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马卫东马卫国的现代都市小说《优秀文集八零:抛弃家人后,我发家致富了》,由网络作家“马卫东马卫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八零:抛弃家人后,我发家致富了》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爱吃西藏野菊米的绝叔,讲述了前世,我的大哥偷窥女厕所被发现后,一怒之下杀了人。有正式工作的大哥被父母包庇,还让我们其他人抽签为大哥顶罪!在母亲的暗箱操作下,我成为替大哥顶罪的人,坐牢十几年。重生后,我不想为人渣大哥顶罪,也不想理会偏心家人。这一世,我为自己做主,我要靠自己发家致富。...
《优秀文集八零:抛弃家人后,我发家致富了》精彩片段
当下阶段,想要赚更多的钱,自然要从外国人那里赚。
要是一张饼只卖五毛钱,这些饼加起来也才能卖个五块五。
而按现在的价格卖给外国人,则是能够卖到二十多块钱,还是给的外汇券,价格翻了好几倍。
马卫东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一位青年女子对众人喊道:“大家伙都别买他的,看他怎么办!”
“就是,一个投机倒把的个体户,跟我们讲话也敢这样横?”
另有人开口,话语之中充满了对马卫东的蔑视。
“听说那些个体户都进过监狱,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硬气的。”
“他们投机倒把,不干正经事儿,活该被抓进去!”
这人一说话,其他人纷纷嘲讽起来。
在过去那个时代,个体户那是一点地位都没有,没有几个人能看得起他们。
马卫东拿出街道办开具的证明,淡淡说道:“我是街道办下属早餐店的员工,不是什么个体户。”
闻言,那人撇了撇嘴,用很夸张的语气说:“我还当你是首钢的工人,原来只是个早点铺子的人啊!”
“哈哈哈!”
听到他的话语,周围人群全都讥笑起来。
不论什么年头,人都是分三六九等的。
在当时,国营企业才是好工作。
尤其是像首钢那种的大国企,更是比当公务员还要受欢迎,只因他们待遇更好。
四合院里边的轧钢厂,不过是首钢下面的一个厂子。
至于集体企业,那要低上一等,人们根本不愿意去。
像街道办用来安置待业青年的大集体,那就更是人嫌狗厌。
马卫东皱起眉头,喝问:“那你是首钢的吗?”
“我虽然不是首钢的,但我是北冰洋的。”
那人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骄傲。
因为,大名鼎鼎的北冰洋汽水,就是出自他们厂。
作为京城北冰洋食品厂的员工,他们每年都能发不少的汽水和水果罐头。
“哦~原来是北冰洋食品厂的工人啊,难怪这么有优越感!”
马卫东眼睛微微眯起,冷声道:“我倒要去你们厂问问,是不是你们厂领导天天教你们歧视大集体的弟兄,秀工作优越感,破坏无产阶级大团结?
难道你们不知道,开办三产企业,开办大集体是当下的国策吗?为的就是能够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难道你们就这么不想让我们待业青年好过,想让我们每年几十万的待业青年,一辈子都待业吗?”
作为经历过火红年代的人,马卫东可是非常清楚,扣帽子的重要性。
那时候天天迟到早退厂里都无法开除,可要是帽子扣的正了,那就会着重处理。
果不其然,那人顿时面色大变,失声道:“你不要乱说,我可没有这个意思!”
而周围的一些年轻人,看向那人的目光则是有些仇视起来。
因为他们就是待业青年,或者正在街道办开办的缝纫社、早点铺子,或者其他什么大集体合作社工作。
那人看不起马卫东,也是在看不起他们这些人。
马卫东继续喝问:“那你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什么意思?”
“不给我们个交代,我们就去北冰洋堵你们厂长去!”
其他待业青年也纷纷开口。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那人只得求饶道:“各位,我就是嘴欠,真没看不起你们的意思。”
“滚吧!”
马卫东冷哼一声,现在赚钱最重要,没必要跟对方一般见识。
那人如蒙大赦,直接一溜烟的离开了。
见没有好戏看,其他人也都逐渐离去,并无一人去买马卫东的酱香饼。
对此,马卫东也没有任何的担忧。
因为他当下的目标,本来就不是这些人。
“Do you sell Chinese pizza?”
很快,就又有几名外国游客找了过来。
他们刚才遇到了之前买酱香饼的外国人,对方给他们分享了一下,他们感觉很不错,就打算买一些来吃。
“OK!”
马卫东点了点头。
“2!”
其中一人伸出两根手指,并掏出一张五块钱外汇券。
马卫东接过五块外汇券,切了一张酱香饼,分成两份。
接着,他又从兜里掏出三块钱,连同酱香饼一并给了递给对方。
反正对外国人来说,三块RMB就是三块外汇券,价值是等同的。
这一单,马卫东又搞到5块外汇券,扣掉找零的三块,起码赚了三四块钱。
由于马卫东并未准备多少酱香饼,所以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全部都卖完了。
他这次总共搞到了三十一块外汇券,相当于四十多块钱。
哪怕扣除找零和成本,也足足赚了三十多块。
要知道,正式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十来块钱。
若是学徒工和临时工,甚至都不到二十块。
而这只是马卫东半天赚到的钱。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卖点什么都能赚到钱。
卖完酱香饼,马卫东先是回了一趟家,把菜板菜刀这些东西放回去。
然后他换上一件干净的“的确良”衬衫,一双擦得锃亮的旧皮鞋,便骑车离开了。
他一路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位于建国门外大街的京城友谊商店。
若说过去京城最神秘的商店,就是这京城友谊商店了。
这是国内第一家友谊商店,在过去一直是涉外商店。
除了外国友人、港澳侨胞以外,就只有那些高级干部和外交人员才能进入。
普通人没有邀请函和特殊的证件,只能够趴在外面的玻璃窗看,根本没有资格踏入。
在过去,其中一个城市的友谊商店开业,副市长想要进去,都因为没有邀请函而被拒之门外。
由此可见,友谊商店在过去有多牛气。
京城友谊商店
前世的时候,马卫东曾进去过友谊商店一次。
但那是九十年代,已经彻底放开的日子,所有人都能随便进去。
现如今,尽管已经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但你要是没有外汇券,照样还是不让进。
这不,马卫东刚刚来到门口,就被门卫给拦了下来。
门卫淡淡开口:“出示一下证件!”
“同志你好,我没有证件。”
马卫东笑着讲道:“之前我响应国家号召,给香江那边的亲戚写信让他们寄外汇过来,钱过来以后,银行都给换成外汇券了,说是凭这个能来友谊商店买东西。”
“原来是这样啊!”
门卫点了点头,拉开玻璃门道:“进去吧!”
在改开以前,拥有海外关系的人处境都很尴尬,所以人们都会隐瞒起来。
而改开后,由于需要大量的外汇,所以这些拥有海外关系的人,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
各地为了创汇,都会让那些拥有海外关系的人给亲戚写信索要外汇,所以这种事情很常见,门卫也就让对方通行了。
“谢谢啦!”
就这样,马卫东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友谊商店之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