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全本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全本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朱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经典力作《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朱棣徐妙云,由作者“朱棣”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主角:朱棣徐妙云   更新:2024-08-25 07: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朱棣徐妙云,由作者“朱棣”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全本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精彩片段


今夜,她……

不想耽误了今夜。

想把这个夜晚,留在记忆中!

“我不想耽误今夜!”

“今夜耽误了,就再也没有了!”

两人好像心有灵犀,约定好了,同时说出了心中想法。

哈哈……

话音落下,朱棣爽朗大笑,一把横抱起徐妙云,快步走向床榻……

外面,雷雨声大作。

屋内,灯烛摇曳,格外温馨。

……

一夜雨后。

整个土桥村,笼罩在泥土、青草、麦苗的香甜中。

吱呀!

淡淡白蒙蒙雾气中。

小屋屋门打开。

清醒空气扑面而来,争先恐后,蜂拥挤进小屋,窜入鼻孔。

朱棣深吸一口气,伸了个懒腰,浑身神清气爽,扭头笑道:“新雨后,咱们家院子里都充盈着一股香甜。”

小桌铜镜前。

正在梳妆的徐妙云,俏脸娇艳,闻言,唇角泛起浅浅笑意,“下雨了,地里黏糊糊的,今天能锄草吗?”

朱棣一边洗漱,一边说道:“麦田肯定不行,稻田没关系,咱们种的是水稻,田里本来就有水,光着脚丫子,把草割掉,或者拔掉就行了。”

“今天要给孩子们发毛笔了吗?”

过去一个月,他们收集了村里的猪鬃、牛毛,甚至还从小黑身上,剪了一些马鬃。

亲自动手,给孩子们做了毛笔。

“嗯”徐妙云轻嗯一声,转头,“你能晚点去田里吗?虽然不是买的,但也是我们用心做的。”

“我们一起把这份礼物,送给孩子们,好吗?”

“行!”朱棣一边擦手,一边笑着答应:“在我看来,我们做的毛笔,可比买的更珍贵。”

“就是不知道,这群猴孩子,会不会珍惜这份,我们倾注了心思的礼物。”

徐妙云笑着继续梳头,同时说道:“现在他们还小,可能不懂,等长大了,肯定就会懂,这份礼物,比买的更珍贵。”

朱棣笑着去外面倒水。

两人就是夫妻间闲聊,谁都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此刻,两人都没意识到,围绕这些送给孩子们的毛笔,会在将来,发生那么多故事。

……

“四郎、大丫。”

“四郎,今天要去稻田拔草了吧?”

“四郎,你读书多,见多识广,去了麦田,来叔家麦田帮忙瞧瞧,叔家麦田,长出一种从未见过的草。”

“四郎,俺家也有!”

……

去公祠的路上,遇到乡亲们,纷纷问好。

期间,好几个叔伯婶子提到的一种‘草’,让朱棣十分激动。

会不会是玉米苗?

他猜,很有可能!

“有什么好事,这么高兴?”徐妙云感受到了朱棣的喜悦,笑着询问。

朱棣转头含笑低语:“昨夜好眠,今天一整天都得高兴。”

闻言,徐妙云羞红了俏脸,忙四下观察,确定没人后,羞赧道:“不许提昨夜!”

哈哈……

朱棣爽朗大笑。

……

学堂。

昨天已经通知了,数术教学暂时告一段落。

所以今天只有孩子们来上课。

在两人抵达后,孩子们整整齐齐,起身躬身问候:“师傅、师娘早。”

“早!”

朱棣笑着应道。

这群皮猴子,也不知家里人教的,还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凡是他和妙云一起的时候,问候不称呼先生。

而是称呼师傅、师娘。

估计,多半是叔伯婶子们教的。

朱棣把提着的包袱放在桌子上,“接下来,虽然不学数术了,但你们也不能放松。”

“明年春季,我和你们师娘,就要带着你们去江宁县参加童生考试。”

“考试,就要有一手好的毛笔字。”

……

“我们这一个月,给你们做了毛笔。”

“接下来,数术课时间,徐先生会带着你们,去村里的荷塘边,教你们在荷叶上,练习书法。”

闻言,所有孩子,全都齐齐抬头,眼睛亮晶晶看着。

看的出来,这些猴孩子都期盼着,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毛笔。

读书人。

怎么能,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毛笔?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弱弱询问:“师傅,我们女孩子不能参加童生考试,师傅、师娘给我们做毛笔了吗?”

朱棣看着小姑娘。

这是春妮的妹妹,原名二妮。

读书后,妙云给取了个大名:苏春晓。

“春晓,你们所有人都有。”徐妙云笑着回答。

其他小姑娘听闻,顿时满脸笑容。

朱棣打开包裹。

露出一个个原木色的长方形盒子。

每个盒子上,都刻着,赠某某。

朱棣拿起一个盒子,笑着喊道:“杨东旭!”

杨八叔家六娃,其实就是老大。

杨旭是孩子们中,年纪最大的,十二岁了。

抿着唇,努力控制着心中激动,从后面走来,躬身行弟子礼,“师傅。”

朱棣笑着把笔盒放在杨旭手中,拍着肩膀说道:“你都十二了,按照村里的习俗,你爹娘要给你张罗说门亲事了。”

“好好努力,争取明年春季考个童生。”

“到时候,说媳妇都容易的多。”

大小伙子,脸微红,点点头,眼巴巴盯着笔盒。

“咱们学堂虽然讲规矩,但没那么多规矩,打开看看,喜不喜欢。”朱棣读懂杨旭眼中的迫不及待后,笑着说。

笑着点点头,杨旭小心翼翼打开盒子。

“杨旭哥让我看看。”

“旭哥,我看看……”

……

周围的孩子,迫不及待伸长脖子看。

“好漂亮!”

“师娘,这真是师傅给我们做的吗?”

“太漂亮了,前些天,俺跟着父亲去镇子上,去书店看过毛笔,书店的毛笔,都没师傅做的好看!”

……

围在杨旭身边的孩子们,纷纷羡慕惊呼。

一支小拇指粗细的毛笔,躺在笔盒中。

使用山里的一种野生红木做的,打磨的十分光滑,上面除了刻着杨旭的名字。

还刻了一句话:充实富足的人生,始于认真,成于认真。

除了每支笔的名字不一样。

朱棣把这句话,刻在笔上,送给了每个孩子。

希望,这些孩子,能记住这句话。

记住了,他们的人生,无论考功名、嫁做人妇、还是种田……

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就。

会比别人更充实富足。

他们教书,没有一味去灌输什么,十年寒窗,金榜题名。

除了金榜题名,其他事,就不配读书人认真?这太偏激了,不是教孩子,是毁孩子。

杨旭眼眶噙着泪水,噗通跪倒,郑重一拜:“学生,谢师傅师娘!”

“出息!”朱棣没好气笑着,催促道:“赶快起来!”

徐妙云瞧着,不由莞尔笑了。

杨旭擦着泪,嘴上笑着起身。

“苏春晓。”

“王靳宓。”

……

这些孩子的大名,都是朱棣和徐妙云起的。

女孩子是徐妙云起的。

男孩子是朱棣起的。

片刻后,每个孩子手中,都捧着一个笔盒。

簇拥围着朱棣和徐妙云。

皮孩子们相互对视,整整齐齐躬身,稚嫩童生响起:“谢师傅、师娘赐!”

“好了,有了毛笔,都要好好练字。”

对孩子们说了句,朱棣转身,笑看着徐妙云:“我去田里了。”

“嗯。”徐妙云浅笑点头,“孩子们刚拿到毛笔,肯定猴急猴急,想试着写字,今天上午,我们也不上课了。”

“我带他们去村东头的荷塘边,练字。”

……

公祠外。

目视徐妙云带着孩子们,去荷塘练字走远。

朱棣笑着转身,轻松愉悦快步往西边走去。

他没忘记,好些个叔伯婶子提及的,‘从未见过的草’!

他怀疑是……

玉米秧苗!


回家后,用了大概一个时辰。

在满院飘着肉香时。

小院东侧,牛棚后,篱笆外,一个用粗木头一根铆接一根,四四方方的小窝,已经成型。

“吃饭了。”

朱棣正准备,用木头搭建一个半封闭的顶棚时,身后传来声音。

徐妙云打量着,朱棣花一顿饭时间,建好的小窝,笑道:“想不到,你会的还真多,就连铆接木工活都会。”

“这不是有手就能做的事吗?”朱棣把一根木头搭上去,转身,拍着手,一边跨过木栏出来,一边笑道。

徐妙云笑着白了眼,催促道:“我已经打好水了,快去洗手。”

……

入屋。

桌上,一壶酒,一碟馒头,一个盛满炖山鸡的小盆子,已经整齐摆放好了。

朱棣凑近嗅了嗅香味,才转身去洗手。

洗手后,坐到桌边……

碗中已经盛好了饭。

看着碗边,盛满酒的酒杯,他笑道:“你也陪我一起喝点。”

徐妙云笑了笑,起身,找了杯子回来,斟满后,举杯,“一年之计始于春,现在已经是二月末了。”

“马上就要春耕。”

“而我们家,添了小黑、又添了小蠢货。”

“愿我们这个小家,往后的日子,蒸蒸日上。”

“肯定会的!”朱棣笑着举杯,两只盛过合卺酒的酒杯轻轻一碰……

两人一饮而尽。

……

一壶酒,一顿饭。

饭后,徐妙云一边收拾,一边说着她的打算:“还剩两只,我准备腌制起来。”

“春耕开始后,你要干重体力活。”

“只吃粮食不行。”

“腌制起来,能存放久一些,到时候,隔三差五,我就……我就……”

朱棣坐在桌边,看着在灶台边忙碌的背影,不由笑了。

这是……

害羞了!

笑着起身,边往外走,边笑道:“好!”

……

三月初。

一夜春风。

绽放的杏花,压弯了枝头。

清晨。

徐妙云好奇跟在朱棣身边,两个人各端着一个‘水培箱’。

箱子内,密密的麦芽,已经有一指高!

小黑来了,又添了小蠢货。

朱棣又赶制了十四个水培箱。

小蠢货得等等。

今天是第一次喂大黄和小黑。

哞!

两人刚靠近,大黄似乎闻到了,抬头哞了一声。

小黑也眼巴巴看着。

朱棣清理马槽内,昨夜剩下的干草时,徐妙云打量着小黑,“这几天,小黑的精神好像好了不少。”

放下刷子,朱棣瞥了眼小黑,“是好了点,不枉我这么精心照顾他,不过,这家伙是个白眼狼,脾气倔的很,每天带他出去遛弯,它还不情不愿。”

“你喂他,我喂大黄。”

徐妙云看着朱棣的动作。

只见,朱棣捏住露在外面的布块一角,轻轻一拽,水培箱内嫩绿的麦苗就像一块地毯一样,整块脱离水培箱。

捏着布块,用力抖动。

扎入布块中的白嫩毛根脱落,麦苗整块整块掉在大黄面前。

大黄似乎十分喜欢,大舌头猛地一卷,一大块就被卷入口中,狼吞虎咽吃起来。

嘶!

小黑突然不满嘶鸣。

等不及的催促抗议之意,十分明显。

噗!

徐妙云不由笑了,一边按照学会的动作做,一边取笑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我看,用不了多久,它的脸皮,就会变得和大黄一样厚。”

看着大黄、小黑吃完后,两人才转身。

徐妙云打量着繁茂的杏花,“杏花好繁茂,这么繁茂,反而影响成果率。”

“我会酿杏花酒。”

“我们摘一些,我给你酿杏花酒。”

……

这个初春。

两人一起做了很多事情。

摘杏花,酿杏花酒。

跟着乡亲们,采摘初春最鲜嫩的野菜……

土地消融,大水灌田后,地里冬眠的黄鳝苏醒。

朱棣跟着乡亲们,去田里捉黄鳝。

黄鳝汤、小野蒜爆炒黄鳝、豆腐黄鳝……

徐妙云变着花样,给朱棣连做几顿黄鳝宴后,说什么都不给做了。

多余的黄鳝,全都腌制起来。

每当朱棣忍笑,故意询问,怎么不做黄鳝了。

徐妙云总是红着脸,转身……

这时,朱棣总会爽朗大笑。

个中缘由,只有吃过黄鳝的成年人才懂。

……

三月末。

开犁的时间到了。

皇宫。

御书房。

“娘娘……娘娘,陛下不容许任何人……”

咔!

太监阻拦的声音尚未说完,御书房门就被打开。

朱元璋抬头……

看着怒气冲冲,眼睛微红的发妻,无奈摆了摆手,示意其他人都出去。

马秀英走了进来。

门刚关上,就眼眶微红,十分强硬道:“三月末,马上就要开犁了,老四被你贬为庶民后,最艰难的一关来了。”

“不管你同不同意,我都要去看看!”

朱元璋唇角动动。

“我是通知你,不是和你商量!”马秀英根本不给朱元璋说话的机会。

……

等马秀英说完,朱元璋才开口,语气十分坚定道:“你去看,只会更加难受!”

“还不如不看。”

“咱绝不会因为他不会耕种,就帮扶他!”

“你也不许帮他!”

“他不会种地,吃尽苦头,饿肚子,咱才高兴!”

“他这段时间太逍遥了,逍遥的,其他混账都羡慕他!”

锦衣卫送回来的消息,最开始,他都会交给所有皇子皇女看。

到了后来,就不敢给看了……

因为那个混账东西,过的实在太逍遥自在了。

上山打猎,活捉了一只小野猪,养了起来。

夫妻二人,一起摘杏花,酿杏花酒。

宫里小的们看过后,竟然满眼羡慕,好奇询问:小野猪长什么模样?

还偷偷酿杏花酒。

宫里观赏用的杏花树,几天之内,被一群小混蛋薅得惨不忍睹!

米也被糟蹋了不少!

以至于,挖野菜、摸黄鳝这些消息,他再也不敢给看了!

噗!

马秀英不由笑了,这段时间,因为老四的消息,宫里那些小家伙,闹得鸡飞狗跳。

身为后宫之主,她岂能不知。

“我带着宫里,年纪大的孩子们去,让他们看看老四不会耕种,吃尽苦头的模样,这样更深刻。”为了能去看一眼,马秀英改变了策略。

朱元璋知道。

不过,这个提议,让他有些心动。

“可以!”沉默许久,朱元璋才答应,话音刚落,马上补充道:“不过,你不能和他在土桥村相认!”

“你们只能当做陌生过路人,好奇观看!”

“你要是敢和他说话,咱马上把他贬到岭南,让他去岭南种地!”

气的狠狠瞪了眼朱元璋,马秀英问道:“你去不去?”

呵!

朱元璋摆了摆手,“咱不用去也知道,他的狼狈模样!咱不去!”

气的咬了咬牙,马秀英转身就走。

哪怕是远远看一眼,也行。

“你不准擅自行动,等咱安排好,你们再出发!”朱元璋大喊道。

……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