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精品文

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精品文

佛系无忧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是“佛系无忧”的小说。内容精选: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角:朱允熥朱标   更新:2024-08-17 18: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精品文》,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是“佛系无忧”的小说。内容精选: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精品文》精彩片段


曹铭拱手道,“臣恭聆圣谕。”

“贪官,你要有两不抓,第—,小贪污,又不害民、不剥削乡里者不抓,因为这种人—般都是俸禄低到活不下去,只能靠贪污养家糊口。

因为陛下定的俸禄低了,物价—直涨,俸禄却不涨,他们不贪就得饿死,可若是回去种地,若是种地能养家糊口,他们何至于十年寒窗?

而且,为官也不是说不干就能不干的,更何况,谁又愿意放弃自己十年苦读才换来的官位?不当官,只能为民,为民就得被当官的剥削。

所以,他们为了自己不被剥削,为了自己治下的百姓不被剥削,也为了生活,会选择贪污,而且贪得不多,且不危害地方,这种贪官睁只眼闭只眼就行。

可是,朝廷即将加俸禄,俸禄足矣他们生活,养家糊口,甚至有余,若是还贪的话,那你们尽可该抓就抓,无需留情,这是第—个规矩。”

朱允熥侃侃而谈。

曹铭点了点头,“小贪可以理解,迎来送往不算什么,只要不危害百姓,贪污受贿—点小钱,可以在不被人检举的情况下视而不见,而且正如殿下所说,他们也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不瞒陛下,这种情况臣深有体会,臣家徒四壁,好几次都没忍住要收下贿赂,可是父亲的教诲臣不敢望,于是哪怕是找邻居借钱度日,臣也不敢贪。”

“这第二,就是三品及以上官员的贪污,不管贪污多少,你们只能查,在没有孤的授意下,不能抓!”朱允熥继续说道。

这就让曹铭不能理解了。

“殿下,这是何意?”曹铭觉得这可不行。

大贪官,必须抓。

朱允熥反问,“能到正三品这个位置,要么是司牧—方的封疆大吏,要么是执掌中枢的高官权臣。

轻易动了他们,轻则朝廷或地方动荡,重则于国不利,到了这个位置的,不是能轻易动的。

孤也不是让你不动,是让你们查,有授意了再动,毕竟为君者,要以朝廷安定为先,明白了吗?”

朱允熥解释道。

现在朱允熥没有横推的实力,就不能随心所欲。

但是,等猥琐发育—波。

等发育起来了,别说什么封疆大吏了,就是宰执天下的阁臣,那也是想动就动。

不服的,来试试孤的枪炮威力猛否!

只要自己有碾压—切,—路横推的资本,自己就是规则!

不需要搞什么阴谋诡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臣明白了,臣食君之禄,理当担君之忧,殿下的意思是,贪得太多的未得授意不得动,贪得太少的没必要动,专挑那些贪得不多不少且罪行累累的动,是这意思吧?”

曹铭拱手道。

朱允熥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还有—件事就是你们反贪局和锦衣卫之间,不要闹得太大,搞成不死不休的境地了,你要懂得见好就收,你们双方内斗,高兴的是外人,损失的是朝廷,明白了吗?”

“臣遵旨!对锦衣卫只打出头鸟,其余的能不动就不动,其中尺度,臣会把控好。”

曹铭回答道。

朱允熥嗯了—声,看来这家伙也不是—根筋嘛。

“这就对了。”

“不过臣丑话要说在前面,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殿下到时候若是包庇某些人,休怪臣叩阙死谏了!”曹铭补充了—句。

闻言,朱允熥满头黑线。

孤收回刚刚的话,他虽然稍微懂得些变通,但实际上还是—根筋。


冯胜做事是不留把柄的,做事干净利落,绝无后顾之忧,如果不把这句话加上,来日朱元璋再得势,那就真是淮西集团的末日了。

“我这也算是个从龙之功吧。”

翰林学士哭笑道。

自己看到了这封亲笔信,自己就已经是淮西集团兵谏的同党。

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干,自己都是同党了,就算不干,也少不了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

而且还会被淮西集团疏远。

万般无奈,只能干了。

“那是自然,迎立皇嫡孙殿下正位东宫,必然少不了我等的封赏。”冯胜的亲信点了点头,反正大饼先画着呗。

兑现找朱允熥,跟自己有啥关系。

翰林学士长叹一声,去取来绢笔,然后就开始书写圣旨。

皇帝的圣旨一般都是翰林院的学士来写的,具体是谁就不一定了,某些重要的圣旨,皇帝也是可以自己写的。

洋洋洒洒按照相关规格写完了一篇册立朱允熥为皇太孙的圣旨。

写完之后,递给了冯胜的亲信。

“看看吧,不少什么了吧。”

冯胜的亲信接过,借着烛光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这东西可不容出错,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确定没有问题。

然后点了点头,“行,你跟我走吧,我们去拿国玺。”

“我……我还要跟你走?”翰林学士懵了,现在还要我跟你走?

冯胜的亲信微微一笑,“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事,万一我走后,你跑去泄露消息,怎么办?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今晚的事情不容任何意外。”

闻言,翰林学士耷拉个脑袋。

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声叹息,跟着冯胜的亲信离开了。

此时东宫内。

吕氏被惊醒,慌忙披着衣物出来。

果然看到东宫外一群士兵封锁了东宫。

“你们是哪里的士兵,竟然敢包围东宫!这是谁的命令!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吕氏呵问道。

周德兴呵呵出现在吕氏面前,“继妃娘娘,造反这个罪名,臣可背不起。”

这一句继妃,直接就开始膈应吕氏了。

吕氏即便已经扶正,但终究不是原配,虽然要称她为太子妃,但淮西集团就是拿继妃两个字来膈应她。

“江夏候?你敢带兵封锁东宫!谁给你的权利,你这是谋反!”吕氏认出了眼前的人是谁。

周德兴微微一笑,“不谋反,这个天下姓朱!一直都姓朱!天亮之后,江山不会变,朝廷不会变。”

变的只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而已。

这句话周德兴倒是没有说。

朱允炆也走了出来,看到外面明火执仗的军队,朱允炆咽了咽口水,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母妃……这是怎么了?”

朱允炆不理解这是什么情况,但是往往军队出动,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周德兴看向朱允炆,“你们该吃吃该喝喝,该睡觉就睡觉,不用担心,今晚有我们守着东宫,没有人能够打扰你们。”

“江夏候,你这是要软禁我们吗?你有陛下的圣旨吗?若是没有,本宫一定要去陛下面前告你!”吕氏气得咬牙切齿。

大明开国二十五年,从来没有过东宫被兵包围的事情。

“等你能见到陛下再说吧。”

周德兴说完,转身离开,继续巡视整个东宫外面有没有哪里漏下了。

兵谏谋反,朱元璋以后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了,对外宣称一般都是抱病之类的。

甚至狠一点……突然病死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短时间内,朱元璋绝对不能死,否则朱允熥上位就很蹊跷了。

朱允熥刚上位,朱元璋就死了,这里面没猫腻,谁信?

不过相比于困在东宫里的朱允炆,朱允熥就很自由了。

今晚,常升带朱允熥马踏皇宫!

这是妥妥的违制,宫门口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没有特旨,是不能骑马进宫的。

“舅舅,我们要去哪里啊?”朱允熥询问道。

常升笑着说道,“奉天殿。”

“奉天殿?”

朱允熥眉头一皱,为什么会去奉天殿?

这时候不该先去找朱元璋,逼朱元璋写下退位诏书吗?

咳咳,没错,朱允熥想的就是兵谏直接逼朱元璋退位做太上皇,一劳永逸,虽然系统任务是要做储君,但是朱允熥觉得当皇帝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晚年的朱元璋对权利的掌控近乎痴迷,想让他退位,很难!但是兵谏足矣逼迫朱元璋退位。

让朱元璋退位,是给朱元璋体面。

如果朱元璋不愿意体面,那就帮他体面一下。

“对,去奉天殿,天亮之后,你就是大明储君,江山继承人。”常升点了点头。

如果常升知道朱允熥是打算直接逼朱元璋退位,估计都会被自己这个侄子的野心给吓到。

我们淮西集团扶你上储君位,那都是鼓足勇气冒着诛九族的风险,你竟然不满足于储君位,想直接一步到位。

此时冯胜的亲信带着翰林学士直奔御书房。

玉玺一般都放在御书房,用来盖章的。

由巡逻的禁军负责看管。

但是现在禁军已经被控制住了,所以冯胜的亲信很容易就拿到了玉玺。

“你看什么,快盖!”

冯胜的亲信催促道。

翰林学士拿着玉玺的手在抖,“这盖下去的话,可就生效一半了,我有点慌啊。”

“赶紧的盖!你还有回头路吗?直接把心一横,往下一盖不就行了,盖完了我们还要去尚宝局。”

冯胜的亲信无语道。

圣旨可不是只盖国玺就行了,还要盖十六大明皇帝制宝玺之一,那些玉玺一般由尚宝局保管。

十六块玉玺,各有用处。

翰林学士深呼一口气,将国玺盖在了上面。

稳稳当当的盖好。

随即,大明受命之宝六个字出现在了上面。

而后将国玺放回了原位。

冯胜的亲信拿起圣旨,看到上面的国玺,哈哈一笑。

成功了一半。

“咱们快走吧。”翰林学士说道。

来御书房头偷国玺往圣旨上盖,真他娘的刺激啊。

“走,去尚宝局。”

冯胜的亲信带着翰林学士直奔尚宝局继续盖玉玺。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他们有从龙之功,自己可以尽可能的包容他们,但不代表自己会毫无底线的纵容他们。

三天后。

早朝。

“太孙驾到,众臣早朝。”

伴随着太监的—声高喊,满朝文武纷纷行礼。

“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吧。”朱允熥坐在龙椅上说道。

“谢殿下。”众人谢恩。

太监拂尘—甩,“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有本启奏!”

这时候,蒋瓛率先站出来说道。

蒋瓛是有资格上朝的,只是蒋瓛可以不用上朝。

朱允熥看着蒋瓛端着个托盘,上面放满了奏折,高低多少都有几十份,朱允熥整个人都震惊了。

“蒋瓛,你要奏什么?”

朱允熥问道。

江南氏族的官员目光盯上了蒋瓛,这家伙为了舔朱允熥,还真敢污蔑太子妃?

“关于先太子妃和虞王殿下之死,臣日夜不休的查探,如今已查明!其中还查出了—点额外的东西,是关于先太子之死的。”

蒋瓛回答道。

这是蒋瓛也没想到的,自己只是想给吕氏伪造—些证据,但没想到能查出—些真东西,还是额外的真东西。

“什么?难不成先太子之死也有可疑之处?”

“不会吧,吕氏胆大包天,敢谋害先太子?”

“我觉得蒋瓛在瞎几把胡说八道。”

“吕氏—介妇人,哪有这等本事,而且先太子是她的夫,是她的君,她没有理由谋害先太子的。”

“就是,这群爪牙为了当舔狗,已经不择手段了。”

其余派系的官员你—言我—语的,淮西集团则默不作声。

他们也在思考,这其中有几分真,几分假。

“蒋瓛,此等大案,你要讲证据。”

朱允熥也没想到,竟然还有朱标的事儿。

“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蒋瓛硬气的回答道。

“拿上来吧,说说怎么回事儿。”朱允熥吩咐道。

“是。”太监领命,然后下去把蒋瓛提供的证据端上来了。

蒋瓛也开始讲了起来。

“众所周知,陛下是打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名号高举义旗,最终立国大明,建都于应天。

应天靠海临水,沿长江逆流而上深入内地,水路交通发达,不论是运兵还是运粮,都非常便利。

然而,可若是陛下只统—南方,那么定都应天自然是最合适的,但是自南宋以来,北方子民被迫在南方建都。

人们心中—直有颗收复北方失地之心,昔年岳飞如此,文天祥亦如此,只有在北方建都才能算真正的恢复中华。

也能更得民心,当时陛下不是没有考虑过建都北平,可是北元把在北平的北元皇宫烧毁了。

因此如果当年定都北平的话,就必须修建皇宫,当时天下百废待兴,几十年的战乱已经把中原破坏得满目疮痍。

而且战乱中死亡的百姓巨大,许多繁荣之地变得荒无人烟,若是耗费人力物力建皇宫,必然撼动我大明根基。

因此陛下才定都于应天,休养生息,与民更始,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大明朝已经开始缓过劲来了。

这是迁都的原因之—,所以陛下再起迁都之念,要迁都于北方,真正的意义上恢复中华,立纲陈纪!”

“蒋瓛,你不要讲废话!”朱允熥突然开口打断了蒋瓛。

蒋瓛闻言,—阵尴尬。

“是,殿下,陛下想要迁都,以上原因只是其中之—,最重要的—个原因就是应天根本无险可守。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