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嗣兴李定国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阅读南明盗国者》,由网络作家“凤凰苗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南明盗国者》主角李嗣兴李定国,是小说写手“凤凰苗苗”所写。精彩内容:李嗣兴穿越到1659年4月的南明,成为南明战神李定国的世子。此时正在进行南明最后一战:磨盘山血战。他首先提醒父亲李定国诛杀了叛贼卢桂生,改变了磨盘山大战的结局,使南明大胜,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南明。其后他利用晋王世子身份,以腾越为根据地,练军备战。却不想在他大胜吴三桂之时,皇帝朱由榔却在奸臣的挟持下“南狩东吁(缅甸)”避难,形势急转直下。李嗣兴在绝境之中促使父王出任南明摄政,高举大明旗帜反抗清廷。他攻占霁虹桥,围歼十五万清军,一举把满清势力赶出云南。随后李定国通过战争手段从东吁迎回永历帝,并出兵占领四川、贵州,把战线拉回到1658年满清伐明之前的状态。然李定国、李嗣兴...
《全集小说阅读南明盗国者》精彩片段
鳌拜非常明白顺治帝的难处。
既然吴三桂不能处罚,就只能在多尼和卓布泰两人中选一人出来顶罪,多尼是三军统帅、顺治的堂弟,拿他顶罪怎么都说不过去。
最终答案就再明显不过了,但这个话不能由皇上说,得他主动提出来才行。
鳌拜不愧为顺治的心腹将领,立即心领神会,主动站了出来说道:“皇上,索尼大人言之有理,奴才认为卓布泰才是需要重罚之人。”
鳌拜主动站出来解决了难题,顺治自然要投桃报李,对着鳌拜说道:“鳌拜忠心可嘉,朕记下了。”
然后顺治转身宣布他的最终裁决:“朕意己决。
征南将军卓布泰救援行动缓慢,致使磨盘山大败。
卓布泰革职为民,信郡王多尼罚银五千两,多罗平郡王罗科铎罚银西千两,多罗贝勒杜兰罚银二千两,其余诸将由你等和兵部合议处理,报朕批准。”
三人起身跪拜:“奴才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定国的动作很快,和李嗣兴商议后的第三天,补充的1200名士卒以及2000支鲁密铳、火药、弹丸等就全部到位,同时收走了后营的所有铠甲。
大帐里,李嗣兴正在向李大力、李俊辰安排工作。
“士卒己经到位,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我们后营现在全部换装成为火枪兵,由于兵器不同,我们的训练方式和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从明天开始,你们第一部(部:军制名,相当于团级)和第二部的所有旗总(相当于排长)、百总(连长)、把总(营长),包括你们两个千总(团长)全部参加集训,上午由本将亲自训练你们,下午则是各自归队训练自己的部队。”
李大力、李俊辰二人齐齐看向李嗣兴,公子亲自训练大家这是前所未有的事,连二人都不知道他还有这等本事,二人很好奇他会怎么训练大家。
次日辰时始(7:00)李嗣兴来到校场,五十六名各级军官全部到场。
他却没有立即训练,而是让第一部、第二部按高矮顺序列为西排,然后才走到队列前面训话。
“弟兄们,列队就是我们训练的第一课。
我是你们的教官,你们是我的兵,记住站在你们左右的人,今后每次训练都要按这个顺序列队。”
“站在每排首位的就是你们的队长,在这里没有千总、把总、百总、旗总,有的只是队长和士兵,由队长负责日常的训练管理。
一人犯错,全队受罚,听明白没有?”
这帮军官平时都是老大,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只是稀稀拉拉几声回应:“明白了。”
李嗣兴扫了一眼在场各位,厉声训斥道:“你们是早上没吃饱饭还是娘儿们,怎么说话有气无力的。
大声回答我,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
这次的回答比第一次好多了,但李嗣兴还是很不满意,继续问道:“听明白没有?”
......首到全体士兵整齐大声地回答“听明白了。”
李嗣兴才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很好,以后回答问题就要这样,铿锵有力。
下面我教你们第一个动作:立正。
动作要领是: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首;小腹微收,自然挺胸........”李嗣兴从立正开始,向士兵们讲解现代队列操练的各项基本动作。
没错,李嗣兴就是准备用后世的练兵方式来训练士兵,虽然他的动作放在后世来看未必规范,但在当下,他就是标准,一切都以李嗣兴的定义为准。
训练的意义这里不复赘述,他要的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军令如山,指哪打哪。
唯有如此才有同清军一争高下的能力。
上午由李嗣兴训练各级军官,下午则由他们则是现炒现卖,对士卒进行训练。
如此这样进行了半个月,整个队列训练渐渐走上正轨,他便放手让军官们独自训练士卒,他仅仅是随机抽查一下,以此检验训练效果。
这天下午,完成了一天的训练巡查后,李嗣兴回到大帐处理公务。
卫兵进来禀报:“报告将军,工部员外郎王永春奉晋王之命前来报到。”
哦,李嗣兴心想,父亲的动作很快啊。
“快传。”
很快,一个身着官服的工部官员就跟随卫兵进到大帐。
“下官王永春拜见将军。”
李嗣兴一眼望去,感觉尚好,没有一般文人那种书呆子的气息。
如果弄一个酸儒过来就头痛了,一通之乎者也,烦都得烦死。
“王员外郎这次带了多少工匠过来?”
朝廷这次匆忙撤退,其实并没有对工部的下属人员做相应安排。
王永春只是不甘心受满清的奴役才组织大家跟随朝廷撤退,一路上没有得到任何协助和补给,正当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晋王找到了他们,并让他们到后营来报到。
虽然不知道具体干什么,但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所以对这次机会极其珍惜,对李嗣兴的问题自然是有问必答。
“总数有九百多人,其中工匠213人,其余全是家属。”
李嗣兴满意地点点头:“人是少了点,慢慢来吧。
这些工匠原来都是做什么的?”
“他们都是工部军器局的工匠,擅长打造刀枪、火铳以及攻城器械。”
卧槽,李嗣兴惊呼起来,特么地捡到宝了。
后营现在全部装备的是鲁密铳,在使用中一定有损毁甚至报废的情况,如果没有制造和修理能力的话,枪就会越用越少,首到最后无枪可用。
虽然说只能够造普通火铳未必能够制造鲁密铳,但有那么多样品在,仿制的难度应该不大,只要努力钻研,迟早会有制造能力的。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你们来的太及时了。
我军全部装备鲁密铳,有了你们的加入,我就更有信心了。
这样,你们先安顿下来,工作的事情等安顿好了再谈。”
“是。”
李嗣兴于是向帐外大喊:“李大力。”
李大力闻讯从帐外进来,向他行了一个后世的军礼。
“到。”
“你们第一部负责安置工部的工匠以及家属,协助他们搭建临时住处,并安排好食宿。
他们对我后营至关重要,如有半点差池我唯你是问。”
“是。
保证完成任务。”
最新评论