刚落,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
众官员纷纷交换着眼神。
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真的要站队的话,还需要认真考虑。
吴寿安一愣。
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这个陆仲亨敢为朱恒出头。
他是真的还不知道朱恒的罪恶吧。
“陆仲亨?”
“好好好,劳资不找你麻烦,你倒是跳出来了?”
对于这个人,吴寿安也没啥好感。
当初害的吴寿安父亲吴良被下放到青州督建王府。
这里面虽然涉及到大明朝堂党争。
而这个陆仲亨也是一个帮凶。
如今,陆仲亨见到吴寿安在朝堂上如此作为,也是抱有不满。
加上朱恒的事情。
所以陆仲亨决定出面,打压一下吴寿安嚣张的气焰。
毕竟,吴良都被排挤下去了。
他这个儿子吴寿安能够翻起多大的浪?
“而且,作为御史,吴寿安不仅在朝堂上睡觉,还弹劾陛下。”
“利用百官威胁陛下。”
“一个小小的御史,简直无法无天。”
“还请陛下,将吴寿安拿下。”
“加以处置。”
陆仲亨完全无视吴寿安。
仗着自己有一点功绩,说话的嗓门很大。
吴寿安撇了撇嘴。
论官职,论地位,论威望,他的确都不如陆仲亨。
可吴寿安偏偏就不怕。
谁让他是御史。
谁让他是有外挂的人。
作为御史,就不怕得罪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