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卫宁刘彻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汉,马踏全球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卫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大汉,马踏全球》中的人物卫宁刘彻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小说推荐,“卫宁”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穿越大汉,马踏全球》内容概括: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卫宁脖子......
《穿越大汉,马踏全球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夜色微凉,如钩的月牙儿挂在天空,微弱的月光洒向大地。
月色下,大军丛中,一支人数约百人的小队,正在穿插横切。
为首的那名细鳞甲将军格外凶悍,手中长枪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生。
他身后那群轻骑的战斗力同样骁勇,他们紧密的跟随前方冲锋将军,宛如一柄横在大军中的硕大的刀,硬生生的从万骑中劈开了一道缺口。
公孙敖在惊呼,左右也无人能给他解惑。
根本没人知晓这支轻骑从哪里来的,如黑夜中的幽灵一般。
他们每一个人都默契的一言不发,即便负伤或者死亡,从始至终就没听到他们呼喊一句。
从他们的盔甲和武器来看,像是汉卒,但如果是卫大将军派来的人,不可能一言不说。
公孙敖在愣神,匈奴人在惊恐。
起初这支万骑匈奴人认为他们势在必得,今夜定会将公孙敖大军吃掉,即便来了这百骑,在匈奴当户看来也无济于事。
笑话,一百骑能做什么?
一百骑能让他们惧怕!让他们惊恐!让他们后撤!
卫宁淡漠的回首,压低了嗓音,对公孙敖道:“想全军覆没?还不走?”
公孙敖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对方是在给自己打开缺口,让自己冲出去。
“好!”
公孙敖没有丝毫废话,厉声高呼,挥剑遥指前方缺口,怒吼道:“跟本将冲出去!驾!”
他带着仅余下的四百骑朝缺口发起冲锋。
待他们冲出包围圈后,就看到后方黑压压的匈奴骑兵朝着那百骑再次围攻了上去。
公孙敖回眸望去,那百骑就像泥入大海,瞬间被匈奴大军淹没。
公孙敖红着脸,厉声道:“快去找卫大将军,营救他们!”
……
当公孙敖和卫青汇合,将方才情况简单告知卫青后,卫青大惊失色。
“是刘彻吗?!”
只是话刚说出来,便被他否决了,如果是刘彻的骑兵,他不可能和公孙敖没有任何交流。
可是他的步卒和骑兵压根就没离开过大部队。
那么这支百人轻骑部队是哪里冒出来的?又会是谁?
太多的疑惑被卫青暂且放在肚子里,卫青当即带着大军朝三十里外的地带发起冲锋。
等大军冲到的时候,这里已经尸横遍野,再也没有任何人马。
公孙敖亲自带着亲兵举着火把去清点人数,可等他回来的时候,脸上却带着惊恐。
“大将军……”
公孙敖有些颤抖的道:“只有,只有……”
他咽了咽口水,道:“只有匈奴人的尸体,一共一千三百具匈奴人的尸体。”
“那支部队消失了,不可能,不可能啊!”
他们只有百骑,或多或少,但公孙敖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人数一定不多。
可是他们面对的是万人规模的匈奴骑兵。
这种情况下,他们斩杀了将近千名的匈奴人暂且不说,居然一个没死?一具尸体没有留下?
这太诡异了!
所以公孙敖脸色才会变的无比惊恐。
卫青沉默了许久,才面色凝重的道:“人被他们带走了。”
嘶!
公孙敖倒吸凉气。
人被带走了?尸体被他们带走了?
面对如此大军包围下,他们居然还没有放弃同伴?
这究竟是一群什么样子的怪物?
难怪这里没有留下任何尸体,连他们牺牲多少人都无法判断,更别提去辨别他们是谁了!
这群人……真狠!
在面对这么大的包围圈情况下,居然选择了最危险的方式突围,不仅活着的人要突围,死了的人明明是累赘,可他们依旧没有抛弃!
公孙敖一时间愣在原地,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支幽灵骑兵了!
卫青走进尸山,举着火把,对着一匹死马看了一会儿,眉宇紧蹙:“马是大宛马,羽林骑?”
“莫非真是刘彻?”
卫青低声喃喃。
大汉的宝马无比珍贵,羽林的马匹都是汉武帝赏赐的。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一辈子十分钟爱马匹和美女。
他在长安的上林苑中不知藏着多少好马,这次刘彻出征,他想也没想,就给刘彻的羽林骑每人配备一匹大宛马。
这种待遇,卫青都没有。
卫青给卫宁送过去的马匹仅仅是普普通通的军中战马,只是军中战马的佼佼者而已,和大宛马没办法比。
可问题是,这解释不通。
如果真是刘彻,他没必要藏着掖着,究竟从哪里冒出来的轻骑?
卫青怎么也想不通,而且这支轻骑的战斗素质还如此恐怖。
公孙敖一千骑完成不了的突围,他们用一百骑就完成了!
公孙敖战战兢兢的道:“大将军,我听闻这漠南古怪的事多的很,前些日子还有老人对我说这里面有鬼魂……”
“闭嘴!”
卫青冷冷盯着公孙敖,祸乱军心,会让大军陷入恐慌,卫青杀气腾腾的眼神递过去,公孙敖立刻闭嘴。
“安营扎寨,将这群战死的马匹肉给割下来,充当大军辎重。”
“喏!”公孙敖抱拳。
卫青背着手,站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上,沉思着看向远方,眉宇微微蹙起,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这支人马从哪里来,究竟是谁的麾下。
按照公孙敖的描述,这百人骑兵的战斗力实在太凶悍了,这次立下的功劳也不小,他即便要表功,都不知道替谁上表。
……
东南向百里地。
卫宁气喘吁吁的翻身下马,“赵策。”
赵策也气喘吁吁走来,两人有细鳞铠甲的保护,没有受伤,但体力也快到了极限。
“伤亡如何?”
赵策闷声道:“死了二十三名兄弟,三名负伤严重,十九名轻伤。”
卫宁嘴角轻轻扯了扯,日夜相处,让他和这群人都有了感情,心想被针扎了一样,但他却没有表现在脸上。
“火花,骨灰放入牛皮壶。”
赵策踟躇一下,拒绝道:“卫将军,这个地方燃火,会引他们过来。”
“照做!”
“喏。”
赵策小跑离去。
他们的这次冲锋战斗,无人说话,全部沉默不语,即便身负重伤也未开口,不是不疼,是他们不能连累卫宁。
卫青大军中有士卒熟悉他们,熟悉他们的声音,一旦他们开口,一定会被认出来。
如此会让他们知道卫宁出塞了,那么卫青一定会被按住卫宁,甚至军法处置。
傍晚,落霞洒在定襄城池。
卫宁背着手站在定襄郡南门城池上,抬眸望着边疆塞外的国土。
这里,就好像一道天堑,挡住了定襄和塞外的官道,在此前汉匈关系和睦的时候,走卒贩夫的客商们就会从此出塞,朝西边走出,将汉朝的丝绸、瓷器等贩卖到西域,获取丰厚的利润。
张骞开通了河西走廊后,汉朝和西域的商贸被打通。
但由于汉匈关系交恶后,这条道路现在人人自危,边塞百姓们只敢蜷缩在城内,偶有一些冒险的客商,大部分会惨死在丝绸之路上。
这也是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要开启这场漠南河套之战的原因所在。
也不知道卫大将军和刘彻现在到哪里了,找到匈奴人了没有,开战了么?赢了么?
卫宁眼神有些渴望的望着塞外,可惜他却出不去。
一名仆役登上了定襄城头,找到了卫宁,恭敬的道:“卫大将军,我们太守请您过去赴宴。”
卫宁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今日答应了定襄太守秦川,晚上要随他一起见一见长安的使臣。
卫宁点头:“好的,劳烦带路。”
半炷香后,卫宁跟着仆役来到了太守府。
秦川此时已在府外等待卫宁,礼数十分周全,见到卫宁后便笑着道:“卫将军里面请。”
“有劳秦大人。”
卫宁跟着秦太守一起进入中厅。
中厅摆放着九个位置,东西向各四排低矮的案牍,位置上已经做了七名官吏,等秦川走进来后,众人便有礼的起身行礼。
只是看到卫宁后,众人都有些狐疑,却也不知道这名少年究竟是谁,会得秦太守如此礼遇。
秦川笑着对众人行礼,然后带着卫宁走到右前方最前端的位置,示意卫宁落座。
虽然卫宁没读过书,但也从母亲那里知道,汉朝以右为尊。
右前方第一的位置,是极其尊贵的。
卫宁踟躇了一下,但也没多说什么,在秦川的带领下落座到右前第一的位置。
秦太守太守,笑着对外道:“上酒菜吧。”
等菜肴上齐,秦川才对在场的定襄官吏介绍卫宁。
说卫宁昨日孤身杀了三十一名强盗救下其长女后,这群官吏肃然起敬。
可当秦川介绍卫宁在军中官职时,他却有些踟躇。
卫宁到也没有什么自卑感,不卑不亢的道:“骑兵营留守定襄大汉新卒卫宁。”
新卒?
仅仅只是一名新卒而已?
方才尊敬的眼神,这一刻消失,众人不置可否的随意点头。
定襄郡丞是太守之下的第一官,他笑着拱手道:“朝廷使臣尚未到来,吾等在此等候,未免有些无聊,不妨我们酒令助兴如何?”
“好啊!”
众人兴致勃勃,卫宁也不知道汉朝行酒令是什么。
不多时,中厅的中间摆放了一瓶口狭小的壶。
投壶。
汉朝行酒令文化中常见的娱乐项目,未投中者喝酒。
卫宁看了一眼秦太守,抱拳道:“秦大人,我出去一下。”
秦川有些尴尬的点头:“好。”
他之前答应过不让卫宁喝酒,现在又食言,不过这也非他本意,是他手下官吏们临时起意。
“卫将军何必如此着急走。”
“掷完再走啊。”
卫宁走到门前,沉默了一下,从一旁仆役拿起小酒盅,随手朝后方扔去。
酒盅不偏不倚落在酒壶的瓶口内。
额。
众人呆滞的看着这一幕,皆有些发呆,再看卫宁,此时他已经离去。
对方并不是不善于投掷,仅仅是他不想欺负人罢了。
这一刻,众人面面相觑,只感觉脸颊火辣辣的汤。
“我还是不太喜欢这种宴会。”
卫宁叹口气,漫无目的的走在太守府的宅院内。
“为什么呀?”
“社交可以增加你的人脉呀,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握呢?”
卫宁警惕的看着四周,发现一名女子背着手站在假山后面。
是秦子榆。
卫宁认得她,今日才救了她。
卫宁道:“我自幼没经历过这种场合,总觉得文官们的心思太多太重。”
秦子榆道:“可是没有人自幼就会经历这种场合呀?你以后若是当上将军了,你也要应酬。”
“总不能天天都在塞外打仗呀,对吗?”
卫宁想了想,道:“对。”
“不用太在意别人说什么,也不必在意他们怎么看你,他们若是对白丁士卒看不起,那不是你的问题,是他们的问题啊。”
“这说明他们的情商很低,在官场也做不了多久的,你看那些真正懂得为官的人,对底层百姓就会很和蔼,最起码他们表面上会如此的。”
“越是做到高位,越是能让你如沐春风,可你却不知他们心中会怎么算计你。”
卫宁愣了一下,呆怔的看了一眼秦子榆。
秦太守倒是生了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儿。
秦子榆掩面笑了笑,道:“你现在是一名士卒,未来不会一直如此,卫青以前还是骑奴呢。”
“所以呀,你应该感到开心,因为你遇到的是一群白痴,而不是一群精于算计的笑面虎。”
卫宁也跟着笑了,他认真的看着秦子榆,微笑道:“谢谢秦姑娘。”
“那我回去了。”
“恩恩。”秦子榆点头,目送卫宁离去。
等卫宁再次回到宴会中厅落座后,他的心态平和了许多。
就在此时,外面脚步声响起。
一群从长安来的使臣焦急踏步进入中厅。
秦太守和一众官吏起身拜谒,卫宁也是如此。
为首的宦官尖着嗓子道:“哎呀!小卫大人,老奴去军营找了一圈没找到你。”
“他们说你来这里了,庆幸庆幸,终于把你找到了。”
啊?
中厅的一众官吏有些狐疑的看着使臣,他们是专门来找这名新卒的?
卫宁也有些疑惑的看着他,旋即就听宦官尖声道:“士卒卫宁接旨。”
卫宁忙不迭出列,弯腰领旨。
“士卒卫宁于国有功,特赐卫宁钱五千,丝三百匹!”
言毕,全场皆静,目瞪口呆的看着卫宁,心中翻涌。
他不是一名新卒吗?
可一名新卒有什么本事,能惊动远在长安的天子亲自赏赐?
宦官提醒卫宁,道:“小卫大人,接旨呀。”
卫宁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抱拳道:“谢陛下恩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