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结局+番外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结局+番外

一只绿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王丰打开纸扇摇了摇,故作风流地笑道:“在这遇到为方兄真是巧了,我们正打算去醉春风里坐坐呢。”醉春风原主没去过,但陆杨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想了想,陆杨笑道:“既然都这么巧了,那要不一起过去?”听到陆杨的话,王丰三人对视了一眼。三人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一些。“行啊,我们正打算去找为方兄你呢。”陆杨倒是没有信王丰的鬼话。这三人连他家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说要去找他?不过陆杨也不是一般人,他笑道:“趁着时间还早,我们赶紧的。”说着,陆杨便转身往醉春风的方向走去。见陆杨态度这般积极,王丰三人都有些愣了。“他,这是吃错药了?”王丰用扇子挡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余涛啪地一声打开扇子,淡笑道:“管他呢,有人付钱,岂不更好?”说着,余涛便大步跟在陆杨后面。王...

主角:刘晓陆杨   更新:2024-11-10 13: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王丰打开纸扇摇了摇,故作风流地笑道:“在这遇到为方兄真是巧了,我们正打算去醉春风里坐坐呢。”醉春风原主没去过,但陆杨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想了想,陆杨笑道:“既然都这么巧了,那要不一起过去?”听到陆杨的话,王丰三人对视了一眼。三人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一些。“行啊,我们正打算去找为方兄你呢。”陆杨倒是没有信王丰的鬼话。这三人连他家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说要去找他?不过陆杨也不是一般人,他笑道:“趁着时间还早,我们赶紧的。”说着,陆杨便转身往醉春风的方向走去。见陆杨态度这般积极,王丰三人都有些愣了。“他,这是吃错药了?”王丰用扇子挡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余涛啪地一声打开扇子,淡笑道:“管他呢,有人付钱,岂不更好?”说着,余涛便大步跟在陆杨后面。王...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王丰打开纸扇摇了摇,故作风流地笑道:“在这遇到为方兄真是巧了,我们正打算去醉春风里坐坐呢。”

醉春风原主没去过,但陆杨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想了想,陆杨笑道:“既然都这么巧了,那要不一起过去?”

听到陆杨的话,王丰三人对视了一眼。

三人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一些。

“行啊,我们正打算去找为方兄你呢。”

陆杨倒是没有信王丰的鬼话。

这三人连他家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说要去找他?

不过陆杨也不是一般人,他笑道:“趁着时间还早,我们赶紧的。”

说着,陆杨便转身往醉春风的方向走去。

见陆杨态度这般积极,王丰三人都有些愣了。

“他,这是吃错药了?”

王丰用扇子挡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余涛啪地一声打开扇子,淡笑道:“管他呢,有人付钱,岂不更好?”

说着,余涛便大步跟在陆杨后面。

王丰想了想,虽还是觉得陆杨有些不对劲,但还是跟了上去。

范平儒也连忙跟上去。

有人当冤大头,他今晚就可以跟小翠姑娘谈谈心了,甚好甚好!

陆杨到醉春风门前便停下了脚步,等着王丰三人过来。

王丰三人走到陆杨身旁,先是嫌弃地看了一眼陆杨的衣着,然后才轻声问道:“为方兄,怎么不走了?”

陆杨笑了笑,“等你们呢,走吧。”

陆杨落后三人半步,慢慢地跟在后面。

醉春风白天献技,可以赏赏曲,看看舞。

也可以在这喝喝花酒。

但晚上便是另一番景象了。

现在正是白日,门前并没有女子在那里揽客。

陆杨几人进去之后,才有女子围上来。

“哟,这不是王公子吗?红霜可是想着您呢!”

说着,杨妈妈连忙让人去把红霜叫过来。

王丰被杨妈妈捧得心花怒放的,大手一挥,便让杨妈妈给他们安排个房间。

杨妈妈让人把陆杨几人送上二楼之后,便准备安排姑娘过去伺候。

陆杨跟在王丰几人后面进了一间房。

房间布置得倒是有些清雅,墙上还挂着不少字画。

陆杨随便地找了个位置坐下。

一直捧着的酒坛已经被陆杨随手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醉春风的服务确实好。

陆杨几人刚坐下,便有人捧着酒壶和茶水果盘进来了。

陆杨扫了一眼王丰三人,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

王丰三人坐下之后便频繁地看向门口,似乎是在等着什么人。

见王丰三人没有点菜的意思后,陆杨看了一眼身后的侍女。

招手道:“你们这里都有什么好吃的?”

女子一听,连忙上前招待:“我们这里有三道招牌菜,凤飞天,三生缘和喜意绵绵,公子您要哪个?”

陆杨端茶的动作顿了顿。

过了会才轻咳一声道:“这三道菜我都要了,你再让厨房那边多弄几道下酒菜过来。”

女子心下一喜,看了看陆杨的衣着之后,只觉是自己看走了眼。

女子出门之后,王丰几人看着陆杨,纷纷笑道:“为方兄就是大气,出手就是阔绰。”

陆杨不解地看向王丰三人。

“这的饭菜很贵?”

王丰笑道:“不贵不贵,对于为方兄来说,一点都不贵。”

余涛也附和道:“这闹到晚上也才几两银子,为方兄不必担忧。”

“哦?”陆杨淡淡地笑了起来。

犹如春风拂面,顾盼生辉。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玩得尽兴点。”

王丰三人一听,乐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为方兄还是那般仗义大气!”

“不愧是我为方兄,就是顾着兄弟们。”

陆杨一边笑着接受了王丰等人的恭维,一边故作不好意思地推脱着。

“大家都是兄弟,分那么清作甚?”

“为方兄说得对,今日咱们不分你我!”

“对的,对的。”

屋里的气氛慢慢变得热闹了起来。

而随着杨妈妈的到来,气氛更是达到了顶峰。

杨妈妈看着王丰笑道:“王公子您看,这红霜姑娘可是来了。”

说着,杨妈妈推了推身旁穿着淡红色纱裙的女子。

轻声呵斥道:“愣着作甚,还不快去王公子身旁伺候好王公子。”

“是。”

红霜确实是个美艳女子,身姿妙曼,一双美目含情脉脉。

走起路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陆杨瞥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

红霜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陆杨,随后轻笑着坐到了王丰身旁。

余涛和范平儒也挑了自己喜欢的女子。

陆杨随手指了一个身着淡黄纱裙的圆脸女子。

只觉这女子长得怪喜庆的。

杨妈妈说了几句客套话,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后,便扭着腰出去了。

杨妈妈走后,陆杨点的菜也上来了。

原本还有些兴趣缺缺的陆杨,这会看到菜上了之后,眼睛都亮了几分。

醉春风的女子都是惯会看人脸色的。

秋水看了一眼陆杨,拿起桌上的酒壶,给陆杨倒了杯酒。

陆杨看了一眼递到嘴边的酒杯。

伸手推了推,笑道:“我不喝酒。”

秋水笑了笑,说了声抱歉后便放下了酒杯。

陆杨拿起筷子,看了看那三盘招牌菜。

一盘烧鸡,一盘红烧肘子,还有一盘清蒸鱼。

凤飞天,三生缘和喜意绵绵。

好家伙,没一个是他猜对的!

陆杨不由地笑出了声。

名字不取得好听点,别人都不会觉得高大上。

这些名字真是取得好啊!

陆杨拿起筷子夹了块烧鸡吃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因为太久没吃鸡肉了,陆杨竟然觉得还不错。

这鸡肉里面还有股淡淡的奶香味。

陆杨又尝了尝红烧肘子。

“不错,肉质酥烂软糯,肥而不腻,要是有碗米饭就好了。”

想了想,陆杨转头让人下去弄碗米饭来。

秋水看了一眼正在大快朵颐的陆杨,又看了一眼正跟姑娘们调笑的王丰三人,嘴角上的笑意已经有些维持不住了。

“公子,来这不喝点酒,难免有些不够尽兴。”

醉春风里的酒都是带着一丝药性的,喝多了便会浑身发热。

到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一些事情。

陆杨就算不了解醉春风里的情况,也不会贸然地去喝这酒。

原主还未喝过酒。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酒量有没有随着过来。

若是喝醉了,那可就有些误事了。

再次拒绝了秋水的敬酒之后,陆杨端起那碗米饭认真地吃了起来。

下酒菜都是一些凉菜,陆杨不是很喜欢吃,便专门吃起那盘红烧肘子和烧鸡。

那盘鱼陆杨动都没动。

王丰三人正忙着跟身旁的女子谈笑风生,之前也没有注意到陆杨。

没想到这一抬头,便见桌上那盘红烧肘子已经只剩一块骨头了。

王丰三人愣了愣,看着还在夹菜吃的陆杨,一时半会地也没有回过神。


但他心里一直觉得。

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肯定是都能过下去的。

但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他一直以为的想法都是错的。

陆大石有些疑惑。

他只是想着陆杨将来能为陆家争光,现在苦一点也没事,这难道也错了?

陆杨看着陆大石迷茫的眼神,心里也有些不忍。

这个男人背负了这么多,现在竟然由着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来说了一顿。

想必内心肯定是非常难过的。

想了想,陆杨出声道:“爹,你别多想,我就是想跟你说,以后我会努力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陆大石回过神,看着陆杨稚嫩的脸庞以及坚定的眼神,心里有些难受,但更多的,却是欣慰。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爹知道了。”

想到之前陆杨说的话,陆大石便道:“之前家里换的杂粮,你要是想弄,那你就弄吧。”

陆杨点头,“多谢爹。”

两人聊了会后,陆杨见陆大石神情还是有些恍惚,也知道自己这些话估计对陆大石的冲击太大了。

想到这,陆杨也不放心让陆大石一个人回去了。

他直接把陆大石送到了城门前。

等陆大石坐上牛车出了城门,陆杨才转身回学堂。

回到舍房后,陆杨坐在书桌前,打算把脑子里关于杂粮酿酒的配方写出来。

这些事到时候他肯定是帮不了多少忙的。

只能靠家里人多忙活点了。

之前家里换的粮,大多都是豆子、粟谷和杂面。

稻谷倒是还剩下了一些。

陆杨想了想,打算从这个粟谷下手。

粟谷脱皮后便是粟米。

陆杨之前有吃过这粟米,感觉就是小米。

用这东西酿酒,应该是可行的。

酒曲这东西,可以去杂货铺里买。

至于这个粟米怎么酿酒......

陆杨开始回想。

他以前被他爸带去制酒的地方看过。

虽然大多都是机器酿造出来的酒,但也大差不差。

况且他以前还刷过不少酿酒的视频。

左右结合一下陆家的情况,应该能弄出一套适合陆家酿酒的方案出来。

想到酿造小米酒的方法,陆杨开始提笔写。

粟米洗干净,浸泡八个小时以上,然后上锅蒸......

陆杨写得入神,连孙元生和冯宝来两人进房也没有发现。

孙元生和冯宝来见陆杨这么认真,便也没有出声打扰陆杨,把拿回来的东西放下之后,便拿着书本去了学室。

等刘开毅回来时,陆杨已经把酿酒的方子都写好了。

两人打了声招呼之后,陆杨便又开始思考。

如今温度较高,放个五到七天就能发酵好。

不过发酵时间越长,酒精度数便会越高,糖味就会减少。

想到如今靖朝的酒大多都是一些发酵酒,度数最高不超过二十,陆杨就把这个心思放到了高度酒上面。

发酵酒就算放久了,也不如蒸馏得出的酒度数高。

想到这,陆杨便在后面又加了一个蒸馏酒。

看着自己写写画画的纸张,陆杨在想。

要不直接全部弄成蒸馏酒?

陆杨有些拿不准主意,想了想,他把视线放到了刘开毅身上。

“启恒兄,你喜欢喝酒吗?”

刘开毅一愣,还以为陆杨这是打算请他喝酒。

但想到之前陆杨被秦夫子罚抄四书五经的事,便皱眉道:“我不喝酒。”

陆杨笑了笑,“启恒兄这么紧张作甚,我只是想问一下,若是有度数高的酒,你会喜欢吗?”


听到这话,秦夫子看了一眼陆杨。

“还有呢?”

还有?

陆杨疑惑地看向秦夫子,有些没想明白秦夫子这是想让他说些什么。

不过与其在这乱想,陆杨打算直接问秦夫子。

“学生愚钝,请夫子指明。”

陆杨知道自己说这句话,秦夫子肯定会生气,索性面上便带了几分乖巧。

秦夫子转头看向陆杨,片刻后才道:“有事可以来找我,万不可耽误了自己的学习。”

陆杨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回夫子,王兄他们还欠了我好几两银子呢。”

秦夫子一愣,瞥了一眼陆杨之后,才道:“知道了,到时候老夫给你提一嘴。”

陆杨连忙道谢,“谢夫子帮忙。”

陆杨实在是太乖巧了,秦夫子看着心里的那点气也消了。

他看向陆杨,下巴往一旁的椅子点了下。

“坐吧。”

陆杨连忙走到一旁坐下。

心知夫子这是要跟他说事了。

秦夫子把棋盘上的棋子一一捡回棋罐中,一边问道:“现在学习上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陆杨诚实摇头。

“回夫子,学生感觉良好,并没有遇到什么疑惑不解的问题。”

秦夫子手一顿,随后点头。

“如此便好,之前的县试情况,我也跟你说过了,你不必紧张,距离下一次县试还有两年,这两年你便好好看书。”

“以你的学识,通过县试肯定是不难的,难就难在你的心。”

说着,秦夫子语气一沉,“就因你的心静不了,之前那两次县试才会遗憾收场,趁着这段时间,你就先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吧。”

“学生明白。”

秦夫子说的倒是原主的毛病,只是陆杨是没有这些毛病的。

不过陆杨也没说什么,左右秦夫子也是为了自己好。

两人就着心态聊了会。

秦夫子见陆杨始终都是一副乖巧、认真聆听的模样,说着说着,不知怎地,也说不下去了。

他微微皱眉道:“行了,你下去吧,若是有遇到什么问题,就来找我。”

“谢夫子。”

陆杨慢慢退下去,帮秦夫子关好房门后,他的神情变得很是平静。

陆杨眯起眼看了一眼天上耀眼的太阳,收回视线后便回了舍房。

第二天一早,刘开毅,孙元生和冯宝来便出了门。

陆杨在舍房里练字,打算过会就去学堂门前等着,省得他爹在外面等久了。

这时,舍房外面响起了王丰的声音。

陆杨眉毛一挑,想着昨天与夫子说的话,把笔放下之后便出了门。

瞥了一眼远远地站在一旁的范平儒,陆杨看向面前的王丰和余涛,不解道:“王兄今日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王丰看了一眼陆杨,眼神复杂又难堪。

“之前还欠着你一些钱,这会是来把钱还给你的。”

说着,王丰直接把手里的碎银递给陆杨。

陆杨没多说,直接把银子收下了。

余涛和范平儒也是给了陆杨一两碎银。

王丰三人知道自己与陆杨之间的关系,给了钱之后便走了。

看着王丰三人的背影,陆杨面色平淡地把手里的银子收好。

想着陆大石也差不多要到了,陆杨回房拿好之前写的配方和图纸去了学堂门前。

陆杨等了一会,陆大石便来了。

陆杨这次没有选择在学堂门前跟陆大石说这些事。

他把陆大石带到了一个面摊上。

叫了两碗馄饨后,陆杨才准备跟陆大石说事。

陆大石看了一眼摊主端过来的馄饨,皱了皱眉,但什么也没说。


老大夫一听,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陆杨。

“没晒好你还敢进来问,挺大胆的啊。”

陆杨嘿嘿地笑着装傻,“小子实话实说,不敢骗大夫您。”

老大夫轻笑一声,随后伸手抓了一把桃仁仔细看了起来。

桃仁个头确实是上乘的,桃仁皮也没有破损。

可见少年的家人也是用心做事之人。

老大夫眼里透露着一丝满意。

这桃仁收是能收,就是这个量......

老大夫把桃仁放下,看着陆杨期待的眼神,淡笑道:“这桃仁倒是好的,只是这个量有些多了,我这焕春堂可收不下这么多。”

陆杨理解地点头,“大夫您这收多少桃仁呢?”

老大夫先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账簿,翻了翻之后,才道:“你往焕春堂送一百斤过来先吧。”

一百斤?

陆杨心下一喜,一百斤也不少了。

就是不知道这价钱是怎么算的。

陆杨自觉扬起一个甜美的微笑,问道:“大夫,这桃仁价钱怎么算呢?”

老大夫看了一眼账簿,随后回道:“一百斤就是二百文钱。”

一百斤二百文钱,这属实是有些低了。

不过陆杨也没有说什么,左右这桃仁生意也做不长久。

这毛桃也是山上自个长的,他赚的就是那个辛苦钱。

二百文,总比没有好。

不过......

陆杨看向老大夫,问道:“大夫,您知道哪里还收桃仁吗?

老大夫没有犹豫便点头了。

“知道是知道,不过你直接过去的话,可能他们不会收。”

说完,老大夫打量着陆杨,没有再说话。

陆杨别的不会,最是会看人脸色。

他笑道:“在下不才,不知大夫可能帮忙引荐?”

老大夫摸了摸胡子,淡笑道:“引荐谈不上,倒是可以给你写封信。”

陆杨一听,先是猜测了一番老大夫话里隐藏的意思。

见实在是想不出来,陆杨直接问了出来。

“不知大夫需要我做些什么?”

陆杨不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帮他。

如果有,那就是他运气爆棚,遇到好人了。

老大夫摇头,看了一眼陆杨之后,便从旁边拿了张纸和毛笔,然后写了几个字。

陆杨没有凑上去看,而是等老大夫给他之后,才低头看了一眼。

纸上写了焕春堂齐老五个字。

陆杨收起心里的沉思,向齐老道谢。

“多谢齐老相助。”

齐老笑了笑,“老夫也是看你机灵,日后也是有大造化的,行了,你快去怀仁堂吧。”

说着,齐老低头,继续忙着店里的事。

陆杨再次拱手道谢,看见齐老挥手之后,才转身离去。

怀仁堂陆杨也进去问过,门面很大。

差不多有三个焕春堂那么大。

陆杨这次过去,顺利地与怀仁堂谈妥了生意。

怀仁堂所给的价格跟焕春堂一样,也是一百斤二百文。

不过怀仁堂没有规定所要的斤数。

也就是说,他能把剩下的桃仁都卖到怀仁堂来。

跟怀仁堂约好送货过来的日子后,陆杨直接去了一趟杂货铺。

现在是午时,杂货铺里没什么人。

陆杨进去之后,直接买了十斤糖。

糖是蔗糖,叫石蜜,三十文钱一斤。

光买这十斤糖,陆杨便花了300文钱。

付钱时,陆杨一阵肉疼。

不过想到一会要去静香书坊交抄好的三字经,多少能回些血后,陆杨也就不心疼了。

想他以前花钱从来不为钱发愁。

现在买点糖都要心疼好一会。

他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

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没钱是当不了咸鱼的!

陆杨再次肯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收好杂货铺伙计递过来的石蜜后,陆杨刚想转身离开。

余光却瞥到了石蜜下面摆放着的白面。

家里虽然有刚收的稻谷,但那要用来换杂粮和银子的。

陆杨摸了摸荷包里的银子,算了一下账。

不算抄书所得,他手里还有400文钱。

白米五文钱一斤。

白面四文钱一斤。

陆家人太多,买米不划算。

买点白面,再加点家里的杂面,一家人就能吃顿软乎香喷喷的包子。

这几天吃那杂粮野菜饼,陆杨也是有些吃吐了。

这偶尔吃吃还行,一天到晚的吃,陆杨是有些受不了了。

想到这,陆杨又跟伙计说道:“伙计,来三十斤白面!”

付好120文钱后,陆杨放好白面,便去了静香书坊。

陆杨过去时,并没有看到书坊掌柜。

不过接书抄的册子上记录着陆杨的名字。

陆杨把《三字经》和纸张递给那位先生。

等那位先生检查完后,陆杨拿到了二百文钱。

陆杨没有再接书抄。

在书坊里买了些便宜的纸张后,陆杨便想去买些肉回家包包子。

想着上次猪肉里的膻味。

陆杨脚步一转,就进了药铺。

有些香料是能入药的。

陆杨之前在杂货铺那里也没有看到什么香料。

想来在药铺里应该是能找到一些香料的。

药铺不大,里面有一个年轻人在忙活着。

陆杨连忙上前询问。

“这位大哥,我想问一下这里有没有茴香之类的香料?”

“大茴香,小茴香都有。”

陆杨又问了其他的香料。

最后花了五十文钱在药铺里买了八角,茴香,桂皮,陈皮,香叶等常见的香料。

这些香料就算包包子不放,煲汤也可以放进去。

陆杨一边想着,一边往屠户那里走去。

张屠户已经认识陆杨了,见到陆杨之后,直接问道:“小哥今天来买什么?”

陆杨看了看木板边上的骨头。

又看了一眼那还有半扇的猪肉,笑道:“屠户大哥,这些骨头若是没人买,就卖给我吧。”

张屠户爽快地应道:“你要我就给你包起来。”

骨头比上次多一点,张屠户只收了陆杨三文钱。

陆杨接过包好的骨头后,又看向那扇猪肉。

五花肉包包子最好吃了。

“屠户大哥,帮我切两斤五花肉吧。”

张屠户点头,手起刀落,直接给陆杨切了两斤整的五花肉。

五花肉是十四文钱一斤。

陆杨想着家里的油罐,又让张屠户切了两斤肥肉。

数好五十八文钱给张屠户后,陆杨直接捧着三包东西往城门那走去。

他这么逛来逛去的,已经到了未时了。

该办的事已经办完,陆杨也没有必要在这里走来走去的。

路上陆杨看到有卖冰糖葫芦的,便花了八文钱买了八串。

虽然有些小孩吃不了一串,但陆杨还是选择一视同仁。


陆大石瞥了一眼刘晓,抬步往那一排罐子走去。

一边走着,陆大石一边让刘晓去把陆柏几人喊过来。

“孩子们都睡着呢,你喊起来作甚?”

说是这样说,刘晓还是听话地去把陆柏几人喊了起来。

陆柏几人正在房里补觉。

现在天天一大早地起来,陆柏几人也习惯回来处理好草药之后补个觉。

这会听到刘晓的喊声后,几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拿起衣服一边穿一边往外走。

陆柏站在门前,看向刘晓有些懵:“娘,发生什么事了?”

陆松和陆榕两人也疑惑地看向刘晓。

刘晓摇头,让陆柏几人先把衣服穿好,才道:“你爹说有事跟你们商量。”

陆柏一听,穿好衣服后,便过去帮陆大石把剩下的罐子搬回杂货间放好。

片刻后,除了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耍。

几个大人都坐在堂屋里等陆大石说话。

陆大石先是把陆杨跟他说的话说了出来,然后才道:“我打算在院子角落里弄个灶台,到时候就在那里弄那什么蒸馏酒。”

说着,陆大石把陆杨之前给他的纸张拿了出来。

知道陆柏他们看不懂,陆大石便一一给几人解释。

一盏茶后,陆柏看着陆大石和刘晓,点头道:“爹,娘,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陆松和陆榕也点头表明态度。

家里没人反对此事。

陆大石心也定了下来。

想到之前陆杨给他塞的三两银子,他连忙把银子拿出来递给刘晓。

“这是杨子同窗还的,你收好。”

刘晓心里一惊。

上回陆大石便带回来了三两银子。

这会又带回了三两,可不是杨子在学堂里面出了什么事了吧?

刘晓把这话问了出来。

陆大石摇头,“就是我上次跟你说的那借钱情况。”

刘晓一听,这才放心地把银子收了起来。

一旁的赵梨花和李静,周寻芳三人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低头弄着绣活。

陆大石见陆柏几人都听明白后,便道:“事不宜迟,今天就开始吧,先把角落里的东西弄出来。”

那个角落里放着一堆干柴。

得先把这些干柴弄到其他地方放好才行。

想到之前陆杨说的得先发酵,陆大石看向刘晓。

“孩他娘,一会你先弄些粟米出来,先泡着,明天就先把它们蒸好发酵再说。”

发酵要几天时间。

他们刚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把剩下的事情弄好。

刘晓点头。

陆大石又看向陆柏三人,吩咐道:“老二和老三出去找点石头回来,老大跟我弄一下灶台。”

“好。”

陆家开始忙活起来。

转眼便到了七月初十。

陆杨一大早的就收拾好东西,与刘开毅三人道别之后,便去肉摊那边买了些肥肉和五花肉。

路上也给铁蛋他们买了些甜嘴的糕点。

他现在手上的钱不多。

一大半的钱都去买了笔墨纸。

现在兜里也就剩下八文钱了。

坐上牛车回家时,陆杨还在想着家里的情况。

也不知道家里现在已经弄成什么样子了。

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天。

若是家里已经按照他之前说的弄好了灶台,那他这次回去就能弄那个蒸馏酒了。

想着这些事,牛车很快便到了大河村。

陆杨到家门前时,家里大门紧闭,也听不见里面的声音。

他后退两步,抬头看了看前面正冒着白烟的院子,想到某种可能,他连忙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