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后没多久,父母就准备离婚。
刚开始并没有离成,理由还是那个全天下父母都会用的理由——为了孩子。
我不怀疑父母的初衷,我想他们可能真的是为了我,为了给我一个完整的家。
可是,谁都不是傻子,这样“完整”的家“徒有其表”。
先说父亲。
自从私自做生意失败后,他倒是安分了一些,也不经常往外面跑了。
造纸厂逐渐走向没落,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管理不善、贪污公款,一方面是造纸厂设备陈旧、体制落后,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每年要拿出一大笔钱“赡养”退休职工。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造纸厂己经像垂死的老者,奄奄一息。
此时的造纸厂特别像清朝的末期,而父亲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梦。
其实,父亲和造纸厂早己经被外面的世界抛到九霄云外了。
再说母亲。
父亲最“辉煌”的时候,母亲过着“少奶奶”般的生活,羡煞旁人。
谁知生活就是一场闹剧,闹得不可开交,闹得天翻地覆。
父亲的所作所为是纸包不住火的。
渐渐地,周围的人都知道了“绚丽烟花”背后的“黑夜”,羡慕也变成了嗤笑和嘲讽。
那一个个孤独的夜晚,不知道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想什么。
其实,母亲内心还隐藏着一个女人“天然”的小秘密——父亲满足不了母亲。
时间久了,那种欲望就会更强烈,就像一匹饥饿的狼,在月夜嚎叫之后,想撕开神秘莫测的苍穹。
机会来了。
父亲认识了小镇酒厂的副厂长,姓孙,名叫哲轩。
听说以前是在大城市工作的,后来年纪大了,家里硬是让他在这个小镇上结了一门亲事,女方脸黑,又长,有一种阴森不好接近的感觉。
而这个孙哲轩,高大帅气,脸出奇的黑,是后天晒出来的,人称“孙黑子”。
他不但文化程度高,而且很有才华,酒厂很多文件都是由他起草的,现在的他,犹如之前风光的父亲。
父亲结识了孙哲轩之后,两个好成了一个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其实母亲很早就认识孙哲轩,他们都是在酒厂上班,只不过一个是副厂长,一个是仓库保管员,平时不大能见面,也说不上话。
那次父亲将孙哲轩带到家里吃饭,这是母亲与孙哲轩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
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出现了。
母亲与父亲的婚姻关系还在硬维持着,貌合神离。
而孙哲轩早就看够了妻子的“死人脸”,更要命的还是他是母亲在没有经过他同意时替他包办的,孙哲轩根本就不爱她。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境遇相同或感同身受时,两颗孤独的灵魂更容易擦出火花。
当人生出现岔路口时,一个路口是私心,一个路口是责任。
选择虽然比较纠结,但内心的欲火会马上烧掉你所有的顾虑,朝着那条不归路走去。
选择有对错之分吗?
我不知道。
当母亲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她必将舍弃一部分,同时,也会拥有一部分。
只不过,舍弃的那部分里,包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