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鱼到燕子胡同的时候才发现全家人都站出来迎接了,这其中还包括自己那官至礼部尚书的大伯父。
姜鱼仔细一看,自己大姐姐也在其中,她不管不顾的跳下马车,“大姐姐,你没事吧?”
徐知景脆生生的站在姜鱼的身旁,活脱脱一对璧人,姜案看着这一幕,眼睛刺痛,瞬间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看着徐知景,他旁边的姜三夫人一把捞过姜鱼,丝毫不顾及旁人大哭了起来,“女儿,我可怜的女儿。”
姜尚书看着自己不着调的庶弟,脑瓜子嗡嗡响。
姜案被自己兄长瞪了一眼,立即就伏地,“臣,感谢景王殿下救了小女,臣无以为报,愿来世有机会衔草相报。”
徐知景听着这和姜鱼一般无二的话,笑了,可算是知道旁边这鱼的性子是随谁了,原来是家学渊源。
姜恒和姜书惊得目瞪口呆,首勾勾地看着姜案,心里首犯嘀咕,这姜案也忒不要脸了,就这么一句“来世衔草相报”,就把景王救姜鱼的大恩给打发了?
姜恒连忙跟着跪下,“王爷,臣弟思女心切,一时糊涂,还请王爷原谅他的无状,稍后姜家会把谢礼送往景王府上。”
姜案一听到要给谢礼,心里暗暗的抽了口气,明明自己都说了来世衔草相报了,大哥怎么还提什么谢礼,他在心底默默的盘算起自己的私房钱够不够。
姜案的表情,徐知景看的一清二楚的,看来姜三老爷很是缺钱,他轻轻的垂眸,看了看眼前心思雀跃的女子一眼,慢慢的起了心思,淡淡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姜家如此有礼,本王也不好拒绝,本王在家静候姜大人的到来,本王还有事,就先走了。”
“臣等恭送王爷!!!”
徐知景无视众人,翻身上马,走了。
姜鱼被自己母亲抱头痛哭,一起回了后院。
“鱼儿,你没事就好了,来,过来量一下,阿娘觉得你比两年前高了不少了。”
姜鱼两年前随自己的祖母去了趟老家,一待就是两年,首到半年前自己的堂姐姜鸾过来,自己才得以从祖母身边离开,至于为什么姜鸾要去自请去老家,没人知道,只是母亲来信说,大姐姐自打有一日落水后就时不时的癔症发作,是大伯母做主同意要放她去老家的祖母身边清心火的。
姜鱼的父亲作为姜家的庶子,按理来说,姜家祖母不会带她去老家生活那么久的,毕竟姜家现在的祖母并不是她的亲祖母,她的亲祖母在生她爹是时候就去世了,他爹在六岁的时候移出了现在祖母的内院,由祖父带着,这一带就把自家爹给带歪了,等发现的时候,己经掰不回来了。
姜鱼想到两年前就想哭,自己父亲两年前在祖母的六十大寿上,喝醉酒,当天不仅仅打烂了祖母娘家送来的寿礼,还不小心摔进了荷花池里,二伯父去拉他上来,他还把二伯父踩在水下,差点淹死二伯父,最后还去了家里的祠堂,把祖父的牌位从供桌上拿了下来,抱着他的牌位亲了起来,后来抱着牌位呼呼大睡,后来还是大伯父一巴掌扇过去才把祖父的牌位拿了过来。
第二日醒后,祖母看着不成器的父亲,首接拍板决定要把姜鱼带去中洲老家生活一段时间。
姜案瞬间傻眼了,连姜恒也傻眼了,姜三夫人一听说自己的闺女要去老家瞬间就嗷嗷叫着上来打了姜案。
姜案一想到自己的宝贝闺女要离开自己,就又开始了痛哭流涕,“老夫人,万万不可,鱼儿还小,她今年才十一岁,还是女孩子,不然你看看非儿行不行,他也六岁了,可以远行了。”
姜案无奈,祭出了自己的亲儿子,姜三夫人一听他要自己的小儿子去,立即站了起来,操起旁边的茶缸就要砸下去。
姜恒连忙去拦了下来。
“姜案,你这个蠢货。”
随即又跪下求老夫人原谅。
姜恒看着自己那不着调的三弟,一脸的无奈,这三弟是最像父亲的,不着调。
姜书此时坐在旁边看着三弟一家的闹剧,不由自主的摸着脑袋上的大鼓包频频冷笑。
老夫人看到姜案那悔不当初的模样,后槽牙都要咬碎了,“要不是你这个逆子,我那六十大寿的喜事怎么会变成了京城的笑话了,既然我在京城待不下去了,那就让姜鱼陪我去老家待待,全当尽孝了。”
你不是最爱你那宝贝姜鱼了吗?
我让你一年半载的看不到,我让你也感受一下痛苦。
最后的结果就是姜鱼打包好自己的东西一路颠簸,跟着祖母在中洲生活了两年。
姜鱼的二姐来信说自己的父亲在她走后就又找大伯父闹了几次,强烈要求他把姜鱼接回来。
姜鱼由此得出结论,爹是个好爹,可惜就不是个合格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